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57/BL6小鼠海马的发育和衰老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敬坤 张莉 郭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C57/BL6小鼠海马发育及老化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光镜连续切片和体视学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C57/BL6小鼠海马进行系统地形态学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 E12d出现海马原基。E18d阿蒙角(CA)锥体层"C"形轮廓形成,齿状回... 目的探讨C57/BL6小鼠海马发育及老化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光镜连续切片和体视学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C57/BL6小鼠海马进行系统地形态学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 E12d出现海马原基。E18d阿蒙角(CA)锥体层"C"形轮廓形成,齿状回(DG)颗粒层外臂外壳形成。出生后,CA逐渐发育成熟。P7d DG颗粒层外壳形成。P21d DG颗粒层内外臂厚度相当,出现亚颗粒层,直到15月仍存在。海马、CA、DG、CA各层体积及DG各层体积P7d前增长缓慢,P7~P14d快速增长,P14d后增长又减缓,3月后趋稳定。结论小鼠海马E12d发生,3月基本发育成熟。老年小鼠海马体积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海马 发育 衰老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M9在小鼠肾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薄双玲 马太芳 +2 位作者 白慧健 宋小峰 田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9,ADAM9)在小鼠肾发育中的时空表达,从而探讨ADAM9与肾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体视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胚龄11、14、16、18d及生后1、3、7、14、28... 目的观察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9,ADAM9)在小鼠肾发育中的时空表达,从而探讨ADAM9与肾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体视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胚龄11、14、16、18d及生后1、3、7、14、28、40d小鼠肾组织内ADAM9的表达以及含量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DAM9在输尿管芽以及各期肾小体、皮质肾小管均有表达,生后1d后髓质小血管有表达,集合管表达始终较弱;细胞图像分析和体视学测量显示随着胚日龄的增加,ADAM9在肾小体的表达逐渐增强,后趋于稳定;肾小管的表达则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免疫印迹显示ADAM9在肾的表达量在生后7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弱。结论 ADAM9对肾的早期发育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 发育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3a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马云胜 唐煜 秦书俭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寻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Wnt信号分子。方法:首先体外分离培养大鼠MSCs并传代,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型CD44、CD9、CD34和CD45。采用bFGF分别联合Wnt3a或Wnt5a的方案诱导分化。免疫组化和RT... 目的:寻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Wnt信号分子。方法:首先体外分离培养大鼠MSCs并传代,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型CD44、CD9、CD34和CD45。采用bFGF分别联合Wnt3a或Wnt5a的方案诱导分化。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比较Wnt3a和Wnt5a对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MSCs为长梭形,CD9、CD44高表达,CD34、CD45低表达。Wnt3a诱导组的Nestin和NSE呈阳性,而GFAP无明显表达,诱导后细胞的活力良好。Wnt5a诱导组Nestin呈弱阳性表达,而NSE及GFAP阴性。RT-PCR结果显示Wnt3a诱导组Nestin在诱导前后均有表达,NSE在诱导后5d可见明显的扩增条带,10d后更加明显。GFAP在诱导10d后出现较弱的扩增条带。Wnt5a组、对照组MSCs在诱导后10dNestin有微弱表达,NSE和GFAP几乎无表达。结论:Wnt3a分子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S WNT3A 诱导 神经元样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n基因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莉 张蕊 郭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Nbn基因神经特异性敲除(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形态学变化,探讨Nbn基因在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成熟神经元标记物NeuN,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对生后(P)7、14、21 d的Nbn-CNS-... 目的观察Nbn基因神经特异性敲除(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形态学变化,探讨Nbn基因在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成熟神经元标记物NeuN,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对生后(P)7、14、21 d的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发育进行系统观察和定量分析,以非基因敲除(Nbn-CNS-ctr)仔鼠为对照组。结果 P7~P21 d,与对照组相比,Nbn-CNS-del小鼠海马发育迟缓,分子层、颗粒细胞层/锥体细胞层及多形层的截面积均减小(P<0.01);颗粒细胞层/锥体细胞层NeuN阳性细胞面数密度也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迟缓,Nbn基因可能是海马神经元发育中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n基因 海马 神经元 发育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Bax在小鼠海马发育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邵姝元 张敬坤 +1 位作者 张莉 郭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31-1833,共3页
目的探讨Bcl-2和Bax在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对小鼠海马发育中Bcl-2和Bax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Bcl-2免疫组化结果:胚龄(embryonic day,E)16 d CA1区有少量阳性细胞。E18 d,海马各区均可见阳... 目的探讨Bcl-2和Bax在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对小鼠海马发育中Bcl-2和Bax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Bcl-2免疫组化结果:胚龄(embryonic day,E)16 d CA1区有少量阳性细胞。E18 d,海马各区均可见阳性细胞,以锥体层居多。生后(postnatal day,P)1~21 d,海马各区阳性细胞先密集后稀疏,以P7 d最密集,CA3区最密集。P28 d后趋于稳定。锥体细胞层Bcl-2阳性表达细胞的平均光密度(AOD)值先增加后减小,P7 d为最大值(P<0.01),P28 d后趋于稳定(P>0.05)。Bax表达结果与Bcl-2结果相似。Bcl-2/Bax比值E18 d~P1 d逐渐降低(P<0.01),之后趋于稳定(P>0.05)。结论 Bcl-2和Bax在胚胎期和生后早期小鼠海马有高表达,其凋亡高峰是生后1 d。成年及老年后保持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BCL-2 BAX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黏连蛋白及其受体整合素α_2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潮 张萍 +1 位作者 田鹤 郭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层黏连蛋白(Ln)及其受体整合素α2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泌尿小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体视学方法和蛋白印迹技术对不同胚龄及生后日龄小鼠肾泌尿小管中的层黏连蛋...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层黏连蛋白(Ln)及其受体整合素α2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泌尿小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体视学方法和蛋白印迹技术对不同胚龄及生后日龄小鼠肾泌尿小管中的层黏连蛋白和整合素α2的表达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结果层黏连蛋白表达于各期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基膜。整合素α2在各期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随着肾的发育,Ln和整合素α2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层黏连蛋白和整合素α2在泌尿小管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作用,影响基膜的发育及上皮细胞极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黏连蛋白 整合素Α2 小鼠 泌尿小管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肾发育中整合素α_2、α_3及α_5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淑玲 田鹤 郭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0-662,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受体-整合素α2、α3及α5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时空性表达,探讨其与肾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对不同胚龄及生后日龄小鼠肾组织中的整合素α2、α3及α5的表达...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受体-整合素α2、α3及α5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时空性表达,探讨其与肾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对不同胚龄及生后日龄小鼠肾组织中的整合素α2、α3及α5的表达进行系统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从胚龄12d整合素α2、α3及α5即开始表达;整合素α2在发育各期肾小体表达较弱,在肾小管和集合管表达较强;整合素α3在发育各期肾小体表达较强。体视学分析结果显示它们的含量均随肾的发育逐渐增加。结论:推测整合素α2、α3及α5在小鼠肾发育中起一定作用,α2主要与肾小管和集合管发育相关,α3与肾小体发育相关最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小鼠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对肺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玉玲 郭敏 +1 位作者 邵佑之 包翠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6-55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对肺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立体计量学方法观察急性肾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后的肺脏。结果部分肺泡I型上皮细胞发生了肿胀性坏死,II型上皮细胞也出现了肿胀性...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对肺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立体计量学方法观察急性肾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后的肺脏。结果部分肺泡I型上皮细胞发生了肿胀性坏死,II型上皮细胞也出现了肿胀性坏死,细胞内大量空泡出现。嗜锇性板层小体消失,肺泡内皮细胞出现了凋亡的表现。肺内组织出现了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大鼠肾脏急性肾缺血损伤可引起肺细胞坏死与凋亡,其中坏死损伤为多见。此外,炎性细胞浸润也是不可忽略的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缺血 肺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CD44^+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分化潜能的初步鉴定
9
作者 马云胜 秦书俭 穆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49-1952,共4页
目的分离培养人脐静脉血CD44+细胞,并且诱导其向骨、神经和脂肪组织分化。方法采集的脐血用免疫磁珠阳性筛选法分离CD44+细胞后进行培养。细胞分别行成骨、成神经和成脂诱导分化。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原性... 目的分离培养人脐静脉血CD44+细胞,并且诱导其向骨、神经和脂肪组织分化。方法采集的脐血用免疫磁珠阳性筛选法分离CD44+细胞后进行培养。细胞分别行成骨、成神经和成脂诱导分化。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原性。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记法检测细胞分化蛋白表达。结果人脐血CD44+细胞贴壁生长,长梭形,传代后细胞增殖迅速。细胞表型为CD44+、CD29+、CD166+、CD34-。在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Von-Kossa染色提示钙化结节形成。成神经诱导后Nestin、NSE、GFAP阳性;Tau和β-tubulin蛋白表达阳性。脂肪诱导后油红O染色阳性。结论脐血中可分离出CD44+细胞,体外诱导可向神经、骨和脂肪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CD44^+ 诱导分化 种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7/BL6小鼠海马发育和老化过程中Bcl-2及Bax的表达
10
作者 李潮 张敬坤 张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观察C57/BL6小鼠海马发育老化过程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取不同胚龄(embryonicday,E)、生后(postnatal day,P)日龄或月龄的小鼠海马,应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E16 d^P7 d,海马CA区锥... 目的观察C57/BL6小鼠海马发育老化过程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取不同胚龄(embryonicday,E)、生后(postnatal day,P)日龄或月龄的小鼠海马,应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E16 d^P7 d,海马CA区锥体细胞层和齿状回颗粒细胞层Bcl-2和Bax阳性细胞均逐渐增多,平均吸光度(average optical,AO)值逐渐增大;P14 d^P21 d阳性细胞逐渐减少,CA区AO值逐渐减小,齿状回AO值先增大后减小;P28 d后趋于稳定。CA区Bcl-2/Bax比值E16 d^E20 d增大,P1 d减小,P3 d^P5 d增大,P7 d^P21 d减小;以后趋于稳定。齿状回Bcl-2/Bax比值只在P1 d降低。结论 Bcl-2和Bax蛋白可能与小鼠海马发育和老化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海马 发育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序性坏死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郭锦 张路 +2 位作者 穆长征 宋小峰 郭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2-795,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序性坏死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及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缺血60min再灌注24h的大鼠肾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肾缺血再... 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序性坏死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及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缺血60min再灌注24h的大鼠肾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α(TNFRα)表达增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组织内出现RIPK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光镜下皮质和髓质外带的肾小管出现了程序性坏死,表现为细胞肿胀,着色苍白,细胞核固缩。电镜下程序性坏死表现为细胞质肿胀,细胞器肿胀、破碎,含有一个凋亡样细胞核。结论大鼠肾脏缺血60min再灌注24h后部分肾小管细胞发生了程序性坏死,肾组织中RIPK3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程序性坏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缺血损伤大鼠大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死亡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红超 包翠芬 +2 位作者 刘玉玲 邵佑之 刘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全脑缺血损伤时大鼠大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死亡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的方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成功制造模型后分别于缺血0、5、10、15、20、25、30 min进行取材。采用TTC染色和脑组织含水量进行模型鉴定;采用... 目的:探讨全脑缺血损伤时大鼠大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死亡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的方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成功制造模型后分别于缺血0、5、10、15、20、25、30 min进行取材。采用TTC染色和脑组织含水量进行模型鉴定;采用光学、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全脑缺血大鼠的大脑海马CA1区的形态学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鼠大脑海马CA1区的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oly adenosine diphosphate ribose polymerase-1,PARP-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ARP-1阳性表达定位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核,Caspase-3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PARP-1的免疫印迹在缺血0 min组大脑海马CA1区呈微弱表达(0.023 3±0.035 1),而5 min时PARP-1的表达增强(0.710 0±0.112 7),至15 min时呈高表达(1.063 3±0.090 7),持续至30 min(1.490 0±0.183 3),且与0 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缺血0 min时大脑海马CA1区Caspase-3则呈阴性表达,于缺血5 min时可见阳性表达(0.080 0±0.020 0),持续至30 min(0.270 0±0.052 9),且与0 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细胞胀亡参与了全脑缺血性损伤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死亡,其原因是由PARP-1的过度激活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 海马 胀亡 凋亡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 半胱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