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分数阶滑模控制在PMSM伺服系统中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金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0-274,280,共6页
针对整数阶滑模控制器容易引起永磁同步电机抖振的问题,利用分数阶系统具有能量传递缓慢及逐渐收敛的原理,设计一种分数阶滑模控制器来减弱永磁同步电机抖振及提高电机性能指标。再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分数阶微积分理论证明这种分... 针对整数阶滑模控制器容易引起永磁同步电机抖振的问题,利用分数阶系统具有能量传递缓慢及逐渐收敛的原理,设计一种分数阶滑模控制器来减弱永磁同步电机抖振及提高电机性能指标。再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分数阶微积分理论证明这种分数阶滑模控制器的稳定性。利用模糊算法实现了滑模切换项和分数阶阶次的在线自适应调节。仿真及试验结论证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减弱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抖振,缩短调节时间,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控制 分数阶微积分 模糊控制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SO-SVR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建模 被引量:4
2
作者 金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28,共5页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预测模型的各输入变量具有较强关联性、耦合性,经典的锅炉NOx排放量建模方法中的模型参数调节难度较大,导致对NOx排放量浓度的预测精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支持向量回归(SVR)与双态粒子群算法(BPSO)相结...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预测模型的各输入变量具有较强关联性、耦合性,经典的锅炉NOx排放量建模方法中的模型参数调节难度较大,导致对NOx排放量浓度的预测精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支持向量回归(SVR)与双态粒子群算法(BPSO)相结合的BPSO-SVR建模方法。以一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用于建模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样本数据,然后利用BPSO-SVR训练出锅炉NOx排放量浓度模型。在Matlab平台上将此建模方法与PSOSVR建模方法、SVR建模方法、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燃烧系统 预测精度 支持向量回归 建模 双态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导电混凝土和碳纤维炭黑导电混凝土电热试验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献 崔玉茜 +3 位作者 回国臣 张博文 马依颖 李云洋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9-457,共9页
目的为开发出融雪化冰或室内升温用的新型功能混凝土材料,研究炭黑导电混凝土(Carbon Black Conductive Concrete)和复掺碳纤维炭黑导电混凝土(Carbon fiber-carbon Black Diphasic Conductive Concrete)的导电性能以及电热效应.方法通... 目的为开发出融雪化冰或室内升温用的新型功能混凝土材料,研究炭黑导电混凝土(Carbon Black Conductive Concrete)和复掺碳纤维炭黑导电混凝土(Carbon fiber-carbon Black Diphasic Conductive Concrete)的导电性能以及电热效应.方法通过制作两种材料插有电极的立方体混凝土试块并测量记录不同龄期下的电阻率,比较分析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并考虑碳纤维对导电性的影响作用.将两种材料试块分别串联进直流电路中,观察其通电发热情况并比较发热效果和电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相对于炭黑导电混凝土,复掺碳纤维炭黑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性更好,其中炭黑掺量为1%、碳纤维掺量为2%的试块电阻率低于100Ω·cm.两种材料通电发热速率均比较稳定且升温效果较好.单掺炭黑导电混凝土试块电阻率随通电时间延长变化较稳定,而复掺碳纤维炭黑试块电阻率受极化效应影响较大.结论相对于单掺炭黑导电混凝土,复掺碳纤维炭黑导电混凝土有更好的导电性,但其电阻率稳定性还有待研究.而单掺炭黑导电混凝土在通电发热试验中,其电阻率变化较小,具有较好的电阻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碳纤维 导电混凝土 电阻率 电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栓接结合面法向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4
作者 陈长远 郑美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3-85,89,共4页
钢-混凝土栓接结合面接触特性严重影响着结构的静动特性。为了避免辨识过程中求逆过程带来的数值误差,以及大型试件引入的边界条件误差,设计一种可将混凝土及钢结构考虑成杆的实验试件,通过杆理论的解析方法获得纵向振动的特征值,采用... 钢-混凝土栓接结合面接触特性严重影响着结构的静动特性。为了避免辨识过程中求逆过程带来的数值误差,以及大型试件引入的边界条件误差,设计一种可将混凝土及钢结构考虑成杆的实验试件,通过杆理论的解析方法获得纵向振动的特征值,采用锤击振动实验直接得到试件的固有频率与阻尼比,从而完成结合面参数的辨识。通过对比考虑结合面影响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辨识方法的正确性及精度,为进一步分析异性材料结合面特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 栓接结合面 辨识方法 锤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