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敏感轨迹段的个性化差分隐私保护方法
1
作者 褚治广 刘艺菲 +1 位作者 王晴阳 张兴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73-1979,共7页
针对传统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中忽略敏感位置的时空相关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敏感轨迹段的个性化差分隐私保护方法。针对敏感位置所在的轨迹段进行匿名能够有效避免时空攻击,综合考虑敏感轨迹段的形状相似性和语义类型多样性,构造满足用... 针对传统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中忽略敏感位置的时空相关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敏感轨迹段的个性化差分隐私保护方法。针对敏感位置所在的轨迹段进行匿名能够有效避免时空攻击,综合考虑敏感轨迹段的形状相似性和语义类型多样性,构造满足用户个性化隐私需求的匿名集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隐私保护效果。在此基础上优化匿名区域,通过扰动敏感轨迹段来降低匿名区域面积,对匿名集合中的广义轨迹数添加差分隐私扰动,降低数据损失率。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轨迹匿名性方法相比,该方法在隐私保护和数据可用性方面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相关性 个性化 隐私保护 轨迹数据发布 k匿名 差分隐私 轨迹匿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流密度对高速钢刀具多道熔覆WC/Co陶瓷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翔 张德强 +3 位作者 李金华 郭海华 姚芳萍 朴若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7-219,共13页
目的研究高速钢刀具表面激光多道熔覆WC/Co陶瓷层时,热流密度对熔覆层道次间的影响规律,以及多道熔覆层制备时的参数选择。方法建立多道单层激光熔覆理论模型,并利用模拟仿真和实验的方法,以热流密度作为评价指标,对激光热源的不同参数... 目的研究高速钢刀具表面激光多道熔覆WC/Co陶瓷层时,热流密度对熔覆层道次间的影响规律,以及多道熔覆层制备时的参数选择。方法建立多道单层激光熔覆理论模型,并利用模拟仿真和实验的方法,以热流密度作为评价指标,对激光热源的不同参数和熔覆层组织与性能进行耦合分析。结果当热流密度小于24.06×10^(6) W/m^(2)时,熔覆层内形成细长的枝状晶。当热流密度在36.09×10^(6)~39.82×10^(6) W/m^(2)变化时,熔覆层内形成以胞状、枝状为主要强化相的多晶体混合组织。当热流密度大于44.11×10^(6) W/m^(2)时,熔覆层组织形成稳态的块状结构。不同热流密度下,熔覆层的物相组织均由Fe_(3)W_(3)C、Co_(3)W_(3)C、Mo_(3)Co_(3)C、W_(2)C、WC、Cr_(3)Mo、(Cr,Fe)_(7)C_(3)和多种间隙化合物组成。结论当第n道熔覆层制备完成后,受到后续第n+1道熔覆层制备时热流密度的影响较大,而此后道次的影响较小。熔覆层内部组织形态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从细长的枝状晶向胞状晶转变,再逐渐形成稳态块状晶。熔覆层内各位置的显微硬度值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先增大,随后逐渐减小。较大的热流密度会导致基材参与熔覆的质量增加,但降低了基材的抗弯曲强度,加大了熔覆层及基材断裂的可能性。当热流密度为36.09×10^(6) W/m^(2)时,是一组较为理想的工艺参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热流密度 WC/Co陶瓷熔覆层 显微组织 高速钢刀具 多道熔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高速钢表面激光熔覆WC-12Co梯度涂层的制备工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海华 陈翔 +2 位作者 李金华 姚芳萍 王天赐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78,共8页
文章采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对M2高速钢表面熔覆WC-12Co涂层和添加Ni60过渡层熔覆WC-12Co梯度涂层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探究温度梯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梯度实验及涂层的宏观形貌与微观组织分析,总结梯度熔覆的热量耦合控制方法... 文章采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对M2高速钢表面熔覆WC-12Co涂层和添加Ni60过渡层熔覆WC-12Co梯度涂层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探究温度梯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梯度实验及涂层的宏观形貌与微观组织分析,总结梯度熔覆的热量耦合控制方法。模拟及实验结果表明:添加Ni60过渡层制备WC-12Co梯度涂层的温度梯度远远小于直接熔覆制备WC-12Co涂层的温度梯度;添加Ni60过渡层制备WC-12Co涂层可以利用直接熔覆制备WC-12Co涂层的激光功率,也可以扩大熔覆制备WC-12Co涂层的功率区间,有利于提高熔覆制备效率;添加Ni60过渡层能够改善涂层内部缺陷,细化组织晶粒;Ni60过渡层中的Ni元素扩散导致WC-12Co涂层的硬度降低,但仍高于基体的硬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高速钢 温度梯度 Ni60过渡层 WC-12Co熔覆涂层 激光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