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6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经济价值
1
作者 王伟光 王洋洋 孙福全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142,共11页
通过政策引导更多企业主动参与或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激发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集聚更多资源攻克具有类公共物品属性的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技术封锁,这种政府支持引导下的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自发的技术创新活动一起... 通过政策引导更多企业主动参与或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激发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集聚更多资源攻克具有类公共物品属性的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技术封锁,这种政府支持引导下的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自发的技术创新活动一起强化着产业自主可控水平。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政府支持的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价值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持的企业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经济价值,其影响路径主要体现在创新效率、市场势力、风险承担能力3个方面;在私营企业、大企业中,政府支持的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价值的促进作用更强;提升企业承担国家战略性研发活动的能力,有益于释放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增值效应,增强企业经济竞争力,保障产业安全以及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经济价值 创新效率 市场势力 风险承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还是“数字负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谢地 毛嵩盛 贺城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66,共22页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而提高我国市场一体化水平必须同发展数字经济相结合。本文通过利用2001—2022年全国市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指数,使用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指数测度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而检验...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而提高我国市场一体化水平必须同发展数字经济相结合。本文通过利用2001—2022年全国市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指数,使用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指数测度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而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市场一体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其次,贸易成本降低、营商环境优化和流通效率提升是数字经济影响市场一体化的作用机制。最后,数字经济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存在自身门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门槛,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高于门槛值时,对市场一体化促进程度较高;同时,当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数字经济对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我国应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市场一体化 数字鸿沟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笔谈
3
作者 刘伟 杨瑞龙 +8 位作者 陈小亮 陈斌开 赵德起 林晨 方福前 洪俊杰 程霖 岳翔宇 郑新业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7,共23页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探索
4
作者 和军 田园园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9,共11页
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是“十五五”时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区域间发展差距依然存在,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国... 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是“十五五”时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区域间发展差距依然存在,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国土安全格局有待夯实,陆海资源保护利用统筹水平较低;与此同时,区域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国土空间供需错位明显等新问题也逐渐显现。为此,一要充分彰显区域经济布局对国土空间体系的引领功能;二要着力完善国土空间体系,为区域经济布局提供坚实支撑。故而,“十五五”时期应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相对差距;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精心打造绿色发展体系,持续完善生态保护机制;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健全陆海规划机制,全力促进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布局 国土空间体系 优势互补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韧性——基于国家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5
作者 霍春辉 潘浩东 庞铭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9,共9页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增长动能不足的背景下,探究如何增强经济韧性成为如今重要的议题。现有文献多聚焦于传统经济刺激政策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少关注制度创新对长期经济韧性的培育作用。文章基于2008—2021年中国276个地级市...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增长动能不足的背景下,探究如何增强经济韧性成为如今重要的议题。现有文献多聚焦于传统经济刺激政策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少关注制度创新对长期经济韧性的培育作用。文章基于2008—2021年中国27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建设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韧性,并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不仅通过强化政府的创新引领作用和优化人才磁场效应直接推动经济韧性提升,还进一步与地区数字化水平及商业信用环境协同作用,形成更为有效的政策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副省级及超特大城市在政策实施上更易发挥促进作用。文章为理解经济韧性形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提升知识产权政策的区域适配性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经济韧性 知识产权保护 抵御能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子凤 张桂文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构建数字经济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空间... 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构建数字经济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就业需求创造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劳动力流动效应是数字经济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仅具有异质性影响,还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应提高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统筹推进区域间、产业间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资源 配置效率 门槛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与企业韧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淑瑶 汤吉军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40,共13页
基于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本文探究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可以显著提升企业韧性,且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核心... 基于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本文探究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可以显著提升企业韧性,且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主要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供需协调和优化内部控制三条路径增强企业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对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和企业数字化水平较高的情境下更显著。因此,本文建议政府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为抓手,增强企业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产业集聚 企业韧性 供需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
8
作者 张莉 聂荣 张杨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3-117,共5页
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其通过深度赋能“双碳”相关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新兴业态培育,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创新路径。文章基于2013—2023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 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其通过深度赋能“双碳”相关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新兴业态培育,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创新路径。文章基于2013—2023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系统考察了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与碳排放呈现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第二,数字经济主要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升级三条路径来降低碳排放;第三,相较于西部地区,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降低碳排放的作用更明显;第四,数字经济不仅能够降低本地区碳排放,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降低邻近地区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空间溢出 产业结构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思莹 白桦 李政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255,共8页
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一般规律来讲,人们创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动力来源,生产关系变革是生产力的“质”变契机,而数实融合正是通过培育新发展动能和重塑新生产关系而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从现代化产业体系角度来看,数实融... 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一般规律来讲,人们创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动力来源,生产关系变革是生产力的“质”变契机,而数实融合正是通过培育新发展动能和重塑新生产关系而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从现代化产业体系角度来看,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机制在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发展。然而,数实融合在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也存在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不牢、体制机制僵化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制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如何提升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张莉 陈凯 张杨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7,共14页
数字经济为实现经济增长与土地绿色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基于2003—2023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 数字经济为实现经济增长与土地绿色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基于2003—2023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提升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政策能够增强数字经济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效应;数字经济对长江中游、下游地区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效应更明显;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产业集聚、促进技术创新和加强环境规制提升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数字经济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产生正向影响,且长期溢出效应大于短期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受到地理距离的限制,随地理距离增加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直至不显著的趋势。为了提升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应充分发挥空间联动效应,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区域数字产业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出口扩张的影响研究--基于不确定性的中介效应
11
作者 沈和斌 张丹宁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7,共11页
从不确定性的中介效应入手,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贸易规模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结合数字经济理论、信息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认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信息获取、降低不确定性促进企业出口扩张。实证方面,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 从不确定性的中介效应入手,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贸易规模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结合数字经济理论、信息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认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信息获取、降低不确定性促进企业出口扩张。实证方面,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使用所在地区与杭州市的球面距离以及1984年邮电局数和固定电话数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规模的增长、优化企业的出口贸易边际和出口量价结构,在考虑数字经济指数稳健性、零贸易问题和内生性因素后,实证结果仍然是稳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降低不确定性进而促进企业出口扩张;异质性结果分析表明,由于产品、企业和城市层面差异,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出口扩张的推动效果也不尽相同。研究结论为理解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企业出口扩张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企业出口扩张 信息获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视域下企业绿色投资决策及经济后果:框架与展望
12
作者 张弛 赵鹤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1-29,共9页
绿色投资是企业开展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绩效的基本保障和必要措施。文章从环境战略视角出发,对企业绿色投资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构建环境战略下的企业绿色投资决策模型,并据以对企业绿色投资驱动因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一致型绿... 绿色投资是企业开展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绩效的基本保障和必要措施。文章从环境战略视角出发,对企业绿色投资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构建环境战略下的企业绿色投资决策模型,并据以对企业绿色投资驱动因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一致型绿色投资和差异型绿色投资所引发的差异性经济后果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关理论命题,从而构筑基于环境战略的企业绿色投资决策及经济后果研究框架,有助于推动并完善企业绿色投资的驱动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为未来环境战略视角下的企业绿色投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最后,从公司治理因素的驱动、资本市场的反应以及合法性的调节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战略 企业绿色投资 合法性压力 经济性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金融化:评价指数、分布动态与区域收敛
13
作者 陈壮 焦方义 曾伏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7,共19页
采用熵值—TOPSIS法构建中国经济金融化综合评价指数,利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收敛模型以及马尔科夫链估计,考察2003—2022年中国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收敛态势和状态转移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金融化快速增... 采用熵值—TOPSIS法构建中国经济金融化综合评价指数,利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收敛模型以及马尔科夫链估计,考察2003—2022年中国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收敛态势和状态转移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金融化快速增长,三大区域异质性明显,全国和东部区域内差异扩大,中部和西部区域内差异缩小,同时区域间差异拉动作用加大,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影响力稳定。中国经济金融化进程在全国及三大区域呈显著的σ收敛和空间β收敛,并伴随“俱乐部趋同”效应,体现为空间状态转移趋同化。据此,关注经济金融化总体演进布局,统筹金融资源的时空配置,因地制宜实施金融政策,重视区域空间联动作用,为中国经济“去金融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金融化 评价指数 分布动态 区域差异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吗?
14
作者 何彤彤 刘文革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94,共14页
基于中国专利申请数据库数据,采用专利共分类法测算2013-2019年中国280个城市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探究制度型开放对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制度型开放能够显著提高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 基于中国专利申请数据库数据,采用专利共分类法测算2013-2019年中国280个城市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探究制度型开放对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制度型开放能够显著提高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水平。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制度型开放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和提高数字技术水平两个渠道促进地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创新贸易监管方式、改革投资管理制度和完善法治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并且在市场分割程度较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经济发达地区,制度型开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作用更显著。以上研究结论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提供了方向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 市场效应 数字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
15
作者 李政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4,285,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已经形成内容丰富、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深刻回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已经形成内容丰富、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目标、原则、路径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其核心要义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持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坚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经验和规律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企业跨国并购:理论机理与中国证据
16
作者 邵宇佳 郭悦 卫平东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5,96,共12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获取成本显著降低,这为企业参与跨国并购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11—2020年的跨国并购数据,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企业跨国并购具有显著促...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获取成本显著降低,这为企业参与跨国并购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11—2020年的跨国并购数据,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企业跨国并购具有显著促进效应。机制检验显示,数字经济通过增强企业信息优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跨国并购。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在“一带一路”沿线省市、无其他机构股份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中较为显著,而且地区开放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对企业跨国并购的促进作用。此外,数字经济还有助于提升企业跨国并购的频率和规模。文章不仅为企业参与跨国并购提供重要参考,也为国家对外发展战略提供相关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跨国并购 信息不对称 地区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
17
作者 郭晓玲 杜洪优 张欣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0-36,共7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作为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新动能,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效应尚待论证。文章基于2013—2023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作为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新动能,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效应尚待论证。文章基于2013—2023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来促进共同富裕;进一步分析发现,城镇化率在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中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城镇化率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治松 贾凯威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20,共4页
本文运用非限制性VAR模型方法,采用1980—2007年的年度数据,对振兴背景下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自2003年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经济增长与教育支出均出现增长拐点,辽宁省政府教育... 本文运用非限制性VAR模型方法,采用1980—2007年的年度数据,对振兴背景下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自2003年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经济增长与教育支出均出现增长拐点,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而在短期内这种拉动作用并不明显,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构成了辽宁省经济增长与政府教育支出两者之间的运动轨迹。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政府教育支出 经济增长 协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韦邦荣 杨玉生 《技术经济》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辽宁省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进出口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进口、出口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出口、进口、进出口总...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辽宁省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进出口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进口、出口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因此,辽宁省的经济增长仍是出口导向型的,应在加大出口的同时,重视进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单位根检验 协整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碳视角的辽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宋琪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年第1期156-160,共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探讨了辽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利用1990-2010年辽宁省环境污染各项指标与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的环境质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库兹涅茨假... 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探讨了辽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利用1990-2010年辽宁省环境污染各项指标与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的环境质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库兹涅茨假说成立,同时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会对环境污染各项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低碳经济 库兹涅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