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精品教材——兼评逄锦聚教授主编、南开大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1
作者 林木西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共7页
由逄锦聚教授主编、南开大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中的中国经济学系列第一批出版发行的“双子座”教材之一。这部重点教材是推进习近平经济思... 由逄锦聚教授主编、南开大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中的中国经济学系列第一批出版发行的“双子座”教材之一。这部重点教材是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化体系化研究和阐释的示范性成果,是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推进全国高校经济学原创性教材的先导性成果,是一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品教材。该教材从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内容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了学理性阐述,从制度导向上对社会主义经济赋予新的内容、对新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结构进行了系统化分析,从而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和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进行先行尝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质生产力实践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木西 丁柯文 王璐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8,共10页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注东北振兴,在三次视察东北时不断地提出东北振兴的新思路、新对策,最终聚焦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呈现出一个脉络清晰、循序渐进的振兴...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注东北振兴,在三次视察东北时不断地提出东北振兴的新思路、新对策,最终聚焦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呈现出一个脉络清晰、循序渐进的振兴东北新路径。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东北重要讲话精神,可以发现东北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遵循的实践路径,具体要做到“四个聚焦”、完成“六大任务”、进一步夯实“五大安全”。东北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自身高质量发展,而且必须在全国一盘棋下发挥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动能 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的经济解释
3
作者 赵德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93,共17页
经济社会发展中,市场伴随左右,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表现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世界上不同的市场运行实践、不同地区同一市场运行实践成效千差万别,其背后的逻辑值得研究。以此为起点,可从知识、创造力、权利、价格、竞争、货币、第三方... 经济社会发展中,市场伴随左右,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表现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世界上不同的市场运行实践、不同地区同一市场运行实践成效千差万别,其背后的逻辑值得研究。以此为起点,可从知识、创造力、权利、价格、竞争、货币、第三方力量等与市场密切相关因素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两个方面对市场的运行逻辑进行深入探究。市场是从知识中获取创造力的人们创造出来的以价格、竞争、货币等为核心要素,在第三方力量的保障下,通过产权让渡来提高经济品交易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与交易者创造力匹配的需求的一种制度。市场的发展水平是以交易者需求满足程度为根本标志的,市场中经济品、权利、第三方力量、创造力的供求失衡本质是交易者需求满足度的下降。交易者的创造力是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交易者的创造力与其在市场中的需求满足度是完全匹配的,专门化的知识会不断激发交易者的创造力。价格的弹性区间生成了竞争的弹性区间,两种区间是市场保持活力的重要支撑。第三方力量除了可以保障市场交易,还可以用配置权利的方式对市场进行纠错与提速。市场要素构建出的不同结构市场运行机制无优劣之分,符合实际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其提高交易者需求满足度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 交易 需求 创造力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耦合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木西 王聪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8,共18页
本文构建了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耦合发展模型,基于熵权TOPSIS和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耦合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系数和莫兰指数对耦合度的... 本文构建了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耦合发展模型,基于熵权TOPSIS和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耦合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系数和莫兰指数对耦合度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Tobit模型探讨了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耦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在全国层面上,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耦合度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目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第二,耦合度的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除东北地区存在σ收敛外,全国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呈发散态势;耦合度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大部分省份呈“高-高”或“低-低”聚集特征。第三,金融规模、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和社会福利对耦合度有正向影响,政府干预有负向影响,且这些因素对耦合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 耦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