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理尺度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雪铭 徐梁 +3 位作者 田深圳 杨俊 刘美含 刘贺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1-962,共12页
对国内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进行了新的划分,主体分为现实人居环境、意象人居环境和拟态人居环境(即“三态”),采用“主观文献归纳+客观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地理尺度视角下的人居环境内容、数据和方法等进行评述与展望。(1)研究内容趋向综... 对国内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进行了新的划分,主体分为现实人居环境、意象人居环境和拟态人居环境(即“三态”),采用“主观文献归纳+客观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地理尺度视角下的人居环境内容、数据和方法等进行评述与展望。(1)研究内容趋向综合集成化、新人地关系“广深化”和尺度交叉化等;(2)研究数据表现出质度和量度的优化态势、多源数据的时空融合趋势和“小数据+大数据”的组合互补方向等;(3)研究方法体现在质性研究的更新化、计量模型的丰富化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小数据抽样调查”的聚合化等。未来,国内人居环境研究应深化“一横+一纵”的逻辑分析原则,横向尺度关注居住、工作、交通、游憩等不同人类活动的时空特征,纵向尺度关注现实人居环境、意象人居环境及拟态人居环境融合趋势下人类聚居的深层结构,围绕着“三态”人居行为逐步完善为多视角、多领域和系统综合的学科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拟态人居环境 意象人居环境 综合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人居环境类型及空间格局研究——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雪铭 张英佳 高家骥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33-1040,共8页
从人居环境系统视角出发,以大连沙河口区199个典型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实证探索了城市人居环境类型及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六大主因子为居住质量、邻里关系、自然环境、生活便利度、轻轨交通、教育医疗;2以六大因... 从人居环境系统视角出发,以大连沙河口区199个典型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实证探索了城市人居环境类型及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六大主因子为居住质量、邻里关系、自然环境、生活便利度、轻轨交通、教育医疗;2以六大因子与不同收入群体的人居活动交互作用为依据把大连沙河口区人居环境分为低收入群体——居住质量差型、中等收入——居住系统均衡型、高收入——居住质量高和公共设施良好型、高端人士群体——自然环境优越型,以及非自由选择分配住房的单位制居民——邻里关系密切型;3 5种城市人居环境类型"同质"集聚与"异质"集聚并存,形成以海岸线三圈层结构为主的南高北低态势,辅以中东部商圈高收入居住区,中西部混合异质区的复合圈层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同质集聚 异质集聚 大连沙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四湖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预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家骥 李雪铭 +2 位作者 张峰 杨俊 席建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9-1226,共8页
基于南四湖近30 a来多源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环境监测和实地调查数据,选择1982年、1992年、2002年和2012年4个时间断面,从湿地组织结构、整体功能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选取指标,从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5个级别划分警度,采用多级... 基于南四湖近30 a来多源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环境监测和实地调查数据,选择1982年、1992年、2002年和2012年4个时间断面,从湿地组织结构、整体功能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选取指标,从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5个级别划分警度,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警度评价,并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未来10 a警度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现在处于重警状态,农业化肥、农药污染和工业污染物排放是主要的警报来源;2近30 a来南四湖湿地整体生态环境处于不断恶化趋势,社会经济指标恶化趋势明显,未来10 a各项指标和整体预警度均呈下降趋势,整体水平达到中警状态,社会经济投入的增加是重要影响因子;3近10 a环境恶化速度比前20 a有所减缓,社会经济指标恶化速度较快,人类活动的负向干扰仍大于正向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 湖泊湿地 生态环境 模糊综合评价 南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热环境风险预测及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乔治 孙宗耀 +2 位作者 孙希华 徐新良 杨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9-659,共11页
人类活动改变土地利用/覆被所诱发的城市热环境风险成为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阻碍。但是,当前热环境风险识别、评估和预控技术和方法缺失使得城市热环境安全防范和调控措施相对滞后。构建城市热环境风险预测模... 人类活动改变土地利用/覆被所诱发的城市热环境风险成为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阻碍。但是,当前热环境风险识别、评估和预控技术和方法缺失使得城市热环境安全防范和调控措施相对滞后。构建城市热环境风险预测模型:(1)将不同时期的地表温度进行正规化分级;(2)构建基于MARKOV-CA的城市热环境时空过程预测模型并验证其精度;(3)建立城市热环境风险评判规则并分析城市热环境风险时空格局特征。通过2005—2015年夏季MODIS地表温度产品及1∶10万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预测2015—2020年北京市城市热环境风险时空格局并分析其特征。北京市城市热环境风险呈增加趋势,其中极高风险区面积比例从9.66%上升到12.08%,极高风险等级区域主要分布于东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东部、大兴区西北部,并逐渐向东西方向延伸,斑块数量增加,聚合程度也有所提高。城市热环境风险预测模型可对通过城市空间规划调控和防范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风险 时空格局 地表温度 土地利用 MARKOV-CA 模型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环境视角下的最小生态安全距离——以大连北三市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俊 白世豪 +1 位作者 金翠 乔莹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860-6868,共9页
随着2014年国家环保部首次提出了“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概念,城市内部与城市间的生态安全逐渐受到社会重视,而且基于热环境的最小生态安全距离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热环境视角下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实质内涵,结合遥感影像、... 随着2014年国家环保部首次提出了“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概念,城市内部与城市间的生态安全逐渐受到社会重视,而且基于热环境的最小生态安全距离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热环境视角下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实质内涵,结合遥感影像、行政边界、建成区边界,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及热岛信号函数,对 2013 年至 2016 年大连市北三市的热岛面积及最小生态安全距离进行测算。研究表明,2013年至2016年间,大连市北三市的城市热岛总面积已由694.10km^2扩张到1864.30km^2。同时,普兰店市与瓦房店市之间的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由 8.70 km 衰减至-3.10 km,热环境出现叠加情况,相对危险。而普兰店市与庄河市之间的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由 73.47 km 衰减至 58.24 km,热环境未出现叠加情况,相对安全。总体上呈现出城市热岛面积逐渐扩张趋势,城市间最小生态安全距离逐渐衰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生态安全距离 高斯混合模型 热岛信号函数 地表温度反演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美国旧金山社会区研究--基于2006-2010年美国社区调查数据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英佳 李雪铭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4-61,共8页
以2006-2010年美国社区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城市社会生态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现代美国旧金山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表明:1影响2006-2010年旧金山城市社会区形成的主因子有社会经济地位与亚裔、家庭结构、通勤方式、拉丁裔人... 以2006-2010年美国社区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城市社会生态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现代美国旧金山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表明:1影响2006-2010年旧金山城市社会区形成的主因子有社会经济地位与亚裔、家庭结构、通勤方式、拉丁裔人口、职业构成、黑人人口;2 2006-2010年旧金山城市社会区划分为7个主要类型:黑人聚居多民族混居低收入家庭型社会区、拉丁裔聚居多民族混居中低收入家庭型社会区、白人中高收入家庭型社会区、亚裔低收入社区型社会区、亚裔为主多民族混居中收入家庭型社会区、白人为主多民族混居普通工薪事业型社会区、白人高收入事业型社会区;3解析现代旧金山与美国经典社会区空间结构模型的异同点,社会经济状况、家庭生命周期以及种族仍是现代旧金山三个最重要的社会空间分异维度,但多民族混合区比例越来越大,多因素导致的性别差异社会区显现,地形地貌、景观环境、居住质量、交通便利度、社会病发生率等多因素对社会区空间格局影响力增强;4辨析中美社会区产生的机制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区 城市空间结构 美国旧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生态承载力时空分异研究——以甘井子区为例 被引量:18
7
作者 裴鹰 杨俊 +2 位作者 李冰心 李雪铭 葛雨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15-1724,共10页
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利用199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2003年、2007年、2013年的SPOT5遥感数据等多元数据,运用状态空间表征生态承载力量值的计量方法,计算了城市边缘区的社区生态承载力,并研究了甘井子区1998—2013年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 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利用199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2003年、2007年、2013年的SPOT5遥感数据等多元数据,运用状态空间表征生态承载力量值的计量方法,计算了城市边缘区的社区生态承载力,并研究了甘井子区1998—2013年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上,1998—2013年,甘井子区整体的生态承载力呈现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生态状态呈现出从优秀向良好,再向一般过渡的阶段特征。(2)空间上,甘井子区整体的生态承载力等级东西部差异明显,呈现出相同承载力等级小范围聚集和相近承载力等级间穿插分布的特征。(3)甘井子区内部各社区生态承载力程度差异明显。靠近市区的社区生态承载力15年间变化显著,生态承载程度迅速下降,远离市区的部分社区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生态环境保持良好以上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社区尺度 城市边缘区 甘井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邻域CA的城市增长边界研究——以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伟玲 张育庆 杨俊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3-96,共4页
本文以2003—2012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遥感数据等多源数据为基础,并且以街道作为研究尺度,通过不规则邻域CA和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制定城市扩张的弹性边界和刚性边界。研究表明:(1)基于不规则邻域CA模型的Kappa系数为0.875 8,模拟精度达... 本文以2003—2012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遥感数据等多源数据为基础,并且以街道作为研究尺度,通过不规则邻域CA和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制定城市扩张的弹性边界和刚性边界。研究表明:(1)基于不规则邻域CA模型的Kappa系数为0.875 8,模拟精度达到要求;(2)2021年研究区弹性边界的面积为230.54 km^2,刚性边界的面积为260.09 km^2,面积变化显著;(3)建设用地呈由东南向西北的扩张趋势,并且沿海街道比内陆街道扩张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增长边界 不规则邻域 元胞自动机 生态适宜性 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生态承载力时空分异研究——以大连金石滩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智尹 张育庆 王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76-4684,共9页
监测自然保护地生态承载力,对了解其时空分异规律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金石滩地质遗迹保护区是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结合区域,是生态保护与地区发展间矛盾冲突所在之处,是多身份自然保护地的典型代表区域。以1998、2003、2007、... 监测自然保护地生态承载力,对了解其时空分异规律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金石滩地质遗迹保护区是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结合区域,是生态保护与地区发展间矛盾冲突所在之处,是多身份自然保护地的典型代表区域。以1998、2003、2007、2012、2015、2018年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选取金石滩这个兼具保护与开发多种功能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区域,从弹性生态支撑系统、资源环境供容系统、社会经济协调系统3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金石滩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在3个准则层中,弹性生态支撑力和资源环境供容力呈现出持续降低的剧烈下降趋势,社会经济协调力呈现先降后升、之后平稳发展的趋势。(2)金石滩生态承载力整体来看从强承载力演变为较弱承载力,1998—2018年自0.7572变为0.2940,近30年来承载力等级降低。(3)海陆生态承载力完全不同,陆地为强、较强承载力,海岸为弱、较弱承载力,自北部陆地向南部海岸逐渐减弱呈现极其不平衡的海陆空间分异。通过对金石滩1998—2018年生态承载力分析,能够反映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可为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承载力评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生态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 生态评估 金石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城市绿地可达性对房价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6
10
作者 杨俊 鲍雅君 +2 位作者 金翠 李雪铭 李永化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52-1960,共9页
研究房价、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采用邻域分析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大连市中山区绿地可达性及其与房价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房价均价14745.35元/m^2,呈环状分布,由沿海向内陆衰减、桂林街道起中心向外围递减;②研究区内可... 研究房价、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采用邻域分析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大连市中山区绿地可达性及其与房价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房价均价14745.35元/m^2,呈环状分布,由沿海向内陆衰减、桂林街道起中心向外围递减;②研究区内可达性最好的绿地类型是街旁绿地,绿地可达性总体水平最高街道是桂林街道;公园绿地可达性最好的住宅区分布在昆明街道和桃源街道,街旁绿地可达性最好的住宅区分布在桂林街道,附属绿地可达性最好的分布在老虎滩街道,其他绿地可达性最好的分布在桃源街道。③不同类型绿地可达性对房价影响作用程度递减排序为:附属绿地、街旁绿地、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附属绿地、街旁绿地和其他绿地与房价呈现空间正相关,随着到达绿地距离降低,房价呈现增长趋势;公园绿地与房价呈现负相关,随着到达公园绿地的距离降低,房价呈现衰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城市绿地 可达性 房价 大连市中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浪暴露风险评价——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同丽嘎 李雪铭 +1 位作者 斯琴 张靖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4-292,共9页
高温热浪事件作为气候变暖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其对社会经济和人群健康影响较大,已成为政府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以包头市为例,采用2001-2014年气象和遥感数据,通过人口高温暴露风险评价模型,分析包头市高温热浪时空分布特征,并进... 高温热浪事件作为气候变暖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其对社会经济和人群健康影响较大,已成为政府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以包头市为例,采用2001-2014年气象和遥感数据,通过人口高温暴露风险评价模型,分析包头市高温热浪时空分布特征,并进行人口高温暴露风险评价。结果显示:(1)包头市高温热浪出现在2001、2005、2010年和2011年,尤其2010年出现连续8 d以上的高温热浪,极端最高温达到40.1℃,2005年出现最高温40.4℃,2003、2004年和2009年温度较低,高温区分布在工业、住宅和商业区,林地、耕地、园地、公园及广场绿地和水域等地温度普遍较低。(2)人口高温暴露极高和高风险区处于东河区,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昆都仑区和青山区住宅和商服用地,低风险区分布在青山、昆都仑和九原区工业和人口分布相对较少区,无风险区分布在城市绿地覆盖和水域等区域,低、中等风险区面积有所增长,高风险区逐渐转成中等风险区,极高风险区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人口暴露 风险评价 近14a 包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局部气候分区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以大连市区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珊合 张育庆 杨俊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0,共4页
以大连市区建筑数据、SPOT 5和Landsat 8遥感数据为基础,运用局部气候带分类、地表温度反演方法,研究大连市局部气候带分区类型和特征,进而分析不同局部气候带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大连市建筑类型高度主要为低层建筑... 以大连市区建筑数据、SPOT 5和Landsat 8遥感数据为基础,运用局部气候带分类、地表温度反演方法,研究大连市局部气候带分区类型和特征,进而分析不同局部气候带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大连市建筑类型高度主要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和中高层建筑,建筑密度为中密度和较高密度,甘井子区分布大量森林绿地,中山区具有丰富的公园绿地;②地表温度整体偏高,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其中半数以上地区地表温度达到28℃~31℃,并且有超过1%的地区地表温度大于38℃,该区域出现极端高温;③同一建筑高度上,密度越大的建筑区域,地表温度越高;同一建筑密度,多层建筑高度覆盖区地表温度较高。森林绿地地表温度最低,公园绿地和社区绿地地表温度几乎一致,附属绿地地表温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环境 绿地环境 城市热岛 局部气候带 地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