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政权与朝鲜半岛的关系述论 被引量:6
1
作者 都兴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1-64,共4页
唐朝先后出兵灭掉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和高句丽政权,析其地置熊津都督府和安东都护府,又在新罗领土上设置鸡林州都督府,不但恢复了汉魏时期对朝鲜半岛北部的有效统治,而且在整个半岛地区普遍设立了府、州、县,把这一地区直接或间接地... 唐朝先后出兵灭掉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和高句丽政权,析其地置熊津都督府和安东都护府,又在新罗领土上设置鸡林州都督府,不但恢复了汉魏时期对朝鲜半岛北部的有效统治,而且在整个半岛地区普遍设立了府、州、县,把这一地区直接或间接地纳入唐王朝统辖之下,这是中国东北古史研究中不能回避的历史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半岛 都督府 都护府 羁康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略论李大钊早期社会主义思想 被引量:5
2
作者 韩一德 李帆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0-17,共8页
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其整个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使他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途径。这一思想内容丰富,贯穿了他革命活动的始终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曾经与五四时期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样,信仰过... 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其整个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使他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途径。这一思想内容丰富,贯穿了他革命活动的始终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曾经与五四时期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样,信仰过空想社会主义并且真诚地为之进行种种试验,希望依此建立理想的新社会。所不同的是,李大钊最早觉悟,认识到空想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道路。随后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武器,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成为一个彻底的科学社会主义者并为它在中国的实现奋斗终生。本文对李大钊思想的这一转变作一论述。一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一认识的起点在哪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思想 社会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者 社会主义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观 五四时期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山文化“坛、庙、冢”与中国古代宗庙、陵寝的起源 被引量:16
3
作者 田广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8-73,共6页
牛河梁“坛、庙、冢”遗址是 5 0 0 0年前出现的一处具有原始王陵和祭祖庙性质的崇祖中心。它的出现表明当时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地域范围内 ,建立于公共意志之上的统一宗教神权和族权已经产生。当时的社会统治者所以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 牛河梁“坛、庙、冢”遗址是 5 0 0 0年前出现的一处具有原始王陵和祭祖庙性质的崇祖中心。它的出现表明当时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地域范围内 ,建立于公共意志之上的统一宗教神权和族权已经产生。当时的社会统治者所以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支出来营建如此规模的礼仪中心 ,其目的无非是借助传统的崇祖习俗 ,通过祭祀近祖和“怀远尊先”等种种形式 ,把原始的氏族、部落心理升华为统一的、新的社会意识 ,从而达到团结部民 ,稳定社会的目的。所以 ,崇祖的实质 ,乃在于尊崇现实社会的当权者 ,这种人物 ,就是后世的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礼仪中心 崇祖 尊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奥古斯都元首制的政治特色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乃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关键词 奥古斯都 元老院 元首制 人民大会 公元前 执政官 保民官 命令权 行政官 专制君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靺鞨越喜、铁利、拂涅三部地理位置考探 被引量:3
5
作者 都兴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8-92,共5页
唐代越喜、铁利、拂涅三部的地理位置问题 ,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争议。如越喜部就有渤海西境说和渤海东境说 ,铁利部则有伯力说、辽代女真之西说 ,拂涅部有张广才岭以西说 ,等等。根据考古资料及古文献资料 ,经考证 ,越喜部在渤海东境... 唐代越喜、铁利、拂涅三部的地理位置问题 ,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争议。如越喜部就有渤海西境说和渤海东境说 ,铁利部则有伯力说、辽代女真之西说 ,拂涅部有张广才岭以西说 ,等等。根据考古资料及古文献资料 ,经考证 ,越喜部在渤海东境说为确 ,铁利部原居地应在今黑龙江巴彦、绥化、庆安和铁力一带 ,其东为越喜部故地 ;拂涅部应在今黑龙江依兰以东、兴凯湖以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靺鞨 越喜 铁利 拂涅 地理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梁漱溟历史公案的哲学分析
6
作者 马东玉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10,5,共6页
1953年9月8日至18日,在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扩大会议上,因毛泽东批评梁漱溟会上的发言,引发了毛、梁间连续多日的争辩,最后梁漱溟受到了严厉的批判,成为举世皆知的“反面教员”。由于当时的政治压力,梁漱溟承认了自己顶... 1953年9月8日至18日,在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扩大会议上,因毛泽东批评梁漱溟会上的发言,引发了毛、梁间连续多日的争辩,最后梁漱溟受到了严厉的批判,成为举世皆知的“反面教员”。由于当时的政治压力,梁漱溟承认了自己顶撞国家领袖的错误,但他们的思想分歧却一直存在着。在毛、梁逝世若干年后的今天,这桩历史公案虽已得到破解,然而毛、梁论争的内在思想分歧却无人深入分析。本文试图从哲学上寻其根底,误谬之处,敬请方家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毛泽东思想 历史公案 共产党 思想分歧 新儒学 马列主义 西方文化 批评 农民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宝玉·甄宝玉·北静王 被引量:2
7
作者 梅显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32-134,共3页
《红楼梦》中有一个甄宝玉,作者仅用虚笔点出。甄宝玉其人,前八十回中凡两见:一是第二回一是五十六回。这一甄(真)一贾(假)两个宝玉,竟如出一体,难分彼此。那么,《红楼梦》作者用虚笔点出甄宝玉这一人物来究竟有何深义?本文拟就此略抒浅... 《红楼梦》中有一个甄宝玉,作者仅用虚笔点出。甄宝玉其人,前八十回中凡两见:一是第二回一是五十六回。这一甄(真)一贾(假)两个宝玉,竟如出一体,难分彼此。那么,《红楼梦》作者用虚笔点出甄宝玉这一人物来究竟有何深义?本文拟就此略抒浅见,或与曹翁本意谬以千里也未可知。我们姑且先抛开这甄、贾宝玉的纠缠,去说书中另一个着墨不多,但却是作者正面描写的皇室成员中最高爵位的人物——北静王世荣。贾府为秦可卿出殡那天,北静王为之摆设路祭,贾政、贾珍等人接驾应酬,北静王提出要见见那“啣玉而生”贾宝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甄宝玉 贾宝玉 爵位 封建社会 红楼梦 立德 贾府 正面描写 秦可卿 地主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天文历算科学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田久川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中国古代天文历算科学发轫很早。史载黄帝时已有专掌天文、历法和算数之事者;夏禹以后,“夏小正”及度量衡、准绳规矩之类纷然杂出;商代天算成就则有卜辞彝铭可征。周秦以后,天算之学日益精进,迄于隋唐,蔚为大观。《汉书·艺文志》... 中国古代天文历算科学发轫很早。史载黄帝时已有专掌天文、历法和算数之事者;夏禹以后,“夏小正”及度量衡、准绳规矩之类纷然杂出;商代天算成就则有卜辞彝铭可征。周秦以后,天算之学日益精进,迄于隋唐,蔚为大观。《汉书·艺文志》记有黄帝、颛颛及夏殷周鲁历凡六十八卷;《隋书·经籍志》所载天算古籍共九百三十八卷,而精通天算之名家如张苍、耿寿昌、刘歆、张衡、何承天、祖冲之、刘焯、傅仁均等更各有创见,彪炳史册。汉时幼童入学即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自皇宫至于乡党,官民皆以能书会计为重。唐代算学教育制度已臻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历算 宋元时期 汉书·艺文志 何承天 天皇 算学 天文历法 度量衡 隋唐时期 历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霸别解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东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8,16,共3页
关于“五霸”,古典文献中主要有三种指实的说法,都存在着很明显的不足。从早期人类的思维习惯看,“五”用为虚数者居多。因此,所谓“五霸”,应是一种虚指,用来表现春秋时期诸侯国霸业迭兴的总体社会特征。
关键词 中国古史 五霸 约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罗马人民大会若干问题辨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乃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4-99,共6页
关键词 人民大会 部落 问题辨析 公元前 塞尔维乌斯改革 古罗马 协议会 监察官 平民 表决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古朝鲜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都兴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前学术界关于古朝鲜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一些意见分歧 ,有人认为箕氏朝鲜西界从未越过今清川江 ,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汉代的沃沮、东氵岁、高句丽及辽东其它古部族的先人在箕氏朝鲜强大时都应隶属其政权 ,古真番郡应在乐浪郡之... 目前学术界关于古朝鲜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一些意见分歧 ,有人认为箕氏朝鲜西界从未越过今清川江 ,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汉代的沃沮、东氵岁、高句丽及辽东其它古部族的先人在箕氏朝鲜强大时都应隶属其政权 ,古真番郡应在乐浪郡之北 ,其方位应在燕辽东郡的鄣塞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朝鲜 沃沮 濊东 真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恺撒帝国”说之成立
12
作者 王乃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关键词 元老院 执政官 公元前 新贵族 人民大会 罗马共和国 专制君主 寡头政治 罗马公民权 保民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斯世于极乐之万物玄同”——近代墨学复兴对钱玄同的影响
13
作者 刘贵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钱玄同 墨学 近代 万物 五四时期 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中的儒家传统
14
作者 马东玉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19,共4页
现代化中的儒家传统马东玉将来儒家传统的命运究竟会怎样?这个问题对一般人来说,似乎并不重要。但是对当代新儒家的传人来说,却是忍心动性的大问题。被世界学术界公认的老一代新儒家粱漱溟、熊十力等已经作古,活动于港台、闻名于西... 现代化中的儒家传统马东玉将来儒家传统的命运究竟会怎样?这个问题对一般人来说,似乎并不重要。但是对当代新儒家的传人来说,却是忍心动性的大问题。被世界学术界公认的老一代新儒家粱漱溟、熊十力等已经作古,活动于港台、闻名于西方的牟宗三、唐君毅、方东美等第二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传统 现代化 当代新儒家 杜维明 西方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知识分子 儒学传统 刘述先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之史鉴——读《东北农业近代化研究》
15
作者 李帆 《农业考古》 1993年第3期14-15,共2页
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几代人曾为此奋斗不息。直到今天。如何让现代化的曙光普照中华大地,仍是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有识之士苦苦思索着的问题。无疑,对于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农业人口的大国而言,农业现代化是经济... 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几代人曾为此奋斗不息。直到今天。如何让现代化的曙光普照中华大地,仍是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有识之士苦苦思索着的问题。无疑,对于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农业人口的大国而言,农业现代化是经济腾飞的重要一翼。怎样走农业现代化之路?中国人民在进行实践探索,社会科学家在进行理论总结,历史学者也以其深邃的目光和对现实生活的纵深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近代化 农业现代化 历史学 中国近代农业 近代东北 现代化研究 中国人民 研究手段 实践探索 东北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鼎考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忠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9-91,98,共4页
夏铸九鼎,三代以为传国之宝器,以至于在中国古代的语汇中,诸如“定鼎”、“鼎祚”、“鼎辅”、“鼎臣”、“鼎革”、“鼎立”、“问鼎”等带有“鼎”字的词,都与政权有关。楚子问鼎,杜预即已说是:“示欲偪周取天下”。事见《左传》宣公... 夏铸九鼎,三代以为传国之宝器,以至于在中国古代的语汇中,诸如“定鼎”、“鼎祚”、“鼎辅”、“鼎臣”、“鼎革”、“鼎立”、“问鼎”等带有“鼎”字的词,都与政权有关。楚子问鼎,杜预即已说是:“示欲偪周取天下”。事见《左传》宣公三年。是篇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族图腾 考略 王孙满 夏王朝 封国 《汉书·郊祀志》 铸鼎象物 墨子 饕餮 “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清政府国有企业“招商承办”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纪枫 《安徽史学》 1998年第4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清政府 张之洞 汉阳铁厂 招商 官办企业 盛宣怀 重工业 洋务派 官督商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世界城市发展“空间分散”战略述评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耀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41,共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三世界各国的城市获得飞跃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展开,逐渐产生了一系列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困难,乡村——城市迁移人数剧增,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管理水平赶不上城市增长的需要等。对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三世界各国的城市获得飞跃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展开,逐渐产生了一系列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困难,乡村——城市迁移人数剧增,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管理水平赶不上城市增长的需要等。对于这些问题,第三世界各国大都有了认识,并已经或正在采取有效的政策加以解决,其中“空间分散’战略是许多国家采取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探讨这一战略及其实践,对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世界国家 城市发展 城市人口 战略措施 大城市 优惠政策 巴基斯坦 人口增长过快 巴西 新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节度使的再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沙宪如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共5页
唐代节度使的再探讨沙宪如唐代设节度使职,是军国要政中的创举。节度使的设置及其权势的发展,与唐王朝中后期的治乱兴亡有着重要的关系。那么,节度使究竟是属何职?它始设于什么时间?其权势是如何发展膨胀的?应该怎样评价它的历史... 唐代节度使的再探讨沙宪如唐代设节度使职,是军国要政中的创举。节度使的设置及其权势的发展,与唐王朝中后期的治乱兴亡有着重要的关系。那么,节度使究竟是属何职?它始设于什么时间?其权势是如何发展膨胀的?应该怎样评价它的历史作用呢?对此笔者欲略陈浅见,就教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度使 唐王朝 安禄山 《资治通鉴》 安史之乱 固定化 大总管 双旌双节 《唐会要》 藩镇割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方平政治思想述论
20
作者 黄海燕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17,共5页
张方平政治思想述论黄海燕张方平(1007-1090),北宋名臣,字安道,晚年号乐全居士,南京(今河南商丘市)人。景元年(1034)举茂材异等,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知苏州昆山县。历仕仁宗、英宗、神宗朝.先后任通判、谏议... 张方平政治思想述论黄海燕张方平(1007-1090),北宋名臣,字安道,晚年号乐全居士,南京(今河南商丘市)人。景元年(1034)举茂材异等,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知苏州昆山县。历仕仁宗、英宗、神宗朝.先后任通判、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工、礼、刑、户部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方平 政治思想 《乐全集》 述论 王安石变法 三司使 转运使 经济思想 士大夫 免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