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协同演化模拟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康 柴瑞瑞 陈静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395-398,共4页
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和主客观赋权法对影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多主体演化模型模拟海洋经济的四个子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探寻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经过如下两... 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和主客观赋权法对影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多主体演化模型模拟海洋经济的四个子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探寻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经过如下两步走的路径:首先以保护海洋资源环境为主导,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资源环境修复和保护;其次当海洋资源环境修复到一定程度后,选择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的模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释结构模型 协同演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67
2
作者 范斐 孙才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3,共5页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海陆统筹、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应用有序度模型和协同演化模型,采用辽宁省...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海陆统筹、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应用有序度模型和协同演化模型,采用辽宁省历史统计数据,开展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合作效应大于竞争效应,两个经济子系统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将辽宁沿海地区分为3个地区,定性分析了3个地区海陆协同基础条件的差异,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理论 海洋经济 陆域经济 协同发展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狄乾斌 王小娟 +1 位作者 耿雅冬 张洪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28,共4页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模型,分析了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1999—2010年期间,辽宁省海洋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逐年递增,而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值波动较大...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模型,分析了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1999—2010年期间,辽宁省海洋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逐年递增,而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值波动较大;1999—2003年,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协调性处于失调状态,2004年之后大体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且协调等级逐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系统 协调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54
4
作者 狄乾斌 韩增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7-121,共5页
在讨论比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建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模型,探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构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对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进... 在讨论比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建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模型,探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构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对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实例应用研究,提出今后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应用结果表明:构建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反映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演变轨迹,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可持续发展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6
5
作者 韩增林 刘桂春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对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其目的是量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和水平 ,其核心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和定量评价模型和方法的建立。文章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共 5层的树状指...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对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其目的是量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和水平 ,其核心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和定量评价模型和方法的建立。文章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共 5层的树状指标体系 ,根据指标间的内在联系选取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范帅邦 赵丽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4,50,共6页
以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曲线)为理论基础,选取2001—2013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无机氮浓度、石油类浓度、磷酸盐浓度、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作为海洋环境指标,采用人均实际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通过拟合方程建立最优模型,综合... 以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曲线)为理论基础,选取2001—2013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无机氮浓度、石油类浓度、磷酸盐浓度、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作为海洋环境指标,采用人均实际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通过拟合方程建立最优模型,综合分析经济指标与海洋环境指标之间的关系。辽宁沿海经济带综合EKC曲线处于"冲突"阶段,大连和锦州综合EKC曲线呈正"U"型,而盘锦、丹东、营口和葫芦岛呈倒"U"型。通过产业结构变化模型、变异系数及其单尾概率的方法,对综合EKC曲线特征的成因进行剖析。除盘锦外,辽宁沿海经济带其他各子区以工业发展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资源过度消耗,污染物过度排放,造成海洋环境恶化。将辽宁沿海经济与海洋环境的空间轨迹进行对比分析,除葫芦岛、盘锦外,其他各子区海洋环境未得到良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海洋环境 EKC曲线 辽宁沿海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弱性视角下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特征演化及可持续发展模式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博 苏飞 +3 位作者 杨智 韩增林 郭建科 潘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36,共5页
从脆弱性视角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分为资源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运用集对分析和脆弱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 从脆弱性视角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分为资源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运用集对分析和脆弱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的演变趋势,运用三角图法对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进行分类,进而探究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1)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虽然波动频繁,但整体呈下降态势,稳定性显著增强;(2)研究期内,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没有出现单一子系统脆弱型,而复合子系统脆弱型和均衡脆弱型是其主要类型;(3)建议通过规避模式、适应模式及循环模式,加强陆海统筹,控制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加强海洋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降低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海关系地域系统 脆弱性 集对分析 三角图 可持续性 辽宁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狄乾斌 刘欣欣 曹可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13-1420,共8页
中国海洋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地区差异明显。以沿海1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与空间2个角度,运用变差系数及加权变差系数来表现1996~2010年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成倍增长,总体差异在波... 中国海洋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地区差异明显。以沿海1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与空间2个角度,运用变差系数及加权变差系数来表现1996~2010年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成倍增长,总体差异在波动中减小;采用区位熵、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对海洋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演化进行分析,得出海洋产业结构向高级阶段演进,海洋产业集聚规模有所减弱,各产业趋于均衡发展;具有资源属性的海洋产业集聚程度最高,海洋第三产业集聚程度降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将其分为3个梯队;使用R/S分析法对沿海地区差异情况进行预测,显示未来差距有增大的趋势。最后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等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时空差异 动态变化 R 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地区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长山群岛为例 被引量:19
9
作者 韩增林 郭建科 刘锴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3-67,86,共6页
海岛地域经济类型作为劳动地域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2004年长山群岛地区生态足迹为1.6825hm2/人,生态赤字为0.9338hm2/人,同时还输出高达25.4608hm2/人的生态足迹。淡水足迹为0.3150hm2/人,为整个大连地区平均... 海岛地域经济类型作为劳动地域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2004年长山群岛地区生态足迹为1.6825hm2/人,生态赤字为0.9338hm2/人,同时还输出高达25.4608hm2/人的生态足迹。淡水足迹为0.3150hm2/人,为整个大连地区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赤字惊人。作为开放的经济系统,长山群岛不仅通过本地消耗造成大量的陆地生态赤字,更通过向区外输出大量水产品,贡献了巨大的海洋生态足迹,这使得长山群岛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通过对长山群岛生态足迹结构的分析,文章认为海岛地区生态足迹状况是本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特点所决定的,更是其长期的劳动地域分工所形成的特定产业结构造成的。与海岛地区经济发展较高的生态成本相对,其人口与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海洋国土的完整与安全。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特点,提出了我国海岛区域寻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地区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长山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大连市水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24
10
作者 孙才志 闫冬 《水利经济》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选取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输入指标,选取GDP作为输出指标,建立DEA模型,并用该模型评价1996~2006年大连市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计算出这11年的相对效率值。从... 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选取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输入指标,选取GDP作为输出指标,建立DEA模型,并用该模型评价1996~2006年大连市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计算出这11年的相对效率值。从有效性的角度分析1996~2006年各年的发展情况,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者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水资源 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可变模糊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荔 盖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6,共5页
资源与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又反作用于资源环境,因此,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辽宁省资源环境经济基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 资源与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又反作用于资源环境,因此,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辽宁省资源环境经济基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辽宁省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结果显示,该省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度是由失调向初步协调发展,这一结论是辽宁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改进生产方式的结果。研究表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用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高,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可变模糊识别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增长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协调模式研究——基于环渤海地区地级市的实证 被引量:58
12
作者 狄乾斌 於哲 徐礼祥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21-1630,共10页
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评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遵循城市与海洋经济协同的发展理念,构建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度评价体系,运用复杂系统时空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并分析2008~2016年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 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评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遵循城市与海洋经济协同的发展理念,构建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度评价体系,运用复杂系统时空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并分析2008~2016年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度,通过SaTScan软件分析其时空聚类区。研究结果显示:①海洋经济各系统发展水平中,社会系统呈大幅度分散上升趋势,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与综合系统呈小幅度集中与分散交替上升趋势;协调等级时序变化稳定型城市主要是大连、潍坊、青岛、烟台、威海。②协调度时空聚类区既有空间分异又有重叠交集,社会系统、综合系统、经济系统聚类区依次相互覆盖,生态系统与其它三系统既有重叠区也有独立区。③聚类区内部,社会系统最为稳定,综合系统、经济系统次之,生态系统最为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时空权重矩阵 时空变化 时空扫描统计 环渤海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9
13
作者 狄乾斌 高广悦 於哲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0-661,共12页
科学评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是准确把握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面板、门槛、贝叶斯等多指标评价模型,考虑指标时效性研究与内在逻辑联系,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路径-目的为分析框架,评价2007—2017... 科学评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是准确把握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面板、门槛、贝叶斯等多指标评价模型,考虑指标时效性研究与内在逻辑联系,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路径-目的为分析框架,评价2007—2017年中国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区域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选择等。结果表明:(1)通过指数测算和综合分析,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差异较大。从高质量发展前提来看,各省市发展稳定,基础水平呈明显的3个梯队;从高质量发展路径来看,各省市差异较大,上海优势明显,天津与广东有一定的优势,广西、海南需要注重实力与稳定性的共同提升,其他省市发展需要注重稳定性;从高质量发展目的来看,各省市发展较不稳定,实现结果差异小,没有明显的梯队形成,但广东省与浙江省有显著的提升趋势。(2)海洋经济创新驱动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呈“V”字型影响,目前创新驱动对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程度最大,潜力较大。(3)海洋经济发展结构优化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呈“U”字型影响,目前结构优势红利尚不明显,需推进结构优化向下一个门槛跨越。(4)海洋经济发展效率提升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其发展基础好,潜力最大。(5)海洋经济市场环境优化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正向影响趋势,目前红利不明显,需推进市场环境优化向第三门槛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板模型 门槛模型 新时代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视角下的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狄乾斌 韩雨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4-671,共8页
通过对海洋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分析各个指标对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 通过对海洋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分析各个指标对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性的措施。研究结果显示:2004~2011年,人类对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日益加大;在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下,海洋污染问题得到了改善,海洋生态系统内部朝着有序健康方向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洋生态系统 熵变 信息熵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区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狄乾斌 周慧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9-507,共9页
在分析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互动关系的基本理论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2000-2015年中国沿海11省市的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①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波动上升,各... 在分析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互动关系的基本理论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2000-2015年中国沿海11省市的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①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波动上升,各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②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波动上升,研究期内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均处于高度耦合协调,福建省、山东省耦合协调度提高明显,发展趋势较好;③人口发展对海洋经济的响应较弱,海洋经济对人口发展的响应较强,沿海各省市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之间的相互响应关系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人口发展 耦合协调度 脉冲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域污染与渔业经济EKC关系研究--基于日本海洋渔业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康 李丽丹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4期90-97,共8页
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加剧,严重影响海洋经济特别是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以海洋渔业为例,基于2001~2014年我国四大海域水质污染状况和沿海11省海洋渔业经济面板数据的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以三次EKC模型为技术支撑,对我国海... 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加剧,严重影响海洋经济特别是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以海洋渔业为例,基于2001~2014年我国四大海域水质污染状况和沿海11省海洋渔业经济面板数据的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以三次EKC模型为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污染与沿海各省渔业经济增长动态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海域污染指标与渔业经济指标间关系呈"N"型或"U"型,并均处于上升阶段,表明我国海域污染状况在不断恶化并阻碍着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日本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却保持海域水质良好且渔业经济发达,总结其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为我国改善海域污染、增强渔业经济实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污染 渔业经济 EKC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以北部海洋经济圈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狄乾斌 陈小龙 +1 位作者 苏子晓 孙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6,共8页
促进海洋渔业低碳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既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碳排与碳汇视角核算海洋渔业碳排放,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6—2019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并借助STIRPAT... 促进海洋渔业低碳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既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碳排与碳汇视角核算海洋渔业碳排放,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6—2019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并借助STIRPAT模型分析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6—2019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碳排放量不断上升;海洋渔业碳排放量区域差异较大;海洋渔业碳排放增长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2)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呈现缓慢下降—波动上升—波动下降变化态势;各项效率指数均具有一定波动性;分地区看,山东整体明显高于河北、辽宁和天津。(3)海洋渔业科技水平是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最主要影响因素,海洋渔业规模、海洋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海洋产业结构是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碳排放效率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北部海洋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中国海洋经济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219
18
作者 韩增林 李彬 +1 位作者 张坤领 李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3-652,共10页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1982-2013年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以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海洋经济研究的3441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出研究热点、核心作者群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结果表明:自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1982-2013年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以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海洋经济研究的3441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出研究热点、核心作者群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结果表明:自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成立以来,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主要围绕"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海洋开发"、"滨海旅游"等展开;韩增林、张耀光、郑贵斌、殷克东、李靖宇、徐志斌等是主要的发文作者;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为发文较多的机构;《海洋开发与管理》是海洋经济相关研究载文量最多的期刊,《经济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地域研究与开发》、《资源科学》等是主要的载文核心期刊。除了传统的海洋经济研究视角下,区域海洋经济差异、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及优化、海洋产业竞争力、海洋产业集群、现代海洋产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人海关系的脆弱性、滨海旅游等的研究外,在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海洋经济相关理论、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研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及"一路一带"战略对海洋经济相关研究的新要求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研究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SBM模型的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脆弱性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孙才志 覃雄合 +1 位作者 李博 王泽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5-714,共10页
基于海洋经济脆弱性内涵,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暴露度-敏感性-应对能力"模型,从压力、敏感性、应对能力3个方面构建海洋经济脆弱性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考虑了松弛变量权重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WSBM)对2000~2011年... 基于海洋经济脆弱性内涵,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暴露度-敏感性-应对能力"模型,从压力、敏感性、应对能力3个方面构建海洋经济脆弱性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考虑了松弛变量权重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WSBM)对2000~2011年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海洋经济脆弱性进行测算,并利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了海洋经济脆弱性的动态演变,结果基本显示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脆弱性的分布格局。其中微度脆弱地区为天津市、大连市、东营市、烟台市;轻度脆弱地区为秦皇岛市、丹东市、盘锦市、葫芦岛市、威海市、日照市;中度脆弱地区为青岛市、潍坊市、滨州市;高度脆弱地区为唐山市、沧州市、锦州市、营口市。同时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降低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脆弱性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脆弱性 WSBM模型 核密度估计 环渤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及绿色转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76
20
作者 郑德凤 臧正 孙才志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68,共5页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损失日益增长,地球生态系统承受的负荷逐渐加大,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自然资源及环境容量制约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作用。在这一背景下,近年...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损失日益增长,地球生态系统承受的负荷逐渐加大,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自然资源及环境容量制约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作用。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有关绿色经济以及有关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研究成为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应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总结了有关绿色经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及其驱动/制约因素、绿色转型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研究等,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并展望了我国未来相关研究的关键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文献分析 绿色经济 绿色发展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