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凋亡因子Bcl-xl和Bcl-2及Bax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高薇 冯欣 +2 位作者 任立冰 李云霞 李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776-2779,共4页
目的探讨Bcl-2家族成员Bcl-xl、Bcl-2及Bax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过程中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明确RA的发病机制。方法 16只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胶原诱导的RA模型组,每组8只。在初次免疫后6周处死大鼠,应用... 目的探讨Bcl-2家族成员Bcl-xl、Bcl-2及Bax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过程中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明确RA的发病机制。方法 16只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胶原诱导的RA模型组,每组8只。在初次免疫后6周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化、RT-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xl、Bcl-2、Bax基因及蛋白质在RA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RA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Bcl-xl、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大鼠滑膜组织可见微量的Bax mRNA阳性表达,但其表达水平仍显著低于RA模型组(P<0.05)。同时,在正常对照组大鼠滑膜组织Bcl-xl、Bcl-2及Bax蛋白质均有少量表达,但在RA模型组三者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Bcl-xl、Bcl-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Bax蛋白表达水平虽比RA模型组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A发病过程中抗凋亡因子Bcl-xl、Bcl-2呈明显高表达状态,而促凋亡因子Bax的基因及蛋白质水平升高幅度远远低于抗凋亡基因Bcl-xl及Bcl-2升高的水平,造成滑膜细胞增殖/凋亡失衡,促进了RA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细胞凋亡 Bcl—xl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及与白介素33及其受体人基质裂解素2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燕 冯欣 +2 位作者 高薇 张丹丹 董争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52-2256,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与细胞因子白介素33(IL-33)及其受体人基质裂解素2(ST2)的相关性,为RA-IL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风湿免疫科初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14例,进一步分...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与细胞因子白介素33(IL-33)及其受体人基质裂解素2(ST2)的相关性,为RA-IL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风湿免疫科初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14例,进一步分为RA-ILD组(21例)和RA组(93例),观察各组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以上各组参加者的血清IL-33及其受体ST2水平。结果 (1)RA-ILD在RA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8.4%(21/114)。(2)与RA组相比,RA-ILD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晨僵时间长,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较多,关节功能分级和手X线分期较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RS)、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CPA)、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也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病例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四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对照组相比,两病例组血清IL-33及ST2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A-ILD组高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IL-33水平与RF、ACPA滴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7、0.550,P<0.01);与DLCO水平呈负相关(r=-0.801,P<0.01)。结论 RA-ILD易发生于年龄偏大、病程较长的RA患者中,且与疾病活动度及ACPA有关;血清IL-33及ST2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且可能与RA-ILD的发病有关;IL-33水平增高可能为RA预后不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肺疾病 间质性 白细胞介素33 人基质裂解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STAT3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畅 高薇 冯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2,I0002,共7页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干扰沉默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评价其有效性,为RA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鸡Ⅱ型胶原诱导方法建立大鼠RA(CIA)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非关节炎大鼠)、模...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干扰沉默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评价其有效性,为RA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鸡Ⅱ型胶原诱导方法建立大鼠RA(CIA)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非关节炎大鼠)、模型组(不给予治疗的关节炎大鼠)、阴性对照组(给予乱码RNA的关节炎大鼠)和治疗组(给予STAT3特异干扰siRNA的关节炎大鼠),实验中siRNA均由慢病毒颗粒包载。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每7d检测大鼠关节病变程度并记录,实验第35天处死大鼠后观察其关节病理切片并进行评分;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STAT3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鼠临床及形态学表现均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滑膜组织中STAT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或P<0.01),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滑膜组织中STAT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局部注射siRNA阻断STAT3的表达可明显改善RA大鼠关节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其机制可能与STAT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RNA干扰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慢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亚媛 高薇 +1 位作者 王燕 冯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569-3572,共4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的影响。方法取本院2012年2—12月行关节镜滑膜切除的RA患者的滑膜组织,先进行RA FLS培养。将FLS分为5组:空白组(正常培养的FLS)、阴性... 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的影响。方法取本院2012年2—12月行关节镜滑膜切除的RA患者的滑膜组织,先进行RA FLS培养。将FLS分为5组:空白组(正常培养的FLS)、阴性对照组(加入空白质粒的FLS)、RNAi-1组、RNAi-2组和RNAi-3组,后3个组均加入靶向小干扰RNA(siRNA)的重组质粒,分别针对3个不同的靶点。然后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FLS中STAT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FLS增殖情况〔以490 nm处的吸光度(A)值代表活细胞数量〕。结果 (1)在转染RA FLS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RNAi-1组、RNAi-2组和RNAi-3组STAT3 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27.32±2.06)%、(30.61±2.47)%、(76.99±2.05)%、(72.75±1.74)%和(66.50±2.47)%,STAT3表达抑制率分别为(44.35±2.04)%、(43.10±2.59)%、(83.57±1.56)%、(77.05±0.54)%和(69.44±2.76)%,5组STAT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抑制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2.92和248.08;P<0.01);其中RNAi-1组、RNAi-2组和RNAi-3组STAT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抑制率均高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P<0.05)。(2)空白组、阴性对照组以及RNAi组(即RNAi-1组)A值分别为(0.553 3±0.343 2)、(0.535 0±0.337 3)和(0.158 3±0.079 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1,P=0.047);其中空白组A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2);RNAi组A值均低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P值分别为0.028和0.035)。结论 RNA干扰沉默STAT3能够有效抑制RA FLS中STAT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并能明显抑制FLS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RNA 小分子干扰 细胞增殖 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骨桥蛋白抗体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关节炎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宋颖 高薇 刘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5-410,共6页
目的研究抗骨桥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抽取6只为正常对照组,34只建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选取24只关节炎指数>2的大鼠(其余10只剔除),随机分为模型组、抗骨桥蛋白抗体... 目的研究抗骨桥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抽取6只为正常对照组,34只建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选取24只关节炎指数>2的大鼠(其余10只剔除),随机分为模型组、抗骨桥蛋白抗体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记录大鼠体质量、关节炎指数和左后足足趾容积。第35天处死大鼠,取其关节进行HE染色,观察关节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内骨桥蛋白(OPN)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液内OPN和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体质量第16天平稳上升,给药后关节肿胀逐步缓解。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足趾容积和关节炎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体质量、足趾容积和关节炎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可见滑膜细胞增生明显减轻,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关节软骨表面光滑,未见破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OP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OP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NF-α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骨桥蛋白抗体可明显减轻CIA模型大鼠的关节症状,抑制滑膜细胞增生,减轻炎性反应。抗骨桥蛋白抗体保护CIA模型大鼠关节过程中,抑制大鼠滑膜组织及血清中OPN的表达,不影响TNF-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骨桥蛋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骨桥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2稳转细胞系构建及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里 宫亮 吴玉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325-4329,共5页
目的探讨PAX2稳转细胞系构建及生物学作用。方法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实验分为稳转组、空载组、对照组。稳转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转导将p EGFP-PAX2转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空载组采用同样方法配置空载质粒转染溶液,对... 目的探讨PAX2稳转细胞系构建及生物学作用。方法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实验分为稳转组、空载组、对照组。稳转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转导将p EGFP-PAX2转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空载组采用同样方法配置空载质粒转染溶液,对照组不添加质粒转染溶液。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PAX2稳转细胞系的细胞迁移率及细胞侵袭作用。结果应用G418筛选14 d,稳转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明显克隆长出,建立PAX2基因稳定转染肾小管上皮细胞系。稳转组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基因融合表达获得成功。稳转组细胞PAX2条带密度与β-action吸光度比值为(1.00±0.04),空载组为(0.83±0.03),对照组为(0.85±0.04),3组吸光度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7,P<0.05);其中稳转组吸光度比值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后18 h,对照组、空载组和稳转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39.34±5.34)%、(40.56±7.54)%和(83.72±7.12)%,3组细胞迁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8,P<0.05);其中稳转组细胞迁移率高于对照组和空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培养48 h后,对照组、空载组和稳转组迁移细胞分别为(23.33±3.63)、(22.00±8.14)、(45.67±7.14),3组迁移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8.5,P<0.05);其中稳转组迁移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和空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 EGFP-PAX2质粒成功转染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并成功筛选出高效稳定表达PAX2的稳转细胞系。PAX2稳转增加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2基因 细胞侵袭 细胞运动 肾小管 上皮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对白介素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冯欣 李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探讨STAT-1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软骨细胞同步化后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的软骨细胞);IL-1β组(加入IL-1β,浓度为10 ng/ml);阴性对照组(加入IL-1β和空白质粒);STAT-1转染组(加入I... 目的探讨STAT-1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软骨细胞同步化后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的软骨细胞);IL-1β组(加入IL-1β,浓度为10 ng/ml);阴性对照组(加入IL-1β和空白质粒);STAT-1转染组(加入IL-1β和siRNA-STAT-1重组质粒)。检测各组细胞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采用MTT法检测4组细胞培养24、48、72 h时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4组细胞STAT-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细胞培养24 h时,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37,P=0.087)。细胞培养48 h和72 h时,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54,P<0.05;F=3.871,P<0.05);其中IL-1β组、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率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为(12.11±1.34)%,IL-1β组为(65.62±2.56)%,阴性对照组为(60.73±3.21)%,STAT-1转染组为(21.32±2.21)%,4组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7,P<0.05);其中IL-1β组和阴性对照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STAT-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150,P<0.05);其中IL-1β组和阴性对照组STAT-1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端粒酶活性为(81.65±5.28)%,IL-1β组为(60.32±5.32)%,STAT-1转染组为(76.76±3.45)%。3组端粒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040,P<0.05);其中IL-1β组端粒酶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和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T-1在IL-1β诱导的衰老关节软骨细胞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通过影响端粒酶活性而参与软骨细胞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STAT-1 白介素 端粒酶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任立冰 翟桂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99-2701,共3页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F)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中内皮素、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探讨SF治疗UAP的疗效并阐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3例UAP患者中男48例,女15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常规组)31例;SF治疗...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F)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中内皮素、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探讨SF治疗UAP的疗效并阐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3例UAP患者中男48例,女15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常规组)31例;SF治疗组(SF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休息、吸氧、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物口服及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SF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SF 0.3 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心电图变化,测定两组用药前后血清内皮素和NO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F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结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血清内皮素水平下降(P<0.05)、NO水平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内皮素及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在常规治疗UAP的基础上,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阿魏酸钠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