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缩氨基脲结构的4-苯氧基喹啉类c-Met激酶抑制剂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
1
作者 吴霜 林思雨 +5 位作者 李楠 林艺涵 丁实 陈烨 刘举 沈继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4,共10页
基于4-苯氧基喹啉类Type II型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合成了13个含缩氨基脲结构的4-苯氧基喹啉类化合物.采用迁移率改变法(MTS)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c-Met激酶的抑制活性.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A549,PC-3,... 基于4-苯氧基喹啉类Type II型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合成了13个含缩氨基脲结构的4-苯氧基喹啉类化合物.采用迁移率改变法(MTS)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c-Met激酶的抑制活性.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A549,PC-3,AGS和MKN45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c-Met激酶和4种肿瘤细胞株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6f和6k具有优秀的抑制c-Met激酶活性[c-Met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4.50和15.68 nmol/L].化合物6f对A549,PC-3,AGS和MKN45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0.93,7.81,12.88和2.58μmol/L;化合物6k对A549,PC-3,AGS和MKN45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0.67,6.60,3.04和0.88μmol/L.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6k可诱导MKN45和A549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并能够抑制2种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子设计 c-Met抑制剂 4-苯氧基喹啉 缩氨基脲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酵母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鸡蛋营养价值的影响
2
作者 贾肖艺 陈长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4,共7页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添加富硒酵母对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鸡蛋营养价值的影响。选取144只28周龄健康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期60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富硒组饲喂添加0.3 mg/k...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添加富硒酵母对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鸡蛋营养价值的影响。选取144只28周龄健康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期60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富硒组饲喂添加0.3 mg/kg富硒酵母的基础日粮。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富硒组蛋鸡日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下降(P<0.05);富硒组鸡蛋中硒、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富硒组血清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富硒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以及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肌酐、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0.3 mg/kg富硒酵母可显著提高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和鸡蛋营养价值,显著增强血清抗氧化能力和体液免疫功能,且对肝肾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酵母 产蛋性能 海兰褐蛋鸡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鸡蛋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托品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心怡 黄洪鹏 +5 位作者 郭晓萱 鲍正好 张鹏 骆媛 孙岚 王永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0-368,共9页
目的 探究毒蕈碱受体拮抗剂新托品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随机将三色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FDM模型组、FDM+生理盐水组、FDM+阿托品组和FDM+新托品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对豚鼠右眼连续遮盖1... 目的 探究毒蕈碱受体拮抗剂新托品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随机将三色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FDM模型组、FDM+生理盐水组、FDM+阿托品组和FDM+新托品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对豚鼠右眼连续遮盖14 d建立豚鼠FDM模型,给药组每2 d分别于玻璃体腔内注射10μL生理盐水、1%阿托品或1%新托品1次。测量干预前和干预14 d后双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而后取豚鼠右眼眼球,采用HE染色评价巩膜组织病理结构,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巩膜胶原蛋白含量,RT-qPCR法检测豚鼠巩膜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豚鼠巩膜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TGF-β_(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豚鼠巩膜MMP-2,TIMP-2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DM模型组豚鼠眼球屈光度显著降低(P<0.01),眼轴显著伸长(P<0.01),巩膜纤维束分布散乱,胶原细胞稀疏,巩膜厚度减少(P<0.01),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巩膜组织TIMP-2和TGF-β_(1)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MMP-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Col-Ⅰ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Ki-6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FDM模型组相比,FDM+生理盐水组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FDM+新托品组和FDM+阿托品组豚鼠右眼屈光度均显著升高(P<0.05),眼轴长度显著缩短(P<0.05),胶原纤维排列较紧密,纤维束分布较有序,胶原细胞分布较均匀,巩膜厚度明显增加(P<0.01),胶原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巩膜组织TIMP-2和TGF-β_(1)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MMP-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Col-Ⅰ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Ki-67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 毒蕈碱受体拮抗剂新托品可通过逆转FDM模型豚鼠巩膜组织TGF-β_(1)下调和MMP-2上调,抑制巩膜细胞外基质重塑,从而抑制FDM模型豚鼠近视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托品 近视 形觉剥夺性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与超声破碎法提取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子琪 贲松彬 +3 位作者 桑育黎 代颖 李慧娇 陈长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6-180,共5页
分别就微波法和超声破碎法用于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提取时应采取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设计试验分别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液pH值、微波和超声波的功率、提取时间对虫草素提取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 分别就微波法和超声破碎法用于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提取时应采取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设计试验分别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液pH值、微波和超声波的功率、提取时间对虫草素提取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要好于超声波提取法。当以提取溶剂为水-乙醇(1:3,V/V)、pH7.0、微波功率500W,并提取3min的条件进行微波提取时,虫草素的提取得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提取 微波 超声波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饲料中镇静剂类和β-受体激素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珊珊 朱丽君 +2 位作者 胡延喜 刘玉峰 徐亮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0-158,共9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饲料中8种镇静剂类和15种β-受体激素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1%(体积分数)三氯乙酸水溶液(7∶3,v/v)提取,目标物通过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经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饲料中8种镇静剂类和15种β-受体激素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1%(体积分数)三氯乙酸水溶液(7∶3,v/v)提取,目标物通过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经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100 mm×3.0 mm,1.8μm)分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标准曲线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3种目标物在2.0~20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在饲料样品基质中,目标化合物在5.0、10、5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5.1%~10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14.3%(n=6)。该方法净化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用于饲料中镇静剂类和β-受体激素类药物残留筛查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固相萃取小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镇静剂类和洚受体激素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氨基酸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和虫草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长兰 孟程程 +6 位作者 佟丽 黄子琪 桑育黎 马靖淇 侯潇 牟藤 贲松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36-239,共4页
在蛹虫草液体摇瓶培养过程中分别添加20种不同的氨基酸,添加量为0.2g/100mL,以研究其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和虫草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种氨基酸中,16种氨基酸能显著促进蛹虫草菌丝体的生长。其中列前5位的依次为3种碱性氨基酸:精... 在蛹虫草液体摇瓶培养过程中分别添加20种不同的氨基酸,添加量为0.2g/100mL,以研究其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和虫草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种氨基酸中,16种氨基酸能显著促进蛹虫草菌丝体的生长。其中列前5位的依次为3种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两种酸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这5种氨基酸分别使菌丝体生长量增加了1.10、0.82、0.63、0.48、0.40倍。且每一种氨基酸添加后都能使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显著增加。其中两种碱性氨基酸中的精氨酸和组氨酸添加后菌丝体中的虫草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91和1.90倍,极性氨基酸中的苏氨酸和天冬酰胺添加后虫草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43和1.42倍,非极性氨基酸中的丙氨酸添加后虫草素含量增加了1.0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虫草素 氨基酸 液体培养 菌丝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富硒条件优化及硒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贲松彬 黄子琪 +2 位作者 王莹 侯潇 陈长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66-269,共4页
选择对蛹虫草富硒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培养基、装液量、培养时间和硒浓度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优化蛹虫草菌丝体的培养条件和富硒条件,并采用ICP-MS方法测定蛹虫草菌丝体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对菌丝体生物量影响较大的因素分... 选择对蛹虫草富硒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培养基、装液量、培养时间和硒浓度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优化蛹虫草菌丝体的培养条件和富硒条件,并采用ICP-MS方法测定蛹虫草菌丝体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对菌丝体生物量影响较大的因素分别为培养时间>硒浓度>培养基种类>装液量,对富硒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硒浓度>培养基种类>培养时间>装液量。最佳富硒条件为:硒浓度10μg/ml、合成培养基、培养6d和3/5装液量;在最优化富硒培养条件下,菌丝体中两种主要药用活性成分:虫草多糖和虫草素,其含量分别为226.3mg/g和2.22mg/g,是非富硒菌丝体中的3.4倍和5.8倍,能大幅提高蛹虫草的药用价值,为富硒可促进虫草多糖和虫草素等活性成分增加的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硒元素 虫草多糖 虫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等三种测定蛹虫草硒含量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莹 铁梅 +3 位作者 康平利 吕永通 贲松彬 陈长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5-818,共4页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试验样本进行消解,分别通过ICP-MS法、HPLC/荧光法和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三种方法测定了富硒蛹虫草菌丝体中硒的含量,对上述几种硒含量测定方法的工作条件、检出限和精确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ICP-MS法、H...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试验样本进行消解,分别通过ICP-MS法、HPLC/荧光法和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三种方法测定了富硒蛹虫草菌丝体中硒的含量,对上述几种硒含量测定方法的工作条件、检出限和精确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ICP-MS法、HPLC/荧光法和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260 7,0.182 1和10.485 9μg.L-1,ICP-MS法的检出限最低,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的检出限最高。在精密度方面,对同一样品以ICP-MS法测硒的标准差为最低,以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测硒为最高。建议当分析样品中硒含量很低时,可选用HPLC/荧光法和ICP-MS法,如分析样品含硒量相对较大,可采用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ICP-MS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何玲玲 王新 +2 位作者 刘彬 王娟 兰丽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2-75,共4页
从板栗中分离纯化得到多糖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沸水提取、Sevag法除蛋白、80%乙醇沉淀的方法从板栗中提取得到板栗多糖CPS。CPS经DEAE-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后,于蒸馏水洗脱液中得到一个纯化多糖组分CPS1。以VC为对照,试验了CPS与CPS1... 从板栗中分离纯化得到多糖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沸水提取、Sevag法除蛋白、80%乙醇沉淀的方法从板栗中提取得到板栗多糖CPS。CPS经DEAE-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后,于蒸馏水洗脱液中得到一个纯化多糖组分CPS1。以VC为对照,试验了CPS与CPS1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CPS与CPS1均具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的能力及还原能力,而且与多糖的浓度成正相关性。其中,CPS对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效果与VC相当。另外,经纯化精制后的CPS1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及还原能力均低于C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多糖 分离纯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多糖苹果果醋的保健功能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贲松彬 张月 +3 位作者 孙冬梅 谷海峰 孟雪莲 陈长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2-237,共6页
目的:虫草多糖与果醋均具有对人体有益的功效,该实验将两者结合,并通过小鼠连续灌胃体内实验,考察虫草多糖果醋抗疲劳、增加免疫力、降血脂和降血糖等方面的功效。方法:首先从蛹虫草子实体中提取虫草多糖。然后以苹果为原料经过酒精发... 目的:虫草多糖与果醋均具有对人体有益的功效,该实验将两者结合,并通过小鼠连续灌胃体内实验,考察虫草多糖果醋抗疲劳、增加免疫力、降血脂和降血糖等方面的功效。方法:首先从蛹虫草子实体中提取虫草多糖。然后以苹果为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备苹果果醋原液,经调配制备苹果果醋。按实验设计添加不同剂量的虫草多糖制备虫草多糖果醋。对成年小鼠进行不同剂量的虫草多糖果醋灌胃后,通过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和游泳后血乳酸含量测定等判定虫草多糖果醋提高小鼠抗疲劳能力的效果。通过抑制迟发型变态反应和增强碳廓清能力测定判定虫草多糖果醋提高小鼠免疫能力的效果。对成年小鼠在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进行不同剂量的虫草多糖果醋灌胃后,通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测定判定虫草多糖果醋对高血脂的预防效果。对成年小鼠高血糖模型进行不同剂量的虫草多糖果醋灌胃后,通过测定血糖值判定虫草多糖果醋的降血糖效果。结果:通过抗疲劳实验研究发现,虫草多糖果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显著提高,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游泳后血乳酸含量显著降低。通过增强免疫力实验研究发现,虫草多糖果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耳肿胀度明显下降,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显著提高。通过辅助降血脂实验发现,虫草多糖果醋组与饲喂高脂饲料的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小鼠体质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通过辅助降血糖实验发现,虫草多糖果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并且各种生物活性实验结果均与虫草多糖果醋中虫草多糖的剂量成正比。虫草多糖果醋的功效要好于虫草多糖和果醋单独使用的功效。结论:虫草多糖果醋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和辅助降血糖的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多糖果醋 辅助降血糖 辅助降血脂 抗疲劳 增强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立江 王永杰 +2 位作者 刘宇 高飞 焉喜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7-112,共6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选用适宜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探讨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南瓜多糖最优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本实验以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选用适宜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探讨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南瓜多糖最优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本实验以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以及醇沉条件对南瓜多糖浸膏得率的影响,并采用乙醇反复沉淀的方法以及大孔吸附树脂对南瓜多糖进行纯化从而得到进一步纯化的南瓜多糖。结果:南瓜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36倍量的水在84℃温度下提取3.2h,提取3次,然后浓缩至1/3体积、以3倍体积95%乙醇醇沉。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纯化的最优条件为20℃条件下上柱,初始液质量浓度取2.84mg/mL,以5BV上柱,5BV的20%乙醇溶液洗脱,最终得到纯化后南瓜多糖的含量可达到60%以上。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实验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南瓜多糖进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多糖 提取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叶多糖的提取、鉴别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玲玲 王新 +2 位作者 王娟 徐亮 刘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8,共4页
采用乙醇对栗叶进行脱脂、水提醇沉方法得到栗叶粗多糖(CLP),再用Sevag法去除多糖中的蛋白质。通过一系列实验对CLP进行了鉴定。Molish试验(α-萘酚试验)、蒽酮-硫酸法试验、Fehling试验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LP是多糖而不是单糖;淀... 采用乙醇对栗叶进行脱脂、水提醇沉方法得到栗叶粗多糖(CLP),再用Sevag法去除多糖中的蛋白质。通过一系列实验对CLP进行了鉴定。Molish试验(α-萘酚试验)、蒽酮-硫酸法试验、Fehling试验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LP是多糖而不是单糖;淀粉的碘试验表明CLP不是淀粉;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LP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以苯酚-硫酸法测定栗叶多糖的含量,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择了栗叶叶多糖的最佳显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叶 多糖 提取 鉴定 苯酚-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丁茶冬青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新 何玲玲 刘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0,共4页
苦丁茶冬青叶经乙醇脱脂、水提醇沉和Sevag法除蛋白,得苦丁茶冬青叶粗多糖KPSⅡ。KPSⅡ经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两个纯化多糖组分KPSⅢa和KPSⅢb。KPSⅢa和KPSⅢb经过硫酸水解,还原乙酰化,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了其组... 苦丁茶冬青叶经乙醇脱脂、水提醇沉和Sevag法除蛋白,得苦丁茶冬青叶粗多糖KPSⅡ。KPSⅡ经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两个纯化多糖组分KPSⅢa和KPSⅢb。KPSⅢa和KPSⅢb经过硫酸水解,还原乙酰化,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了其组成及相对含量。KPSⅢa与KPSⅢb均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其摩尔比分别为10.2:1.0:1.2:8.0:5.4和17.7:1.0:1.1:1.8:4.1。以Fenton反应为产生·OH模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了苦丁茶冬青叶多糖(KPSⅡ、KPSⅢa、KPSⅢb)对模型中产生的·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KPSⅡ、KPSⅢa、KPSⅢb对·OH都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且清除率与多糖的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苦丁茶冬青叶粗多糖KPSⅡ对·OH的清除作用均比纯化多糖(KPSⅢa、KPSⅢb)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冬青叶 多糖 分离纯化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菌丝体发酵培养过程中氨基酸添加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贲松彬 李惠娇 +5 位作者 黄子琪 桑育黎 孟程程 侯潇 牟藤 陈长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33-237,共5页
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是对蛹虫草生长影响较大的3种碱性氨基酸,本实验研究在蛹虫草液体发酵过程中添加上述氨基酸的不同条件对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和其中主要抗癌功能成分虫草素的影响。首先进行添加氨基酸种类、氨基酸的添加量、初始p... 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是对蛹虫草生长影响较大的3种碱性氨基酸,本实验研究在蛹虫草液体发酵过程中添加上述氨基酸的不同条件对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和其中主要抗癌功能成分虫草素的影响。首先进行添加氨基酸种类、氨基酸的添加量、初始pH值、培养温度对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和虫草素含量的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氨基酸种类>培养温度>初始pH值>氨基酸添加量。增加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添加氨基酸种类为精氨酸,培养温度为26℃,培养初始pH值为6,100mLPDA发酵培养液添加精氨酸0.3g。对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氨基酸种类>初始pH值>培养温度>氨基酸添加量。增加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最佳培养条件是添加氨基酸种类为精氨酸,培养温度为24℃,100mLPDA发酵培养液添加0.3g,培养的初始pH值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虫草素 氨基酸 添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丁茶冬青叶多糖KPS Ⅲa的热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新 何玲玲 +2 位作者 孔玉梅 徐亮 刘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46,共3页
采用热重、热重-红外联用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苦丁茶冬青叶多糖KPSⅢa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苦丁茶冬青叶多糖在225℃以下只失去吸附水,在225~625℃间发生剧烈的裂解反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与肝素、淀粉、半乳糖及甲壳素的热分析比较... 采用热重、热重-红外联用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苦丁茶冬青叶多糖KPSⅢa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苦丁茶冬青叶多糖在225℃以下只失去吸附水,在225~625℃间发生剧烈的裂解反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与肝素、淀粉、半乳糖及甲壳素的热分析比较,含有硫酸酯的苦丁茶冬青叶多糖和肝素的热稳定性较低,含氨基的甲壳素的热稳定性最好。说明苦丁茶冬青叶多糖在225℃以下相对稳定,不同的基团对多糖的热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冬青叶 多糖 热重 热重-红外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素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孟雪莲 陈长兰 +6 位作者 孔维娟 单玉华 代启超 李丹 王旭 富晓越 贲松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24-230,共7页
目的:研究虫草素抑制脂多糖(C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培养原代小鼠小胶质细胞,以LPS激活小胶质细胞使NO大量释放,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虫草素(0.1<sup>1</sup>0μmol/L)处理... 目的:研究虫草素抑制脂多糖(C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培养原代小鼠小胶质细胞,以LPS激活小胶质细胞使NO大量释放,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虫草素(0.1<sup>1</sup>0μmol/L)处理,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B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测定小胶质细胞NO释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的mRNA表达。以硝普钠作为NO供体,以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B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作为自由基的供体,分别考察虫草素对NO和DPP日自由基的直接清除作用。分别以H<sub>2</sub>O<sub>2</sub>和以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损伤小鼠PC12神经元细胞,MTT法考察虫草素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此外,以羟胺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虫草素能够显著抑制LPS激活的原代小鼠小胶质细胞NO产生及iN05 mRNA表达,同时不影响细胞的存活率;虫草素具有显著的NO清除和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虫草素本身对PC12小鼠神经元细胞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抑制H<sub>2</sub>O<sub>2</sub>或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此外,虫草素可显著提高H<sub>2</sub>O<sub>2</sub>损伤的PC12细胞中SOD活性。结论:虫草素可通过抑制iNOS转录和直接清除NO而抑制LPS激活小胶质细胞的NO产生;虫草素还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而对PC12神经元细胞产生保护作用,也可通过提高SOD活性而保护H<sub>2</sub>O<sub>2</sub>损伤的PC12细胞。因此,虫草素可能对与小胶质细胞激活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潜在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脂多糖 小胶质细胞激活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联合分子对接研究人血清白蛋白与新的抗肿瘤活性小分子的体外结合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举 宫雪 +2 位作者 徐亮 张力 宫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9-396,共8页
前期研究中合成了全新的以4-苯氧基喹啉环为母核结构的,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TypeⅡ型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N-[3-氟-4-[6-甲氧基-7-[3-(4-甲基-1-哌嗪基)丙氧基]喹啉-4-氧基]苯基]-1-(2-氟苯基)-4-甲基-5-氧代-4,5-二氢-1H-1,2,4-三氮... 前期研究中合成了全新的以4-苯氧基喹啉环为母核结构的,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TypeⅡ型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N-[3-氟-4-[6-甲氧基-7-[3-(4-甲基-1-哌嗪基)丙氧基]喹啉-4-氧基]苯基]-1-(2-氟苯基)-4-甲基-5-氧代-4,5-二氢-1H-1,2,4-三氮唑-3-甲酰胺(LJC-116)。该文进一步通过荧光、同步荧光、三维荧光、紫外-可见吸收等光谱方法联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在模拟生理条件下,LJC-116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研究表明LJC-116通过静态结合作用猝灭HSA的荧光,此静态作用方式同时被三维荧光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确证。在288、299、310 K温度下,计算LJC-116与HSA的表观结合常数的数量级均为104L·mol-1,说明两者的结合是中等强度。热力学常数ΔG°为负值,表明两者的结合是自发的。此外,ΔS°为正值,同时ΔH°为负值表明疏水作用和氢键是形成HSA-LJC-116(1∶11)复合物的主要驱动力。在实验条件下,通过F9r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重叠积分J=7.169 7×10-15cm3·L·mol-1,R=1.28 nm,r=1.69 nm,E=15.6%。表明能量转移效率很高。位点探针试剂华法林和布洛芬的加入实验表明LJC-116与HSA结合部位处于HSA的疏水腔亚结构域ⅡA(siteⅠ)中。两者结合引起HSA的以下变化:内源性荧光猝灭、同步荧光红移0.4 nm,三维荧光光谱红移2 nm,HSA紫外吸收光谱改变以及HSA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增加、疏水性下降。最后,利用分子对接对热力学计算得到的作用力和光谱方法中探讨的HSA构象变化进行了验证。该文全面阐述了两者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为TypeⅡ型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的体内转运情况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HSA) c-Met激酶抑制剂 三维荧光光谱 结合位点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素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过度活化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孟雪莲 刘佳 +5 位作者 刘莹莹 郑良超 高程程 王丹 吕晶 陈长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97-301,306,共6页
目的:研究虫草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过度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采用LPS(1μg/m L)激活巨噬细胞,同时给予0.1~10μmol/L的虫草素处理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检测细胞一... 目的:研究虫草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过度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采用LPS(1μg/m L)激活巨噬细胞,同时给予0.1~10μmol/L的虫草素处理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检测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实验(ELISA)分别检测三种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释放水平,采用Fluo-3/AM染色法以流式细胞仪测定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采用水杨酸法考察虫草素对羟自由基(·OH)清除作用,L-酪氨酸法检测其对过氧亚硝酸根离子自由基(ONOO-)清除作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作用。结果:虫草素在0.1~10μmol/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抑制LPS激活的RAW264.7巨噬细胞释放NO及3种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同时对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虫草素(10μmol/L)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内[Ca^(2+)]i水平异常升高;此外,虫草素对·OH、ONOO-和O_2^-·自由基具有显著清除作用。结论:虫草素可抑制LPS激活的RAW264.7巨噬细胞释放NO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这可能与其抑制了细胞内[Ca^(2+)]i的增高及清除·OH、ONOO-和O_2^-·自由基有关。虫草素可能对巨噬细胞过度激活引起的炎症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脂多糖 巨噬细胞 过度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对制药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徐成斌 孟雪莲 +4 位作者 马溪平 张利红 李法云 付保荣 惠秀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36-1240,共5页
采用分子生物学构建16SrDNA克隆文库的方法对制药废水交替流生物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多样性研究,该反应器对CODcr、氨氮、石油类化合物以及多种特殊污染物均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代表序列的BLAST比对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具有高度多... 采用分子生物学构建16SrDNA克隆文库的方法对制药废水交替流生物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多样性研究,该反应器对CODcr、氨氮、石油类化合物以及多种特殊污染物均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代表序列的BLAST比对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具有高度多样性,优势菌群为Proteobacteria,占78.6%。微生物群落分属7个不同纲,优势顺序为Alphaproteobacteria(39.8%),Betaproteobacteria(23.5%),Gammaproteobacteria(14.3%),Chlorobi1(6.3%),Firmicutes(4.1%),Flavobacteria(1.0%),Deltaproteobacteria(1.0%)。使用VectorNTISuite6.0软件对50个OTU的代表序列和NCBI基因库中最相近的已知细菌16SrDNA序列绘制系统进化树,表明克隆子与已知菌之间的基因系统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微生物多样性 16SrDNA克隆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梨解剖结构及内源激素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淑苓 陈长兰 +4 位作者 王斐 欧春青 王西成 贾敬贤 马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3-206,共4页
以两类不同株型梨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紧凑型与普通型梨一年生嫁接苗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点、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15 a生树新梢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与普通型相比,紧凑型嫩梢中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含量显著较少,细胞分裂素(ZR... 以两类不同株型梨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紧凑型与普通型梨一年生嫁接苗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点、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15 a生树新梢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与普通型相比,紧凑型嫩梢中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含量显著较少,细胞分裂素(ZR及Z+ZR)含量显著较多,生长素(IAA)含量稍高于普通型但差异不显著。紧凑型新梢顶端木薄壁细胞显著增加,导管、木质纤维和可溶性糖显著减少。首次提出确定梨紧凑型基本指标为新梢顶端木质部中木质纤维密度低于1 300个.mm-2,木薄壁细胞密度高于1 700个.mm-2,导管密度低于270个.mm-2;紧凑型梨树节间变短可能是赤霉素(GA3)含量减少引起的,顶端的膨大生长等现象则可能是细胞分裂素积累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 解剖结构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