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蟾蜍灵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朱志图 郁云龙 +3 位作者 王锴 李恩泽 刘阳阳 刘云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841-84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蟾蜍灵是从中药蟾酥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其抗肿瘤作用已经在许多体外肿瘤细胞中得到证实,本研究旨在探讨蟾蜍灵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绘制细胞增殖抑制曲线;瑞... 背景与目的蟾蜍灵是从中药蟾酥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其抗肿瘤作用已经在许多体外肿瘤细胞中得到证实,本研究旨在探讨蟾蜍灵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绘制细胞增殖抑制曲线;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仪通过PI染色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及凋亡判定;Westernblot法检测L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蟾蜍灵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549细胞增殖,48h、72h及96h抑制细胞增殖50%的药物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56.14±6.72)nmol/L、(15.57±4.28)nmol/L及(7.39±4.16)nmol/L;蟾蜍灵能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形态学表现为出现凋亡小体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的亚二倍体凋亡峰,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蟾蜍灵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下调Livin蛋白表达(P<0.01),同时活化Caspase-3蛋白。结论蟾蜍灵能够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抑制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活性及活化Caspase-3可能在其抑癌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肺肿瘤 凋亡 LIVIN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乙素对Tca8113细胞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史毅 吴伟忠 +2 位作者 霍安 周伟 朱志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41-1745,共5页
目的探究补骨脂乙素(Isobavachalcone,IBC)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IB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Tca8113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 目的探究补骨脂乙素(Isobavachalcone,IBC)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IB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Tca8113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IBC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有效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IBC降低Tca8113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显示IBC能够以浓度相关性下调p-Akt、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而Akt蛋白水平不受IBC处理剂量的影响。结论 IBC可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作用与下调MMP-2和MMP-9蛋白及抑制其上游Akt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乙素 舌鳞状细胞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G-1S和COX-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晓艳 王亚帝 +2 位作者 何东宁 李萍 哈敏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3840-3845,共6页
目的探讨BAG-1S和COX-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联合检测BAG-1与COX-2蛋白的表达对NSCLC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于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肺癌手术且术后行6-8个周期含铂方案化疗的120例N... 目的探讨BAG-1S和COX-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联合检测BAG-1与COX-2蛋白的表达对NSCLC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于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肺癌手术且术后行6-8个周期含铂方案化疗的120例NSCLC患者的手术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的BAG-1蛋白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BAG-1S mRNA的表达,分析BAG-1S蛋白和COX-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通过临床随访评价联合检测BAG-1S和COX-2对NSCLC的预后意义。结果 120例NSCLC患者中BAG-1S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8%(73例)和55.8%(67例)。不同分化程度NSCLC患者BAG-1S蛋白阳性表达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51,P=0.005);不同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患者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9、7.320,P=0.003、0.007)。BAG-1S蛋白阳性表达、BGA-1L/M阳性表达、BAG-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39.482、36.414、35.806个月,25.760、24.235、23.925个月。BAG-1S蛋白阳性表达、BAG-1L/M蛋白阳性表达、BAG-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OS、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蛋白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的OS(37.671、39.007个月)、PFS(24.861、25.520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G-1S、COX-2蛋白单独阳性表达及二者同时表达患者的OS(41.516、35.948、38.330个月)、PFS(26.805、24.056、25.17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G-1S蛋白与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180,P=0.049)。Cox回归分析显示BAG-1S蛋白、COX-2蛋白、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是NSCL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BAG-1S蛋白和COX-2蛋白在NSCLC中高表达,二者呈正相关性;BAG-1S阳性、COX-2阴性表达患者具有显著生存优势,联合检测两因子可能预测NSCL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BAG-1S COX-2 无病生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勾朝阳 哈敏文 李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研究Notch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Notch1在108例胃癌组织及22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Notch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别为38.9%(42/108)... 目的研究Notch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Notch1在108例胃癌组织及22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Notch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别为38.9%(42/108)和72.7%(16/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tc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Notch1的表达下调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Notch1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起抑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G-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倩 朱志图 哈敏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BAG—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 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NSCLC的铂类耐药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25例NSCLC术后石蜡标本中BAG—1蛋白的表达情况,其中7... 目的:研究BAG—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 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NSCLC的铂类耐药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25例NSCLC术后石蜡标本中BAG—1蛋白的表达情况,其中75例术后给予含铂方案化疗、50例单独行手术治疗,随访后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1)BAG-1在NSCLC中存在高表达(阳性率为64.8%);2)BAG—1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相关,分级越差其阳性率越高(P=0.024、0.042),与其它临床特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BAG-1阳性组具有生存优势,且在胞浆中的表达具有更低的死亡风险(P=0.039);4)BAG-1阳性纽在接受含铂方案化疗后不能明显延长生存时间,阴性纽更能从中受益(P=0.048)。结论:BAG-1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相关,可能成为新型的临床预后指标,有助于NSCLC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G-1 非小细胞肺癌 铂类药物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途径对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俊杰 刘志良 +2 位作者 赵亚男 邵珠福 张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044-4049,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途径对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按入院次序编号,编号为奇数的归入试验组(20例),编号为偶数的归...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途径对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按入院次序编号,编号为奇数的归入试验组(20例),编号为偶数的归入对照组(20例)。试验组采用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或空肠造瘘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和中心静脉滴注营养液,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滴注营养液。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2、3、4、5、6、7天检测血糖水平(4次/d),于术前1 d,术后1、3、7 d晨起未给予营养液前检测营养指标〔血浆前清蛋白(PA)、血浆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F)、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淋巴细胞计数(LY)〕。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第1次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卡式功能状态(Karnofsky)评分及心脏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感染相关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发生率。结果术后7 d内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波动于6.00~9.00 mmol/L。不同营养途径与不同时间点对血糖水平影响无交互作用(F交互=1.888,P〉0.05);不同时间点对血糖水平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8.427,P〈0.05);不同营养途径对血糖水平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6.689,P〈0.05)。不同营养途径与不同时间点对ALB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不同营养途径与不同时间点对PA、Hb、TRF、TSF、LY影响无交互作用(P〉0.05)。不同时间点对PA、ALB、Hb、TRF、LY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营养途径对PA、ALB、Hb、TRF、TSF、LY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第1次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Ka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未出现死亡及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试验组患者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10.0%(2/20)、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5.0%(3/20),低于对照组的30.0%(6/20)和45.0%(9/20)(P〈0.05)。结论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联合应用静脉营养和肠内营养,更有利于术后血糖水平的控制,可提高患者机体状态,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糖尿病 2型 肠道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联合多西他赛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许燕艳 翟凤钰 +3 位作者 王亚帝 岳莉 漆起贵 王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4-1007,1011,共5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多西他赛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别给予塞来昔布60μmol/L(塞来昔布组)、多西他赛2.0μmol/L(多西他赛组)、60μmol/L塞来昔布+2.0μmol/L多西他赛(联合用...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多西他赛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别给予塞来昔布60μmol/L(塞来昔布组)、多西他赛2.0μmol/L(多西他赛组)、60μmol/L塞来昔布+2.0μmol/L多西他赛(联合用药组)处理,培养24、48、72 h。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survivin的表达。结果塞来昔布组、多西他赛组和联合用药组不同时间MDA-MB-231细胞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9.78,P=0.03,F时间=10.45,P=0.03)。联合用药组作用于细胞24 h、48 h、72 h后相互作用系数(CDI)分别为:(0.46±0.21)、(0.23±0.14)、(0.17±0.04)。瑞氏-吉姆萨染色400倍光镜下观察到塞来昔布组和多西他赛组细胞出现双核及停滞于分裂中期,联合用药组细胞表现为染色质固缩、胞核碎裂及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药物作用于细胞48 h后,塞来昔布组细胞凋亡率为(20.14±1.22)%,多西他赛组为(54.60±1.37)%,联合用药组为(59.85±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395.96,P=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塞来昔布组、多西他赛组和联合用药组作用于细胞48 h后,bcl-2表达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89.02%、75.63%、4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7,P<0.05);bax表达上调至对照组的136.35%、157.24%、17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0.05);survivin表达下降至对照组的80.42%、54.28%、3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协同多西他赛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survivin及上调bax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多西他赛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细胞TRAIL耐药机制以及TRAIL联合化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金晓红 朱志图 史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5-218,共4页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通过多种分子信号通路触发肿瘤细胞的凋亡,而胃癌细胞却可通过多种机制抵抗这种凋亡。TRAIL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逆转胃癌细胞对TRAIL的耐药现象。本文就TRAIL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TRAIL诱导...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通过多种分子信号通路触发肿瘤细胞的凋亡,而胃癌细胞却可通过多种机制抵抗这种凋亡。TRAIL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逆转胃癌细胞对TRAIL的耐药现象。本文就TRAIL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TRAIL诱导凋亡的信号通路、胃癌细胞的TRAIL耐药机制以及其联合化疗药物的疗效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抗药性 信号通路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G-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亚帝 成健 +3 位作者 陈君臣 王月 刘维 哈敏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72-575,共4页
目的:研究抗凋亡基因BAC-1324位点(C-T,rs11551682)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含铂类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关系,探讨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选择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 目的:研究抗凋亡基因BAC-1324位点(C-T,rs11551682)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含铂类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关系,探讨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选择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42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BAG-1324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采用紫杉醇/顺铂(TP)或长春瑞滨/顺铂(NP)的方案化疗,3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用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含铂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关系。结果:14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BAG-1 codon324存在3种等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77.46%(110/142)、C/T 22.54%(32/142)和T/T 0例;含铂化疗方案总有效率(CR+PR)为32.39%,其中CR 4例,PR 42例,SD 55例,PD4l例。携带BAC-1 codon 324 C/C基因型的个体对含铂化疗方案的化疗敏感性是BAG-1 codon324 C/T基因型携带者的2.852倍(95%CI1.133~7.182,P=0.026);携带BAG-l codon324 C/C基因型患者与C/T基因型患者PFS、OS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5.7个月vs 5.3个月,P=0.002;8.1个月vs 7.7个月,P=0.013)。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提示:BAG-1 Codon324位点基因型为C/T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是C/C基因型患者的1.870倍(P=0.002)。结论:BAG-1 codon32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含铂化疗方案的化疗敏感性相关,携带C/T基因型患者可能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G-1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单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晓辉 王季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351-1354,共4页
贝伐单抗是重组人源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IgG1型单克隆抗体,能与所有VEGF异构体结合,从而阻断VEGF与VEGFR结合,以抑制VEGF活性,是一种抑制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药物,联合化疗用于非鳞型非小细... 贝伐单抗是重组人源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IgG1型单克隆抗体,能与所有VEGF异构体结合,从而阻断VEGF与VEGFR结合,以抑制VEGF活性,是一种抑制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药物,联合化疗用于非鳞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可以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提高有效率;2006年10月关国FDA推荐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化疗方案用于非鳞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贝伐单抗治疗的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蛋白尿、血管栓塞、出血等,相关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但高血压、蛋白尿、血管栓塞等可以通过对症处理得到控制,且与常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不相互重叠,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安全性较高,多数患者耐受性良好。本文就贝伐单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肺肿瘤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溶瘤型腺病毒治疗大肠癌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渠红霞 袁彩君 王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088-3092,共5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联合E1B缺失溶瘤型腺病毒对大肠癌细胞体外的杀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系HCT-116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重组腺病毒(Ad-GFP)感染细胞,根据加入的病毒和(或)药物分为:dl1520组、ZD55组、dl152...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联合E1B缺失溶瘤型腺病毒对大肠癌细胞体外的杀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系HCT-116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重组腺病毒(Ad-GFP)感染细胞,根据加入的病毒和(或)药物分为:dl1520组、ZD55组、dl1520联合Gem组、ZD55联合Gem组、dl1520联合5-Fu组、ZD55联合5-Fu组、Gem组和5-Fu组。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感染率,MTT法体外检测大肠癌细胞系的杀伤效果,普通倒置显微镜对肿瘤细胞的瘤裂解进行形态学观察,TCID50测定病毒滴度。结果感染复数(MOI)=100时,HCT-116和HUVEC对腺病毒的感染均较敏感,且细胞的感染率均达到90%以上。不同组HCT-116和HUVEC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546,P=0.000,95%CI(68.318,88.285);F=37.079,P=0.000,95%CI(81.618,92.737)〕。HCT-116和HUVEC dl1520联合Gem组和5-Fu组均可部分杀伤细胞,ZD55联合Gem组细胞杀伤效果略逊于dl1520联合Gem组,dl1520组和ZD55组中只可少部分杀伤细胞。MTT法检测显示,HCT-116中dl1520联合Gem组、ZD55联合Gem组分别比dl1520组、ZD55组病毒滴度降低约400倍、50倍,dl1520联合5-Fu组、ZD55联合5-Fu组较dl1520组、ZD55组降低不明显。结论 E1B缺失溶瘤型腺病毒与Gem联合对体外大肠癌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更加强大,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吉西他滨 腺病毒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单药化疗治疗晚期宫颈腺癌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欧鹏举 安煜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43-1345,共3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单药化疗治疗晚期宫颈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7月就诊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宫颈癌患者9例,均为多线含铂方案化疗后复发进展的晚期宫颈腺癌。患者均经多线化疗进展后再用吉西他...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单药化疗治疗晚期宫颈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7月就诊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宫颈癌患者9例,均为多线含铂方案化疗后复发进展的晚期宫颈腺癌。患者均经多线化疗进展后再用吉西他滨单药化疗2个周期,之后采用贝伐珠单抗(7.5 mg/kg,1次/3周)联合原化疗方案继续治疗。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3~6个周期,平均4个周期,每2个周期进行一次疗效评价。观察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CA12-5水平、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9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7/9,其中部分缓解(PR)7例,疾病稳定(SD)2例。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1.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2个月。联合化疗后KPS评分平均提高30分。9例患者CA12-5水平联合治疗前平均为312 U/ml,联合治疗2个周期后平均为138 U/ml,联合治疗4个周期后平均为46 U/ml,治疗4~9个月后CA12-5水平又逐渐增高。9例患者治疗中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结论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在晚期宫颈腺癌治疗中显示了一定的疗效,用药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宫颈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