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智能教育时代的“以人为本”何以可能——基于庄子哲学人性论思想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磊
于博文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2,共7页
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关切。“以人为本”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工智能在给人类的当下境遇和未来命运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重新认识人,找寻人的价值,重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契机。庄子人性论思想蕴含着...
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关切。“以人为本”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工智能在给人类的当下境遇和未来命运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重新认识人,找寻人的价值,重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契机。庄子人性论思想蕴含着关于人性的激进阐述,我们可以通过德勒兹式的哲学阐释将之激活。智能教育时代的“以人为本”突出强调发展人的创新活力,启迪人的生命智慧,涵养人的精神气象。其实践方略涵括三个方面:一是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着力培育创新精神;二是积极接纳“人机同处”的生存境域,在技术与生命的耦合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增强人的群体认同,在人与机器的交互中培养学生的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时代
以人为本
人性论
庄子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师德评价体系理论重构与实践路径的时代转向
被引量:
5
2
作者
傅维利
刘磊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3,共12页
师德评价是联结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和教师师德操守行为的重要纽带和方向标,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师德评价体系建设形成了三种鲜明的趋势性发展特征:推进师德评价的制度化建设愈益成为新时代师德师风...
师德评价是联结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和教师师德操守行为的重要纽带和方向标,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师德评价体系建设形成了三种鲜明的趋势性发展特征:推进师德评价的制度化建设愈益成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分类考核的格局基本形成;用负面清单为师德评价构筑了明确清晰的底线标准。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道德、纪律和法律问题的边界仍然模糊;现有的师德评价体系存在碎片化特征;师德自律在师德评价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缺少应有的地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积极推进师德评价体系理论重构与实践路径的时代转向。在理论上,应进一步明确道德、纪律和法律问题的边界,合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价值;要走出“二维”评价体系的误区,构建完整的“三维”师德评价理论体系。在实践上,要完成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从模糊到精准,从以评定罚到自评自改,从专注管理到提供友善支持的时代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
师德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师德师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教育时代的“以人为本”何以可能——基于庄子哲学人性论思想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磊
于博文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暨田家炳教育书院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的中国化构建及其应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AA200024)。
文摘
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关切。“以人为本”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工智能在给人类的当下境遇和未来命运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重新认识人,找寻人的价值,重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契机。庄子人性论思想蕴含着关于人性的激进阐述,我们可以通过德勒兹式的哲学阐释将之激活。智能教育时代的“以人为本”突出强调发展人的创新活力,启迪人的生命智慧,涵养人的精神气象。其实践方略涵括三个方面:一是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着力培育创新精神;二是积极接纳“人机同处”的生存境域,在技术与生命的耦合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增强人的群体认同,在人与机器的交互中培养学生的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智能教育时代
以人为本
人性论
庄子哲学
Keywords
intelligent education era
human-oriented
theory of human nature
Zhuangzi's philosophy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师德评价体系理论重构与实践路径的时代转向
被引量:
5
2
作者
傅维利
刘磊
机构
深圳
大学
教育
学部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暨田家炳教育书院
出处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国家一般项目: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的中国化构建及其应用策略研究(BAA200024)。
文摘
师德评价是联结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和教师师德操守行为的重要纽带和方向标,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师德评价体系建设形成了三种鲜明的趋势性发展特征:推进师德评价的制度化建设愈益成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分类考核的格局基本形成;用负面清单为师德评价构筑了明确清晰的底线标准。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道德、纪律和法律问题的边界仍然模糊;现有的师德评价体系存在碎片化特征;师德自律在师德评价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缺少应有的地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积极推进师德评价体系理论重构与实践路径的时代转向。在理论上,应进一步明确道德、纪律和法律问题的边界,合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价值;要走出“二维”评价体系的误区,构建完整的“三维”师德评价理论体系。在实践上,要完成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从模糊到精准,从以评定罚到自评自改,从专注管理到提供友善支持的时代转向。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
师德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师德师风建设
Keywords
teachers’professional ethics
teacher ethics evaluation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
teaching morality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40-012.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智能教育时代的“以人为本”何以可能——基于庄子哲学人性论思想
刘磊
于博文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师德评价体系理论重构与实践路径的时代转向
傅维利
刘磊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