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变形破裂状态与电荷感应信号相关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宏伟 李超 赵扬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114,共4页
在基于电检测的岩体动力灾害预测预报技术中,分析岩石的变形破裂状态与电信号的相关性是关键环节。采用自行研制的岩石电荷感应试验系统,对花岗岩和煤岩试样进行单轴加载条件下的电荷感应检测,分析了岩石峰前阶段变形破坏状态与电荷感... 在基于电检测的岩体动力灾害预测预报技术中,分析岩石的变形破裂状态与电信号的相关性是关键环节。采用自行研制的岩石电荷感应试验系统,对花岗岩和煤岩试样进行单轴加载条件下的电荷感应检测,分析了岩石峰前阶段变形破坏状态与电荷感应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电荷感应信号在不同的变形破坏阶段呈现出明显特征,电荷感应信号可反映岩石内部结构的变化,变形破坏过程与电荷感应规律有良好的相关性。对花岗岩试样而言,压密段电荷感应信号的幅值较小且分布最零散,弹性段没有明显的电荷感应现象,稳定变形段电荷感应信号的幅值中等且分布密集,加速变形段部分电荷感应信号的幅值最大且再次呈现出密集分布的状态。对煤岩试样来说,加速变形阶段的电荷感应信号与花岗岩存在较大差异,电荷感应信号的幅值明显增大,正电荷的数量明显增多且信号更为集中,二次加载阶段的变形过程一直伴随感应电荷产生,信号幅值集中在±500 mV的范围内,不但幅值大大减小,正电荷出现的次数也明显增多。结合岩石单轴压缩内部裂纹形成机制和变形阶段划分的研究成果,采用电荷感应信号可分析和评判岩石所处的变形破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灾害防治 单轴加载试验 变形破坏 峰前阶段 电荷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热耦合作用下组合岩体等效导热系数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宏伟 荣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81-1785,共5页
针对存在裂隙和流体的组合岩体,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传热学和热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不同性质岩石的传热和裂隙流体的对流换热,建立了流热耦合条件下组合岩体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数... 针对存在裂隙和流体的组合岩体,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传热学和热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不同性质岩石的传热和裂隙流体的对流换热,建立了流热耦合条件下组合岩体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随机模拟岩石的孔隙结构,建立了孔隙分别被空气和水充填时,岩石等效导热系数的统一经验方程;通过对裂隙流体与岩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测试,给出了对流换热系数随与流速和温差的关系;综合分析了裂隙和流体对组合岩体导热性的作用,在低流速和小温差条件下,对流换热阻较小,裂隙宽度和流体导热性对岩体导热系数的影响较大;在高流速和大温差条件下,对流换热阻逐渐超过裂隙流体的热阻,组合岩体导热系数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热耦合 组合岩体 等效导热系数 热传导 对流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级数的油母页岩粉尘爆炸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芳玮 金龙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4-1027,共4页
针对ATP缓冲仓工艺油母页岩粉尘爆炸危险性问题,根据油母页岩粉尘爆炸机理和粉尘爆炸的危险因素构建了ATP缓冲仓油母页岩粉尘爆炸的事故树,在事故树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突变级数法对油母页岩粉尘防爆安全进行评价。... 针对ATP缓冲仓工艺油母页岩粉尘爆炸危险性问题,根据油母页岩粉尘爆炸机理和粉尘爆炸的危险因素构建了ATP缓冲仓油母页岩粉尘爆炸的事故树,在事故树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突变级数法对油母页岩粉尘防爆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TP缓冲仓油母页岩粉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数值为0.63,爆炸危险性等级为2级属于较安全的范畴,此方法为粉尘防爆安全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母页岩 粉尘爆炸 突变级数 ATP缓冲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关系的情感词语义分析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伟 孟祥福 肖春娇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14年第9期1146-1152,共7页
针对传统话题模型不能很好地获取文本情感信息并进行情感分类的问题,提出了情感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并通过对文本情感进行建模分析,提出了情感词耦合关系的LDA模型。该模型不但考虑了情感词的话题语境,而且考虑了词... 针对传统话题模型不能很好地获取文本情感信息并进行情感分类的问题,提出了情感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并通过对文本情感进行建模分析,提出了情感词耦合关系的LDA模型。该模型不但考虑了情感词的话题语境,而且考虑了词的情感耦合关系,并且通过引入情感变量对情感词的概率分布进行控制,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对情感词耦合关系的转移进行建模分析。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对情感词耦合关系和话题同时进行分析,不仅能有效地进行文本情感建模,而且提升了情感分类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Dirichlet分配(LDA)模型 情感词耦合 隐马尔科夫模型(HMM) 文本情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