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5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户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辽宁师范大学师生移动阅读行为为例 被引量:28
1
作者 高春玲 卢小君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40,26,共8页
碎片化的移动阅读背景下,用户移动阅读行为和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意愿以及使图书馆阅读服务更好嵌入用户阅读需求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锁定辽宁师范大学师生这一目标群体,从设施特征、用户阅读行为等方面揭示用户阅读图书馆电子资... 碎片化的移动阅读背景下,用户移动阅读行为和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意愿以及使图书馆阅读服务更好嵌入用户阅读需求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锁定辽宁师范大学师生这一目标群体,从设施特征、用户阅读行为等方面揭示用户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意愿,提出图书馆可以改善网络基础设施、保障图书馆移动服务稳定运行,提供移动阅读设备、提高用户移动阅读体验,对用户移动阅读行为进行有效引导,以及开展个性化阅读服务,确保图书馆阅读活动更良性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阅读 用户阅读行为 阅读意愿 图书馆阅读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师范大学生人格特质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孙远刚 董成文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55,共3页
师范大学学生的人格特质不同于其他高校大学生。运用Cattall 1 6PF测查发现 ,在 1 6项人格中 ,各项值均在 4~ 7之间 ,而在 8项次级人格中 ,创造力、专业有成就、在新的环境中成长能力分数偏低。应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师范大学学生的人格特质不同于其他高校大学生。运用Cattall 1 6PF测查发现 ,在 1 6项人格中 ,各项值均在 4~ 7之间 ,而在 8项次级人格中 ,创造力、专业有成就、在新的环境中成长能力分数偏低。应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专门辅导机构和队伍、开展个别咨询与团体训练以及开展创新教育、专业教育来塑造大学生的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大学生 人格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邹群 孙东媛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广泛重视,这是近3年来心理学、教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师范类大学生的调查,了解了辽宁省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状况及师范类大学毕业生与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师范类一、二、...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广泛重视,这是近3年来心理学、教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师范类大学生的调查,了解了辽宁省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状况及师范类大学毕业生与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师范类一、二、三年级之间是否存在就业压力上的差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 大学毕业生 就业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挫折情境下低自尊大学生对网络攻击性信息的注意偏向
4
作者 张丽华 吴丹 段彩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1-546,共6页
目的:考察挫折情境下,不同自尊水平大学生对网络攻击性词汇与网络中性词汇的注意偏向及其特点。方法:选取某校大学生280人,使用自尊量表(SES)筛选高自尊组(SES得分前27%)和低自尊组(SES得分后27%)各76人。采用虚拟智力测验操纵挫折情境... 目的:考察挫折情境下,不同自尊水平大学生对网络攻击性词汇与网络中性词汇的注意偏向及其特点。方法:选取某校大学生280人,使用自尊量表(SES)筛选高自尊组(SES得分前27%)和低自尊组(SES得分后27%)各76人。采用虚拟智力测验操纵挫折情境,两组被试接受有、无挫折情境启动并完成点探测任务,考察挫折情境下高、低自尊大学生注意偏向的注意警觉和注意解脱困难。结果:挫折情境下,低自尊大学生对网络攻击性词汇的反应时短于对网络中性词汇的反应时(P<0.001);低自尊大学生对网络攻击性词汇的注意警觉分数>0(P<0.001);高、低自尊大学对网络攻击性词汇的注意解脱困难分数与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挫折情境下低自尊大学生对网络攻击性信息具有显著的注意偏向,主要表现为注意警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挫折情境 低自尊 网络攻击性信息 注意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悯写作对不同自我建构类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栗庆阳 任桂琴 +2 位作者 王锐 杨雅 刘彦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自悯写作对不同自我建构类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方法:招募大学生182人,采用自我建构量表确定被试的自我建构类型(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依存型自我建构),然后将被试随机分配到自悯写作组(n=91)和非自悯日常写作组(n=91),分别... 目的:探讨自悯写作对不同自我建构类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方法:招募大学生182人,采用自我建构量表确定被试的自我建构类型(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依存型自我建构),然后将被试随机分配到自悯写作组(n=91)和非自悯日常写作组(n=91),分别根据相应的指导语完成书写任务。采用亲社会倾向量表(PTM)、情景判断测验和捐款评估亲社会行为。结果:在PTM得分上,依存型自我建构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多于独立型自我建构大学生(P<0.001),组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情景判断测验得分上,依存型自我建构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多于独立型自我建构大学生(P<0.001),自悯写作组的亲社会行为多于非自悯日常写作组(P<0.05)。在捐款金额上,自我建构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悯写作组的亲社会行为多于非自悯日常写作组(P<0.05)。结论:与日常写作相比,自悯写作可以有效增加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且不受自我建构类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悯写作 自我建构类型 亲社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辽宁省高校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郗琳 魏华忠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5-65,共1页
为深入了解辽宁省高校大学生体质的现状,并使其纳入到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网络中,1999年10月~11月,由辽宁省4部委(教委、卫生厅、体委和财政厅)统筹安排了辽宁省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在选取样本时,以辽宁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作为本次监... 为深入了解辽宁省高校大学生体质的现状,并使其纳入到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网络中,1999年10月~11月,由辽宁省4部委(教委、卫生厅、体委和财政厅)统筹安排了辽宁省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在选取样本时,以辽宁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作为本次监测的主要单位.以年级分层,以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抽取19~22岁城乡男、女16个年龄段的1759名学生.调查的主要指标是形态类指标(以体高、体重、胸围3项为主)、机能类指标(以肺活量为主)和素质类指标(50 m、立定跳远、立位体前屈和男1000 m或女800 m).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均是在Microsoft Excel 98程序下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体质测定 辽宁 高校 大学生 身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芳 张丽华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年第4期264-269,共6页
通过对辽宁省不同层次的大学982名大一与大三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整体取样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在适应和应对风格分量表上的得分大三年级高于大一年级,在归因风格分量上的得分大一年级高于大三年级,年级差异显著;(2)在人际... 通过对辽宁省不同层次的大学982名大一与大三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整体取样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在适应和应对风格分量表上的得分大三年级高于大一年级,在归因风格分量上的得分大一年级高于大三年级,年级差异显著;(2)在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认知风格分量表上性别差异显著;(3)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在适应、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应对风格分量表上均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艺术类、文史类学生得分高于理工类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索质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威胁启动下不同类型高自尊大学生对攻击性词语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3
8
作者 段彩彬 周会 +4 位作者 姜宇 朱红阳 王彤 黄馨慧 蹇东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2-457,共6页
目的:考察自我威胁启动下,不同类型高自尊大学生对攻击性词语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选取650名大学生,通过外显自尊量表(SES)选出高自尊被试。然后,通过内隐自尊测验(IAT)筛选出不同类型高自尊(脆弱型、安全型)组各43人。每组分别参加不... 目的:考察自我威胁启动下,不同类型高自尊大学生对攻击性词语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选取650名大学生,通过外显自尊量表(SES)选出高自尊被试。然后,通过内隐自尊测验(IAT)筛选出不同类型高自尊(脆弱型、安全型)组各43人。每组分别参加不同难易程度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完成自我威胁启动,然后完成空间线索实验。当线索无效时,根据两组对攻击性词语的反应时与中性词语的反应时差值(RTI)的变异程度,获得注意偏向特点。结果:在高自我威胁启动下,脆弱型高自尊组RTI值高于安全型高自尊组(P<0.01);在低自我威胁启动下,脆弱型高自尊组和安全型高自尊组的RT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安全型高自尊,脆弱型高自尊更易受自我威胁的影响,其在高自我威胁启动下,注意偏向表现为注意固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型高自尊 安全型高自尊 自我威胁启动 注意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课程硕士培养现状及启示
9
作者 李洋帆 傅维利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39,共4页
文章从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及学分等方面,介绍了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课程硕士的现状,分析了其特色与经验,进而为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提出几点积极的启示,即通过进一步"明确各级任务,扩大教育硕士招生范围,增强科研与教学结合,... 文章从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及学分等方面,介绍了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课程硕士的现状,分析了其特色与经验,进而为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提出几点积极的启示,即通过进一步"明确各级任务,扩大教育硕士招生范围,增强科研与教学结合,建立灵活学习证明体系,适时调整培养过程",提高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 课程硕士 教育硕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应激对大学生认知抑制和反应抑制的影响
10
作者 齐铭铭 盖茹 高贺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4-819,共6页
目的:考察现实生活中的急性应激对大学生认知抑制和反应抑制的影响。方法:招募40名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面试的考生,分别在面试结束后立即(应激条件)和面试结束后7个月(对照条件)完成Flanker任务和Go/Nogo双任务。采用主观应激报告量... 目的:考察现实生活中的急性应激对大学生认知抑制和反应抑制的影响。方法:招募40名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面试的考生,分别在面试结束后立即(应激条件)和面试结束后7个月(对照条件)完成Flanker任务和Go/Nogo双任务。采用主观应激报告量表和状态焦虑量表评估应激水平。结果:应激条件下的主观应激报告得分和状态焦虑得分(P<0.001或P<0.01)均高于对照条件。在Flanker任务中,应激条件下不一致试次的反应时快于对照条件;应激条件下的Flanker效应低于对照条件(均P<0.05)。对于Go/Nogo双任务中的探测刺激,应激条件下的Nogo探测刺激反应时及探测刺激Go/Nogo效应均大于对照条件(均P<0.05)。结论:现实生活中的急性应激可能会增强大学生对干扰物的认知抑制,但削弱其对不正确反应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生活应激 认知抑制 反应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魂强师”: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分析框架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勇 曹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8,87,共8页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量源泉。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历史、现实双重维度解读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揭示了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履行体育教育使命...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量源泉。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历史、现实双重维度解读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揭示了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履行体育教育使命和践行体育教育理念的内在逻辑。同时,通过职业信仰重塑、专业能力提升、师德境界升华的三维建构,解析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困境的破解机制,进而构建“教育家型教师”转型理论框架:价值导向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信仰与追求;专业能力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本领与根基;师德师风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品德与操守。据此,提出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实践路向:筑牢信仰之魂,锚定体育教师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径;锻造才智之魂,夯实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行动策略;磨砺凝心之魂,涵养体育教师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职业发展 教育家精神 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素养 师德师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传播视域下中国体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多重向度与传播进路
12
作者 邰峰 付龙妍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话语场域中,中国体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的共情转向,既是“中国体育经验话语”向“世界体育共识话语”转变的必然路向,也是共建新话语秩序的重要标志。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基于共情传播视域,从共情...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话语场域中,中国体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的共情转向,既是“中国体育经验话语”向“世界体育共识话语”转变的必然路向,也是共建新话语秩序的重要标志。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基于共情传播视域,从共情解码、共情效能、共情黏合、共情桥梁四个方面,探讨中国体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当代价值:助力中国体育对外话语符号的柔性输出与认同塑造;提升中国体育对外话语的感染力与穿透力;促进中国体育对外话语的情感传达与民心相通;形成中国体育对外话语的柔性链接与共情纽带。进而厘清中国体育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在逻辑:体育文化符号共情传播的传递逻辑;体育对外话语情感叙事与交流的对话逻辑;受众视角对体育语言情感解读的理解逻辑。据此,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中国体育对外话语体系的传播路径:从“自述”到“互动”,实现体育对外话语传播的共情与浸润;从“独白”到“复调”,实现体育对外话语叙事的“音量合鸣”;从“本我”到“超视”,实现体育对外话语视角的“重叠性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中国体育 体育话语 对外话语体系 体育对外传播 体系构建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导向下我国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供需逻辑与实践探索
13
作者 全海英 杨宁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梳理高质量教育导向下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供需逻辑,以供需理论为基础审视我国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供需矛盾的具体表现及存在原因,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在供需理论下学校体育...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梳理高质量教育导向下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供需逻辑,以供需理论为基础审视我国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供需矛盾的具体表现及存在原因,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在供需理论下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依旧存在质量需求高期望与供给偏低的矛盾、内容需求多元与供给单一的矛盾和现实需求激增与供给滞后的矛盾。学校体育课后服务要想寻求高质量发展,要从供给侧、需求侧、供需侧出发,做到多方协同拉动供给弹力,内容适配释放需求潜力和制度健全优化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后服务 高质量教育 供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光能利用率动态校正的京津冀地区植被碳汇反演研究
14
作者 姜雪梅 曹永强 +2 位作者 么嘉棋 刘子华 周姝含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374-6389,共16页
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植被碳汇能力是衡量生态系统质量与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首都经济圈,其植被碳汇对区域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已有研究在碳汇反演中面临光能... 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植被碳汇能力是衡量生态系统质量与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首都经济圈,其植被碳汇对区域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已有研究在碳汇反演中面临光能利用率等经验参数鲁棒性差等问题,导致碳汇估算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研究基于2003—2022年长时序多源主被动卫星遥感传感器估计京津冀碳汇时空变化。结合GEDI高分辨率激光雷达改进了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的动态校正方法,优化了CASA模型对NPP的模拟能力;基于土壤异养呼吸模型,估算了近20年京津冀地区的NEP;运用SHAP模型量化了气温、降水和太阳辐射等环境因子对植被碳汇的驱动作用及其非线性交互关系。结果表明:(1)基于GEDI实现了对最大光能利用率长时间序列的动态校正,森林的光能利用率模拟值最大为0.667—0.712 gC/MJ,这一改进方法能够可靠地对京津冀地区NPP进行模拟。(2)NEP多年均值为179.17 gC m^(-2)a^(-1),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空间上呈现从冀北山区向东南部平原和城市区域递减的分布特征,且森林对京津冀NEP的贡献率达47.60%。(3)各驱动因子对NEP的重要性和主效应程度为气温>降水>太阳辐射,且气温和降水对NEP的正交互作用最强。研究结论可促进对京津冀地区植被碳汇动态变化机制的理解,同时为制定生态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碳汇 最大光能利用率 SHAP模型 驱动因子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门何以难出贵子:农村学子的文化再生产机制及其突破
15
作者 杜岩岩 徐亦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85,共13页
农村学子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内化底层阶级的认知模式以及父母等“重要他人”所传递的特质,完成底层文化的再生产。具体表现为:受文化资本传递与经济资本欠缺的影响,自然知识内化于个体精神图式中,导致农村学子形成了较狭窄的知识面... 农村学子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内化底层阶级的认知模式以及父母等“重要他人”所传递的特质,完成底层文化的再生产。具体表现为:受文化资本传递与经济资本欠缺的影响,自然知识内化于个体精神图式中,导致农村学子形成了较狭窄的知识面;受乡村语言表达方式与家庭教育文化的影响,农村学子形成了“限制型语言符码”;当同伴圈中出现“逾矩”行为时,农村学子易因“人情面子”进行亚文化再生产;受家长制与乡村社会中资本欠缺的影响,农村学子缺乏对自我角色的清晰认知,并在人际关系中失衡,形成较低的社会适应能力;当父母抱有低教育期待时,农村学子对自身学业竞争力产生怀疑,容易产生较低的未来预期。为促使“寒门出贵子”,应从塑造乡村知识场域着手,建立不同阶层社会交往机制,促使农村学子发挥主体能动性,主动融入学校教育等方面,以阻断底层文化再生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子 底层文化 底层文化再生产 早期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响玲 马艳红 +1 位作者 籍婷暄 相云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学校体育是推动教育现代化、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新质生产力以高效率、高效能的特性激活学校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蓝海”。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 学校体育是推动教育现代化、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新质生产力以高效率、高效能的特性激活学校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蓝海”。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逻辑理路和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学校体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其逻辑理路体现在通过科技创新、要素优化、资源开放与跨界流通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驱动力、支撑力、拓展力和协同力。其实现路径包括:强化创新驱动,促进学校体育创新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学校体育协调发展;构建绿色生态环境,推动学校体育绿色发展;加强内外联动,推动学校体育开放发展;注重合作创新,实现学校体育共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教育现代化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竞技运动员的退役与继续教育问题——以辽宁省为例调查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5
17
作者 于文谦 李强 +1 位作者 牛静 刘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6-18,共3页
由于竞训体制的不合理和运动员自身文化素质的低下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竞技运动员退役难和就业安置不畅。以辽宁省退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进一步提出了在转型时期解决运动员退役的具体措施 ,包括竞技与高等院校有机联... 由于竞训体制的不合理和运动员自身文化素质的低下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竞技运动员退役难和就业安置不畅。以辽宁省退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进一步提出了在转型时期解决运动员退役的具体措施 ,包括竞技与高等院校有机联合、竞技与职业技术型学校有机联合、宏观控制政策化、法规化、运动员退役市场化等 ,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竞技运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竞技运动 运动员 退役 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张丽华 刘晟楠 王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6-20,共5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使用自编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陈问卷》,对四所大学四个年级800名本科生进行测试,研究自主学习的心理结构及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大学生自主学习心理结构包括6... 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使用自编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陈问卷》,对四所大学四个年级800名本科生进行测试,研究自主学习的心理结构及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大学生自主学习心理结构包括6个维度: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规划、自主探究、自我管理;2.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特点;在年级上差异显著,一、二、三年级逐年降低,四年级有所回升;在文理和性别上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主学习 心理结构 发展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瑜伽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4
19
作者 汪敏 钱强 盛宁宁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4-87,共4页
以8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瑜伽形体训练组合为练习内容,每周进行两次练习,每次90min ,持续练习15周。结果瑜伽形体训练能明显改善女大学生形体特征,提高女大学生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机能水平和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对心理健康... 以8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瑜伽形体训练组合为练习内容,每周进行两次练习,每次90min ,持续练习15周。结果瑜伽形体训练能明显改善女大学生形体特征,提高女大学生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机能水平和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对心理健康的调节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瑜伽形体训练 女大学生 心理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2
20
作者 何敏学 都晓娟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1,共3页
对10所高校文、理科84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按照消费水平的高低,排在大学生体育消费前5位的分别为运动服装、健身娱乐场馆门票、运动保健饮料、体育报刊杂志、... 对10所高校文、理科84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按照消费水平的高低,排在大学生体育消费前5位的分别为运动服装、健身娱乐场馆门票、运动保健饮料、体育报刊杂志、小型运动器材;而性别、生源地域、体育兴趣、运动参与、体育消费品的价格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消费 体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