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好实验中心,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服务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建洲 刘长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0年第6期94-97,共4页
本文通过对我校实验中心建设的回顾,介绍了利用大型仪器设备、人才、科研、社会服务与技术开发的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做法,这些做法在实践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实验教学 实验中心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铜锌超氧歧化酶活性中心金属离子与氯化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郑学仿 胡皆汉 +1 位作者 许永廷 程国宝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5-39,共5页
应用可见吸收光谱首次研究了铜锌超氧歧化酶(Cu2Zn2SOD)活性中心金属离子在一定缓冲溶液中与无机氯化钴的直接相互作用。讨论了加入不同比例量的氯化钴、不同的pH值、不同酸盐及作用的平衡时间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应用可见吸收光谱首次研究了铜锌超氧歧化酶(Cu2Zn2SOD)活性中心金属离子在一定缓冲溶液中与无机氯化钴的直接相互作用。讨论了加入不同比例量的氯化钴、不同的pH值、不同酸盐及作用的平衡时间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CoCl2中的Co(Ⅱ)与Cu2Zn2SOD中的Zn(Ⅱ)有交换作用,形成部分的Cu2中的Co2SOD,且上述四种因素对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开创了金属酶活性中心金属离子与外加无机金属化合物的直接相互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超氧歧化酶 氯化钴 可见吸收光谱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中心钴与组氨酸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胡皆汉 陶丽梅 王孝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12,共4页
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钴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缓冲溶液中与组氨酸的相互作用。发现酶活性中心的Co(Ⅱ)在缓冲溶液中可以与外部物质进行交换相互作用。Co(Ⅱ)与组氨酸形成络合物并在活性中心与络合物间达成动态平衡。
关键词 超氧化物岐化酶 组氨酸 紫外可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6对圆柏生长及生理活性的调控 被引量:41
4
作者 吕建洲 薛秀春 张爱莲 《木本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8,共6页
圆柏喷施DA - 6可明显提高植株体内硝酸还原酶、过氧化物酶活性 ,增加核酸、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及内源IAA含量 ;明显提高抗性 ,促进植株生长 ,从而提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施用的最佳浓度为 1 0mg/kg。
关键词 圆柏生长 生理活性 DA-6 喷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滑石中主次量成分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德君 赵永魁 +2 位作者 陆雅琴 丛日玲 常国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6-88,共3页
本文报道了采用ICP AES法测定滑石中的成分。将滑石试样经碳酸钠、硼砂混合熔剂熔融、酸浸取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 AES)同时测定SiO2 ,MgO ,CaO ,Al2 O3 ,Fe2 O3 ,方法回收率在98 8%~ 10 4 0 % ,测定的RSD(n =6 )在... 本文报道了采用ICP AES法测定滑石中的成分。将滑石试样经碳酸钠、硼砂混合熔剂熔融、酸浸取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 AES)同时测定SiO2 ,MgO ,CaO ,Al2 O3 ,Fe2 O3 ,方法回收率在98 8%~ 10 4 0 % ,测定的RSD(n =6 )在 0 12 %~ 0 2 4%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成分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AES 二氧化硅 氧化镁 氧化钙 氧化铝 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重晶石中钡铁和硅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德君 赵永魁 +1 位作者 陆雅琴 陈利平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7-318,共2页
重晶石经Na2CO3熔融,水浸取,过滤。沉淀经HCl溶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主成分BaSO4和次量成分Fe2O3以及滤液中的SiO2,结果与部颁标准方法符合。方法精密度好,主量组分BaSO4测定的... 重晶石经Na2CO3熔融,水浸取,过滤。沉淀经HCl溶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主成分BaSO4和次量成分Fe2O3以及滤液中的SiO2,结果与部颁标准方法符合。方法精密度好,主量组分BaSO4测定的RSD(n=6)为0.24%,次量组分Fe2O3和SiO2的RSD(n=6)分别是3.69%和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 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波谱法研究铜锌超氧歧化酶与氯化钴(Ⅱ)、组氨酸钴(Ⅱ)相互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胡皆汉 郑学仿 +2 位作者 许永廷 程国宝 赵永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4-309,共6页
我们首次发现的铜锌超氧歧化酶(Cu2Zn2SOD)与氨基酸等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现象,是一种前人未研究过的重要的生化新现象[1]。在此新发现的基础上,本文用ICP,VIS,NMR和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又从不同角度拓展研究... 我们首次发现的铜锌超氧歧化酶(Cu2Zn2SOD)与氨基酸等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现象,是一种前人未研究过的重要的生化新现象[1]。在此新发现的基础上,本文用ICP,VIS,NMR和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又从不同角度拓展研究了Cu2Zn2SOD酶与两类不同化合物,即无机氯化钴(CoCl2)、有机组氨酸钴(Co(Ⅱ)(His)n)的直接相互作用,发现酶活性中心金属离子同样与外加的这两类不同化合物发生相互作用,相应地影响了酶的催化活性。还发现Co(Ⅱ)(His)n比CoCl2与酶相互作用更强、更快,Co(Ⅱ)(His)n中的Co(Ⅱ)更易进入酶中,更影响了酶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超氧歧化酶 氯化钴 SOD 组氨酸钴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3307)处理对草地早熟禾叶片气孔密度和开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照斌 宁俊 吕建洲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8-490,共3页
采用扫描电镜法对经不同浓度S3007(0,8,15,25mg·L-1)处理的3a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叶片气孔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3007处理后的草地早熟禾叶片气孔密度低于对照,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气孔密度越小。25mg&#... 采用扫描电镜法对经不同浓度S3007(0,8,15,25mg·L-1)处理的3a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叶片气孔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3007处理后的草地早熟禾叶片气孔密度低于对照,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气孔密度越小。25mg·L-1 S3007处理的气孔密度比CK减小10%~20%。不同浓度S3007处理的早熟禾叶片气孔开度不同程度减小,25mg·L-1 S3007处理的气孔开度最小,比CK减小20%~35%。分析认为,叶片气孔密度和开度减小,使气孔蒸腾阻力增加,有利于降低叶片水分散失,提高叶片含水量,增强草坪草的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307 草地早熟禾 气孔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金属离子与色氨酸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陶丽梅 胡皆汉 张玉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5-48,共4页
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色氨酸的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一定浓度时,Cu(Ⅱ)、Fe(Ⅲ)、Mo(Ⅵ)对色氨酸的荧光有猝灭作用,而此时Zn(Ⅱ)、Mn(Ⅱ)、Cr(Ⅲ)、Co(Ⅱ)、Ca(Ⅲ)和Na(... 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色氨酸的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一定浓度时,Cu(Ⅱ)、Fe(Ⅲ)、Mo(Ⅵ)对色氨酸的荧光有猝灭作用,而此时Zn(Ⅱ)、Mn(Ⅱ)、Cr(Ⅲ)、Co(Ⅱ)、Ca(Ⅲ)和Na(I)则对色氨酸的荧光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色氨酸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辐射固-液相芳氧(硫)基羧酸的合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英俊 付兴吉 +1 位作者 徐永廷 杨开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97-98,共2页
芳氧(硫)基羧酸广泛应用于农业等方面。近年来有关芳氧基乙酸合成的报道,如:液-液两相催化,固-液两相催化,三相催化等,这些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但需要昂贵的相转移催化剂,后处理麻烦。本文报道利用超声波辐射固-液相合成芳氧(硫... 芳氧(硫)基羧酸广泛应用于农业等方面。近年来有关芳氧基乙酸合成的报道,如:液-液两相催化,固-液两相催化,三相催化等,这些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但需要昂贵的相转移催化剂,后处理麻烦。本文报道利用超声波辐射固-液相合成芳氧(硫)基羧酸得到的一些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芳氧基羧酸 芳硫基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高山红景天材料中有效成分的HPLC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传斌 李宁 +2 位作者 谢健 许建峰 金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8-22,共5页
本文用HPLC测定、比较了5种不同来源的高山红景天材料中有效成分—红景天甙及其甙无酪醇的含量,并建立了高山红景天有效成分分析的样品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及反应器培养的高山红景天组织中均含有上述两种有效成分.其... 本文用HPLC测定、比较了5种不同来源的高山红景天材料中有效成分—红景天甙及其甙无酪醇的含量,并建立了高山红景天有效成分分析的样品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及反应器培养的高山红景天组织中均含有上述两种有效成分.其中固体培养的材料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三种提取方法比较表明,用索氏提取器连续回流提取明显优于冷浸提取和批式回流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红景天 有效成分 提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酮的特征红外光谱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永廷 傅兴吉 +2 位作者 朱再明 胡皆汉 程国宝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6-59,共4页
本文研究了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酮的酮基与碳碳双键的特征红外光谱,指出了它们随化学结构而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β-共轭二酮 二氧代烯酮 环二硫代缩酮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藻吸收Cu^(2+),Zn^(2+),Se^(4+),Cd^(2+)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苏秀榕 刘照彬 +2 位作者 迟庆宏 李太武 Paul K.Chien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0-63,共4页
This paper determined the lethal concentration (LC) and hemi-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HIC) of inorganic element Cu2+, Zn2+,Se4+,Cd2 to the unicellular alga 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 tsingtaoensis (cell densit... This paper determined the lethal concentration (LC) and hemi-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HIC) of inorganic element Cu2+, Zn2+,Se4+,Cd2 to the unicellular alga 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 tsingtaoensis (cell density were 3.4× 10’cell/ ml ), Phaeodaetylum iTnutum (cell density is 2. 7 × 106 cell/ml) Dicrateria zhan jiangensis Hu (cell density were 5. 6 × 106 cell/ml), Paviova luther(cell density is 2. 7 × 106 cell/ml). The culture condition: temperature was 25±2℃, pH 7. 9± 0. 1, salinity 31±1.0,natural sunlight for 5 days. The different species unicellular alga with different absorbability to these inorganic elements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Energy Spectrum. This is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gram with Department of Biology,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U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藻 无机离子 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内微量元素含量年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邹伟 赵永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3-266,共4页
本文利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生后1~30日龄和成年SD大鼠全脑及大脑皮层、海马、小脑、间脑等部位锌、铁、铜、锰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大鼠全脑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依次为... 本文利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生后1~30日龄和成年SD大鼠全脑及大脑皮层、海马、小脑、间脑等部位锌、铁、铜、锰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大鼠全脑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依次为锌、铁、铜、锰,其中锌和铁的含量呈明显的差异(P<0.01);(2)元素的含量随年龄的变化呈较明显的规律性;(3)不同脑区微量元素含量各不相同。生后1~5日龄海马和小脑内的含量最高,30日龄和成年,海马和皮层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年龄 发育 大鼠 哺乳动物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识别的γ能谱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崇杰 张爱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28-1030,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识别的γ能谱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关于未知谱的模糊集合、标准核素库及模糊识别算法,实现了γ能谱的快速自动定性分析,并对3组混合标准源γ能谱和3个低本底样品γ能谱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精确求解峰位的情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识别的γ能谱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关于未知谱的模糊集合、标准核素库及模糊识别算法,实现了γ能谱的快速自动定性分析,并对3组混合标准源γ能谱和3个低本底样品γ能谱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精确求解峰位的情况下,即可准确分析出样品中所含的放射性核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识别 定性分析 隶属函数 多道γ能谱 能量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斑点落叶病侵染及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金友 朱虹 +5 位作者 李美娜 方永玮 吴明勤 林晃 张互助 陆敏 《中国果树》 1992年第2期11-14,28,共5页
通过1988—1990年的研究,明确了辽宁兴城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主要在地面落叶病斑、树上徒长枝病斑、秋梢顶芽等部位以菌丝形态越冬。翌年苹果树发芽期开始,大量产生病菌孢子,直至6月雨季来临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树上新病斑开始产生孢... 通过1988—1990年的研究,明确了辽宁兴城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主要在地面落叶病斑、树上徒长枝病斑、秋梢顶芽等部位以菌丝形态越冬。翌年苹果树发芽期开始,大量产生病菌孢子,直至6月雨季来临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树上新病斑开始产生孢子,7—8月为产孢高峰期。35天之内的嫩叶易被侵染。研究还明确了兴城,大连地区病害的周年发病动态,及其与气温、降雨、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为该病防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侵染 苹果 斑点落叶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出口镁砂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永魁 张玉新 +1 位作者 陆雅琴 张英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1-76,共6页
应用ICP-AES法对出口镁砂中硅、钙、铁、铝、钛等氧化物含量进行测定。文中对其测试方法、条件进行探讨;辅以灼烧减量的测定,从中可以求出高含量的氧化镁。方法准确,快速,优于化学法。
关键词 镁砂 ICP-AES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辐射下的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苯乙酰基芳基硫脲化合物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英俊 郭文生 +3 位作者 许永廷 付兴吉 杨开海 王秀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5-97,共3页
Ten N-phenylacetyl-N’ -arylthiourea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PEG-400 under ultrasonic irradiation.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1H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method has advan... Ten N-phenylacetyl-N’ -arylthiourea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PEG-400 under ultrasonic irradiation.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1H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method has advantages of good yield, short reactiontime, easy operation and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酰基 芳基 硫脲 合成 超声波辐射 酰基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酮的特征红外光谱(Ⅱ)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皆汉 郑学仿 +3 位作者 程国宝 傅兴吉 许永廷 朱再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0-42,共3页
本文在前文[1]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了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酮的其他一些特征红外光谱,指出了它们随化学结构而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二氧化烯酮 环二硫代缩酮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扁藻超微结构变化研究CuZnSeCd离子毒性效应 被引量:19
20
作者 苏秀榕 刘照彬 +1 位作者 迟庆宏 PaulK.Chien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共9页
使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在半抑制浓度的Cu、Zn、Se、Cd 无机离子的毒性作用下, 扁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证明不同离子及不同离子浓度对扁藻的毒性效应不同。从细胞器的变化来看, 扁藻的叶绿体和细胞核对上述4种离子都较为敏感... 使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在半抑制浓度的Cu、Zn、Se、Cd 无机离子的毒性作用下, 扁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证明不同离子及不同离子浓度对扁藻的毒性效应不同。从细胞器的变化来看, 扁藻的叶绿体和细胞核对上述4种离子都较为敏感。其中Cd 离子对叶绿体和细胞核的毒性效应表现最为明显; 而Cu 离子对上述两种细胞器的毒性作用相对较弱; Se 离子对叶绿体、Zn 离子对细胞核的破坏作用相对较小,Se 离子对细胞核、Zn 离子对叶绿体的破坏作用较大。Cu、Cd、Se 离子均破坏了扁藻的蛋白核, Zn 离子使蛋白核中央髓体电子密度减小。各种细胞器对上述4 种离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应, 但以叶绿体和细胞核超微结构变化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藻 毒性效应 超微结构 重金属离子 海洋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