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光理疗对感染期耳前瘘管摘除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曹弘薇 管国芳 +4 位作者 张德军 孙开 于多娇 鹿艳青 刘瑶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67,共1页
目的:观察红光理疗对感染期耳前瘘管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对44例感染期耳前瘘管摘除术后患者(44耳),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红光理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红光理疗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1次行切口处红光理疗,每次15分... 目的:观察红光理疗对感染期耳前瘘管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对44例感染期耳前瘘管摘除术后患者(44耳),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红光理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红光理疗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1次行切口处红光理疗,每次15分钟;对照组则不给予红光理疗。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时间。结果:红光理疗组患者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8.68±0.63天,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2±0.74天。两组经统计学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光理疗可以明显促进感染期耳前瘘管术后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 耳前瘘管 感染期 耳廓软骨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康健 曲亚荣 +2 位作者 陈冬 马晓峰 崔珂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3043-3045,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患者的鼻息肉组织为实验组,12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患者的鼻息肉组织为实验组,12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黏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两组标本中HIF-1α、eotaxin阳性染色细胞数和嗜酸粒细胞数,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HIF-1α、eotax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HIF-1α、eotaxin阳性染色细胞数及嗜酸粒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IF-1α阳性染色细胞数及eotaxin阳性染色细胞数与嗜酸粒细胞数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5和0.608,P<0.05);实验组HIF-1α阳性染色细胞数与eotaxin阳性染色细胞数呈正相关(r=0.643,P<0.05)。实验组HIF-1α、eotaxin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eotaxin均可引起鼻息肉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且二者相互促进,对鼻息肉的发病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嗜酸性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于多娇 管国芳 +3 位作者 张德军 孙开 曹弘薇 刘瑶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0,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88例(89耳)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例(45耳),对照组为44例(44耳)。对照组常规应用金纳多、三磷酸腺苷及地塞米松等药物,10日为一疗程。实验组在对...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88例(89耳)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例(45耳),对照组为44例(44耳)。对照组常规应用金纳多、三磷酸腺苷及地塞米松等药物,10日为一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耳门、听宫、听会三穴行局部注射,同时联合患侧耳部红光照射,隔日1次,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2.2%;对照组总有效率63.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红光照射较单纯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穴位注射 红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OAE异常而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永新 谷京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DPOAE异常但听力正常的耳呜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20例单侧耳鸣患者,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针灸治疗,疗程4周,随访半年。结果20例患者治疗前纯... 目的探讨DPOAE异常但听力正常的耳呜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20例单侧耳鸣患者,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针灸治疗,疗程4周,随访半年。结果20例患者治疗前纯音测听、声导抗、ABR检测均正常,健侧耳DPOAE各频率信噪比〉3dB,患耳4-8kHz区DPOAE信噪比〈3dB或未引出;治疗后9例耳呜消失,DPOAE恢复正常,其中包括6例外伤者,其余11例无明显改善。结论部分耳鸣患者表现为纯音测听及ABR正常,而DPOAE在部分高频区消失,这种改变早期可能是功能性的、可恢复的,晚期则可能是非功能性的、不可恢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血竭散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作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晓峰 陈冬 柴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13-2014,共2页
随着功能性鼻窦内镜外科的不断发展.鼻腔鼻窦慢性疾病的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但多数地区由于经济等原因,术后仍采用不可吸收的填塞材料止血。必然引起术后创面持续渗血,填塞材料有异味,且疼痛不适感明显,尤其在撤除填塞鼻腔材料时... 随着功能性鼻窦内镜外科的不断发展.鼻腔鼻窦慢性疾病的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但多数地区由于经济等原因,术后仍采用不可吸收的填塞材料止血。必然引起术后创面持续渗血,填塞材料有异味,且疼痛不适感明显,尤其在撤除填塞鼻腔材料时疼痛剧烈,从而导致患者不配合,影响下一步治疗产生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内窥镜 临床分析 龙血竭散 手术中 填塞材料 鼻腔鼻窦 术后创面 临床治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耳石修复再生的超微结构及SPARC动态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蒙生 贾宏博 +2 位作者 谷京城 刘振华 穆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7-540,共4页
目的观察豚鼠前庭耳石器受离心力高过载(高G)损伤后,其功能和形态学的变化及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性糖蛋白(SPARC)在其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0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离心力高过载组(高G组,n=30),高G组给予10G离心力刺激4min... 目的观察豚鼠前庭耳石器受离心力高过载(高G)损伤后,其功能和形态学的变化及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性糖蛋白(SPARC)在其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0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离心力高过载组(高G组,n=30),高G组给予10G离心力刺激4min后,分别于刺激后当天、三天、七天(每组10只)断头处死取双侧椭圆囊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SPARC在豚鼠前庭中的表达。结果 10G离心力作用5min后,76.67%(23/30)的豚鼠出现了耳石器损伤的阳性行为学症状,且所有阳性症状均在30min内消失。扫描电镜下显示:高过载后当天可见正常耳石形态消失,被大量球状物代替,三天时球状物逐渐矿化,七天时哑铃状耳石出现并与矿化球状物共存,此外各时期均可见各种耳石的变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高G组在10G刺激后不同时间SPARC染色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高G组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耳未发现差别。结论离心力高过载刺激可造成前庭系统功能紊乱和耳石器结构损害,SPARC与耳石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SPARC蛋白 超微结构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耳蜗毛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金大玉 崔广帅 +1 位作者 邢巍巍 谷京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6-497,共2页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耳蜗毛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情况。方法将健康豚鼠15只随机分成二组:单纯放射组(单放组)10只,对照组5只,每组观察10耳。对照组不放射,单放组用直线加速器所产生的6Mev电子线对豚鼠的耳颞部予以分次放射(2 Gy/天),总剂...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耳蜗毛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情况。方法将健康豚鼠15只随机分成二组:单纯放射组(单放组)10只,对照组5只,每组观察10耳。对照组不放射,单放组用直线加速器所产生的6Mev电子线对豚鼠的耳颞部予以分次放射(2 Gy/天),总剂量达到60 Gy,行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两组豚鼠耳蜗毛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透射电镜观察见对照组耳蜗外毛细胞边界清楚,细胞无肿胀,表皮板完整,线粒体嵴完整,核膜完整;单放组耳蜗外毛细胞边界不清,细胞肿胀变形,线粒体空泡变,线粒体嵴断裂,核膜不完整,异染色质增多。扫描电镜观察见对照组耳蜗外毛细胞的纤毛排列整齐无倒伏、缺失;单放组耳蜗外毛细胞的纤毛明显倒伏、缺失、排列紊乱。结论分割剂量电离辐射对豚鼠耳颞部放射可造成耳蜗毛细胞超微结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损伤 耳蜗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9对胰蛋白酶诱导的肥大细胞PARs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隋丽 陈冬 +1 位作者 张慧云 何韶衡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9-612,622,共5页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9(Interleukin-29,IL-29)对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PAR)-1,2,3,4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P815肥大细胞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IL-29、胰蛋白酶单独或联合激发肥大细胞,在不...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9(Interleukin-29,IL-29)对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PAR)-1,2,3,4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P815肥大细胞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IL-29、胰蛋白酶单独或联合激发肥大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收集激发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实时定量PCR检测P815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的表达。结果:IL-29单独作用能够下调肥大细胞PAR-1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上调PAR-3、PAR-4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IL-29预处理肥大细胞后,IL-29对胰蛋白酶诱导的肥大细胞PAR-2、PAR-3、PAR-4表达起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9能够调节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细胞PARs表达,从而参与肥大细胞相关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白细胞介素29(IL-29) 胰蛋白酶 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F-1阻断WNT通路对PAX2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里 宫亮 吴玉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6-820,共5页
目的体外转染配对盒基因2(PAX2)观察其对WNT通路的激活作用,应用WIF-1阻断WNT信号通路后观察WNT通路对PAX2基因诱导转分化的作用,探讨PAX2基因转分化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将重组质粒pEGFP-PAX2转染入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 目的体外转染配对盒基因2(PAX2)观察其对WNT通路的激活作用,应用WIF-1阻断WNT信号通路后观察WNT通路对PAX2基因诱导转分化的作用,探讨PAX2基因转分化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将重组质粒pEGFP-PAX2转染入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PAX2细胞系,将实验细胞分为转染组、空载组和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PCR对各组进行WNT通路分子WNT4及β-catenin表达检测。加入WIF-1至稳定转染PAX2细胞中,分为WIF-1 5μg/mL组、WIF-1 10μg/mL组、WIF-1 15μg/mL组及稳转组。加药后48 h收集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和实时PCR检测β-catenin、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成纤维细胞表型标志物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和实时PCR结果显示,转染组WNT4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空载组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和实时PCR结果显示,WIF-1 5μg/mL组、WIF-1 10μg/mL组和WIF-1 15μg/mL组β-catenin和α-SMA蛋白及mRNA表达较稳转组下调(P<0.05),WIF-1 15μg/mL组下降明显,各浓度WIF-1组E-cadherin蛋白及mRNA较稳转组明显上调(P<0.05),WIF-1 15μg/mL组明显。结论 PAX2基因可以在体外肾小管上皮细胞激活WNT通路。应用WIF-1阻断WNT通路后出现转分化逆转。推测PAX2基因可能通过WNT通路诱导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盒基因2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WNT抑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听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广帅 金大玉 +1 位作者 邢巍巍 谷京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豚鼠听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只健康豚鼠随机分成两组:单纯放射组(简称单放组)10只,对照组5只,每组观察10耳。用直线加速器所产生的6MeV电子线对单放组豚鼠的耳颞部予以分次放射(2Gy/天),总剂量达到60Gy;两组豚鼠实验...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豚鼠听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只健康豚鼠随机分成两组:单纯放射组(简称单放组)10只,对照组5只,每组观察10耳。用直线加速器所产生的6MeV电子线对单放组豚鼠的耳颞部予以分次放射(2Gy/天),总剂量达到60Gy;两组豚鼠实验前后行ABR检测,并通过光镜观察两组豚鼠实验后耳蜗毛细胞计数及形态学变化。结果放射后单放组豚鼠ABR平均阈值为52.27±2.42dBSPL,较实验前(22.50±3.12dBSPL)及对照组(21.00±3.57dBSPL)明显升高(P<0.05);耳蜗基底膜铺片光镜观察见对照组耳蜗内外毛细胞排列整齐,无缺如;单放组耳蜗外毛细胞有大量缺如,内毛细胞有少许缺如;外毛细胞计数:正常对照组为162.95±5.96个/视野,实验后单放组为54.75±7.71个/视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割剂量60Gy对豚鼠耳颞部放射可造成其听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听功能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