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胺基功能化的炭材料上二氧化碳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娟 李世坤 +3 位作者 赵侦超 周丹红 陆安慧 张维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66-1673,共8页
本文利用色散作用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炭材料上含氮官能团对CO_2吸附的作用。通过计算比较了不同含氮官能团炭材料结构片段吸附二氧化碳后的结构参数和能量,由于较强的静电作用和形成弱氢键,含单个苯环的酰胺和吡啶类的吸附剂吸附... 本文利用色散作用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炭材料上含氮官能团对CO_2吸附的作用。通过计算比较了不同含氮官能团炭材料结构片段吸附二氧化碳后的结构参数和能量,由于较强的静电作用和形成弱氢键,含单个苯环的酰胺和吡啶类的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的作用强于单个苯胺和吡咯类吸附剂。但当增加苯环数时,色散作用主导的吡咯型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以上结果预示着酰胺和吡咯类将是大π体系中具有良好CO_2吸附性能的吸附剂。因而,色散作用在CO_2吸附过程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计算得到的结果与我们之前的实验结果一致,并且将有利于筛选更有效的二氧化碳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材料 二氧化碳捕获 胺基功能化 可持续发展的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Er(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物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淑梅 牛淑云 +5 位作者 金晶 迟玉贤 吕春欣 朱文婷 李野 张广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97-1704,共8页
分别以均苯四甲酸,对硝基苯甲酸,肉桂酸为配体,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3种Er(Ⅲ)配位聚合物:{[Er2(btec)1.5(H2O)4].2H2O}n(1),[Er4(NO2-C6H4COO)12(H2O)10].2H2O(2),[Er(C9H7O2)3]n(3)。通过X-光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构分析表... 分别以均苯四甲酸,对硝基苯甲酸,肉桂酸为配体,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3种Er(Ⅲ)配位聚合物:{[Er2(btec)1.5(H2O)4].2H2O}n(1),[Er4(NO2-C6H4COO)12(H2O)10].2H2O(2),[Er(C9H7O2)3]n(3)。通过X-光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1个具有三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其构筑单元为{[Er2(btec)1.5(H2O)4].2H2O},每个结构单元中含有4个Er3+离子,它们属于2种晶体学类型,以及3个配位方式不同的均苯四甲酸根。配合物2是1个四核配合物,在同1个分子中,含有4个Er3+离子,它们也属于2种晶体学类型,在2的晶体中存在大量的氢键。配合物3是1个一维配位聚合物。实验测定了各配合物晶体粉末的FP,IR,UV-Vis-NIR等光谱,对光谱进行了分析指认,对比了3个配合物的近红外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髥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近红外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A模型的文本分割 被引量:55
3
作者 石晶 胡明 +1 位作者 石鑫 戴国忠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65-1873,共9页
文本分割在信息提取、文摘自动生成、语言建模、首语消解等诸多领域都有极为重要的应用.基于LDA模型的文本分割以LDA为语料库及文本建模,利用MCMC中的Gibbs抽样进行推理,间接计算模型参数,获取词汇的概率分布,使隐藏于片段内的不同主题... 文本分割在信息提取、文摘自动生成、语言建模、首语消解等诸多领域都有极为重要的应用.基于LDA模型的文本分割以LDA为语料库及文本建模,利用MCMC中的Gibbs抽样进行推理,间接计算模型参数,获取词汇的概率分布,使隐藏于片段内的不同主题与文本表面的字词建立联系.实验以汉语的整句作为基本块,尝试多种相似性度量手段及边界估计策略,其最佳结果表明二者的恰当结合可以使片段边界的识别错误率远远低于其它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割 LDA模型 相似性度量 边界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时间对水合碳酸镁形貌和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亚君 党利琴 +2 位作者 张智平 雷志斌 陈吉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5-838,869,共5页
通过共沉淀法,研究了Mg(NO3)2·6H2O和K2CO3生成水合碳酸镁的形貌和组成随反应初始溶液搅拌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当反应初始溶液的搅拌时间在1~8min变化时,可使产物针状水合碳酸镁的直径控制在0.5~23μm,长度介于2~... 通过共沉淀法,研究了Mg(NO3)2·6H2O和K2CO3生成水合碳酸镁的形貌和组成随反应初始溶液搅拌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当反应初始溶液的搅拌时间在1~8min变化时,可使产物针状水合碳酸镁的直径控制在0.5~23μm,长度介于2~200μm;通过对产物组成的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发现当搅拌时间在1~20min变化时,所得产物MgCO3·xH2O(1〈x〈3)中的水分含量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碳酸镁 搅拌时间 形貌 组成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Cu(Ⅱ/Ⅰ)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电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金晶 徐晓婷 +3 位作者 丛盛美 李雷 张广宁 牛淑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49-2557,共9页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3种Cu(Ⅱ/Ⅰ)配聚物及超分子,(1)[K2Cu2(ox)(btec)(MeOH)2]n,(2){[Cu(pdc)(H2O)2].H2O}n,(3)[Cu(cyan)(phen)].H2O(H2ox:草酸,H4btec:均苯四甲酸,MeOH:甲醇,H2pdc:2,5-吡啶二羧酸,phen:邻菲啰啉,Hcyan:氰尿酸).通过X...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3种Cu(Ⅱ/Ⅰ)配聚物及超分子,(1)[K2Cu2(ox)(btec)(MeOH)2]n,(2){[Cu(pdc)(H2O)2].H2O}n,(3)[Cu(cyan)(phen)].H2O(H2ox:草酸,H4btec:均苯四甲酸,MeOH:甲醇,H2pdc:2,5-吡啶二羧酸,phen:邻菲啰啉,Hcyan:氰尿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固体紫外-可见(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FTⅠR)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解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具有三维(3D)无限结构的配聚物;(2)是具有二维(2D)无限结构的配聚物,但又通过氢键进一步连成了三维(3D)网络,(1)与(2)的中心金属均为Cu(Ⅱ)离子;(3)为含Cu(Ⅰ)的单核配合物,但又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它成为2D超分子化合物.配合物SPS结果显示,配合物(1)-(3)在300-800nm范围内都呈现光伏响应,表明三者均具有一定的光电转换能力.讨论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维数、配体种类、中心金属离子价态及配位微环境对SPS的影响,并将SPS与UV-Vis光谱进行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Ⅱ Ⅰ)配聚物 合成 结构 表面光电压光谱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形氧化铝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郑亚君 张智平 +2 位作者 党利琴 雷志斌 陈吉平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8-561,共4页
1.0 g碱式碳酸镁为碱源,在110℃加入15 mL氨水,通过20 g过量硫酸铝的均匀共沉淀反应,制备出了粒径约为500 nm的立方形Al(OH)3。对获得的Al(OH)3在不同温度进行焙烧,结果发现,450~600℃焙烧出的样品为无定形氧化铝;850℃焙烧的样品... 1.0 g碱式碳酸镁为碱源,在110℃加入15 mL氨水,通过20 g过量硫酸铝的均匀共沉淀反应,制备出了粒径约为500 nm的立方形Al(OH)3。对获得的Al(OH)3在不同温度进行焙烧,结果发现,450~600℃焙烧出的样品为无定形氧化铝;850℃焙烧的样品为κ-、θ-和η-Al2O3的混合物;当温度高于1 200℃时,得到纯相的α-Al2O3。通过SEM和TEM对焙烧前后的样品进行观察显示,样品的形貌不受温度的影响,均为立方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 立方形氧化铝 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iO2催化剂上苯胺与正丙醇气相合成N-丙基苯胺
7
作者 董雪 苗治理 +2 位作者 谭伟 石雷 孙琪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80-682,691,共4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铜系催化剂,考察了载体、Cu物种、Cu担载量、催化剂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等因素对苯胺与正丙醇气相合成N-丙基苯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SiO2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在铜担载量为0.70 mmol/g SiO2...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铜系催化剂,考察了载体、Cu物种、Cu担载量、催化剂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等因素对苯胺与正丙醇气相合成N-丙基苯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SiO2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在铜担载量为0.70 mmol/g SiO2、催化剂前体500℃焙烧4 h的最佳制备条件下,正丙醇转化率为100%,N-丙基苯胺的选择性高达92%;150 h的连续使用表明,Cu/SiO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具有一定铜结晶度的Cu/SiO2催化剂能够获得高收率的N-丙基苯胺,铜的结晶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副产物增加,N-丙基苯胺的选择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丙基苯胺 CU 苯胺 正丙醇 催化剂 气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具有温度补偿磁行为的分子基亚铁磁体:混合价甲酸铁铵(英文)
8
作者 田运齐 么世岩 +2 位作者 郭云军 宋友 张高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5-390,共6页
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一个具有nia拓扑结构混合价的甲酸铁铵盐,并对其进行了单晶结构和磁性表征,该化合物不仅在T_N=37.2K以下显示亚铁磁体的性质,还在大约28K出现温度补偿磁性行为。本文首次用分子场理论对该磁体的温度补偿行为和磁... 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一个具有nia拓扑结构混合价的甲酸铁铵盐,并对其进行了单晶结构和磁性表征,该化合物不仅在T_N=37.2K以下显示亚铁磁体的性质,还在大约28K出现温度补偿磁性行为。本文首次用分子场理论对该磁体的温度补偿行为和磁结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铁磁体 甲酸配合物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MIL-100和MIL-101结构巨孔羧酸钪配位聚合物(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彦涛 崔科会 +3 位作者 李佳 朱建奇 王新 田运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1-956,共6页
用溶剂热方法首次以DMF为溶剂合成了具有MIL-100和MIL-101结构的巨孔均苯三甲酸钪(1)和对苯二甲酸钪(2)配位聚合物,通过将钯金属纳米粒子沉积到均三苯甲酸钪(1)的骨架结构中的方法,获得了后功能化的载有钯纳米粒子的配位聚合物孔材料Pd... 用溶剂热方法首次以DMF为溶剂合成了具有MIL-100和MIL-101结构的巨孔均苯三甲酸钪(1)和对苯二甲酸钪(2)配位聚合物,通过将钯金属纳米粒子沉积到均三苯甲酸钪(1)的骨架结构中的方法,获得了后功能化的载有钯纳米粒子的配位聚合物孔材料Pd@1,并对以上材料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氮气吸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氮气吸附 孔材料 钯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促进的Cu/SiO_2-Al_2O_3催化剂上高效气相合成3-甲基吲哚 被引量:3
10
作者 包卓然 霍晓敏 +2 位作者 孙立冬 孙琪 石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56-1162,共7页
以苯胺和生物质来源的丙三醇为反应原料,在铁促进的Cu/SiO2-Al2O3催化剂上气相合成了3-甲基吲哚,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以苯胺和生物质来源的丙三醇为反应原料,在铁促进的Cu/SiO2-Al2O3催化剂上气相合成了3-甲基吲哚,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以及热重(TG)分析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向Cu/SiO2-Al2O3催化剂加入铁助剂不仅能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而且能大大改善催化剂的稳定性。在Cu-Fe/SiO2-Al2O3催化剂上,反应3 h,3-甲基吲哚收率能够达到48%,而且催化剂经过再生可以重复使用,即使反应43 h,其产物收率也没有明显的降低。各种表征表明,向Cu/SiO2-Al2O3加入铁助剂能增强铜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大大提高了铜粒子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并且有效减少了反应过程中铜组分的流失;此外,铁助剂还能显著减少催化剂的中强酸中心数,增加弱酸中心数,从而提高3-甲基吲哚的选择性,并且抑制了积炭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SiO2-A120 铁助剂 甲基吲哚 丙三醇 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三醇与苯胺在CeO_2促进的Cu/SiO_2-Al_2O_3催化剂上气相合成3-甲基吲哚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楠楠 张跃 +2 位作者 霍晓敏 孙琪 石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Cu/SiO2-Al2O3及添加CeO2助剂的催化剂,通过H2-TPR,XRD,NH3-TPD,TG-DTA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丙三醇与苯胺气相合成3-甲基吲哚的反应,向Cu/SiO2-Al2O3催化剂中加入适量的CeO2助剂不仅能大幅提高催化... 采用浸渍法制备Cu/SiO2-Al2O3及添加CeO2助剂的催化剂,通过H2-TPR,XRD,NH3-TPD,TG-DTA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丙三醇与苯胺气相合成3-甲基吲哚的反应,向Cu/SiO2-Al2O3催化剂中加入适量的CeO2助剂不仅能大幅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还能改善其稳定性;在CeO2负载量为0.35 mmol/g的Cu-CeO2/SiO2-Al2O3催化剂上,反应运行第5 h时,3-甲基吲哚收率达到46%;CeO2助剂能提高Cu粒子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Cu粒子的烧结;CeO2助剂还能增加催化剂的弱酸中心数,降低中强酸的酸性,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但不改变积碳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吲哚 丙三醇 苯胺 氧化铈 铜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Co-aip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表面光电性能
12
作者 丛盛美 刘东伟 +3 位作者 李雷 金晶 牛淑云 张广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4-821,共8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3种以5-氨基间苯二甲酸根为桥连配体的Co(Ⅱ)配聚物:[Co2(aip)2(bipy)]n.2nH2O(1),[Co(aip)(imH)]n(2)和[Co(aip)(phen)]n(3)(H2aip=5-氨基间苯二甲酸,bipy=2,2'-联吡啶,imH=咪唑,phen=1,10-邻菲啰啉).通过X射线单...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3种以5-氨基间苯二甲酸根为桥连配体的Co(Ⅱ)配聚物:[Co2(aip)2(bipy)]n.2nH2O(1),[Co(aip)(imH)]n(2)和[Co(aip)(phen)]n(3)(H2aip=5-氨基间苯二甲酸,bipy=2,2'-联吡啶,imH=咪唑,phen=1,10-邻菲啰啉).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IR)光谱、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元素分析、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光谱(FISPS)等方法对配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构解析表明,配聚物1具有3D无限结构,配聚物2和3具有2D无限结构,但它们又分别通过氢键或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形成3D无限结构.在配聚物中,aip基团采取了μ3-ηo1ηo1ηo1ηo2,μ5-ηn1ηo1ηo1ηo1ηo1,μ3-ηn1ηo1ηo1和μ3-ηn1ηo1ηo1ηo1 4种配位模式.SPS和FISPS结果显示,配聚物1~3在300~800 nm范围内均呈现正的表面光伏响应(SPV),表明3个配聚物均具有一定的光电转换能力.讨论了配位环境和空间维度对配聚物表面光电响应的影响以及SPS与UV-Vis吸收光谱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价钴 配位聚合物 结构 表面光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2O或K2O对气相合成1-苯基氮杂环庚烷的CoO/SiO2-Al2O3催化剂的作用(英文)
13
作者 赵力 李晓辉 +3 位作者 孙鹏 刘兴海 石雷 孙琪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研究了Na2O或K2O对苯胺和1,6己二醇气相合成1-苯基氮杂环庚烷的CoO/SiO2-Al2O3催化剂的作用,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H2-程序升温还原、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a2O助剂能增加催化剂的弱酸中心数... 研究了Na2O或K2O对苯胺和1,6己二醇气相合成1-苯基氮杂环庚烷的CoO/SiO2-Al2O3催化剂的作用,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H2-程序升温还原、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a2O助剂能增加催化剂的弱酸中心数,减少中强酸中心数,使催化剂的选择性得到提高.加入K2O使催化剂的弱酸中心数显著减少,并使CoO在反应过程中易于烧结,因此不利于1–苯基氮杂环庚烷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O K2O CoO/SiO2-Al2O3 1-苯基氮杂环庚烷 气相合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