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镀碳纤维增韧补强莫来石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穆柏春 刘秉余 +1 位作者 孟力凯 孙旭东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1-275,共5页
通过化学镀方法 ,在碳纤维表面分别镀上Ni、Cu和Cu +Ni镀层 ,以这种表面改性碳纤维与莫来石陶瓷复合 ,制备表面改性碳纤维增韧补强莫来石基复合材料 ,研究各种碳纤维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横向断裂强度、断裂韧度、尺寸变化率和孔隙度等的... 通过化学镀方法 ,在碳纤维表面分别镀上Ni、Cu和Cu +Ni镀层 ,以这种表面改性碳纤维与莫来石陶瓷复合 ,制备表面改性碳纤维增韧补强莫来石基复合材料 ,研究各种碳纤维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横向断裂强度、断裂韧度、尺寸变化率和孔隙度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碳纤维可以显著地提高材料的性能 ,表面改性碳纤维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 ,尤其是铜镍复合镀碳纤维的效果更好 ,其横向断裂强度可达基体横向断裂强度的2 3倍 ,断裂韧度可达基体断裂韧度的 3倍 ,增韧补强后的复合材料的尺寸变化率和孔隙度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碳纤维 莫来石 复合材料 强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Sialon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傅博 颜丰 王永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49-252,共4页
研究了工艺条件、化学组成、显微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关系,制备了双相Sialon材料。该材料室温抗折强度、断裂韧性分别达到624MPa、4MPa·m1/2,硬度达到Hv2000左右。其最佳烧结温度为1550℃,1.5h。添加剂Y2O3、Al2O3和AlN的最佳含... 研究了工艺条件、化学组成、显微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关系,制备了双相Sialon材料。该材料室温抗折强度、断裂韧性分别达到624MPa、4MPa·m1/2,硬度达到Hv2000左右。其最佳烧结温度为1550℃,1.5h。添加剂Y2O3、Al2O3和AlN的最佳含量分别为1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烧结 相变 烧结 陶瓷材料 SIALON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基微孔材料的自蔓延高温合成 被引量:3
3
作者 穆柏春 于景媛 +1 位作者 李强 孙旭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48-53,共6页
以Al,Ti,Fe等为主要原料 ,采用SHS法研制了Ti Al基微孔过滤材料 ;研究了原材料和生成相对材料的孔隙率、透气系数、孔隙形状及大小的影响 ;分析了热爆与成孔机理并根据马尔科夫状态转移原理建立了热爆反应模型。结果表明 :材料的孔隙率... 以Al,Ti,Fe等为主要原料 ,采用SHS法研制了Ti Al基微孔过滤材料 ;研究了原材料和生成相对材料的孔隙率、透气系数、孔隙形状及大小的影响 ;分析了热爆与成孔机理并根据马尔科夫状态转移原理建立了热爆反应模型。结果表明 :材料的孔隙率、透气系数随原料Fe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当Fe含量为 5 0 %时 ,材料的孔隙率为5 4% ,透气系数为 6 86 4.2Pa·min-1;孔隙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原料Al和生成物FeAl的分布和大小 ;热爆过程是先Fe Al热爆 ,然后引爆Ti Al;孔隙是由于低熔点的Al和FeAl在热爆过程中的熔化、冲刷而形成的 ;利用马尔科夫状态转移原理可以建立热爆反应模型 ,进而可以预测热爆反应的起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 TI-AL 微孔材料 马尔科夫状态转移原理 热爆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庄盆地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及勘查靶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宇林 于常武 张立琴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8期106-108,共3页
在对平庄盆地地质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断层的切割深度、导水性及补给水源等方面论述了该盆地具有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发育的良好条件;阐明了宁城热水热田的控热导水构造、补水水源及地温场特征;最后,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和... 在对平庄盆地地质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断层的切割深度、导水性及补给水源等方面论述了该盆地具有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发育的良好条件;阐明了宁城热水热田的控热导水构造、补水水源及地温场特征;最后,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在该盆地北部确定了新的地热勘查靶区,并提出相关的勘查步骤、方法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地热地质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庄盆地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 地热勘查 地热地质 控热导水构造 补给水源 勘查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凝固注模成形制备Al_2O_3基陶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穆柏春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8-20,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用直接凝固注模成形法制备Al2O3基陶瓷材料的基本工艺过程;研究了陶瓷浆料的固相含量,原位凝固剂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凝固剂可使浆料原位凝固,通过调节固相含量、凝固剂、缓冲剂可以控制凝固时间和陶... 本文介绍了用直接凝固注模成形法制备Al2O3基陶瓷材料的基本工艺过程;研究了陶瓷浆料的固相含量,原位凝固剂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凝固剂可使浆料原位凝固,通过调节固相含量、凝固剂、缓冲剂可以控制凝固时间和陶瓷坯体强度;陶瓷坯体具有尺寸变化率小,密度较高且均匀,足够的脱模强度,表面质量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凝固 注模成形 陶瓷材料 氧化铝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硼合成及其烧结体密度 被引量:14
6
作者 傅博 李盛荣 王永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00-407,共8页
直接合成了碳化硼粉,测定了其化学成分、点阵常数、平均粒径,确定了合成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了热压烧结碳化硼体积密度的控制方法,测试了烧结体微观组织和性能。采用炉内限位法控制试样密度精度,最大偏差为理论密度(T.D.... 直接合成了碳化硼粉,测定了其化学成分、点阵常数、平均粒径,确定了合成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了热压烧结碳化硼体积密度的控制方法,测试了烧结体微观组织和性能。采用炉内限位法控制试样密度精度,最大偏差为理论密度(T.D.)的±2%。富碳或富硼相阻碍晶粒长大。碳化硼体积密度为92%T.D.时,其各项性能达到或超过反应堆工作性能要求指标。从室温升到600°C,其抗弯强度约下降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直接合成法 热压烧结 反应堆 控制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资源化与生态环境安全探讨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雄 刘俊杰 +1 位作者 吴寅 张震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B06期65-68,共4页
矿井水是煤矿区区域水资源系统的特定的组成部分,是地下含水系统具有补给机制的特殊单元,与生态环境系统又有关联性及制约性。矿井水的抽取净化利用(狭义矿井水资源化)能够诱发类似地下水开采和地下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灾害现象,表... 矿井水是煤矿区区域水资源系统的特定的组成部分,是地下含水系统具有补给机制的特殊单元,与生态环境系统又有关联性及制约性。矿井水的抽取净化利用(狭义矿井水资源化)能够诱发类似地下水开采和地下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灾害现象,表现的问题链为地下采动(裂隙生成扩展(渗流场变化、降水漏斗区扩大(水资源流失(矿井水形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矿井水取用(地下水位再下降(生态环境响应(灾害)。广义矿井水资源化除了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外,还必须进行矿井水恢复与补给机制的研究、矿井水资源化的阈值及所诱发的生态环境灾害样式及其尺度研究,以达到即合理地进行矿井水资源化(对矿井水赋存形式Ⅱ)、防止水资源流失(对矿井水赋存形式Ⅰ),又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的矿井水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矿井水资源化 生态环境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Ti_(50)Ni_(25)Cu_(25)合金阻尼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石萍 杨大智 +1 位作者 陈马非遐 沈惠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3-85,共3页
采用内耗测试和 X-射线衍射研究了时效处理对 Ti5 0 Ni2 5 Cu2 5 合金阻尼特性的影响 ,发现随时效温度升高 ,相变内耗峰降低 ,并且出现 B19′马氏体 .低温时效合金背底内耗随振动频率增大而降低 。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内耗 时效处理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资源化相关生态环境灾害响应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俊杰 陈雄 +1 位作者 吴寅 张震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7-860,共4页
运用实时观测试验、数值模拟和数值试验的方法,开展对矿井水资源化条件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问题的研究,能够避免煤矿区水资源二次流失、保证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矿井水资源化所诱发的生态环境灾害样式,进一步明确表象与本... 运用实时观测试验、数值模拟和数值试验的方法,开展对矿井水资源化条件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问题的研究,能够避免煤矿区水资源二次流失、保证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矿井水资源化所诱发的生态环境灾害样式,进一步明确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阐述灾害样式与样式发生的时空尺度的关系和矿井水资源化极限值及其衡量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资源化 生态环境灾害 样式与尺度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GCr15钢M/B复相组织强韧性的主次因素初探
10
作者 孙振国 陈扬 +2 位作者 杨建新 傅汇彤 王维志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8,共5页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和方差分析方法讨论了奥氏体化温度,形成贝氏体的等温温度及贝氏体的相对量对GCr15钢M/B复查组织的冲击韧性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贝氏体的相对量显著影响复相组织的冲击韧性及硬度,而奥氏体化温度和形成...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和方差分析方法讨论了奥氏体化温度,形成贝氏体的等温温度及贝氏体的相对量对GCr15钢M/B复查组织的冲击韧性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贝氏体的相对量显著影响复相组织的冲击韧性及硬度,而奥氏体化温度和形成贝氏体的等温温度则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相组织 马氏体 GCR15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