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乳腺癌大鼠癌因性疲乏及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何晓玲 邹凌云 +2 位作者 曹瑶 宋祎 徐锦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2-87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雌鼠乳腺癌化疗所致癌因性疲乏及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C)、低等强度运动组(L)、中等强度运动组(M)和高等强度运动组(H),每组8只。除正常组...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雌鼠乳腺癌化疗所致癌因性疲乏及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C)、低等强度运动组(L)、中等强度运动组(M)和高等强度运动组(H),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大鼠均建立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模型。运动组大鼠分别接受10min、20min、25min的低、中、高三种不同强度的游泳运动,1次/d,6d/周,共6周。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其癌因性疲乏及血清中IL-6、TNF-α和IL-1β的值。结果:化疗后,与N组相比,C组和三个运动组大鼠均出现疲乏(P<0.05)。运动后,与C组相比,L组和M组大鼠癌因性疲乏缓解(P<0.05),H组大鼠癌因性疲乏增加(P<0.01);三个运动组IL-6含量均增加,其中M组和H组IL-6含量增加有显著性意义(P<0.01);L组和M组TNF-α和IL-1β的含量下降(P<0.01),H组TNF-α和IL-1β含量增加(P<0.05)。结论: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以缓解大鼠的癌因性疲乏,提高抗炎性因子IL-6的水平,同时降低促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的水平。而高等强度有氧运动则会增加癌因性疲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因性疲乏 运动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7
2
作者 石素宁 于洪宇 +2 位作者 丛壮 孙翠翠 迟欣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7-869,共3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个体化作业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的同时...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个体化作业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的同时予靳三针结合作业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定(FMA)和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各组治疗后FMA、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FMA、BI评分差值试验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靳三针治疗和个体化作业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靳三针疗法 作业治疗 上肢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柴文戍 翟声平 +1 位作者 武素琳 陈佰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Fas/FasL表达以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6只)、模型组(16只)以及灯盏花素组(16只),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次日灯盏花素组每日腹腔...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Fas/FasL表达以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6只)、模型组(16只)以及灯盏花素组(16只),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次日灯盏花素组每日腹腔内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10mg.kg-1,于d7及d28每组分别处死8只大鼠,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率、Fas/FasL表达,用TAB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丙二醛含量以及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炎症期和纤维化期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增加,Fas/FasL表达增多,丙二醛及羟脯氨酸含量增高(P<0.01),而灯盏花素能明显降低肺组织的凋亡率,降低丙二醛及羟脯氨酸含量,下调Fas/Fasl的阳性表达。结论灯盏花素能减慢肺间质纤维化的进程,对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肺纤维化 细胞凋亡 FAS/FASL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率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金婷 马艳梅 +2 位作者 孙亚楠 张彬 徐苗苗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神经外科住院的65例颅脑损伤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音乐疗法,即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采用不...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神经外科住院的65例颅脑损伤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音乐疗法,即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音乐实施干预.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作为评定工具评价患者睡眠情况,并于第1、14、28天测量观察组行音乐干预前后的心率、血压,自制问卷调查患者主观感受.结果 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患者聆听音乐前后心率、血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0.00%~76.67%主观感觉放松、平静、舒适及改善睡眠.结论 音乐疗法通过心理和生理途径,使颅脑损伤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起到稳定心率、血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音乐疗法 睡眠质量 心率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程林 闵连秋 可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28-233,共6页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72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尼莫地平组,奥扎格雷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大鼠。以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奥扎格雷钠干预组和尼莫地平组分...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72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尼莫地平组,奥扎格雷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大鼠。以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奥扎格雷钠干预组和尼莫地平组分别在模型制备前腹腔给予7.2、14.4、28.8 mg/kg的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质量浓度为20 g/L)和2 mg/kg的尼莫地平注射液(质量浓度为0.2 g/L),1次/d,连续5 d,并于模型制备前1 h给药1次。单纯缺血组及假手术组用与奥扎格雷钠中剂量组相同体积的等渗盐水行腹腔注射,疗程与奥扎格雷钠干预组相同。术后大鼠清醒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4 h断头取脑制备组织匀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活性;光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海马区病理学改变。结果①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尼莫地平组,及奥扎格雷钠低、中、高剂量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分别为0.0±0.0、3.1±0.9、2.5±0.6、2.7±0.8、2.1±0.7、2.0±0.3。奥扎格雷钠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1,P<0.05)。②尼莫地平组和奥扎格雷钠低、中、高剂量组CGRP分别为(14.2±1.9)、(14.1±3.2)、(15.9±2.5)、(16.2±2.5)pg/mg(脑湿重);ET-1分别为(2.6±0.7)、(3.0±0.8)、(2.1±0.6)、(2.0±0.5)pg/mg(脑湿重),各组CGRP、ET-1与单纯缺血组的(10.6±2.8)、(3.5±0.9)pg/mg(脑湿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奥扎格雷钠中、高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均显示奥扎格雷钠可明显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结论奥扎格雷钠可通过调节脑缺血后脑组织中ET-1、CGRP的水平,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内皮缩血管肽类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奥扎格雷钠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翠平 董秀兰 闵连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影响。方法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预处理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1只大鼠。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脑缺血模型,预处理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前3 d接受15 m in...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影响。方法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预处理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1只大鼠。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脑缺血模型,预处理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前3 d接受15 m in的缺血预处理,缺血2 h再灌注22 h;模型组未做缺血预处理。分别比较各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和脑匀浆中的LDH和CK值。结果①预处理组与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预处理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血清LDH分别为(8227±395)、(9019±370)、(6894±172)U/L;脑匀浆LDH值为(9151±701)、(8762±140)、(10498±434)U/g(蛋白),预处理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CK分别为(1240±1250)、(2140±610)、(790±763)U/L;脑匀浆CK为(603±86)、(699±220)、(764±235)U/g(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DH与脑匀浆LDH呈负相关(r=-0.786,Y=15688.052-0.793X,P<0.05;X为血清LDH值);血清CK与脑匀浆CK无相关性。结论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再灌注损伤 乳酸脱氢酶类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B1与APC蛋白在不同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亚红 孙兴华 +1 位作者 朱志图 哈敏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888-892,共5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的发展涉及多个染色体的改变,且与肿瘤的形态和进展相关。本研究探讨乳腺正常、增生及癌组织中BUB1、AP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2月—2008年2月乳腺存档蜡块87份,其中乳腺癌67...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的发展涉及多个染色体的改变,且与肿瘤的形态和进展相关。本研究探讨乳腺正常、增生及癌组织中BUB1、AP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2月—2008年2月乳腺存档蜡块87份,其中乳腺癌67例,乳腺增生20例,另收集正常乳腺蜡块15例(取自距癌组织边缘≥5cm处)。所有标本均取自女性患者,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49岁。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正常、增生及癌组织中BUB1与APC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乳腺组织BUBl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6.7%,增生组织中为80.0%,癌组织中为46.0%,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BUBl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正常乳腺组织AP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3.3%,增生组织中为75.0%,癌组织中为55.3%,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APC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TNM分期、远处脏器转移有关(P<0.05)。结论:BUBl蛋白和APC蛋白表达异常是乳腺癌产生的机制之一,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两者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具有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转移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胎中CDKN2A基因纯合性缺失和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静 武淑英 +2 位作者 顾莹 朱艳 张小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CDKN2A基因,包括p16INK4a和p14ARF基因)外显子1、2的纯合性缺失和突变情况与葡萄胎发生的关系。方法:对38例葡萄胎和30例早孕绒毛的新鲜组织标本进行基因组DNA抽提、PCR扩增,而后应用变性高效液相...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CDKN2A基因,包括p16INK4a和p14ARF基因)外显子1、2的纯合性缺失和突变情况与葡萄胎发生的关系。方法:对38例葡萄胎和30例早孕绒毛的新鲜组织标本进行基因组DNA抽提、PCR扩增,而后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的方法对扩增产物进行突变检测。结果:1)38例葡萄胎组织样本中,5例发生p16INK4a基因外显子1的纯合性缺失,其纯合性缺失率为13.16%;而30例早孕绒毛组织标本中,未发现p16INK4a基因外显子1的纯合性缺失。p16INK4a外显子1的纯合性缺失率在早孕绒毛组织和葡萄胎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2)38例葡萄胎组织样本和30例早孕绒毛组织样本中,无一例发生p14ARF基因外显子1和p16INK4a外显子2的纯合性缺失;3)经DHPLC检测,38例葡萄胎组织样本和30例早孕绒毛组织样本中,p16INK4a基因外显子1、2和p14ARF基因外显子1扩增产物的所有谱图均为单一峰型,未检测到任何位点的突变发生。结论:p16INK4a基因外显子1的纯合性缺失与葡萄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葡萄胎中,CDKN2A基因的遗传变异主要是由于此基因的纯合性缺失造成的,突变可能不是此基因变异的主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胎 CDKN2A基因 纯合性缺失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在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中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柴文戍 范锦秀 +1 位作者 齐志敏 陈佰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在大鼠铜绿假单胞菌(PA)肺炎中的抗炎作用。方法54只sD大鼠建立急性PA肺炎模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PA组和PDTC组,每组18只。模型制作前60min,大鼠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PA组)和P... 目的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在大鼠铜绿假单胞菌(PA)肺炎中的抗炎作用。方法54只sD大鼠建立急性PA肺炎模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PA组和PDTC组,每组18只。模型制作前60min,大鼠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PA组)和PDTC(PDTC组),每组按PA刺激后不同时间又分为3、9、24h亚组,每亚组6只大鼠。观察大鼠临床表现及肺组织湿/干比(W/D);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行半定量中性粒细胞(PMN)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组织NF-KB p65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8含量。结果PA组大鼠肺组织明显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DTC组较PA组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A刺激后3h可见NF—KB阳性细胞,3~24h均较PDTC组明显增多(P〈0.01);IL-8蛋白分泌在PA刺激后3h开始升高,9h达高峰,3~24h均较PDTC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NF—KB及其诱导的IL-8在PA肺炎中发挥重要作用,PDTC可能通过抑制NF—KB的活性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NF-KB IL-8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18F-脱氧葡萄糖心肌显像对儿童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存活心肌的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光 杨敏福 +3 位作者 吕小东 段福建 闫朝武 宋丽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应用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显像评价儿童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心肌存活情况,并探讨其在ALCAPA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05至2009-10在我院接受18F-FDG心肌显像的6例ALCAPA患儿的临床和显像... 目的:应用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显像评价儿童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心肌存活情况,并探讨其在ALCAPA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05至2009-10在我院接受18F-FDG心肌显像的6例ALCAPA患儿的临床和显像结果,并进行随访。结果:6例患儿心肌显像提示心肌存活3例、部分存活1例、不存活2例。心肌存活情况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反复感冒)、心电图(异常Q波)、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侧支循环形成有关。在随访期间,除1例广泛心肌梗死患儿死亡外,其余5例患儿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并且生存良好。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对于儿童ALCAPA患者,利用18F-FDG显像进行存活心肌评价,能为患儿治疗方案的选择、术后心功能的判定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18F-脱氧葡萄糖 心肌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提取液对大鼠骨组织中ColⅠ和Cath 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旭斌 陈秀峰 +1 位作者 王桂敏 艾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78,共4页
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木瓜提取液12周后,测定大鼠Ⅰ型胶原(ColⅠ)、组织蛋白酶L(Cath L)、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并行股骨并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木瓜提取液组与雌激素组能显著... 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木瓜提取液12周后,测定大鼠Ⅰ型胶原(ColⅠ)、组织蛋白酶L(Cath L)、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并行股骨并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木瓜提取液组与雌激素组能显著增加大鼠的骨小梁的数量、降低Cath L的表达,木瓜高剂量组与雌激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作用在高剂量组更加明显.木瓜提取液能够降低破骨细胞Cath L的表达来抑制骨基质中ColⅠ的分解,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疗效和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 骨质疏松 Ⅰ型胶原 组织蛋白酶L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途 陈晓光 +1 位作者 吴巧玲 张锦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肌钙蛋白Ⅰ的影响,从而探讨其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Post组),舒芬太尼后处理组(LS组,MS组,HS组)。于缺血前即刻(T0...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肌钙蛋白Ⅰ的影响,从而探讨其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Post组),舒芬太尼后处理组(LS组,MS组,HS组)。于缺血前即刻(T0,基础值)、缺血30 min(T1)、再灌注30 min(T2)、60 min(T3)、90 min(T4)和120 min(T5)时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再灌注120 min末,随机取6只按照ELISA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IS/AAR),另外6只进行光镜及电镜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HR在各组各个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在T3、T4和T5时MAP均降低(P<0.05),而LS组在T3和T4时均降低(P<0.05);与I/R组相比,Post组、MS组和HS组血清中的cTnI、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后处理能够减轻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中cTnI,从而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后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 肌钙蛋白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消痞方结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朴雪花 刘宝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2961-2962,2965,共3页
目的探讨疏肝消痞方结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HP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HP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加用... 目的探讨疏肝消痞方结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HP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HP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肝消痞方,30 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HP清除率、复发情况。结果一个疗程结束后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3,P=0.01),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23例,显效6例,无效7例。治疗组HP的根除率为91.7%(33/36),对照组为66.7%(25/3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P=0.01)。随访一年发现治疗组临床症状复发率(5.7%)及HP复发率(3.0%)均低于对照组(17.1%、16.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疏肝消痞方结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功能消化不良效果较好,复发率低,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消痞方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党焱 李永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5期1296-1298,共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其诊断和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现就目前的诊治状况做一综述。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慧云 李向利 +3 位作者 张应爱 沈道明 钱久荣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36,共3页
迄今发现至少有6种调节性T细胞(Treg)。过敏性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是Treg功能缺失或受到抑制而导致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力降低,从而促使幼稚型CD4+T细胞向Th2类细胞分化,引起过敏。因此,旨在抑制Th2细胞因子产生、促进耐受机制... 迄今发现至少有6种调节性T细胞(Treg)。过敏性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是Treg功能缺失或受到抑制而导致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力降低,从而促使幼稚型CD4+T细胞向Th2类细胞分化,引起过敏。因此,旨在抑制Th2细胞因子产生、促进耐受机制产生、促进Treg和抑制性细胞因子产生的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已成为过敏性疾病最具有竞争力的治疗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Treg的分类及其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过敏 过敏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气道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圆圆 李永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8只),COPD模型组(8只),丹参治疗组(8只)。采用熏吸香烟并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丹参治疗组于COPD模...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8只),COPD模型组(8只),丹参治疗组(8只)。采用熏吸香烟并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丹参治疗组于COPD模型开始建立后第8d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100mg/kg(0.2ml/100g)至第28d。观察各组气道炎症的病理特点、超微结构特点、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8(IL-8)浓度,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所建COPD模型的病理学改变符合人类COPD的特点。丹参治疗组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较COPD模型组明显减轻但未恢复正常。丹参治疗组BALF中IL-8水平。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较COPD模型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用丹参注射液对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白介素-8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7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元和 陈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5期1390-1391,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78例CSM患者均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术前平均(7.1±1.3)分,术后平均(12.9±1...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78例CSM患者均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术前平均(7.1±1.3)分,术后平均(12.9±1.6)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植骨全部融合,无断钉、断板及内固定松动。结论经颈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CSM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减压 内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Y720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殷亮 李兵 殷海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4-638,共5页
目的研究FTY720对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同种异体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每天4mg·kg-1生理盐水灌胃,CsA组为每天10mg·kg-1CsA(5g.L-1)灌胃... 目的研究FTY720对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同种异体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每天4mg·kg-1生理盐水灌胃,CsA组为每天10mg·kg-1CsA(5g.L-1)灌胃,FTY720组为每天0.2mg·kg-1FTY720(0.1g.L-1)灌胃,联合用药组为每天5mg·kg-1CsA(5g.L-1)和0.1mg·kg-1FTY720(0.1g.L-1)灌胃,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用药14d后停药。对各组大鼠术眼角膜植片进行临床观察,对植片的临床指数:混浊度、水肿、新生血管及排斥反应指数进行评分,并记录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结果 对照组、CsA组、FTY720组和联合用药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0.38±1.92)d、(20.13±2.17)d、(21.38±2.72)d、(29.88±3.04)d,各用药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均为P=0.000);联合用药组优于单独用药组(均为P=0.000);FTY720组与C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各用药组角膜植片的混浊度、水肿、角膜新生血管、排斥反应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1);联合用药组均优于单独用药组;FTY720组与C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口服FTY720能显著延长大鼠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抑制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CsA与FTY720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优于单独用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 FTY7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19
作者 李欣 费建民 崔颖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cartilage-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 1,CDMP1)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在高密度细胞球培养体系下CDMP1诱导BMSCs向软骨细胞分... 目的探讨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cartilage-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 1,CDMP1)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在高密度细胞球培养体系下CDMP1诱导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21d后观察诱导后软骨细胞表型的变化,分别用阿新蓝染色方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球中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来评估BMSCs是否向软骨细胞分化。结果诱导后的细胞团可表达特异软骨基质Ⅱ型胶原与GAG。结论在CDMP1生长因子诱导下,BMSCs体外可向软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骨髓间充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真菌病的早期实验室检查和药物治疗进展
20
作者 焦雪 李永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06-808,共3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广谱抗生素、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以及生命支持系统的应用,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在全球的流行,真菌感染成为日益严重的临床问题。在各系统真菌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居内脏真菌感染首位,而肺部的念珠菌属、...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广谱抗生素、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以及生命支持系统的应用,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在全球的流行,真菌感染成为日益严重的临床问题。在各系统真菌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居内脏真菌感染首位,而肺部的念珠菌属、曲霉菌属及隐球菌属又是较常见的感染菌属,故本文仅对肺部念珠菌病、曲霉菌病及新型隐球菌病的早期实验室检查和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抗真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