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运用和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房广顺 刘东泽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3,共9页
毛泽东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而思想深刻的科学理论。毛泽东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阐明了人民... 毛泽东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而思想深刻的科学理论。毛泽东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阐明了人民的内涵和判断标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观点,揭示了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的观点,倡导和培育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历史活动群众性的观点,确立了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根本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和弘扬毛泽东的人民观,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和人民内涵的不断扩大,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密切联系群众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当代选择 被引量:18
2
作者 房广顺 郑宗保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3,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更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源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价值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品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更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源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价值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品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二者契合的决定性因素。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契合,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坚定不移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 契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国际视角 被引量:21
3
作者 谢晓娟 刘世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在当前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包括西方国家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西方媒体传播优势形成的话语优势、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方式的复杂化和隐蔽化等。因此,从国际视角构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应... 在当前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包括西方国家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西方媒体传播优势形成的话语优势、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方式的复杂化和隐蔽化等。因此,从国际视角构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文化载体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对"中国威胁论"的回击以及表现形式的创新等方式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权 国际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成机理与重要着力点 被引量:3
4
作者 时家贤 孙涛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共12页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构建逻辑要求充分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现实中,全面建成...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构建逻辑要求充分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现实中,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面临着障碍与挑战,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完善有效的市场机制,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健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体系;提升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加快建成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式现代化 政府与市场 数字经济 统一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制”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辽宁大学思政课改革为例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喜满 黎亚茹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3,共5页
“三三制”实践教学模式是辽宁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探索。它通过在课堂实践中采取“3+自选”教学法、课外实践采取“三结合”教学法、实践考核中采取“三位一体”评价法,有效地实现了思政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思政课内... “三三制”实践教学模式是辽宁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探索。它通过在课堂实践中采取“3+自选”教学法、课外实践采取“三结合”教学法、实践考核中采取“三位一体”评价法,有效地实现了思政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思政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思政教师和学生双重积极性的结合,对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主体 三三制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 被引量:6
6
作者 魏文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122-123,共2页
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是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内在规定。要科学谋划高校人才培养规划,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始作俑者?——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 被引量:3
7
作者 时家贤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7-170,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人们耳熟能详。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三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四个或更多?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不是其他的理论?谁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始作俑者?是恩...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人们耳熟能详。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三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四个或更多?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不是其他的理论?谁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始作俑者?是恩格斯,是列宁,还是马克思自己?文章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对时代主题把握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必须站在人类社会的高度,从思想史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三个组成部分 时代主题 三种主要思潮 始作俑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力论 被引量:4
8
作者 孙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8,共5页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人民群众来行使执政权力的党。中国共产党在行使执政权力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并以此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得到认可和巩固。另外,中国共产党行使执政权力只...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人民群众来行使执政权力的党。中国共产党在行使执政权力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并以此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得到认可和巩固。另外,中国共产党行使执政权力只有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要求,探索如何有效地制约执政权力,正确行使执政权力,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最为需要的根本利益问题,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权力 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东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5-157,共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理性最强、知识点最多、课时相对较少的一门课,为了增强这门课程的实效性,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就成为必需。文章对何谓教学设计,尤其是"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理性最强、知识点最多、课时相对较少的一门课,为了增强这门课程的实效性,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就成为必需。文章对何谓教学设计,尤其是"原理"课教学设计进行释义;对"原理"课宏观教学设计相关问题如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点凝练、教学起点厘定、教学策略选用、教学评价设计等进行简析;对各章进行微观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宏观教学设计 微观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打赢脱贫攻坚战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晓红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55,共6页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根本的方法,主要有实事求是方法、矛盾分析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群众路线方法等。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习近平把这些方...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根本的方法,主要有实事求是方法、矛盾分析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群众路线方法等。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习近平把这些方法具体化为坚持实事求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发扬钉钉子精神等,他强调共产党人要掌握这些方法并运用到各项实际工作中。2020年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脱贫攻坚战也进入最后决胜阶段,这两个“决胜”紧密联系,而且意义重大。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直接决定着小康社会能否全面建成,而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我们既要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又必须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脱贫攻坚战 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从经典到当代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喜满 张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0,共7页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不断呈现新的理论样态,进而解答时代提出的课题。从时代变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角度来看,170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性发展的鲜明...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不断呈现新的理论样态,进而解答时代提出的课题。从时代变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角度来看,170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性发展的鲜明特点表明,当前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是聆听时代声音、以问题为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历史发展 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三次融合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时家贤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52,共5页
19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三次融合,铸就了马克思主义的辉煌,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启示: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孕育和萌生,总是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运动紧密相连,总是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 19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三次融合,铸就了马克思主义的辉煌,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启示: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孕育和萌生,总是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运动紧密相连,总是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理论观点的交融、碰撞密不可分。离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离开19世纪的背景条件,离开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运动,我们无从理解马克思主义。同样,离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离开当代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运动,离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我们也就无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融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趋势及我见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庆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4,共3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趋势并对其内在关联做进一步的思考,这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高,而且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定位,同时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如何发挥社会功效。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趋势并对其内在关联做进一步的思考,这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高,而且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定位,同时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如何发挥社会功效。目前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主要有四种趋势,每一趋势的切入点、着眼点,都从不同的层面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语言转换 被引量:2
14
作者 苗耀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52-56,共5页
语言是表现意识、思想、观念的方式,马克思主义是思想观念体系,它的传播与表现方式需要借助语言。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有效传播的基础和有效途径是语言转换。从语言内容到语言形式的转换能顺畅地传递马克思主义信息,增进受众对马克思主义... 语言是表现意识、思想、观念的方式,马克思主义是思想观念体系,它的传播与表现方式需要借助语言。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有效传播的基础和有效途径是语言转换。从语言内容到语言形式的转换能顺畅地传递马克思主义信息,增进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可以从政治语言向学术语言、精英语言向大众语言、意识形态语言向日常生活语言、宏大语言向直观语言等几个维度进行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语言转换 信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三重统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15
作者 谢晓娟 魏宗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98-100,共3页
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坚持不懈并为其奋斗不息的终极追求。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哲学、政治经济学与共产主义理论... 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坚持不懈并为其奋斗不息的终极追求。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哲学、政治经济学与共产主义理论相结合,充分展示出共产主义思想火花中的“三重统一”,即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自然性与人本性相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重温经典,从源头文献中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内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领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共产主义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重维度
16
作者 薛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9-41,共3页
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也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夺取新战略目标的成功密码。从理论维度看,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特质,也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 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也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夺取新战略目标的成功密码。从理论维度看,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特质,也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依靠理论创新实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实践维度看,要在“六个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上继续推进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世界观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数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贡献同借鉴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博文 牟欣欣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7,共9页
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源早,且较少受到苏联模式的干扰,因而自成一体,具有鲜明的特点。数理化作为日本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日本的数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对抗和... 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源早,且较少受到苏联模式的干扰,因而自成一体,具有鲜明的特点。数理化作为日本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日本的数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对抗和交流中不断发展,并吸收许多学派的经济学研究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数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作为日本数理马克思经济学发展的代表学派,在世界经济学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数理马克思经济学为研究论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证化提供了可能,并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之间的沟通构建了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 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置盐定理 再生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休闲观与我国休闲体育发展趋向 被引量:4
18
作者 薛冬雪 邹本旭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44,共5页
通过文本与现实相结合、逻辑与价值相结合、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马克思休闲观的实质及对我国休闲体育未来发展之影响。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体现在对"现实的人"及其生存样态的关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异化劳动的... 通过文本与现实相结合、逻辑与价值相结合、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马克思休闲观的实质及对我国休闲体育未来发展之影响。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体现在对"现实的人"及其生存样态的关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异化劳动的批判、对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无限憧憬中。马克思休闲思想中自由时间、生态思想、道德约定、自由全面发展为我国休闲体育未来发展提供了哲学前提、经济学制约、伦理限度及人本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休闲观 休闲体育 自由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的基本内涵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镡鹤婧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1-636,共6页
家庭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家庭是多层次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狭义看,家庭是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从广义看,家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的发展经历了群婚制家庭和... 家庭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家庭是多层次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狭义看,家庭是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从广义看,家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的发展经历了群婚制家庭和偶婚制家庭。生产力是家庭形态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只有实现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真正的一夫一妻制。和谐是家庭的本质属性之一,爱情是夫妻关系和谐的基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代际关系和谐的关键,家庭与社会、家庭与自然也是和谐的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家庭思想 家庭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学生期望视角的辅导员调查与分析——以辽宁省20所高校调查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郑晓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28-133,共6页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高校培养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文章对辽宁省20所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期望通过调查了...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高校培养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文章对辽宁省20所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期望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为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寻找着力点和生长点,从而提高学生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期望 辅导员 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