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就长江沿岸区域经济带:综合优势、基本功能和对策创意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靖宇 聂松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14,共8页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呼唤造就长江沿岸区域经济带。在这里,丰富雄厚的资源配置,便捷纵横的交通网络,潜力巨大的广阔市场,多元交融的长江文化,经济开发的国家战略,形成了造就长江沿岸区域经济带的综合优势。作为中国区域经...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呼唤造就长江沿岸区域经济带。在这里,丰富雄厚的资源配置,便捷纵横的交通网络,潜力巨大的广阔市场,多元交融的长江文化,经济开发的国家战略,形成了造就长江沿岸区域经济带的综合优势。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轴、稳定轴、联接轴和枢纽轴,长江沿岸区域经济带今后将会发挥出它的各项基本功能,使之在全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东西联动、南北呼应的重大作用。为此,必须正确决策,进一步造就长江沿岸区域经济带:选择环保型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化经济区域;选择开放型管理体制,创立半官方协调机构;选择一体化发展方向,促成多领域合作体系;选择城市联动发展模式,开拓国际化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沿岸区域经济带 综合优势 基本功能 对策创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海洋经济开发中的金融支持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靖宇 任洨燕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4,共7页
当前新一轮海洋经济开发热潮正在兴起,而海洋经济开发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金融支持在海洋经济开发中的作用更加关键。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金融支持对海洋经济开发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海洋经济开发中金融支持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国... 当前新一轮海洋经济开发热潮正在兴起,而海洋经济开发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金融支持在海洋经济开发中的作用更加关键。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金融支持对海洋经济开发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海洋经济开发中金融支持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外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开发中金融支持的成功经验,研究我国陆域经济开发中金融支持的实践经验,并以此为参照系提出了我国海洋经济开发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对策,以使我国海洋经济开发能拥有雄厚、持续的资金保障,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持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洋经济 经验借鉴 金融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创建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的价值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靖宇 于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113,共6页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做出了关于加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部署。必须充分认识开发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的区域价值,科学确定开发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的推进方向,具体廓清开发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面临的问题...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做出了关于加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部署。必须充分认识开发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的区域价值,科学确定开发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的推进方向,具体廓清开发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面临的问题,才能正确地为加速开发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进行对策创意,使创建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沿着重点开发方向,逐步打造成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引擎,发挥联动效应,承担起区域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东边道 沿线经济带 重点开发对象 区域引擎 联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推进中的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靖宇 林靖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5,共6页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并给予特殊政策支持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战略推进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对西部大开发中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加以探讨。为此,透视西部民...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并给予特殊政策支持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战略推进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对西部大开发中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加以探讨。为此,透视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论证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价值,分析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创意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即促成产业集群比较优势,推广东西互动模式;谋划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自主创新社会;积极发展西部金融行业,扩大企业融资渠道;注重发挥西部地缘优势,发展民营贸易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使民营经济得到跨越式发展,才能使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推进卓有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国家战略推进 民营经济发展 新一轮对策创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成长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现实论证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靖宇 殷志林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48,共4页
当前要从解决深层矛盾与现存问题入手,采取正确对策来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确立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战略取向;通过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推进力度,进一步拓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空间;注重从战略上全... 当前要从解决深层矛盾与现存问题入手,采取正确对策来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确立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战略取向;通过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推进力度,进一步拓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空间;注重从战略上全面调整经济结构,使东北地区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针,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长远大计;克服封建主义落后传统的消极影响,全面启动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化的现实进程。只有这样,东北地区才能跟上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老工业基地 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区域金融业协调发展的现实论证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靖宇 于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59,共6页
在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区域金融业必须积极跟进走正走好协调发展之路,努力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加深金融开放程度,调整金融产业结构,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业对创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媒介、导向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东北区域 老工业基地振兴 金融业 协调发展 现实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城市经济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策略创意
7
作者 李靖宇 张璐 《现代城市研究》 2005年第1期24-29,共6页
大连作为东北地区的窗口城市,主动承担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预计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达到这一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大连将以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为引擎,在“大大连”建设中正在努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全面... 大连作为东北地区的窗口城市,主动承担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预计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达到这一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大连将以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为引擎,在“大大连”建设中正在努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全面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国际化操作对策,这将会开拓出有别于相对封闭和完全开放的第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而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走上世界经济舞台。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第三轮战略开发进程中,大连市必须培植国际竞争优势,选准市场经济主体;集聚高等生产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跟从世界经济潮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科学决策系统,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以求面向国内外铸就现代文明城市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大大连” 对外开放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际化战略 现代文明城市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两国油气管道项目前景分析
8
作者 李靖宇 修素洁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4年第7期84-89,共6页
中俄两国能源合作不仅能给两国带来经济利益 ,而且有利于阻止西方某些势力企图控制东北亚地区经济命脉的进取方向 ,进一步巩固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俄罗斯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从政治角度来启动和推进原定的安大线方案已经遇到很... 中俄两国能源合作不仅能给两国带来经济利益 ,而且有利于阻止西方某些势力企图控制东北亚地区经济命脉的进取方向 ,进一步巩固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俄罗斯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从政治角度来启动和推进原定的安大线方案已经遇到很大困难。尽管如此 ,中俄两国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前景仍然是乐观的 ,将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排除诸多迟滞因素后划上“双赢”句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油气管道项目 石油工业 经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应当注重发挥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
9
作者 李靖宇 林靖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20-26,共7页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表示给予特殊政策支持西部民营经济发展。文章论证了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推进中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价值,分析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推进中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操作对策:借鉴改革开放...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表示给予特殊政策支持西部民营经济发展。文章论证了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推进中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价值,分析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推进中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操作对策:借鉴改革开放初期经验,倡导先富带动后富;加强区域特殊政策支持,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大力发展城乡教育事业,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培养新型农民企业家。只有这样,才能使民营经济得到跨越式发展,才能使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推进卓有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十二五”规划 民营经济发展 新一轮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的战略导向
10
作者 李靖宇 张霞 《经济前沿》 2004年第7期18-22,共5页
由于东、中、西部3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不仅影响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而且也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要求。有鉴于此,党和国家及时做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而对中部地区... 由于东、中、西部3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不仅影响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而且也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要求。有鉴于此,党和国家及时做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而对中部地区加速崛起也进行了战略导向,本文对此展开了科学论证:中部地区必须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程: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面向国内外进一步增强市场经济竞争力;必须大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构筑全新的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必须大力加快工业化发展的现实进程,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进步;必须大力提高农村的城市化水平,按照中央决策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才能跟上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战略 经济发展 中国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体系的现实论证
11
作者 李靖宇 尚立惠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5年第7期27-36,共10页
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粮食主产区,曾经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并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大业的战略推进创造了前提条件。但是,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东北地区的工业经济逐渐滞后,出现了特有的... 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粮食主产区,曾经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并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大业的战略推进创造了前提条件。但是,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东北地区的工业经济逐渐滞后,出现了特有的“东北现象”。 与此同时,东北粮食主产区也出现了以“农民卖粮难”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面对这一综合性 的经济危机,党中央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 战略导向,随后又采取了加快体制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大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质 变为新型工业基地,裂变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提升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长为生态农 业基地,发展为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从而形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目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振兴目标体系 现实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