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内涵阐释、指数构建及测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英杰 张雯婧 林春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42,共17页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和赋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采用2012—2021年30个省(区、市)数据,创新性地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计算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指数,探究中国特色现代金融...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和赋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采用2012—2021年30个省(区、市)数据,创新性地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计算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指数,探究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的动态演进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发展水平看,样本期内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从动态演进看,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总体呈现“水平上升、差异放大”的发展态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等级转移主要发生在相邻水平之间;从区域差异看,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指数的总体差异呈现放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尤为突出。因此,相关部门应高度关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区域差异问题,精准识别并补足落后地区弱势和短板,推动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 指标体系 动态演进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贸易协定与供应链安全
2
作者 邢源源 李彦锋 赵青松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84,共12页
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已成为当前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构建“经济—政治—法律”视角下供应链风险指标,以区域贸易协定(RTA)深度衡量贸易协定标准,探究高标准贸易协定对供应链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标准贸易协定能够提... 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已成为当前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构建“经济—政治—法律”视角下供应链风险指标,以区域贸易协定(RTA)深度衡量贸易协定标准,探究高标准贸易协定对供应链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标准贸易协定能够提高供应链安全水平,降低供应链生产与销售端的风险,且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降低对非成员方中间品的进、出口依存度与集中度、促进成员间产业合作、提高一国研发创新能力来实现的。异质性分析发现:高标准贸易协定对供应链安全水平的促进效应因国家收入水平、国家制度质量、行业技术水平、行业数字化程度的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此外,高标准贸易协定对供应链安全水平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滞后效应。因此,中国应通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等方式提升供应链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贸易协定 RTA深度 供应链安全 产业链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中国绿色贸易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刘钧霆 张晓雪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9,共12页
利用2012—2022年中国对117个贸易伙伴的出口数据,从出口二元边际视角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对中国绿色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对绿色贸易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通过提升绿色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和降低绿色贸易... 利用2012—2022年中国对117个贸易伙伴的出口数据,从出口二元边际视角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对中国绿色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对绿色贸易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通过提升绿色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和降低绿色贸易出口成本进行有效传导;新质生产力对绿色贸易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在不同区域贸易协定下具有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对绿色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受到制度距离的负向调节,且主要体现在集约边际上;同时门槛效应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并且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新质生产力对绿色贸易的影响存在非线性边际递减正向促进效果。基于此,提出了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制定区域化绿色贸易促进策略、完善制度建设、合理提升环境规制强度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绿色贸易 二元边际 出口技术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能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基于制造业服务化视角 被引量:21
4
作者 孙英杰 陈艳华 林春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基于2002-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制造业服务化视角入手尝试探讨绿色金融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关系,且表现出要素禀赋、产业结构以及市场化... 基于2002-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制造业服务化视角入手尝试探讨绿色金融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关系,且表现出要素禀赋、产业结构以及市场化程度的异质性特征。同时,受绿色技术创新和环境规制调节效应的影响,绿色金融可提前跨越拐点,赋能制造业服务化。鉴于此,应有重点、分阶段及分区域地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加强环境规制,助力绿色金融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中国式现代化 产业体系建设 制造业服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与中国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被引量:9
5
作者 林春 赵予宁 孙英杰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9,共9页
本文利用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探讨金融科技对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结论如下:(1)金融科技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2)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改善创新要素配置和缓解资本要素错配来助力制造业现代产业... 本文利用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探讨金融科技对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结论如下:(1)金融科技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2)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改善创新要素配置和缓解资本要素错配来助力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3)在数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市场化水平更高以及银行数字化水平更突出的地区,金融科技支持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验证了金融科技对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为加速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制造业 现代产业体系 要素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创业效应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0
6
作者 赫国胜 刘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1,共13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五个维度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发展数... 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五个维度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发展数字金融对本省份和邻近省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推动作用。第二,创业效应在数字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传导作用,提升创业效应水平是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第三,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点,且创业效应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据此提出全面建设中国数字金融体系,加强数字金融对企业创业创新活动的引导扶持,充分重视并利用数字金融的空间外溢效应,深度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创业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贸易开放能否有效推动碳减排?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志中 郑舒迟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2,共11页
数字服务贸易是数字化技术应用下贸易发展的新模式,或将成为碳减排的重要抓手。为此,本文基于2014—2021年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我国各省碳排放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能够有... 数字服务贸易是数字化技术应用下贸易发展的新模式,或将成为碳减排的重要抓手。为此,本文基于2014—2021年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我国各省碳排放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各省的碳排放水平,并通过数字化产品替代效应和数字化政策倾向效应两条中介渠道实现。数字化产品替代程度越高、数字化政策的地区倾向效应越明显,数字服务贸易的开放对碳减排的推动作用就越强,且数字技术通过中介变量降低碳排放的作用效果也会增强。区分不同地区数字服务贸易对碳减排的影响发现,我国东中部地区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碳减排的作用效果高于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 碳减排 数字化产品替代 数字化政策倾向 数字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与绿色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伟 张烨宁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6,共13页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的政策性金融,在实现绿色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的功能作用。阐述政策性金融通过影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作用于绿色发展的机理机制,并利用2008—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构建面板传递和门限效应模型,对此...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的政策性金融,在实现绿色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的功能作用。阐述政策性金融通过影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作用于绿色发展的机理机制,并利用2008—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构建面板传递和门限效应模型,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政策性金融能够提升环境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以此对绿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该影响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金融科技水平下的表现不同。当前政策性金融尚未与政府财政及商业性金融形成合力,共同强化环境基础设施供给。由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政策性金融对绿色发展的积极影响存在减速门限效应。因此,政策性金融应继续提升服务质量,积极与财政、商业性金融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支持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进而有效推动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绿色发展 环境基础设施 减速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珂凡 何文彬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2-137,共6页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减贫增收等方式推动共同富裕进程。文章选取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发展性、共享性、持续性三个维度测度共同富裕,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减贫增收等方式推动共同富裕进程。文章选取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发展性、共享性、持续性三个维度测度共同富裕,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市场化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门槛效应。因此,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高市场化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水平 空间溢出效应 市场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了出口贸易韧性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凯杰 司宇 董丹丹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共17页
世界百年之未有的大变局下,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国际贸易风险,提升出口贸易韧性是对冲贸易风险冲击的关键。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重塑出口贸易韧性提供了良好机遇。利用2008—2018年47个主要国家面板数据,度量其数字经济发... 世界百年之未有的大变局下,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国际贸易风险,提升出口贸易韧性是对冲贸易风险冲击的关键。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重塑出口贸易韧性提供了良好机遇。利用2008—2018年47个主要国家面板数据,度量其数字经济发展和出口贸易韧性水平,并基于工具变量法识别两者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了国家出口贸易韧性,且该影响存在异质性。就机制而言,创新能力与生产能力是数字经济影响出口贸易韧性的两个渠道,成本效应会削弱数字经济对出口贸易韧性的正向影响,生产结构多样化则会强化数字经济对出口贸易韧性的积极作用。研究为丰富数字经济发展的对外贸易效应提供经验证据,也为探寻出口贸易韧性的提升路径给予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贸易韧性 数字经济 成本效应 生产结构多样化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多样性的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戴玉林 吴晓迪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93,共18页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西藏、港澳台地区除外)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空间Durbin模型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子维度对...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西藏、港澳台地区除外)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空间Durbin模型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子维度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多样性在二者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而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第二,乡村振兴在省级区际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非均衡发展特征,但近年非均衡发展问题整体有所缓解。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对本地乡村振兴发展整体呈先正后负的倒“U”型影响,对周边地区则呈先减后增的“U”型影响。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加快完善较偏远地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塑造数字乡村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和引导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三个产业融合,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形成具有区域产业多样性特征的产业结构;缩小数字普惠金融在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促进我国乡村振兴全面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产业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证券投资与宏观金融风险: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宁 宇超逸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60,共17页
金融双向开放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为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有必要评估双向证券投资的宏观金融风险。基于2000—2020年20个新兴经济体的季度数据,研究双向证券投资对宏观金融风险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外商证券投资(F... 金融双向开放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为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有必要评估双向证券投资的宏观金融风险。基于2000—2020年20个新兴经济体的季度数据,研究双向证券投资对宏观金融风险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外商证券投资(FPI)短期内提高新兴经济体宏观金融风险,长期则会降低宏观金融风险,对外证券投资(OPI)对本国宏观金融风险无论短期或长期均未产生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债权资本,股权资本的风险效应更强;与小规模相比,大规模FPI的风险效应更强;从经济体各部门来看,长短期风险效应适用于企业部门与政府部门,FPI能够抑制金融部门违约风险,家庭部门则并不敏感。机制分析发现,FPI短期内通过促进本国信贷规模扩张提高宏观金融风险,长期通过增强本国金融市场流动性降低宏观金融风险。研究结论可为新兴经济体预防和控制金融风险以及为中国高质量建设金融强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证券投资 对外证券投资 宏观金融风险 金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提升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春 葛辛荻 孙英杰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7,共8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省级新质生产力指标,深入探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通过技术成果市场转化和资本集聚进行有效... 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省级新质生产力指标,深入探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通过技术成果市场转化和资本集聚进行有效传导。同时,该作用在商业银行数字化分维度、人才支撑、数据要素市场化及产学研合作方面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并受到法制环境与金融监管的显著调节。此外,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在跨越自身和数字普惠金融的门槛后,会对新质生产力产生更为强劲的助推效应。因此,应加快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完善数字技术与金融市场建设,为全面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数字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 数字普惠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来自智慧城市试点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志中 傅奕嘉 陈迁影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3,共13页
选取2006—2022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新型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人... 选取2006—2022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新型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人力资本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是智慧城市建设影响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主要作用渠道。此外,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医药制造、电子通信、计算机设备、医疗仪器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其对中东部地区、大规模、高等级城市的推动作用相对更强,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和城市异质性。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与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纳入同一框架进行分析,可以为推动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 高技术产品 出口技术复杂度 智慧城市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数字化转型与城市经济韧性提升
15
作者 林春 王子绮 +1 位作者 甘润泽 孙英杰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110,共16页
推进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是数字经济时代下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关键着力点。基于此,对银行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主要通过抑制“脱实向虚”、激发城市... 推进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是数字经济时代下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关键着力点。基于此,对银行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主要通过抑制“脱实向虚”、激发城市经济活力和拉动城市消费水平的作用渠道予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业务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城市综合实力较强、金融监管较宽松及宏观金融杠杆波动较小城市的经济韧性受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更大。研究揭示了银行数字化转型作用于城市经济韧性的内在逻辑,为金融支持经济体系平稳运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数字化转型 城市经济韧性 经济“脱实向虚” 城市经济活力 城市消费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市场仍然是跨国公司的优先选项
16
作者 崔日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5,共6页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涌现和行动升级,加之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突发因素以及东南亚国家引资优惠政策的影响,使得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呈现诸多新变化。在华跨国公司的...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涌现和行动升级,加之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突发因素以及东南亚国家引资优惠政策的影响,使得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呈现诸多新变化。在华跨国公司的国别来源日益多元化,且投资结构和区域布局持续优化。针对这些新变化,我国应未雨绸缪,主动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产业协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经营效率及深化多边经济合作,以不断增强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投资结构 区域布局 多边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时空演进特征
17
作者 赫国胜 胡广雨 刘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81-87,共7页
文章基于2011—202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进行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时空演进特征。结果... 文章基于2011—202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进行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时空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东部地区始终高于西部地区。(2)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呈现“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特征;区域间差异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其中东部-西部的区域间差异最为显著。(3)各省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且不断扩大,集中态势渐弱,东部、西部地区右拖尾现象明显。(4)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东部地区多呈现“高-高”集聚,西部与东北地区则多呈现“低-低”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新 林春 +1 位作者 张鑫 孙英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64-168,共5页
文章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为基础,构建新动能视角下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尝试对我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从综合评价来看,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处于稳定调整时期。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但区域内... 文章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为基础,构建新动能视角下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尝试对我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从综合评价来看,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处于稳定调整时期。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但区域内发展不均衡,部分省份发展迟缓;中部地区次之,且区域内呈现梯度效应;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从新动能水平来看,各省份普惠金融新动能发展不均衡,存在一定的“短板效应”。从区域差异来看,中国三大地区之间的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差距呈缩小趋势,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区域间差异。从收敛性检验来看,全国整体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收敛性,但区域内部收敛性较差,且各省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发展惯性及“俱乐部趋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 核密度估计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NaY分子筛吸附脱除模拟燃油中喹啉的理论研究
19
作者 田宇 洪新 +1 位作者 唐诗 唐克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2-757,共16页
利用离子交换法改性NaY分子筛,制备了AgY、CuY、ZnY和CrY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并用于吸附脱除模拟燃油中的喹啉。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分子筛的XRD谱图均出现Y型分子筛特征峰,晶格常数均有所下降;... 利用离子交换法改性NaY分子筛,制备了AgY、CuY、ZnY和CrY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并用于吸附脱除模拟燃油中的喹啉。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分子筛的XRD谱图均出现Y型分子筛特征峰,晶格常数均有所下降;模拟计算五种分子筛的XRD谱图并与实验测得的XRD谱图对比,两者2θ误差值小于0.1°,验证了模拟计算Y分子筛模型选取的合理性;AgY、CuY、ZnY分子筛红外谱图在1024 cm^(−1)吸收峰处发生红移,CrY发生蓝移,改性后Y分子筛1147 cm^(−1)处吸收峰的消失或增强。AgY、CuY、ZnY和CrY吸附喹啉的性能明显高于NaY分子筛,且吸附能力大小为AgY>CrY>CuY>ZnY。为从微观分子水平更好地研究分子筛吸附脱氮机理,以密度泛函理论(DFT)为基础,采用Materials Studio模拟软件模拟计算喹啉在五种分子筛上的吸附能、静电势、ESP电荷差值以及Mulliken布居分析等吸附参数。吸附能绝对值、ESP电荷差值、Mulliken布居比值绝对值的大小顺序均为AgY>CrY>CuY>ZnY,与实验结果吻合。静电势图表明,吸附体系的电子传递路径总体为:喹啉分子上的H→喹啉内部的C→喹啉中的N→分子筛团簇的过渡金属离子M→与M成键的O→整个团簇骨架,同时部分电子从喹啉分子下端靠近团簇的H→分子筛团簇六元环骨架外侧的O;Mulliken布居分析说明改性分子筛吸附脱氮机理主要是σ给予键和d−π*反馈键的共同作用,且以σ给予键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Y分子筛 喹啉 吸附脱氮 密度泛函理论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创新效率与经济韧性
20
作者 王子睿 李恒 刘钧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50,共15页
选取2015-2022年我国19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创新效率及内部冲击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水平和创新效率提高将会增强经济韧性,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房地产销售情况与经济韧性之间呈“倒U”... 选取2015-2022年我国19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创新效率及内部冲击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水平和创新效率提高将会增强经济韧性,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房地产销售情况与经济韧性之间呈“倒U”形关系,地方政府偿债负担增加则会削弱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开放程度地区的数字经济水平对经济韧性都有积极的影响,创新效率只在发达地区和高开放地区对经济韧性有正向影响;房地产企业低负债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韧性的积极影响相对更大,创新效率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无实质性差异;地方政府偿债负担不同的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低偿债负担地区创新效率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相对更大。调节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与创新效率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协同效应,数字经济或创新效率都可以增强它们对经济韧性影响的整体效果;数字经济和创新效率都可以通过资源配置效应影响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效率 经济韧性 协同效应 资源配置效应 地方债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