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血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7期638-639,共2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011年住院及门诊患者65例,平均年龄(58±8.3)岁,病程8年~15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在糖尿病健康教育,运动及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基础上,... 目的:观察舒血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011年住院及门诊患者65例,平均年龄(58±8.3)岁,病程8年~15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在糖尿病健康教育,运动及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基础上,根据血糖给予胰岛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时间为8周。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等。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两组的BuN及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与对照组24h尿白蛋白量明显下降,[(121±18.6)mgvs(180±20.3)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疗组与对照组SOD[(89.4±11.3)nU/mlvs(61.0±10.1)nU/ml比较,显著升高(P<0.05);其两组MDA[(3.9±1.7)nU/mlvs(5.0±1.5)nU/ml]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舒血宁具有一定的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早期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有一定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砜膜滤器无肝素抗凝CBP在治疗消化道出血MODS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谢志明 谢佳琳 +2 位作者 韩静 宋桂敏 王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X期162-163,共2页
目的:观察聚砜膜血滤器在无肝素情况下行CBP治疗中凝血情况。方法:治疗前按顺序连接好管路及滤器:①用生理盐水500ml冲洗管路及滤器;②用50mg/500ml肝素盐水2000ml冲洗浸泡滤器及管路,血泵速为100ml/min,后排空肝素盐水;③再用生理盐水5... 目的:观察聚砜膜血滤器在无肝素情况下行CBP治疗中凝血情况。方法:治疗前按顺序连接好管路及滤器:①用生理盐水500ml冲洗管路及滤器;②用50mg/500ml肝素盐水2000ml冲洗浸泡滤器及管路,血泵速为100ml/min,后排空肝素盐水;③再用生理盐水500ml冲洗滤器和管路,将多余的肝素冲净待用。结果:16例患者共行无肝素CBP治疗122人次,13例患者治疗后出血及肾功损害情况好转,过渡到常规透析或停止透析;2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22次治疗中,血滤器凝血情况分别为0级79次,1级25次,2级12次,3级6次。3级6次均与治疗过程中血压偏低、血流量不足有关。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检查凝血指标,结果无明显变化;清除毒素及超滤指标与有肝素抗凝滤器相比无差异。结论:聚砜膜血滤器在无肝素情况下行CBP治疗并消化道出血MODS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膜 无肝素抗凝 连续性血液净化 消化道出血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P5和AQP8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涛 王巍 +3 位作者 李晴 李强 李东升 孙宏治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5和水通道蛋白8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人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人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QP5和AQP8的表达。结果 AQP5主要表达于人...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5和水通道蛋白8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人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人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QP5和AQP8的表达。结果 AQP5主要表达于人结肠癌组织中肿瘤细胞,癌旁正常组织基本没有表达;AQP8主要表达于癌旁正常组织,而在人结肠癌组织肿瘤细胞则基本没有表达。结论 AQP5在人结肠癌组织肿瘤细胞中高表达,AQP8在人结肠癌癌旁正常组织中高表达,二者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和淋巴转移相关,在人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P5 AQP8 结肠癌 免疫组化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xl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王巍 杨涛 +4 位作者 李晴 李强 李东升 白光 孙宏治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1-2,4,共3页
目的研究Axl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人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人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Axl的表达。结果 Axl高表达于人结肠癌组织中,在癌旁正常组织... 目的研究Axl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人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人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Axl的表达。结果 Axl高表达于人结肠癌组织中,在癌旁正常组织低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xl在人结肠癌组织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可能在人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L 结肠癌 免疫组化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双基因Adv CD40L-IRES2-ICOSL对小鼠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杨涛 王巍 +3 位作者 李晴 李强 李东升 孙宏治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0期11-12,14,共3页
目的探讨CD40L-IRES2-ICOSL腺病毒载体对小鼠乳腺癌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分别构建腺病毒载体,建立小鼠乳腺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2周后于瘤体内分别注射转染有空载体及不同的重组载体的乳腺癌细胞,观察组织病理改变... 目的探讨CD40L-IRES2-ICOSL腺病毒载体对小鼠乳腺癌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分别构建腺病毒载体,建立小鼠乳腺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2周后于瘤体内分别注射转染有空载体及不同的重组载体的乳腺癌细胞,观察组织病理改变、肿瘤体积、重量变化和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 CD40L组、ICOSL组、CD40L-IRES2-ICOSL组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CD40L组、ICOSL组肿瘤生长减缓,体积减小,荷瘤生存期延长,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CD40L-IRES2-ICOSL组尤为显著(P<0.01);CD40L组与ICOSL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共表达双基因Adv CD40L-IRES2-ICOSL治疗小鼠乳腺癌动物模型,能直接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动物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治疗 ADV CD40L-IRES2-ICO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单抗联合TNP-470治疗结肠癌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巍 杨涛 +4 位作者 李晴 李强 李东升 孙宏治 白光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治疗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的疗效,二者是否有协同效果。方法随机将48只大肠癌裸鼠分为对照组(A组)、贝伐单抗组(B组)、血管生成抑制剂(C组)、贝伐单抗与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组(D组),A组于左侧腋部...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治疗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的疗效,二者是否有协同效果。方法随机将48只大肠癌裸鼠分为对照组(A组)、贝伐单抗组(B组)、血管生成抑制剂(C组)、贝伐单抗与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组(D组),A组于左侧腋部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30mg/kg,B组于左侧腋部皮下注射贝伐单抗5mg/kg,C组于左侧腋部皮下注射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 30mg/kg,D组于左侧腋部皮下注射贝伐单抗5mg/kg和TNP-470 30mg/kg,1次/d,连用14d,至治疗结束时处死裸鼠,测量皮下移植瘤的长短径,分析各组间肿瘤体积差异的显著性;测量皮下移植瘤重量,计算抑瘤率;用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测定裸鼠移植瘤凋亡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转移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各实验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瘤重、抑瘤率,D组和A组、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B组、C组和A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B、C、D组均可诱导移植瘤的凋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中的VEGF表达及MVD计数较A、B、C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伐单抗与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联合治疗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比贝伐单抗或TNP-470单药治疗具有更强的抑瘤作用,二者联和应用,抗肿瘤效应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贝伐单抗 TNP-4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庞娟 刘琳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2期67-67,共1页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HD+HP)20例,每周透析3次,每月2-4次血液灌流,对照组(单纯HD)20例,每周透析...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HD+HP)20例,每周透析3次,每月2-4次血液灌流,对照组(单纯HD)20例,每周透析3次。共2个月。结论 HD+HP可清除尿毒症患者血中的大中分子毒素,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