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值分析的中国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62
1
作者 韩增林 胡伟 +2 位作者 钟敬秋 胡渊 刘天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63-2574,共12页
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既是生态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海洋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运用能值分析构建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模型和指标体系,以中国沿海地区及其附近海域为研究区域,利用2013年的数据对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 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既是生态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海洋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运用能值分析构建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模型和指标体系,以中国沿海地区及其附近海域为研究区域,利用2013年的数据对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能值测度。研究表明:(1)2013年,中国沿海各省的海洋生态经济总能值为1.70×10^(24)sej,可更新资源能值占主体地位。(2)受沿海各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区域海洋资源储量影响,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能值密度分布差异较大,能值货币比率以上海为界,南高北低,高中低3种能值产出率结构并存且以中能值产出率结构为主。(3)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承载力以高承载力和较高承载力为主,但局部地区海洋生态承载力偏低影响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环境负载率较大,环境负载率高的地区与我国海洋经济发达地区高度耦合。(4)从可持续发展指数来看,中国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的整体可持续性较好,局部地区环境负载率过大和生态承载力偏低严重制约着区域海洋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经济 能值分析 沿海地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54
2
作者 狄乾斌 韩增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7-121,共5页
在讨论比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建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模型,探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构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对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进... 在讨论比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建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模型,探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构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对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实例应用研究,提出今后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应用结果表明:构建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反映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演变轨迹,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可持续发展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韩增林 刘桂春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对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其目的是量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和水平 ,其核心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和定量评价模型和方法的建立。文章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共 5层的树状指...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对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其目的是量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和水平 ,其核心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和定量评价模型和方法的建立。文章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共 5层的树状指标体系 ,根据指标间的内在联系选取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演化模拟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康 柴瑞瑞 陈静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395-398,共4页
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和主客观赋权法对影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多主体演化模型模拟海洋经济的四个子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探寻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经过如下两... 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和主客观赋权法对影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多主体演化模型模拟海洋经济的四个子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探寻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经过如下两步走的路径:首先以保护海洋资源环境为主导,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资源环境修复和保护;其次当海洋资源环境修复到一定程度后,选择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的模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释结构模型 协同演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弱性视角下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特征演化及可持续发展模式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博 苏飞 +3 位作者 杨智 韩增林 郭建科 潘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36,共5页
从脆弱性视角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分为资源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运用集对分析和脆弱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 从脆弱性视角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分为资源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运用集对分析和脆弱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的演变趋势,运用三角图法对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进行分类,进而探究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1)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虽然波动频繁,但整体呈下降态势,稳定性显著增强;(2)研究期内,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没有出现单一子系统脆弱型,而复合子系统脆弱型和均衡脆弱型是其主要类型;(3)建议通过规避模式、适应模式及循环模式,加强陆海统筹,控制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加强海洋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降低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海关系地域系统 脆弱性 集对分析 三角图 可持续性 辽宁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67
6
作者 范斐 孙才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3,共5页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海陆统筹、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应用有序度模型和协同演化模型,采用辽宁省...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海陆统筹、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应用有序度模型和协同演化模型,采用辽宁省历史统计数据,开展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合作效应大于竞争效应,两个经济子系统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将辽宁沿海地区分为3个地区,定性分析了3个地区海陆协同基础条件的差异,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理论 海洋经济 陆域经济 协同发展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狄乾斌 王小娟 +1 位作者 耿雅冬 张洪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28,共4页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模型,分析了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1999—2010年期间,辽宁省海洋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逐年递增,而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值波动较大...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模型,分析了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1999—2010年期间,辽宁省海洋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逐年递增,而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值波动较大;1999—2003年,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协调性处于失调状态,2004年之后大体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且协调等级逐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系统 协调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大连市水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24
8
作者 孙才志 闫冬 《水利经济》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选取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输入指标,选取GDP作为输出指标,建立DEA模型,并用该模型评价1996~2006年大连市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计算出这11年的相对效率值。从... 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选取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输入指标,选取GDP作为输出指标,建立DEA模型,并用该模型评价1996~2006年大连市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计算出这11年的相对效率值。从有效性的角度分析1996~2006年各年的发展情况,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者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水资源 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范帅邦 赵丽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4,50,共6页
以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曲线)为理论基础,选取2001—2013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无机氮浓度、石油类浓度、磷酸盐浓度、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作为海洋环境指标,采用人均实际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通过拟合方程建立最优模型,综合... 以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曲线)为理论基础,选取2001—2013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无机氮浓度、石油类浓度、磷酸盐浓度、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作为海洋环境指标,采用人均实际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通过拟合方程建立最优模型,综合分析经济指标与海洋环境指标之间的关系。辽宁沿海经济带综合EKC曲线处于"冲突"阶段,大连和锦州综合EKC曲线呈正"U"型,而盘锦、丹东、营口和葫芦岛呈倒"U"型。通过产业结构变化模型、变异系数及其单尾概率的方法,对综合EKC曲线特征的成因进行剖析。除盘锦外,辽宁沿海经济带其他各子区以工业发展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资源过度消耗,污染物过度排放,造成海洋环境恶化。将辽宁沿海经济与海洋环境的空间轨迹进行对比分析,除葫芦岛、盘锦外,其他各子区海洋环境未得到良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海洋环境 EKC曲线 辽宁沿海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视角下的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狄乾斌 韩雨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4-671,共8页
通过对海洋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分析各个指标对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 通过对海洋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分析各个指标对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性的措施。研究结果显示:2004~2011年,人类对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日益加大;在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下,海洋污染问题得到了改善,海洋生态系统内部朝着有序健康方向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洋生态系统 熵变 信息熵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以北部海洋经济圈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狄乾斌 陈小龙 +1 位作者 苏子晓 孙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6,共8页
促进海洋渔业低碳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既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碳排与碳汇视角核算海洋渔业碳排放,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6—2019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并借助STIRPAT... 促进海洋渔业低碳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既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碳排与碳汇视角核算海洋渔业碳排放,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6—2019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并借助STIRPAT模型分析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6—2019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碳排放量不断上升;海洋渔业碳排放量区域差异较大;海洋渔业碳排放增长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2)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呈现缓慢下降—波动上升—波动下降变化态势;各项效率指数均具有一定波动性;分地区看,山东整体明显高于河北、辽宁和天津。(3)海洋渔业科技水平是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最主要影响因素,海洋渔业规模、海洋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海洋产业结构是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碳排放效率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北部海洋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6
12
作者 狄乾斌 刘欣欣 曹可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13-1420,共8页
中国海洋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地区差异明显。以沿海1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与空间2个角度,运用变差系数及加权变差系数来表现1996~2010年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成倍增长,总体差异在波... 中国海洋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地区差异明显。以沿海1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与空间2个角度,运用变差系数及加权变差系数来表现1996~2010年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成倍增长,总体差异在波动中减小;采用区位熵、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对海洋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演化进行分析,得出海洋产业结构向高级阶段演进,海洋产业集聚规模有所减弱,各产业趋于均衡发展;具有资源属性的海洋产业集聚程度最高,海洋第三产业集聚程度降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将其分为3个梯队;使用R/S分析法对沿海地区差异情况进行预测,显示未来差距有增大的趋势。最后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等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时空差异 动态变化 R 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发展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盖美 连冬 耿雅冬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94,共7页
基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速度,选取24个评价指标,利用耦合度模型并结合剪刀差分析评价辽宁省1996—2011年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发展,分析耦合度发展趋势及系统发展速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济发展速度呈"U"... 基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速度,选取24个评价指标,利用耦合度模型并结合剪刀差分析评价辽宁省1996—2011年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发展,分析耦合度发展趋势及系统发展速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济发展速度呈"U"型,而生态环境系统呈倒"U"型,二者耦合度发展呈"U"型,先后经历了发达型—协调发展型—发达型—过度发展型几个不同耦合度阶段,1996—2002年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耦合程度较高,2003—2011年发展趋势逐渐远离和谐;剪刀差显示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速度差异发展过程呈"U"型,2001年差异度最小,2002—2011年差异度值逐年加大,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速度有显著差异性,二者的发展速度并不协调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度 剪刀差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区域碳排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57
14
作者 盖美 张福祥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4-772,共9页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算2004~2015年辽宁省14市的碳排放效率,将碳排放效率分解成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将3种效率作为碳排放系统的评价指标,继而构建区域碳排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3E系统)耦合协调评价体系。结果显示:...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算2004~2015年辽宁省14市的碳排放效率,将碳排放效率分解成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将3种效率作为碳排放系统的评价指标,继而构建区域碳排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3E系统)耦合协调评价体系。结果显示:辽宁省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空间上呈"递进式"进步规律,表现为沈阳、大连领先;鞍山、抚顺、丹东、锦州、营口、辽阳、盘锦、阜新、铁岭、葫芦岛处于中等水平;本溪、朝阳最低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通过灰色GM(1.1)预测模型得到2016~2020年辽宁省3E系统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研究发现,将碳排放效率作为碳排放系统的评价指标适用于三元系统耦合协调研究,结果与辽宁省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DEA 碳排放效率 三元耦合协调模型 GM(1.1)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拉动城市发展的脉冲响应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杜小飞 郭建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0,共5页
运用辽宁沿海经济带4个主要港口城市的港口吞吐量、GDP、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综合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探讨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4个城市港口与城市发展间存在长期稳定的... 运用辽宁沿海经济带4个主要港口城市的港口吞吐量、GDP、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综合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探讨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4个城市港口与城市发展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探讨了港口拉动城市发展的动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将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要港口对城市发展的拉动效应分为3种类型:大连港属于工贸综合型港口,营口港属于工贸成长型港口,锦州港和丹东港属于波动型港口,进而分析了不同城市港口属于不同类型的原因。最后提出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 城市 辽宁沿海经济带 脉冲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崔瑞华 王泽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8,共6页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协调度模型测算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并对协调度偏离成因进...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协调度模型测算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并对协调度偏离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设施 公共体育设施 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三大经济圈海洋产业发展轨迹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郭建科 邓昭 +1 位作者 许妍 李振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文章选取沿海三大经济圈为研究区域,针对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引入"三轴图",对三大经济圈海洋产业结构及发展轨迹进行比较,并利用"偏离-份额"方法评价了三大经济圈海洋产业结构特征。最后,根据结构和竞... 文章选取沿海三大经济圈为研究区域,针对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引入"三轴图",对三大经济圈海洋产业结构及发展轨迹进行比较,并利用"偏离-份额"方法评价了三大经济圈海洋产业结构特征。最后,根据结构和竞争分量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对三大经济圈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经济圈 海洋产业 发展轨迹 三轴图 偏离-份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可变模糊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荔 盖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6,共5页
资源与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又反作用于资源环境,因此,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辽宁省资源环境经济基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 资源与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又反作用于资源环境,因此,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辽宁省资源环境经济基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辽宁省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结果显示,该省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度是由失调向初步协调发展,这一结论是辽宁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改进生产方式的结果。研究表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用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高,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可变模糊识别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阳 王利 +1 位作者 蔡乐 任启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8064-8068,共5页
现代物流业既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基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内在机理,建立与现实尽可能接近的模型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 现代物流业既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基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内在机理,建立与现实尽可能接近的模型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因果关系图,并辅之以统计学方法确定参数,进而构建了区域物流需求及供给与三次产业之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参数变化所引起的物流与经济各指标变化的分析,探讨辽宁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以便为辽宁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 系统动力学模型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增长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协调模式研究——基于环渤海地区地级市的实证 被引量:60
20
作者 狄乾斌 於哲 徐礼祥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21-1630,共10页
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评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遵循城市与海洋经济协同的发展理念,构建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度评价体系,运用复杂系统时空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并分析2008~2016年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 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评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遵循城市与海洋经济协同的发展理念,构建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度评价体系,运用复杂系统时空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并分析2008~2016年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度,通过SaTScan软件分析其时空聚类区。研究结果显示:①海洋经济各系统发展水平中,社会系统呈大幅度分散上升趋势,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与综合系统呈小幅度集中与分散交替上升趋势;协调等级时序变化稳定型城市主要是大连、潍坊、青岛、烟台、威海。②协调度时空聚类区既有空间分异又有重叠交集,社会系统、综合系统、经济系统聚类区依次相互覆盖,生态系统与其它三系统既有重叠区也有独立区。③聚类区内部,社会系统最为稳定,综合系统、经济系统次之,生态系统最为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时空权重矩阵 时空变化 时空扫描统计 环渤海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