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酸梭菌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刘秋晨 吴怡琦 +4 位作者 翟宏旭 陈玲 刘恩 施寿荣 刘艳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13-117,共5页
研究旨在建立丁酸梭菌的检测方法。试验将丁酸梭菌纯化菌粉稀释后涂布于改良FTG、FTG、TSC及TSN等4种不同培养基中,筛选适宜的培养基,并设置温度及pH值梯度筛选最适宜条件,再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PCR及测序鉴定验证丁酸梭菌... 研究旨在建立丁酸梭菌的检测方法。试验将丁酸梭菌纯化菌粉稀释后涂布于改良FTG、FTG、TSC及TSN等4种不同培养基中,筛选适宜的培养基,并设置温度及pH值梯度筛选最适宜条件,再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PCR及测序鉴定验证丁酸梭菌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通过观察形态及菌落计数筛选出一种成本低、专属性强、易于观察计数丁酸梭菌的改良FTG培养基;培养基pH值(7.0±0.2)、温度(37±1)℃为最适培养条件;所检测菌为革兰氏阳性,菌体为杆状或梭状,端生或次端生芽孢,对乳糖、水杨苷、木糖、淀粉、蜜二糖与棉籽糖呈阳性反应;样品及丁酸梭菌阳性对照均在548 bp处出现条带,序列同源性达96%以上,表明该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研究表明,试验筛选出一种专属性强、易于观察计数丁酸梭菌的改良FTG培养基,能够高效地检测丁酸梭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培养基改良 生化鉴定 PCR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2
作者 翟宏旭 王晓晨 刘艳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2期50-57,共8页
为分析评定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测定,选用C_(18)色谱柱,乙腈-水-冰醋酸(100∶197∶3)为流动相,224 nm波长下检测,并建立HPLC法测定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含量的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引入的标准... 为分析评定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测定,选用C_(18)色谱柱,乙腈-水-冰醋酸(100∶197∶3)为流动相,224 nm波长下检测,并建立HPLC法测定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含量的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置信概率95%时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给出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测定结果表明,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源于称量、溶液配制及峰面积测定过程。含量测定的标准不确定度为1.16%,扩展不确定度为2.32%。含量测定结果表示为(97.3±2.32)%,包含因子k=2。该方法适用于HPLC法测定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可为氟苯尼考可溶性粉的质量控制和客观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氟苯尼考可溶性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肉鸡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单春乔 翟宏旭 +5 位作者 李娟 王岩 于洪敏 吴怡琦 刘恩 刘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39-4251,共13页
【目的】探究丁酸梭菌在肉鸡消化道内的定植能力以及丁酸梭菌对肉鸡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择9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空白组灌喂... 【目的】探究丁酸梭菌在肉鸡消化道内的定植能力以及丁酸梭菌对肉鸡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择9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空白组灌喂生理盐水,丁酸梭菌组灌服荧光标记的丁酸梭菌,3 h及16日龄进行解剖并采集回肠上皮细胞观察荧光情况。随后另外选择3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1~6 d饲喂含丁酸梭菌的饲粮,之后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全程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21 d。在16和21日龄时,分别采集回肠和盲肠中段内容物,测定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并进行微生物种类、物种丰度比例、菌属以及蛋白功能丰度等差异分析。【结果】3 h及16日龄丁酸梭菌组回肠上皮细胞周围均呈现出荧光现象,表明丁酸梭菌能够定植于消化道上皮细胞。短链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肉鸡回肠内容物中,试验组16日龄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21日龄丙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异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在盲肠内容物中,试验组16日龄肉鸡丁酸和戊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异戊酸和己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21日龄丁酸和异戊酸均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异丁酸、己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均显著增加(P<0.05)。门水平上微生物种类分析发现,16日龄样本中厚壁菌门为优势菌群,丰度最高;21日龄样本中微生物种类增多,其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群,丰度较高,16和21日龄试验组的优势菌群均高于对照组。物种丰度比例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6日龄试验组厌氧菌属的物种丰度比例显著增加(P<0.05),而去氟球菌属、丛毛单胞菌属、肠杆菌属等7种菌属的物种丰度比例显著降低(P<0.05);21日龄试验组铁杆菌属、毛球菌属等6种菌属的物种丰度比例显著增加(P<0.05),变形菌属、浮霉菌属、装甲菌门GP5的物种丰度属显著降低(P<0.05)。菌属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6日龄试验组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布劳特氏菌属,对照组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梭状芽孢杆菌属和未分类毛螺旋菌属;21日龄试验组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未分类拟杆菌、毛球菌属、乳酸杆菌目、乳球菌属等,对照组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诺兰克酸杆菌GP4、丛毛单胞菌科等。菌群蛋白功能丰度分析结果显示,16日龄试验组甲基受体趋化性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氨基酸转移酶亚基A的丰度均高于对照组,21日龄试验组ECF亚家族RNA聚合酶δ-70因子、丙氨酸的丰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丁酸梭菌可以在肉鸡回肠上皮细胞中定植;丁酸梭菌可增加肠道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微生物种类及有益菌属,提高物种丰度及功能蛋白丰度,从而促进肠道功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定植 肉鸡 短链脂肪酸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抑菌特性研究及小鼠体内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洋 崔亚微 +5 位作者 曹艳子 顾艳丽 李锡臻 王庭 刘明春 江国托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5-59,共5页
试验考察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对霉菌的抑制作用,通过小鼠试验考察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安全性。采用牛津杯方法考察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多种霉菌的抑制作用,经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灌胃菌体发酵液确定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应用安全。结果显示:贝... 试验考察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对霉菌的抑制作用,通过小鼠试验考察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安全性。采用牛津杯方法考察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多种霉菌的抑制作用,经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灌胃菌体发酵液确定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应用安全。结果显示: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液对三线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鲜绿青霉、雪腐镰刀菌和黑霉等10株霉菌致病菌均具有中敏抑制作用。小鼠急性安全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外观、症状、死亡情况、脏器指数、脏器组织切片、血液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试验贝莱斯芽孢杆菌具有安全性,可用于饲料生产中,抑制霉菌的滋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霉菌 抑制作用 安全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