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57/BL6小鼠海马的发育和衰老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敬坤 张莉 郭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C57/BL6小鼠海马发育及老化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光镜连续切片和体视学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C57/BL6小鼠海马进行系统地形态学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 E12d出现海马原基。E18d阿蒙角(CA)锥体层"C"形轮廓形成,齿状回... 目的探讨C57/BL6小鼠海马发育及老化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光镜连续切片和体视学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C57/BL6小鼠海马进行系统地形态学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 E12d出现海马原基。E18d阿蒙角(CA)锥体层"C"形轮廓形成,齿状回(DG)颗粒层外臂外壳形成。出生后,CA逐渐发育成熟。P7d DG颗粒层外壳形成。P21d DG颗粒层内外臂厚度相当,出现亚颗粒层,直到15月仍存在。海马、CA、DG、CA各层体积及DG各层体积P7d前增长缓慢,P7~P14d快速增长,P14d后增长又减缓,3月后趋稳定。结论小鼠海马E12d发生,3月基本发育成熟。老年小鼠海马体积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海马 发育 衰老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M9在小鼠肾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薄双玲 马太芳 +2 位作者 白慧健 宋小峰 田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9,ADAM9)在小鼠肾发育中的时空表达,从而探讨ADAM9与肾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体视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胚龄11、14、16、18d及生后1、3、7、14、28... 目的观察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9,ADAM9)在小鼠肾发育中的时空表达,从而探讨ADAM9与肾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体视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胚龄11、14、16、18d及生后1、3、7、14、28、40d小鼠肾组织内ADAM9的表达以及含量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DAM9在输尿管芽以及各期肾小体、皮质肾小管均有表达,生后1d后髓质小血管有表达,集合管表达始终较弱;细胞图像分析和体视学测量显示随着胚日龄的增加,ADAM9在肾小体的表达逐渐增强,后趋于稳定;肾小管的表达则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免疫印迹显示ADAM9在肾的表达量在生后7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弱。结论 ADAM9对肾的早期发育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 发育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n基因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莉 张蕊 郭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Nbn基因神经特异性敲除(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形态学变化,探讨Nbn基因在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成熟神经元标记物NeuN,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对生后(P)7、14、21 d的Nbn-CNS-... 目的观察Nbn基因神经特异性敲除(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形态学变化,探讨Nbn基因在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成熟神经元标记物NeuN,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对生后(P)7、14、21 d的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发育进行系统观察和定量分析,以非基因敲除(Nbn-CNS-ctr)仔鼠为对照组。结果 P7~P21 d,与对照组相比,Nbn-CNS-del小鼠海马发育迟缓,分子层、颗粒细胞层/锥体细胞层及多形层的截面积均减小(P<0.01);颗粒细胞层/锥体细胞层NeuN阳性细胞面数密度也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迟缓,Nbn基因可能是海马神经元发育中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n基因 海马 神经元 发育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黏连蛋白及其受体整合素α_2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潮 张萍 +1 位作者 田鹤 郭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层黏连蛋白(Ln)及其受体整合素α2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泌尿小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体视学方法和蛋白印迹技术对不同胚龄及生后日龄小鼠肾泌尿小管中的层黏连蛋...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层黏连蛋白(Ln)及其受体整合素α2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泌尿小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体视学方法和蛋白印迹技术对不同胚龄及生后日龄小鼠肾泌尿小管中的层黏连蛋白和整合素α2的表达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结果层黏连蛋白表达于各期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基膜。整合素α2在各期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随着肾的发育,Ln和整合素α2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层黏连蛋白和整合素α2在泌尿小管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作用,影响基膜的发育及上皮细胞极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黏连蛋白 整合素Α2 小鼠 泌尿小管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肌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对大鼠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意义
5
作者 张振兴 宋小峰 +5 位作者 霍晓川 崔禹 倪伟民 王冰 梁峰 刘兴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成人成肌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对大鼠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从成人正常颞肌分离培养成肌细胞,体外诱导成神经前体细胞。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并分组:A组移植肌源性神经前体细胞,B组移植成肌细胞,C组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成人成肌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对大鼠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从成人正常颞肌分离培养成肌细胞,体外诱导成神经前体细胞。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并分组:A组移植肌源性神经前体细胞,B组移植成肌细胞,C组为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PBS。7 d后进行细胞移植。采用肢体放置和感觉刺激试验在细胞移植前1 d和移植后1、2、3、4周对大鼠进行运动和感觉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半乳糖脑苷脂(Galc)的表达变化。结果细胞移植后2~4周,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A组较B、C组提高明显(P<0.05),B组与C组比较,P>0.05。大鼠脑内移植细胞至少能存活4周,移植的肌源性神经前体细胞表达MAP-2和GFAP。结论脑梗死大鼠脑内移植成人成肌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后能明显改善其运动和感觉功能。成人成肌细胞取材简单,来源丰富,在体外能够直接诱导为神经前体细胞,其自体移植可以解决免疫排斥问题,且能避免伦理学上的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成肌细胞 神经前体细胞 脑梗死 细胞移植 脑内移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7/BL6小鼠海马发育和老化过程中Bcl-2及Bax的表达
6
作者 李潮 张敬坤 张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观察C57/BL6小鼠海马发育老化过程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取不同胚龄(embryonicday,E)、生后(postnatal day,P)日龄或月龄的小鼠海马,应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E16 d^P7 d,海马CA区锥... 目的观察C57/BL6小鼠海马发育老化过程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取不同胚龄(embryonicday,E)、生后(postnatal day,P)日龄或月龄的小鼠海马,应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E16 d^P7 d,海马CA区锥体细胞层和齿状回颗粒细胞层Bcl-2和Bax阳性细胞均逐渐增多,平均吸光度(average optical,AO)值逐渐增大;P14 d^P21 d阳性细胞逐渐减少,CA区AO值逐渐减小,齿状回AO值先增大后减小;P28 d后趋于稳定。CA区Bcl-2/Bax比值E16 d^E20 d增大,P1 d减小,P3 d^P5 d增大,P7 d^P21 d减小;以后趋于稳定。齿状回Bcl-2/Bax比值只在P1 d降低。结论 Bcl-2和Bax蛋白可能与小鼠海马发育和老化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海马 发育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中不同灌注液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7
作者 陶仕英 穆长征 +1 位作者 刘华 王晓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9-411,419,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中使用不同灌注液(世可和平衡盐液)对兔眼角膜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3.5月龄纯种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世可组和平衡盐液组,采用接触性角膜内皮显微镜进行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定...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中使用不同灌注液(世可和平衡盐液)对兔眼角膜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3.5月龄纯种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世可组和平衡盐液组,采用接触性角膜内皮显微镜进行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定量测定。锥兰-茜素红活性染色,观察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微细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后6h,各组较正常对照组细胞密度和六边形细胞百分率降低;细胞面积和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光镜显示空白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改变明显,而世可组和平衡盐液组角膜内皮细胞改变轻微,无细胞坏死。结论:在超声乳化术中,灌注液对角膜内皮的损伤为化学性损伤,在相同手术条件下,世可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灌注液 角膜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CD44^+细胞成骨转化的研究
8
作者 罗美 马云胜 纪小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从人脐血中分离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应用干细胞分离系统分离出脐血CD44+细胞,细胞贴壁后取P2代细胞进行成骨诱导。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表型。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染色... 目的从人脐血中分离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应用干细胞分离系统分离出脐血CD44+细胞,细胞贴壁后取P2代细胞进行成骨诱导。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表型。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染色和Von-Kossa染色法检测成骨能力。结果贴壁细胞形态呈长梭形,需3周长满瓶底,传代后细胞增殖速度增快,细胞表型为CD44+。诱导细胞增殖速度均明显减慢。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阳性率为66.0%。Von-Kossa染色提示细胞成骨诱导后有钙化结节形成。结论脐血CD44+细胞可以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成骨诱导 CD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产生细胞微囊化后的活力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恩达 马云胜 +1 位作者 穆长征 王雅光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产生细胞经微囊化后活力变化,为糖尿病的治疗寻找可行方案。方法采用贴壁法获得纯化的BM-MSCs。制备RPE进行诱导分化,同时制备微囊并将诱导后的细胞包裹。观察细胞的形态并进行胰岛素分泌能力检测。结果经微囊包裹后的细... 目的观察胰岛素产生细胞经微囊化后活力变化,为糖尿病的治疗寻找可行方案。方法采用贴壁法获得纯化的BM-MSCs。制备RPE进行诱导分化,同时制备微囊并将诱导后的细胞包裹。观察细胞的形态并进行胰岛素分泌能力检测。结果经微囊包裹后的细胞呈聚集状态,并且培养一段时间后未发现微囊破裂、变形、囊内细胞溢出的现象。功能学检测结果显示,BM-MSCs不分泌胰岛素,未微囊化的IPCs和微囊化的IPCs均具有分泌胰岛素功能,且微囊不影响胰岛素的释放。结论胰岛素产生细胞经微囊化后活性依然良好,且RPE可诱导BM-MSCs分化为IPCs,此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腺损伤提取物 胰岛素产生细胞 微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