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熔覆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6
1
作者 邱星武 李刚 邱玲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4-57,66,共5页
介绍了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领域,并对激光熔覆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材料 工艺 发展现状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铜铝梯度功能材料的烧结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亮 刘忆 +3 位作者 刘卫华 李刚 迟长志 王洪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7-58,74,共3页
烧结工艺是影响铜铝梯度功能材料电导率的较为重要的因素。运用粉末叠层的方法制备了Cu-Al梯度功能材料试样,在氮气密封罐中分别进行520、535、550、565及580℃烧结3h;并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烧结不同的时间。研究发现对铜铝梯度功能材料... 烧结工艺是影响铜铝梯度功能材料电导率的较为重要的因素。运用粉末叠层的方法制备了Cu-Al梯度功能材料试样,在氮气密封罐中分别进行520、535、550、565及580℃烧结3h;并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烧结不同的时间。研究发现对铜铝梯度功能材料导电性能影响较大的是烧结温度;在550℃烧结3h时,电导率最高;铜铝梯度功能材料电导率随烧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但较为有效的烧结时间为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烧结温度 烧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矿物复合材料骨料级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敬福 刘长海 李智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0-392,共3页
在分析聚合物矿物复合材料中骨料作用及选取原则基础上,研究不同骨料级配对聚合物矿物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获得最佳级配值。并通过分析聚合物矿物复合材料中骨料颗粒级配的分形特性,推导出骨料颗粒级配理论计算公式并得到实验结果... 在分析聚合物矿物复合材料中骨料作用及选取原则基础上,研究不同骨料级配对聚合物矿物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获得最佳级配值。并通过分析聚合物矿物复合材料中骨料颗粒级配的分形特性,推导出骨料颗粒级配理论计算公式并得到实验结果的正确验证。从而为聚合物矿物复合材料在机床乃至其他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矿物复合材料 分形 骨料 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3
4
作者 石金峰 綦瑞萍 +1 位作者 余小军 李海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8-510,共3页
借助现代计算机和日益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以动态管理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实现了地下管线现代化管理。探讨了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系统建立的各个环节,包括空间信息的采集方法、录入过程、集成技术以及管理功能等各方... 借助现代计算机和日益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以动态管理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实现了地下管线现代化管理。探讨了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系统建立的各个环节,包括空间信息的采集方法、录入过程、集成技术以及管理功能等各方面,通过胶州市地下综合管网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地下各种管线数据的自动化录入、集成以及综合管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下管网 数据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力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在材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凯 刘忆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30-232,共3页
综述了断裂力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断裂力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论述了断裂力学的两大理论: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和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方法在材料磨损研究以及估算材料使用条件和安全寿命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以... 综述了断裂力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断裂力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论述了断裂力学的两大理论: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和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方法在材料磨损研究以及估算材料使用条件和安全寿命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力学 线弹性断裂力学 弹塑性断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中Si含量对Al-Si/SiCP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明伟 韩建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8-40,共3页
采用扫描电镜对SiC颗粒增强Al-7%Si(质量分数,下同)、Al-12%Si和Al-22%Si三种铝基复合材料中基体/SiC的界面结合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基体合金中的Si含量不同,但复合材料的基体/SiC界面都有Si相小颗粒析出;在w(Si)=12%的共晶Al... 采用扫描电镜对SiC颗粒增强Al-7%Si(质量分数,下同)、Al-12%Si和Al-22%Si三种铝基复合材料中基体/SiC的界面结合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基体合金中的Si含量不同,但复合材料的基体/SiC界面都有Si相小颗粒析出;在w(Si)=12%的共晶Al-Si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中,SiC颗粒周围Si相小颗粒数量最多。Si相存在于SiC颗粒与铝合金基体之间,一边与基体相连,另一边与SiC增强体相连,起到了"连接桥"的作用,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 铝基复合材料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的构建和计量 被引量:3
7
作者 冯思静 姜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128-130,共3页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正确核算环境污染损失,对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正和补充。用核算结果调整了国内生产总值等宏观经济指标,提出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的构成框架,建立了环境污染核算体系,明确了目前中...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正确核算环境污染损失,对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正和补充。用核算结果调整了国内生产总值等宏观经济指标,提出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的构成框架,建立了环境污染核算体系,明确了目前中国环境污损失计量领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科学全面地评价我国综合发展水平,制定有效的环境决策,为衡量中国可持续发展成果提供数据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核算体系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污染损失计量 计量-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罐笼衬套应用铁基石墨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越超 华正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221-223,共3页
为了解决煤矿罐笼衬套通常用杂铜浇注而成,成本高、寿命短这一问题,采用成本低且有一定耐磨性的铁基—石墨复合材料。通过粉末烧结方法将铸铁屑和石墨按照不同的比例(1%、1.5%、2%、2.5%、3%、3.5%、4%、4.5%)混合、压块、烧结后得到铁... 为了解决煤矿罐笼衬套通常用杂铜浇注而成,成本高、寿命短这一问题,采用成本低且有一定耐磨性的铁基—石墨复合材料。通过粉末烧结方法将铸铁屑和石墨按照不同的比例(1%、1.5%、2%、2.5%、3%、3.5%、4%、4.5%)混合、压块、烧结后得到铁基—石墨复合材料,测出不同成分试样的硬度、耐磨性,观察试样金相组织,进而确定出综合性能最好的试样石墨含量是2.5%,并阐述了此种材料在煤矿竖井罐笼导向衬套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发展前景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石墨复合材料 烧结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PS-g-MAH共混体系和多菌灵控制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晓巍 台立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50,共3页
将聚苯乙烯(PS)通过马来酸酐(MAH)接枝改性,再与淀粉共混制成可降解材料,并以此为载体对多菌灵控制释放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不同用量的MAH对淀粉/PS相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MAH用量、温度以及酸碱度对多菌灵释放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将聚苯乙烯(PS)通过马来酸酐(MAH)接枝改性,再与淀粉共混制成可降解材料,并以此为载体对多菌灵控制释放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不同用量的MAH对淀粉/PS相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MAH用量、温度以及酸碱度对多菌灵释放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AH的加入可以明显地提高淀粉与PS之间的相容性;PS∶MAH∶淀粉∶农药=0.072∶0.018∶0.81∶0.1(质量比)、温度80℃、pH=9时,多菌灵的释放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马来酸酐 淀粉 多菌灵 接枝 缓释剂 可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PS-g-MAH共混体系相容性及降解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晓巍 台立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8-41,共4页
研究了淀粉/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PS-g-MAH)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降解性能。采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滴定法测定了产物的接枝率,结果表明 MAH 与 PS 发生了接枝反应。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当 PS/MAH=95/5时,淀粉/PS-g-MAH 共... 研究了淀粉/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PS-g-MAH)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降解性能。采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滴定法测定了产物的接枝率,结果表明 MAH 与 PS 发生了接枝反应。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当 PS/MAH=95/5时,淀粉/PS-g-MAH 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最好,接枝率达到最大,为2.27%。最后,对淀粉/PS 和淀粉/PS-g-MAH 共混体系的降解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0 d 后淀粉/PS-g-MAH 共混物的降解率为20.09%,小于淀粉/PS 共混物的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 相容性 接枝改性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复合材料动态压缩过程数值模拟
11
作者 杨志 于英华 +1 位作者 周文龙 侯红亮 《航空制造技术》 2007年第z1期102-105,共4页
利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对泡沫铝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单胞泡沫铝及其复合材料的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单纯泡沫铝和泡沫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变形过程及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 泡沫铝 动态压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测试系统对凿削磨损的动态测量和分析
12
作者 李福永 刘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3-75,共3页
介绍了单颗粒凿削磨损测试系统的原理、结构、测试方法以及在镁合金表面电弧喷涂锌铝合金的表面质量的检测中的应用。试验通过对试样划痕形貌尺寸数据的测量和对单片机力学信号的采集来进行计算,从而来绘制多条比能耗对应磨损体积的关... 介绍了单颗粒凿削磨损测试系统的原理、结构、测试方法以及在镁合金表面电弧喷涂锌铝合金的表面质量的检测中的应用。试验通过对试样划痕形貌尺寸数据的测量和对单片机力学信号的采集来进行计算,从而来绘制多条比能耗对应磨损体积的关系曲线,从对凿削磨损的开始到结束的整个磨损过程的动态分析,为磨损机理研究提供更多的细节,通过测试数据的处理,继而确定获得具有最佳耐磨性能的喷涂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凿削磨损 动态测量 磨损比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辊行星轧制运动和管坯变形规律的仿真模拟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冰 杨志 +2 位作者 刘化民 张士宏 张金利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3,共4页
应用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法,对连铸铜管坯三辊行星轧制过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研究。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了三辊行星轧制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轧辊的倾斜角β和偏转角α。模拟分析得出三辊行星轧制过程中管坯断面要经受一个由圆... 应用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法,对连铸铜管坯三辊行星轧制过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研究。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了三辊行星轧制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轧辊的倾斜角β和偏转角α。模拟分析得出三辊行星轧制过程中管坯断面要经受一个由圆形到三角形再归到圆形的变形过程。得出在三辊行星轧制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三向压应力状态,有利于坯料的大变形和提高轧制管材性能。同时模拟分析得到三辊行星轧制过程中坯料质点的运动轨迹和相应规律。该模拟计算对探索复杂的三辊行星轧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辊行星轧制 铜管 有限元分析 变形规律 应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液态模锻ZL102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房敏 杨志 +1 位作者 渠聚鑫 张伟强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6,共4页
ZL102合金的铸造性能良好,但力学性能较低。通过液态模锻工艺得到的ZL102制件,其力学性能比金属型铸造制件提高,组织细化。文章讨论了制件施加不同的压力及选择不同的工艺参数,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施加60kN的力时,组织细密,抗拉... ZL102合金的铸造性能良好,但力学性能较低。通过液态模锻工艺得到的ZL102制件,其力学性能比金属型铸造制件提高,组织细化。文章讨论了制件施加不同的压力及选择不同的工艺参数,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施加60kN的力时,组织细密,抗拉强度很高,耐磨性好,但同时塑性却相对较低;合金浇注温度在640℃时,强度最高,抗拉强度以及拉伸率等则随模具预热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不规则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l02 液态模锻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对高铬铸铁中碳化物形态及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少平 苏丹 +1 位作者 孙凯 刘忆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1,共2页
根据衬板工况要求,研制了加入微量V、Ti元素的高铬白口铸铁衬板。研究表明:V和Ti能使高铬铸铁组织细化,碳化物形态改善,硬度、冲击韧度和抗磨性提高。
关键词 高铬铸铁 碳化物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化学反应法制备氧化铝基陶瓷涂层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马壮 孙方红 +1 位作者 李智超 赵越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6,共4页
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在Q235钢上制备氧化铝基陶瓷涂层,对涂层进行结构分析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在600℃固化产生了新陶瓷相;涂层较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大大提高了基体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关键词 热化学反应法 氧化铝基陶瓷涂层 磷酸铝粘结剂 耐蚀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表面热化学反应法陶瓷涂层研究现状及工艺名称商榷 被引量:29
17
作者 马壮 魏宝佳 李智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0-993,共4页
介绍了近几年新出现的热化学反应法陶瓷涂层技术,并将国内热化学反应法研究现状作了综述。依据该陶瓷涂层技术的反应实质,本文认为应称为"低温固相反应法陶瓷涂层技术"。
关键词 陶瓷涂层技术 热化学反应法 低温固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及锌铝合金研究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顾春雷 张伟强 +3 位作者 金花子 吴杰 李铁藩 熊天英 《有色金属》 CSCD 2003年第4期44-47,共4页
分析锌的世界消费结构,综述锌及锌铝合金的研究及应用状况,介绍锌及锌铝合金电极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涂层材料等研究热点。
关键词 锌铝合金 综述 纳米材料 电极材料 冷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沉积ZA35-3.5%Mn合金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敬福 李荣德 +2 位作者 李赫亮 王盈 吴德枫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60,共4页
在ZA35合金基础上添加适量的合金元素锰,采用喷射沉积+热挤压的成形方法获得试验材料,对试验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组织和磨损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物相。结果表明:喷射沉积ZA35-3.5%Mn合金与... 在ZA35合金基础上添加适量的合金元素锰,采用喷射沉积+热挤压的成形方法获得试验材料,对试验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组织和磨损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物相。结果表明:喷射沉积ZA35-3.5%Mn合金与金属型铸造相同成分合金相比,前者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抗拉强度明显提高,达到484.2 MPa;喷射沉积ZA35-3.5%Mn合金中的合金元素锰形成了硬质相作为承载相,使其耐磨损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35 喷射沉积 抗拉强度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91D热化学反应热喷涂陶瓷涂层热震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壮 曲文超 李智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52-53,78,共3页
为拓宽镁合金的应用领域,提高其使用性能,在镁合金AZ91D表面使用火焰喷涂技术制备Al2O3+TiO2+SiO2+ZnO+Al陶瓷涂层,通过制备涂层使其成为既有金属的强度和韧性,又有陶瓷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的复合材料。陶瓷涂层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涂... 为拓宽镁合金的应用领域,提高其使用性能,在镁合金AZ91D表面使用火焰喷涂技术制备Al2O3+TiO2+SiO2+ZnO+Al陶瓷涂层,通过制备涂层使其成为既有金属的强度和韧性,又有陶瓷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的复合材料。陶瓷涂层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涂层内有Mg2SiO4、MgAl2O4等新相生成,这说明在喷涂制备涂层过程中,陶瓷粉末与基体、陶瓷粉末相互之间有热化学反应进行,热化学反应的发生为涂层与基体在传统的机械嵌合和物理结合方式的基础上增添了化学结合。经热冲击试验测试,陶瓷涂层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镁合金 陶瓷涂层 热化学反应 X射线衍射 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