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学习指导的原则和途径简论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易马
千里
王延玲
-
机构
辽宁师大学科教育中心
辽宁师大教科所
大连教育学院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0-32,共3页
-
文摘
学习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善学、独立学,在于提高学生各种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个目的和目标,学习指导必须使学生掌握有关学习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元学习知识),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积极地、自觉地监控和调节(元学习监控),并能够客观地、合理地诊断和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元学习体验)。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学科教学,即如何实施学习指导来实现上述目标?本文将在实施学习指导的可能性分析的基础上,就实施学习指导的原则和途径谈几点认识。
-
关键词
学习指导
学科教学
学习策略
元学习
学习机制
学习活动
可能性分析
知识经验
策略性学习
学习实践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日本的教育立法与教育执法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李永连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24,46,共5页
-
-
关键词
教育立法
简易法院
众议院
法律案
地方行政机关
教育纠纷
参议院
东京地方法院
教育法律
日本
-
分类号
G57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韩国的终身教育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张晓昭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2-65,共4页
-
文摘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文化的发展交融,导致了新知识的激增;规定期限的学校教育已无法完全适应社会进步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客观上需要为每一个社会成 员提供连续不断的,终身的学习过程.终身教育作为推动每一个社会成员挖掘自身潜力,最大限度地适应不断变动的社会的自觉努力.致力于使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最终构筑一个学习化的社会.
-
关键词
终身教育思想
公共图书馆事业
开放大学
韩国
技术学
公民学
学校教育
毕业生
函授教育
函授大学
-
分类号
G729.312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论教育功能的释放与阻滞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傅维利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4,共4页
-
文摘
从宏观上看,教育功能的形成与释放分属两个不同的过程。教育功能的形成基本属于教育活动过程;教育功能的释放则渗透在其它社会活动过程之中。由于办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教育对人和社会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不能总是就教育论教育,还必须全面把握教育功能从形成到释放的全过程,弄清影响教育功能释放的基本机制,从而全面提高教育的效益水平。
-
关键词
教育功能
凝固形态
中专毕业生
流动形态
精神文化产品
工资待遇
教育浪费
转型能力
劳动力市场
社会人才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对儿童不良行为的理解
被引量:4
- 5
-
-
作者
陈利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1988年第3期14-17,共4页
-
文摘
似乎人人都知道什么是儿童的不良行为,但在进行具体的心理学研究时,对这个概念中的“儿童”及“不良行为”却存在着理解上的不一致或混乱。这不仅给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带来了不便,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对儿童不良行为研究的有效进行。因此,有必要统一人们对儿童不良行为的认识。本文拟从两方面做以尝试性的理解。
-
关键词
不良行为
儿童
心理学研究
学术交流
研究人员
年龄界限
青少年犯罪
品德不良
少年期
社会道德规范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高师学生的职业意识对其职业能力形成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马超山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0-55,43,共7页
-
文摘
师范教育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促进学生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影响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形成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社会影响、学校教育是外部因素,而学生的心理机制则是内部因素。师范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机制,对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某师大近4届的400多名学生和毕业生的调查分析,具体说明这个问题,并提出改进师范教育工作的建议。
-
关键词
高师学生
教师职业意识
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理想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工作
职业兴趣
师范化
好教师
从师素质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传统德育精华与糟粕分辨问题研究
被引量:3
- 7
-
-
作者
于钦波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51,共4页
-
文摘
在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宝库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德育思想遗产,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有过了时的东西也有可资借鉴的东西.我们要发展德育理论,必须继承其中优秀的部分,没有继承也就没有发展.而吸收或继承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它首先是一种复杂的认识过程.明确地说,不论是继承还是批判,不沦是肯定还是否定,都首先有一个分辨问题.研究分辨问题,是研究如何继承传统德育优秀遗产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能科学地分辨是非,继承或批判,肯定或否定,都是没有根据的、盲目的.因此,提高继承主体对传统德育精华与糟粕分辨问题的认识,明确分辨的原则和方法,是继承传统德育优秀遗产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
关键词
德育遗产
传统德育
德育思想
历史遗产
历史唯物主义
精华
批判与继承
全盘肯定
德育问题
先秦诸子
-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博尔诺夫“朴素道德”观对我国当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张桂春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0-53,共4页
-
文摘
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如何重建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切实解决道德教育低效问题,以便尽快走出道德困境,如何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落到实处并卓见成效,已成为人们关注道德问题的主要思考点。笔者认为,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博尔诺夫的“朴素道德”学说含有一定程度的真理性认识,对于我们审视、思考、认识、规范当前的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
关键词
博尔诺夫
当代道德建设
道德教育
道德体系
高尚道德
道德规范体系
道德行为
共产主义道德
道德要求
道德建构
-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日本教育立法发展述要
被引量:2
- 9
-
-
作者
李永连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4-39,共6页
-
文摘
作为日本近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立法,始于明治维新以后。从明治维新至今的120余年间,随着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其教育法规也不断更移和发展。从日本整个社会的大变动角度上看,可分为二次大战前以《教育敕语》为主导的和二次大战后以《教育基本法》为主导的两大立法阶段;若从其自身发展的演变过程上看,可分为《学制》、《教育令》、《教育基本法》、《终生学习振兴法》五个时期。
-
关键词
终生学习
教育立法
日本教育
立法发展
教育基本法
三次教育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体制
学校教育
教育敕语
-
分类号
D931.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从日本青少年的欺侮行为看现代青少年的心态发展特点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李永连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9-40,共2页
-
-
关键词
欺侮行为
现代社会
日本文部省
独生子女
高中生
人类社会
初中生
六点建议
学校教育
作文比赛
-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社区教育之我见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温善策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5年第6期5-7,共3页
-
文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建立,这就迫切要求教育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改变过去那种只依靠国家政府来办教育的旧模式;加强它与地方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来建立和发展社区教育,才能加速教育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建立的要求。因此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社区教育,将成为我国今后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一、社会主义社区教育之建立与发展1.
-
关键词
社区教育委员会
发展社会主义
社区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
协调发展
市场经济
教育过程
迅速发展
科技发展
国家政府
-
分类号
G7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现代世界成人教育的发展特点及趋向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李永连
赵月桂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2-45,共4页
-
文摘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循环教育”、“继续教育”等口号和理论的提出,世界各国的成人教育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综观现代世界成人教育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和五个趋势。特点之一,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应有重视。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五点: 一是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加强对成人教育的管理。如美国议有成人教育顾问委员会,专事向国会和总统提出有关成人教育的建设,向联邦教育部提出成人教育基金的发放建议等。具体管理机构是在联邦教育部内设成人教育司,由一位部长助理主管职业和成人教育工作。
-
关键词
成人教育研究
发展特点
继续教育
现代世界
管理机构
教育工作者
联邦教育部
世界各国
终生学习
循环教育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战后日本教育改革与立法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王桂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1987年第1期4-9,共6页
-
文摘
近几年来,国内研究战后日本经济与教育的文章屡见不鲜,探讨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论文也发表了不少。其侧重点与着眼点往往集中在战后日本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方面,却很少涉及教育改革与教育立法的关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百年以工业发达国家所经历的频繁教育改革,常常是依靠教育立法来保其顺利进行的,教育立法越完善,
-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教育立法
教育基本法
宗教教育
教育敕语
日本教育
教育行政
美国教育
教育体制
学校教育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从科技与教育的关系中探索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温善策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1986年第4期1-7,共7页
-
文摘
科技和教育都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我们揭示这种联系,对于探索教育改革的方向有着重要意义。 科技的发展依赖于教育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武装,它同社会生产力的诸要素相结合,就是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
关键词
科技与教育
科研生产
科学技术发展
高等教育改革
教学与科研
教学体系
双学位
科学与技术
科学家
科学技术的发展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战后日本的师资培养制度与师资法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王桂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1988年第1期7-14,19,共9页
-
文摘
日本近代师范教育产生于明治初期,而师范教育制度定型于明治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日本师范教育制度始终采用欧洲大陆型的封闭制度,并具有明显的国家主义教育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全面占领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全面改革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制度。师范教育制度作为整个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日本师范教育制度,采用开放型的师资培养制度,其基本原则与美国师范教育制度相同,而在具体作法上又不完全相同。
-
关键词
师资培养制度
师范教育制度
近代师范教育
战后日本
国家主义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
基本原则
全面改革
社会政治
教育大学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试论优秀教师的特点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赵翰章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1986年第3期8-11,共4页
-
文摘
办教育,在教育方针、政策确定之后,关键是选择校长和教师。其实校长也是教师,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没有教师,办不成学校,没有优秀的教师,办不成优秀的学校。虽然“师不必贤于弟子”,然而,毕竟是名师才能出高徒啊!所以,研究优秀教师的特点,对于办好教育事业是有意义的。优秀教师的共同特点是:面对现实,做时代的先锋,面向未来,为祖国培养一代创造型的新人,热爱学生,不似母爱胜似母爱;言传身教,堪为一代青少年的楷模。
-
关键词
优秀教师
班主任
创造型
祖国
优等生
新人
受影响
青少年学生
新时代
违法者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试论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的适应性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马超山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共5页
-
文摘
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以极大的反作用。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这种关系必然在其体制上有所体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步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尘,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改革的任务远没有完成。特别是农村的全面综合改革,促进了教育体制改革,并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为使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要求的新的教育体制,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的适应性问题。
-
关键词
教育体制
经济体制
教育改革
中国
-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日本战前社会教育事业发展述略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李永连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7-50,共4页
-
文摘
随着“终身教育论”和“学习社会论”日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重视,社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也日趋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垂爱。世界许多国家为消除因学校教育体系膨胀所造成的弊端,都在通过加强学校以外的社会教育去缓解以学校教育(尤其是以智育教育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为中心的传统认识。同时,随着人们学习欲望的新高涨和新的教育服务体系的出现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产生了新的学习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唯有通过灵活的社会教育才能开创山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为了借鉴外国的经验,促进我国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仅将日本战前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概述如下,以从中引出于我有益的启示。
-
关键词
日本
教育事业
-
分类号
G531.395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诗教——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 19
-
-
作者
邵京起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7-60,共4页
-
文摘
在我国教育史上,自孔子开创诗教以来,各代都沿用这一教育形式培养人才,遂形成优秀的教育传统。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是发展现代教育的必要条件。木文就诗教的含义、教材、理论和借鉴意义,略陈己见。
-
关键词
诗教
教育传统
《诗经》文学
《诗》
孔子
《千家诗》
诗歌
温柔敦厚
四情
诗教说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社会不同要求是形成学生不良行为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
- 20
-
-
作者
陈利
-
机构
辽宁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7-33,共7页
-
文摘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小学生实际调查发现,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不良行为表现的基本类型有八种:打架、赌博性游戏、抽烟、以强欺弱、不爱护公物、危险性活动及不遵守交通规则;女生不良行为表现的基本类型有四种:不团结(主要是计较小事)、生活不检朴(主要是注重打扮)、怕苦怕累及贪小便宜,为了使教师针对这种性别差异施以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有必要弄清男女生不良行为表现出差异的原因。
-
关键词
不良行为
性别差异
重打
女生
人数比例
性别特征形成
判断依据
基本类型
个性特征
游戏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