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采矿因素对离层分布规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德深 范学理 +2 位作者 刘文生 孙庆宏 王世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从是否有利于离层充填技术实施的角度分析了一些主要地质采矿因素对煤矿采动覆岩中离层分布的时空规律的影响作用,并给出离层充填技术的适用条件,为该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宝贵、可靠的资料。
关键词 地质采矿因素 离层分布 时空规律 煤矿 覆岩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岩离层的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向东 赵德深 范学理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251-254,共4页
针对实体模型,利用离散单元法研究覆岩离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论述了离散单元法的原理、多数的选择以及离散元模型建立的方法。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离层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从产生到消失是一个复杂的时空过程。
关键词 覆岩离层 计算机仿真 离散单元法 岩层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充填离层空间物理力学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苏仲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5,共4页
对离层注浆减缓地表沉降新技术中应用的充填材料粉煤灰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 ,确定了注浆液的水灰比、粉煤灰的充填体积与存在离层空间体积的关系 ;通过相似模拟实验 ,确定了离层传递带的发展趋势、注浆离层的位置、粉煤灰在离层空... 对离层注浆减缓地表沉降新技术中应用的充填材料粉煤灰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 ,确定了注浆液的水灰比、粉煤灰的充填体积与存在离层空间体积的关系 ;通过相似模拟实验 ,确定了离层传递带的发展趋势、注浆离层的位置、粉煤灰在离层空间存在的形态及范围、注浆与工作面推进的关系 ,证实了粉煤灰充填离层空间后对上覆岩层的支撑作用 ,为指导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离层空间 注浆 存在形式 支撑作用 充填材料 地表沉降 覆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应力应变匹配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苏仲杰 隋惠全 刘文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3-67,共5页
岩土单向应力应变匹配传感器,是最新研制的应用于岩土及相似材料模型等效压力,变形量测的匹配型传感器,其弹性元件的弹性模量与被测岩土的弹性模量相等,属于岩土应力应变定量测量型传感器。它可以同时测得岩土被测点的压力和变形量... 岩土单向应力应变匹配传感器,是最新研制的应用于岩土及相似材料模型等效压力,变形量测的匹配型传感器,其弹性元件的弹性模量与被测岩土的弹性模量相等,属于岩土应力应变定量测量型传感器。它可以同时测得岩土被测点的压力和变形量。经过在相似材料模型上的应用,其重复性、稳定性等技术指标满足了岩土和相似材料模型的测试。可测量岩性为软岩和具有一定弹性模量的相似材料及土壤等的应力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应变 匹配传感器 相似材料 岩土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及围岩应力、应变观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苏仲杰 隋惠全 范学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82-87,共6页
采用最新研制的岩体应力、应变匹配传感器对西安立井煤柱开采引起的井筒附加应力特别是对井筒穿过断层附近产生的附加应力进行了较系统的观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井筒 煤柱开采 围岩应力 应变观测 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建筑物基础圈梁的受力观测研究
6
作者 苏仲杰 于广明 曲玉印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94-296,共3页
介绍了安设钢弦压力盒、钢筋拉力计对采动建筑物基础圈梁压力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并分析地表下沉及地表拉伸悄况.试图采用该观测方法定量地分析地表下沉和地表拉伸对建筑物基础圈梁的影响,以便采用楔形活动基破对基础圈梁进行调整,使建筑... 介绍了安设钢弦压力盒、钢筋拉力计对采动建筑物基础圈梁压力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并分析地表下沉及地表拉伸悄况.试图采用该观测方法定量地分析地表下沉和地表拉伸对建筑物基础圈梁的影响,以便采用楔形活动基破对基础圈梁进行调整,使建筑物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圈梁 压力盒 地表下沉 建筑物 受力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层与地表下沉的层单元模型及应用
7
作者 麻凤海 刘琪 王泳嘉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用板弯曲理论建立层单元模型,在此基础上预测地表下沉,并用实例验证.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层单元模型 岩层 地表下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