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国技术并购因素组态与创新绩效因果关系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牛晓晨 邢源源 孟凡臣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35,共16页
跨国技术并购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前人研究并没有解释重要条件因素组态为什么和如何引发高/低创新能力提升。本文采用归纳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证明了并购后创新能力提升的高低与条件因素组态之间... 跨国技术并购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前人研究并没有解释重要条件因素组态为什么和如何引发高/低创新能力提升。本文采用归纳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证明了并购后创新能力提升的高低与条件因素组态之间存在并发、等效和不对称的因果关系,开发了"跨国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复杂因果关系"中观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技术并购 创新绩效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并购整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认识、估价和研究“文革文学”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卫平 穆莹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10,128,共5页
"文革文学"由于产生于非正常的时代,因此,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悲剧时代,这是毫无疑义的。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是"开采的富矿"。但"文革"是有文学的,尽管它的文学价值不高,但仍有研究必要。在中国文学史的链条... "文革文学"由于产生于非正常的时代,因此,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悲剧时代,这是毫无疑义的。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是"开采的富矿"。但"文革"是有文学的,尽管它的文学价值不高,但仍有研究必要。在中国文学史的链条上,"文革文学"这个环节是不能缺少的,否则,文学的历史就出现了"断裂"、"断代",就是不完整的。研究"文革文学",要注意克服三种倾向。应该设身处地,还原历史,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整理和发掘"文革文学",不能过度阐释、强制阐释。对于样板戏、《金光大道》、"地下写作"等都要辩证地分析,对于"文革"时期的"文学生活"资料也应进一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 估价 “文革文学” 设身处地 辩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影响下城市群空间关联形态与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齐昕 王立军 +1 位作者 张家星 王妃玥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6-427,共12页
以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城市群为例,选取2009—2018年各城市群地级及以上城市相关数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实证研究高铁建设对各城市群的空间关联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空间关联形态方面,通过高铁建设,各城... 以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城市群为例,选取2009—2018年各城市群地级及以上城市相关数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实证研究高铁建设对各城市群的空间关联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空间关联形态方面,通过高铁建设,各城市群内所辖城市的节点中心度均有所提升、城市之间的关联更为紧密,但各城市在城市群中的排名位序变化趋势各异,形成了具有差异性的城市群空间关联位序结构。在经济增长效应方面,高铁建设促进了珠三角、辽中南和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其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且依次减弱,各城市群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关联程度越高,越能够获得更大的高铁建设正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空间关联结构 城市群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时序范畴看“X前/X后”的本质属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春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46,共8页
本文首先从事件顺序与表述顺序,探讨存在于事件层面的顺序事件在话语形式层面上顺叙或逆叙的两种表述顺序。其次,证明并非事件顺序决定表述顺序,而是表达主体决定话语先后。换言之,在事件层面与话语形式层面有一个表达层面即时序范畴,... 本文首先从事件顺序与表述顺序,探讨存在于事件层面的顺序事件在话语形式层面上顺叙或逆叙的两种表述顺序。其次,证明并非事件顺序决定表述顺序,而是表达主体决定话语先后。换言之,在事件层面与话语形式层面有一个表达层面即时序范畴,并进一步说明此范畴作为"X前"、"X后"的本质属性是表达者选择的结果。最后,以"X前"、"X后"在话语形式层面上的实现状态,分析在事件表述中对此类形式的实际使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前” “X后” 顺叙 逆叙 时序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破防”的形成及语义拓展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凤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74,共4页
“破防”源自“突破防线”“冲破防线”类动宾短语,是在音律和高频使用率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通过提取其原型句法结构中的代表性语素而创造出来的缩略式复音词。“破防”语义系统构建过程中,隐喻引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凸显本体... “破防”源自“突破防线”“冲破防线”类动宾短语,是在音律和高频使用率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通过提取其原型句法结构中的代表性语素而创造出来的缩略式复音词。“破防”语义系统构建过程中,隐喻引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凸显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其由突破有形的防线引申指抽象的防线被攻破。2021年,“破防”实现了跨认知域的映射,引申指内心受到触动后的情感共鸣与感动,成为年度热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防 缩略 韵律机制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