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其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骆艳杰 赵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1-907,共7页
从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外关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其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相关文献,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建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并对LCA方法及相关模型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 从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外关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其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相关文献,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建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并对LCA方法及相关模型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LCA方法是量化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环境效应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科学评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能源消耗、环境排放以及再生循环产品效益等,是建筑垃圾可持续管理和“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中国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LCA模型开发及与其他研究方法集成方面还需继续探索,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建筑垃圾回收体系建立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建筑垃圾 分类处理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松果壳-污泥生物炭及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2
作者 孟多 褚书平 +1 位作者 邵维 刘炜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4,共8页
为实现对水体中亚甲基蓝的绿色高效去除,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松果壳-污泥生物炭材料,考察热解温度、松果壳添加量及热解时间等三个因素对松果壳-污泥生物炭吸附性能的交互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利用元素分析仪、BET、F... 为实现对水体中亚甲基蓝的绿色高效去除,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松果壳-污泥生物炭材料,考察热解温度、松果壳添加量及热解时间等三个因素对松果壳-污泥生物炭吸附性能的交互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利用元素分析仪、BET、FTIR等手段表征分析污泥生物炭的组成成分、孔结构特性及官能团类型等,并探究污泥-松果壳生物炭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作用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热解温度是影响松果壳-污泥生物炭吸附性能的最显著因素,松果壳-污泥生物炭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800℃热解温度、20wt%松果壳添加量及4 h热解时间;添加松果壳后,生物炭极性增大,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平均孔径也随之增大,有利于吸附能力的提高。实验确定最佳吸附条件为溶液初始pH=9,亚甲基蓝初始浓度20 mg/L,松果壳-污泥生物炭投加量为60 mg,反应时间120min,此时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为96.85%。松果壳-污泥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的限制步骤是化学吸附,颗粒内扩散和膜扩散共同控制亚甲基蓝的吸附速率。Langmuir和Temkin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亚甲基蓝在松果壳-污泥生物炭上的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吸附,还具有静电引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生物炭 亚甲基蓝 响应面法 吸附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用于预测混凝土性能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孔祥清 张明亮 +1 位作者 康然 赵元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4-1773,共10页
在“十四五”规划和“双碳”目标指引下,建筑材料的组成面临着重大挑战,尤其是传统混凝土性能预测模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受到质疑。近年来,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技术在混凝土性能预测领域展示出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效率。系统回顾... 在“十四五”规划和“双碳”目标指引下,建筑材料的组成面临着重大挑战,尤其是传统混凝土性能预测模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受到质疑。近年来,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技术在混凝土性能预测领域展示出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效率。系统回顾了ML在混凝土性能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聚焦于其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配合比设计及耐久性评估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此外,还利用CiteSpace软件探讨了ML在建筑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从发文量、研究热点及其演进趋势等角度综合分析,不仅为未来研究者提供参考,也旨在助力其更有效地利用这一技术,推动建筑材料的创新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机器学习 性能预测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久性超疏水混凝土涂层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研究
4
作者 孔祥清 张宁 +3 位作者 申宜丹 张瑞祥 常雅慧 丁小轩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6-127,共12页
目的 开发工艺简单且具备优异防腐性和耐久性的超疏水混凝土涂层。方法 利用单宁酸(TA)和纳米二氧化硅(SiO_(2))共同构建混凝土材料表面的微/纳米粗糙结构,同时引入非氟的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TES)作为低表面能物质以赋予颗粒表面疏水基... 目的 开发工艺简单且具备优异防腐性和耐久性的超疏水混凝土涂层。方法 利用单宁酸(TA)和纳米二氧化硅(SiO_(2))共同构建混凝土材料表面的微/纳米粗糙结构,同时引入非氟的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TES)作为低表面能物质以赋予颗粒表面疏水基团,采用一步喷涂法制备得到TA/SiO_(2)@OTES超疏水混凝土涂层。通过研究不同浓度TA/SiO_(2)对混凝土涂层的微观形貌以及润湿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掺入浓度。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检测手段对混凝土材料表面的物质成分和化学键合进行了表征,并开展了吸水量、氯离子侵蚀、表面摩擦和水滴冲击等试验研究,综合评估了超疏水混凝土涂层的耐腐蚀性和机械耐久性。结果 当TA/SiO_(2)质量浓度为4 mg/mL时,涂层所形成的微观形貌最佳,其接触角高达(156.8±1.6)°,滑动角低至(5.8±1.1)°;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其抗氯离子侵蚀能力提高了60%以上。此外,经过50次砂纸线性摩擦以及50 min水滴冲击测试后,混凝土涂层仍具有超疏水性(接触角>150.0°,滑动角<10.0°)。结论 所制备的超疏水混凝土涂层展现出卓越的防腐蚀性以及机械耐久性,为超疏水材料在混凝土结构防护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 喷涂 超疏水 混凝土 防腐蚀性 机械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抗污改性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滕相龙 赵丽红 +2 位作者 陈樑彬 郭佳艺 赵嘉兴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17,124,共6页
以三乙醇胺(TEOA)为亲水改性材料、全氟辛基三氯硅烷(PFTS)为疏水改性材料,通过表面接枝反应对初生态复合纳滤膜进行功能化改性,并对复合膜进行表征;通过错流过滤实验探究3种复合纳滤膜的截留分子质量、无机盐截留率和牛血清蛋白(BSA)... 以三乙醇胺(TEOA)为亲水改性材料、全氟辛基三氯硅烷(PFTS)为疏水改性材料,通过表面接枝反应对初生态复合纳滤膜进行功能化改性,并对复合膜进行表征;通过错流过滤实验探究3种复合纳滤膜的截留分子质量、无机盐截留率和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并评价其分离和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TEOA通过羟基与纳滤膜表面残余的酰氯反应生成酯基成功接枝;当TEOA浓度逐渐提升时,膜表面的亲水性随着羟基的量增多而增强,而负电性由于酰氯的减少而降低;3种膜的截留分子质量都在300Da左右,孔径大小变化不明显;经过改性的复合膜对不同盐溶液的截留效果为:Na_(2)SO_(4)>MgSO_(4)>NaCl;改性复合纳滤膜中两性纳滤膜P_(1)-PS/PSF具有良好的抗污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膜分离 表面改性 界面聚合 抗污染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吸附水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鹤松 赵丽红 陈樑彬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11-1817,共7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抗生素污染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吸附法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污废水处理方法备受欢迎。首先综述了抗生素给水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及其污染水平。重点分析了不同方法下活性炭改性的进展,以及改性活性炭在抗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抗生素污染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吸附法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污废水处理方法备受欢迎。首先综述了抗生素给水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及其污染水平。重点分析了不同方法下活性炭改性的进展,以及改性活性炭在抗生素去除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利用活性炭去除抗生素的机理和吸附动力学行为。最后对利用活性炭去除抗生素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改性 抗生素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生物炭对四环素吸附性能的优化及吸附机理
7
作者 刘炜 孟多 +1 位作者 褚书平 李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801-4808,共8页
将污泥转化为生物炭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体中的四环素污染物,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且能够实现“以废治废”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市政污泥为原料,采用热解法制备污泥生物炭并吸附去除四环素,面向四环素吸附去除效果考察并优化了... 将污泥转化为生物炭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体中的四环素污染物,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且能够实现“以废治废”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市政污泥为原料,采用热解法制备污泥生物炭并吸附去除四环素,面向四环素吸附去除效果考察并优化了污泥生物炭制备条件及吸附环境条件,并结合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BET(Brunauer、Emmett和Teller)比表面积测试等手段,探究了污泥生物炭结构特性及其对四环素吸附行为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800℃,热解时间为4 h条件下所制备的污泥生物炭对四环素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pH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在弱酸性环境下,污泥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效果最优,最大吸附量达到45.33 mg/g。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较好拟合污泥生物炭吸附四环素的过程,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吸附,且以表面化学吸附为主,结合表征测试结果分析,化学吸附主要涉及静电吸引、阳离子交换、络合沉淀、π—π共轭作用及氢键作用等过程;同时,污泥生物炭的孔结构特性使其对四环素的吸附过程还包含孔隙填充及范德华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污泥生物炭 四环素 吸附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在超滤膜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陈樑彬 赵丽红 +2 位作者 王鹤松 徐凯铂 梁宇飞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8-1632,1639,共6页
超滤膜过滤性能的探究往往依赖于实验和仪器的有限分析,无法深入了解潜在的流动机制。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实现对膜的超滤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并获取膜内的流动特性。综述超滤膜的研究进展、计算流体力学(CFD)在超滤膜组件的应... 超滤膜过滤性能的探究往往依赖于实验和仪器的有限分析,无法深入了解潜在的流动机制。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实现对膜的超滤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并获取膜内的流动特性。综述超滤膜的研究进展、计算流体力学(CFD)在超滤膜组件的应用以及CFD在超滤膜过滤性能的应用,并对超滤膜的过滤性能表征与CFD相结合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过滤性能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葱石沉淀法共处理硫化砷渣与钛钒磁铁矿尾矿行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欣荣 苏瑞 +2 位作者 陈佳 马旭 李剑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7,共5页
针对含砷危废硫化砷渣存量大、处理药剂成本高等问题,以固废钛钒磁铁矿尾矿为铁源,开展了臭葱石沉淀法共处理硫化砷渣与钛钒磁铁矿尾矿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0.5、Fe/As摩尔比为2.5、水热温度为150℃和反应时间为10 h的最优条件下,A... 针对含砷危废硫化砷渣存量大、处理药剂成本高等问题,以固废钛钒磁铁矿尾矿为铁源,开展了臭葱石沉淀法共处理硫化砷渣与钛钒磁铁矿尾矿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0.5、Fe/As摩尔比为2.5、水热温度为150℃和反应时间为10 h的最优条件下,As的去除率可达到99.05%,且生成的臭葱石在HVM(《HJ 557—2010中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和短期稳定性测试中As的浸出浓度皆小于美国环保局(EPA)的监管限制,可安全堆存。该研究不仅为硫化砷渣与钛钒磁铁矿尾矿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共处理方法,还为有色冶炼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处理 钛钒磁铁矿尾矿 硫化砷渣 臭葱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复合墙板结构组成及试验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洪军 赵腾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13217-13226,共10页
建筑复合墙板(architectural composite wall panels,ACWP)近几年备受关注,它优点明显,具有优良的保温、隔音隔热等性能。回顾了过去五年关于ACWP的数值和试验研究,分别对ACWP的组成结构和试验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不仅对ACWP的面板、... 建筑复合墙板(architectural composite wall panels,ACWP)近几年备受关注,它优点明显,具有优良的保温、隔音隔热等性能。回顾了过去五年关于ACWP的数值和试验研究,分别对ACWP的组成结构和试验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不仅对ACWP的面板、内芯和剪切连接器进行分类,还对每一墙板特性进行描述,例如岩棉夹芯板具有良好的保温、防火、节能、环保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前瞻性的节能保温、绿色环保、艺术建筑的理想建筑板材。另外,还综述了近五年ACWP试验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抗弯试验、抗震试验、保温性能、耐火性能、隔音性能。本综述将有助于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更新复合墙板技术,并确定潜在的未来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复合墙板 抗弯试验 抗震试验 保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约束下煤样力学性能与能量损伤本构关系
11
作者 李庆文 聂帆帆 +3 位作者 郑志明 贾志波 张学磊 杨浩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69,共17页
为探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布约束对煤样力学性能及能量损伤行为的影响,通过改变CFRP布层数,对煤样进行轴压加载试验,分析裂纹压密、线弹性、屈服和峰后破坏4个阶段的应力-应变变化,研究CFRP布对煤样能量输入、积聚、耗散和释放过... 为探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布约束对煤样力学性能及能量损伤行为的影响,通过改变CFRP布层数,对煤样进行轴压加载试验,分析裂纹压密、线弹性、屈服和峰后破坏4个阶段的应力-应变变化,研究CFRP布对煤样能量输入、积聚、耗散和释放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FRP布层数的增加,煤样的裂纹闭合应力和起裂应力先增后减,但均高于未约束状态,表现出显著的约束效果和边际递减特性;CFRP布有效限制了煤样内部裂纹扩展,改善应力分布,使破坏过程更缓慢有序,显著提升了承载能力和延性,并减少峰后应力骤降现象;CFRP布增强了煤样的能量输入和分布均匀性,降低能量释放速率,改善了能量分布和破坏过程。CFRP布约束能显著改善煤样的力学性能和能量耗散特性,提出的耗散能损伤因子模型验证了CFRP布对延缓损伤累积和裂纹扩展的有效性。推导CFRP布包裹层数与等效煤圆柱套筒厚度的数学关系,深化了对煤柱加固机制的理解,并为提升房柱式采空区煤柱遗煤资源采出率提供了经济高效的加固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加固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煤样 环向约束 耗散能损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冶金含砷废渣与乙炔电石渣共处理方法与机理研究
12
作者 徐淼 苏瑞 +3 位作者 郝代龙 马誉银 马旭 李剑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5,123,共7页
以铁砷渣为铁源、电石渣为中和剂,建立了一种臭葱石沉淀与氢氧化物中和沉淀的协同处理技术,用于同时处理有色冶金废渣(砷钙渣和铁砷渣)与乙炔电石渣。结果表明,控制pH为0.6、Fe/As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10 h条件下,... 以铁砷渣为铁源、电石渣为中和剂,建立了一种臭葱石沉淀与氢氧化物中和沉淀的协同处理技术,用于同时处理有色冶金废渣(砷钙渣和铁砷渣)与乙炔电石渣。结果表明,控制pH为0.6、Fe/As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10 h条件下,通过臭葱石沉淀法可实现As的高效去除;利用电石渣中和至pH 9.0,在实现高效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As的去除率,最终As、Cd、Cu、Pb和Zn的去除率均超过99%,固相产物的环境稳定性也满足国家监管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钙渣 铁砷渣 电石渣 臭葱石 中和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存金属阳离子对菱铁矿-臭葱石法处理有色冶炼含砷废水影响研究
13
作者 苏欣荣 苏瑞 +3 位作者 陈佳 马旭 万亦 李剑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针对有色冶炼含砷废渣废水中共存的多种金属阳离子对菱铁矿-臭葱石法处理有色冶炼含砷废水影响的问题,通过改变铜、锌和镉离子的初始浓度,考察了其对各元素固液相再分配及臭葱石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阳离子(Cu、Zn和Cd)的存在... 针对有色冶炼含砷废渣废水中共存的多种金属阳离子对菱铁矿-臭葱石法处理有色冶炼含砷废水影响的问题,通过改变铜、锌和镉离子的初始浓度,考察了其对各元素固液相再分配及臭葱石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阳离子(Cu、Zn和Cd)的存在会导致臭葱石的形貌从双锥形转变为花瓣形,但未对砷的去除率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去除率皆可达到99%,固相产物也符合EPA的监管限值。此外,随着共存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升高,铜、锌和镉的去除率皆逐渐下降,但去除率始终表现为Cu>Zn>Cd。该研究可为有色冶炼含砷废渣废水的高效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葱石 菱铁矿 金属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填充负泊松比蜂窝夹层结构的抗爆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孔祥清 李若男 +1 位作者 常雅慧 付莹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91-3104,共14页
为研究爆炸荷载作用下泡沫填充负泊松比蜂窝夹层结构(Foam-filled Auxetic Honeycomb Sandwich Structure,FAHSS)的动态响应及其对混凝土板的防护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考虑应变率对材料动态本构特性的影响,建立FAHSS在爆炸荷载下的有限... 为研究爆炸荷载作用下泡沫填充负泊松比蜂窝夹层结构(Foam-filled Auxetic Honeycomb Sandwich Structure,FAHSS)的动态响应及其对混凝土板的防护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考虑应变率对材料动态本构特性的影响,建立FAHSS在爆炸荷载下的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已有负泊松比蜂窝夹层结构(Auxetic Honeycomb Sandwich Structure,AHSS)的爆炸试验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基于验证模型分析爆炸荷载作用下FAHSS的损伤破坏规律、能量吸收特性及其对混凝土板的应力分布影响,并与AHSS和FSS(Foam Sandwich Structure)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聚氨酯泡沫材料密度、爆炸比例距离及填充材料等因素对FAHSS抗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AHSS中的泡沫填充降低了负泊松比蜂窝夹层结构的破坏程度;随着聚氨酯泡沫材料密度的增加,FAHSS中的泡沫材料吸收能量增加;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加,FAHSS的破坏程度逐渐降低,破坏形态也由局部破坏转变为整体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蜂窝夹层结构 聚氨酯泡沫 爆炸荷载 防护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复掺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雷莹 王学志 +2 位作者 辛明 王思月 贺晶晶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73-3082,共10页
氧化石墨烯(GO)作为石墨烯(G)的衍生物有着与石墨烯相类似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等优异性能,并且其亲水性官能团使其相比于石墨烯来说更容易在水中分散从而更容易与水泥基相结合。大量研究已表明GO掺入水泥基中不但可以增强水泥基的力学... 氧化石墨烯(GO)作为石墨烯(G)的衍生物有着与石墨烯相类似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等优异性能,并且其亲水性官能团使其相比于石墨烯来说更容易在水中分散从而更容易与水泥基相结合。大量研究已表明GO掺入水泥基中不但可以增强水泥基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还可以增强水泥基的电磁屏蔽性能、导热性能等性能,为多功能型、智能型混凝土的开发提供了可能。以GO复掺其他功能纤维材料在水泥基中的应用为中心,简述了GO的性能特点、结构特质从而表明GO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的广度和范围,并重点综述了GO的分散性研究和GO复掺纤维水泥基的工作性能、水化过程、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功能性能的研究,并对未来GO复掺纤维水泥基材料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复合材料 氧化石墨烯 耐久性 导热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速率对碳纤维布被动约束煤能量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庆文 禹萌萌 +4 位作者 高森林 刘艺伟 曹行 曾杏钢 黄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6-247,共12页
为探究加载速率对碳纤维(CFRP)布被动约束煤能量演化特征的影响规律,利用SAM-2000型电液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下CFRP被动约束煤样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FRP被动约束煤样总能量随轴变形增加呈以“下凹状”渐... 为探究加载速率对碳纤维(CFRP)布被动约束煤能量演化特征的影响规律,利用SAM-2000型电液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下CFRP被动约束煤样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FRP被动约束煤样总能量随轴变形增加呈以“下凹状”渐增至某平稳斜率,单层工况下平稳斜率均小于双层的,且前者斜率增速大于后者的,但最大加载速率下其平稳斜率为断崖式骤增;峰值点总能量及其增长比均随CFRP层数的增加而增大,且CFRP层数对煤峰值点总能量及其增长比影响的显著性明显优于加载速率的,获得了不同速率下峰值点总能量增长比的函数演化规律,并建立了兼顾考虑加载速率与CFRP层数的响应曲面;当加载速率最小(大)时,峰值点耗散能率增长比均随CFRP层数增加而减小,且最大加载速率下其值约为加载速率最小时的6.03~8.87倍,在速度1.67×10^(-3)~1.67×10^(-2)mm/s内,峰值点耗散能率及其增长比均随层数增加而增大,获得了不同加载速率下峰值点耗散能率增长比的函数演化规律,并建立了兼顾考虑速率与CFRP层数的响应曲面;被动约束煤样弹性能耗比随轴变形增加呈现先快速陡降过渡为缓降至稳态拐点后又从缓增过渡为快速陡增的特点,呈“鱼钩”状,在峰值附近的弹性能耗比出现连续形似阶梯状突变,表明裂隙在快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速率 被动约束 单轴压缩试验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缘连接板削弱型上焊下栓钢梁柱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巴金璐 董锦坤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8-1125,共8页
分析不同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为梁柱翼缘连接板削弱型上焊下栓钢结构梁柱节点的设计提供参考。通过改变下翼缘连接板削弱区长度和框架梁截面形状,设计7组算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翼缘连接板削弱型上焊下栓钢梁柱节点进行有限... 分析不同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为梁柱翼缘连接板削弱型上焊下栓钢结构梁柱节点的设计提供参考。通过改变下翼缘连接板削弱区长度和框架梁截面形状,设计7组算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翼缘连接板削弱型上焊下栓钢梁柱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其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最大承载力和螺栓孔径变化率。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下翼缘连接板削弱长度过短无法达到塑性铰外移的目的,削弱长度过长则会导致严重的平面外屈曲;梁全截面削弱组的抗震性能优于半截面削弱组与无变化组。翼缘连接板削弱型上焊下栓钢梁柱节点能有效利用翼缘连接板削弱区的塑性变形、拼接区螺栓的滑移、螺栓杆与孔壁的挤压,以及板件的摩擦来实现耗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化煤矸石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铖 郑志明 杨逾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174,共7页
为研究微生物菌液浓度、尿素浓度、钙离子浓度、煤矸石取代率对矿化煤矸石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开展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矿化技术可显著提升煤矸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煤矸石混凝土强度影响排序为煤矸石取代率>... 为研究微生物菌液浓度、尿素浓度、钙离子浓度、煤矸石取代率对矿化煤矸石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开展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矿化技术可显著提升煤矸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煤矸石混凝土强度影响排序为煤矸石取代率>菌液浓度>钙离子浓度>尿素浓度,微生物矿化煤矸石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最优配比为:菌液浓度4×10^(8) cells/mL、尿素浓度0.9 mol/L、钙离子浓度0.2 mol/L、煤矸石取代率30%;硫酸盐与水化产物反应生成钙矾石是硫酸盐干湿循环前期质量和抗压强度提升的主要原因,也是后期表观形态盐化、体积膨胀、鼓包掉落、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微生物矿化煤矸石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煤矸石混凝土 微生物矿化 正交试验 抗硫酸盐侵蚀 干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文昌 孔祥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5-882,共8页
将玄武岩纤维与再生混凝土(RAC)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环保的混凝土材料,两者优势互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玄武岩纤维RAC材料的组分、基本力学性能、构件的力学行为、耐久性以及微观结构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 将玄武岩纤维与再生混凝土(RAC)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环保的混凝土材料,两者优势互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玄武岩纤维RAC材料的组分、基本力学性能、构件的力学行为、耐久性以及微观结构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后续研究方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耐久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条带-PVC管材复合加固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冬梅 刘华新 李艳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5,共11页
为了研究BFRP条带-PVC管材复合加固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的轴心抗压性能,对13组再生混凝土短柱进行了轴压试验和理论分析。主要研究变量为BFRP条带层数(0层、1层、3层)、BFRP间距(25 mm、37.5 mm和50 mm)和加固方式(无侧向约束、BFRP条带... 为了研究BFRP条带-PVC管材复合加固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的轴心抗压性能,对13组再生混凝土短柱进行了轴压试验和理论分析。主要研究变量为BFRP条带层数(0层、1层、3层)、BFRP间距(25 mm、37.5 mm和50 mm)和加固方式(无侧向约束、BFRP条带加固和BFRP条带-PVC管材复合加固)。研究结果表明:BFRP条带-PVC管复合加固不仅可以提高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还可以改善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的破坏形态。在应力-应变曲线的非线性强化阶段,加固方式对试件刚度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BFRP包裹量的增加,试件的峰值应力和极限应变均明显增加。依据试验数据建立的软化段的应力-应变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再生混凝土 BFRP条带-PVC管 轴压性能 应力-应变模型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