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急性肾损伤导致肝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包翠芬 刘玉玲 邵佑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33-2237,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肾损伤(AKI)引起肝细胞凋亡的细胞学特点。方法:建立AKI(包括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大鼠模型后应用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光学、电子显微镜技术对AKI大鼠的肾脏和肝脏进行观察。结果:(1)缺血性AKI肾小管出现了...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肾损伤(AKI)引起肝细胞凋亡的细胞学特点。方法:建立AKI(包括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大鼠模型后应用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光学、电子显微镜技术对AKI大鼠的肾脏和肝脏进行观察。结果:(1)缺血性AKI肾小管出现了大面积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表现。不论是缺血性还是非缺血性AKI的动物都发生了急性肾功能损伤和急性肝功能受损。(2)免疫印迹法测定结果显示AKI动物肝脏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α(TNFR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从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可以看出阳性细胞均出现在AKI动物肝脏内。(3)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AKI动物肝脏中确有细胞凋亡和副凋亡的表现。(4)缺血性与非缺血性AKI诱导肝细胞凋亡的表现相同。结论:AKI可引起肝细胞凋亡和副凋亡,其中经TNFRα启动的caspase依赖的细胞死亡构成了AKI引起的肝细胞凋亡。这种肝细胞凋亡是由肾功能损伤导致的血尿毒物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肝细胞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依赖的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海马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世兴 金英 +4 位作者 李亚男 姜艳 闫恩志 齐志敏 魏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8-354,共7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io)是否对学习记忆障碍有治疗改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1组。于d1和2,Pio处理组大鼠灌胃给予Pio,正常对照组和Aβ1-42损伤组灌胃...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io)是否对学习记忆障碍有治疗改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1组。于d1和2,Pio处理组大鼠灌胃给予Pio,正常对照组和Aβ1-42损伤组灌胃给予0.2%二甲亚砜。d2给药处理后,Aβ1-42损伤组及Pio处理组大鼠左侧脑室内单次注射Aβ1-425μL(2.0mmol·L-1)制备大鼠痴呆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同时,d2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连续6d;水迷宫实验结束后,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改变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改变;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脑室注射Aβ1-42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逃避潜伏期延长,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降低;形态学上表现为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损伤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浸润;同时海马IL-1β和iNOS蛋白表达也显著增加。Pio(40和80mg·kg-1)能明显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损伤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与浸润,抑制Aβ1-42引起的IL-1β及iNOS蛋白表达增加。结论Pio能改善Aβ1-42损伤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抑制海马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学习障碍 记忆障碍 海马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包翠芬 刘霞 +2 位作者 魏嘉 梁佳 秦书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人参皂甙Rg110、20、40mg/kg组,每组10只。采用线...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人参皂甙Rg110、20、40mg/kg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栓塞2h制作大脑中动脉模型。4个药物组于术前5d至取材当日,每日清晨于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g1(10、20、40mg/kg)及尼莫地平1mg/kg(均溶于1.5ml的等渗盐水中),其余各组于同一时间点注射1.5ml等渗盐水,1次/d。观察再灌注24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CA1区MMP-2、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人参皂甙Rg110、20、40mg/kg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0、2.8±0.9、1.5±0.7、2.1±0.9、1.5±0.7及1.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甙Rg120、40mg/kg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甙Rg110、20、40mg/kg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各组均有MMP-2、MMP-9的表达,其中假手术组仅有少量表达,模型组表达量最多。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甙Rg110、20、40mg/kg组及尼莫地平组MMP-2、MMP-9的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尼莫地平组比较,人参皂甙Rg110mg/kg组的MMP-2、MMP-9表达量显著增高,40mg/kg组显著降低(P〈0.05),而20mg/kg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甙Rg1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MMP-2、MMP-9表达有关,且以高剂量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人参皂甙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附红细胞体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晓薇 巴彩凤 +2 位作者 苏玉虹 苏荣健 冯会权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52-556,共5页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羊附红细胞体16SrRNA基因序列(登录号AF338268)设计2对引物,用巢式PCR方法扩增16SrRNA的部分序列,将目的片段克隆并测序。测序结果与AF338268相似性达99%以上,只有3bp的差异。该方法与猪附红细胞体、羊肺炎支原体、...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羊附红细胞体16SrRNA基因序列(登录号AF338268)设计2对引物,用巢式PCR方法扩增16SrRNA的部分序列,将目的片段克隆并测序。测序结果与AF338268相似性达99%以上,只有3bp的差异。该方法与猪附红细胞体、羊肺炎支原体、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无交叉反应,能检测到的最低DNA量为25fg。用于检测的28份临床样本中,23份为阳性。所建立的巢式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羊附红细胞体病急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为该病的临床检测、流行病学调查、进出口检疫和实验室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附红细胞体 羊附红细胞体病 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SERCA2a表达及活性降低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戴红良 贾桂枝 +3 位作者 赵颂 赵艳 张晓红 王洪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terenol,ISO)刺激下心肌细胞SERCA2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SERCA2a mRNA的表达;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SERCA2a蛋白的表达。以4-硝基酚磷酸二钠(p-NPP)法检测SERCA2a的活性...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terenol,ISO)刺激下心肌细胞SERCA2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SERCA2a mRNA的表达;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SERCA2a蛋白的表达。以4-硝基酚磷酸二钠(p-NPP)法检测SERCA2a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心肌细胞SERCA2a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而黄芪多糖剂量依赖性地逆转上述降低。此外,黄芪多糖还可明显提高SERCA2a的活性。结论黄芪多糖可缓解ISO引起的SERCA2a表达及活性的下调。该作用可能是黄芪多糖缓解心肌细胞内Ca2+超载,进而发挥其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心肌细胞 异丙肾上腺素 Ca2+超载 SERCA2A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姜艳 金英 +4 位作者 王世兴 李亚男 闫恩志 齐志敏 魏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5-361,共7页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Pio)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所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1组。于d1和2,Pio处理组大鼠灌胃给予Pio,正...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Pio)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所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1组。于d1和2,Pio处理组大鼠灌胃给予Pio,正常对照组和Aβ1-42损伤组灌胃给予0.2%二甲亚砜。d2给药处理后,Aβ1-42损伤组及Pio处理组大鼠左侧脑室内单次注射Aβ1-425μL(2.0mmol·L-1)制备大鼠痴呆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再连续给药6d后,取海马CA1区,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7,caspase9及μ-钙蛋白酶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脑室内注射Aβ1-42可使大鼠海马CA1区活化的caspase3,caspase7,caspase9蛋白及μ-钙蛋白酶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子质量116kuPARP表达明显减少,而分子质量89ku劈切PARP表达明显增加。Pio40及80mg·kg-1可明显抑制Aβ1-42所致海马CA1区活化的caspase9和μ-钙蛋白酶表达增加,也可明显抑制Aβ1-42所致的PARP表达的改变。但Pio20mg·kg-1对Aβ1-42所致海马caspase9,μ-钙蛋白酶和PARP表达无明显作用。Pio20,40及80mg·kg-1均可抑制Aβ1-42所致海马CA1区活化的caspase3和caspase7表达增加。结论Pio对Aβ1-42引起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 钙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引起的大鼠海马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信号传导通路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亚男 金英 +4 位作者 王世兴 姜艳 闫恩志 齐志敏 魏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2-368,共7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所致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1组。d1与d2,Pio处理组大鼠灌胃给予Pio,正常对照组和Aβ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所致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1组。d1与d2,Pio处理组大鼠灌胃给予Pio,正常对照组和Aβ1-42损伤组灌胃给予0.2%二甲亚砜。d2给药处理后,Aβ1-42损伤组及Pio处理组大鼠左侧脑室内单次注射Aβ1-425μL(2.0mmo·lL-1)制备大鼠痴呆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继续给药6d,处死大鼠,取海马CA1区,Western蛋白印迹法观察磷酸化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3/6(MKK3/6)、磷酸化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MAPK)、磷酸化活化转录因子2(ATF-2),磷酸化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活化的蛋白激酶2(MAPKAPK-2)和磷酸化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脑室内注射Aβ1-42可引起海马CA1区磷酸化的MKK3/6、磷酸化的p38MAPK和磷酸化的ATF-2表达明显增加,而磷酸化的MAPKAPK-2和磷酸化的HSP27表达明显降低。Pio可明显抑制Aβ1-42引起的磷酸化的MKK3/6、磷酸化的p38MAPK和磷酸化的ATF-2表达的增加;逆转Aβ1-42引起的磷酸化的MAPKAPK-2和磷酸化的HSP27表达降低的变化。结论Pio对Aβ1-42引起的海马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β1-42引起的磷酸化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诱导的危重病性肌病的细胞死亡方式 被引量:5
8
作者 袁静 梁佳 +1 位作者 赵颂 包翠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的危重病性肌病的细胞死亡方式。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7、9、11 d 3个时相点(n=10)。实验组采用5 mg/kg地塞米松连续腹腔注射,每天1次,健康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肌功能...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的危重病性肌病的细胞死亡方式。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7、9、11 d 3个时相点(n=10)。实验组采用5 mg/kg地塞米松连续腹腔注射,每天1次,健康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肌功能缺损评分判定肌功能缺损情况。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比目鱼肌activecaspase-3、PARP、pULK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健康对照组无肌肉功能缺损症状;而实验组7 d时大鼠70%出现肌肉功能缺损症状,9、11 d时全部出现明显的肌肉功能缺损症状,以11 d时相点缺损程度最为严重。②各组active caspase-3、PARP均为阴性表达;健康对照组可见少量pULK阳性表达细胞,实验组pULK表达显著增强,以11 d时相点表达增强最为明显。结论地塞米松诱导的危重病性肌病中无active caspase-3、PARP表达,以pULK表达为主,提示该病可能以自噬性死亡为主要死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肌疾病 半胱氨酸蛋白酶-3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磷酸化自噬相关蛋白1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改变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晓健 崔秀玲 +2 位作者 齐志敏 包翠芬 李艳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9-741,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改变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STZ法建立SD大鼠实验性糖尿病模型20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葛根素组(Pue),另设10只为正常对照组(NC),给药8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心重...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改变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STZ法建立SD大鼠实验性糖尿病模型20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葛根素组(Pue),另设10只为正常对照组(NC),给药8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心重指数、心功能、TG、TC、HDL-C、LDL-C;电镜观察心肌微血管结构改变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Pue具有较弱的降血糖作用,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TG、TC、LDL-C及心重指数,明显升高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显著减轻心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改变和减少心肌TGFβ1的表达。结论:Pue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左心室功能,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血脂和减少心肌组织中TGFβ1表达及心肌微血管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 心肌微血管 转化生长因子β1 葛根素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符丽娟 王洪新 +1 位作者 包翠芬 隋海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基质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ip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治疗组ig给予BZ 10 mg.kg-1,连续12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左心室心肌组织改变,测定心脏质量指数;Western印迹法测定左心室心肌组织胶...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基质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ip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治疗组ig给予BZ 10 mg.kg-1,连续12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左心室心肌组织改变,测定心脏质量指数;Western印迹法测定左心室心肌组织胶原Ⅰ型及Ⅲ型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及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升高,胶原Ⅰ型及Ⅲ型表达明显增加(P<0.05),MMP-2表达减少、TIMP-2表达增加(P<0.01),TGF-β1和CTGF表达明显增强(P<0.05),心肌间质纤维增生。大鼠连续ig给予贝那普利12周后,心脏质量指数明显降低〔(4.13±0.18)vs(3.42±0.13)mg.g-1〕;胶原Ⅰ型及Ⅲ型表达明显减少(P<0.05),MMP-2表达增加,TIMP-2表达减少(P<0.05),TGF-β1及CTGF表达明显减弱(P<0.05),心肌间质纤维增生减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大鼠心肌MMP-2表达减少,TIMP-2及CTGF表达仍增加。结论贝那普利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TGF-β1和CTGF表达以及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从而抑制糖尿病心肌间质纤维化,改善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糖尿病 细胞外基质重塑 基质金属蛋白酶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符丽娟 王洪新 包翠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左心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ip给予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贝那普利治疗组大鼠ig给予贝那普利10mg.kg-1,每天1次,连续1...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左心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ip给予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贝那普利治疗组大鼠ig给予贝那普利10mg.kg-1,每天1次,连续12周。测定心脏质量指数、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压(LV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取左心室心肌,用TUNEL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Fas配体(FasL)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浆AngⅡ水平明显增高,从440±20增高到(863±38)ng.L-1(P<0.05);LVP从19.3±0.5明显降低到(14.7±1.2)kPa(P<0.05);+dp/dtmax从1020±55降低到(778±80)kPa.s-1(P<0.05);-dp/dtmax从705±44降低到(420±62)kPa.s-1(P<0.01);LVEDP从0.13±0.06升高到(0.50±0.09)kPa(P<0.05);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升高,从2.93±0.10升高到(4.13±0.18)mg.g-1(P<0.01);心肌细胞凋亡数目增多,凋亡率从(0.5±0.3)%明显增加到(23.1±1.6)%(P<0.01),FasL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大鼠连续12周ig给予贝那普利后,AngⅡ水平从863±38明显降低到(619±24)ng.L-1(P<0.05);LVP从14.7±1.2明显升高到(17.6±0.8)kPa(P<0.05);+dp/dtmax从778±80明显升高到(913±58)kPa.s-1(P<0.05),-dp/dtmax从420±62明显升高到(574±54)kPa.s-1(P<0.05),LVEDP从0.50±0.09明显降低到(0.28±0.47)kPa(P<0.05),心脏质量指数从4.13±0.18明显降低到(3.42±0.13)mg.g-1(P<0.05);心肌细胞凋亡数目减少,从(23.1±1.6)%降低到(17.1±1.0)%(P<0.05);FasL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贝那普利的干预可以抑制糖尿病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室重构,保护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相关基因FasL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糖尿病 心肌病 细胞凋亡 Fas配体蛋白质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附红细胞体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巴彩凤 赵晓薇 +2 位作者 苏玉虹 苏荣健 冯会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497-15499,共3页
[目的]用人工感染的方法构建羊附红细胞体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将注射地塞米松的昆明小鼠以腹腔注射方式人工感染羊附红细胞体,通过镜检、巢式PCR检测、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及病理形态学观察对感染情况进行鉴定。[结果]羊附... [目的]用人工感染的方法构建羊附红细胞体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将注射地塞米松的昆明小鼠以腹腔注射方式人工感染羊附红细胞体,通过镜检、巢式PCR检测、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及病理形态学观察对感染情况进行鉴定。[结果]羊附红细胞体小鼠模型已成功建立。[结论]可以用昆明小鼠建立羊附红细胞体实验动物模型,不仅有助于该病的诊断,而且为羊附红细胞体流行病学、致病力、免疫学以及有效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附红细胞体 昆明小鼠 实验动物模型 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对小鼠耳蜗毒性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伟霞 王爱梅 +2 位作者 包翠芬 惠丽杰 常志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619,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顺铂耳毒性模型,研究不同剂量顺铂对小鼠耳蜗毒性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69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顺铂2.5 mg/(kg.d)组、顺铂3.5 mg/(kg.d)组和顺铂4.5 mg/(kg.d)组,腹腔连续注射5 d。通过听脑干反应(auditory br... 目的建立小鼠顺铂耳毒性模型,研究不同剂量顺铂对小鼠耳蜗毒性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69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顺铂2.5 mg/(kg.d)组、顺铂3.5 mg/(kg.d)组和顺铂4.5 mg/(kg.d)组,腹腔连续注射5 d。通过听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测试观察用药前后小鼠听力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耳蜗中的表达。结果不同剂量顺铂组小鼠体重和听力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并且随着顺铂给药剂量的增加,小鼠耳蜗中caspase-3表达亦明显增强。结论应用顺铂可建立小鼠耳毒性模型;caspase-3参与了顺铂致小鼠耳蜗细胞损伤的过程,提示内耳细胞凋亡可能是顺铂的耳毒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耳蜗 CASPASE-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K、FAKpY397和Src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谷艳娇 张敬坤 +1 位作者 包翠芬 苏荣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hospho-FAK Y397,FAKpY397)和类固醇激素受体共活化因子(sceroid recptor coactivator,Src)在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以...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hospho-FAK Y397,FAKpY397)和类固醇激素受体共活化因子(sceroid recptor coactivator,Src)在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人工计数法检测44例HCC组织及8例癌旁正常肝脏组织中FAK、FAKpY397和Src的表达。结果:FAK、FAKpY397和Src在HCC组织中表达均高于正常肝脏组织(P=0.027、P=0.041、P=0.030)且三者均与HCC分化程度有关(P=0.026、P=0.045、P=0.005),FAK和Src低分化组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组(P=0.015、P=0.002)。HCC组织中三者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P=0.000、P=0.000、P=0.000)。结论:HCC组织中FAK、FAKpY397和Src表达与HCC分化程度有关;FAK和Src低分化组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组且三者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激酶 磷酸化黏着斑激酶 类固醇激素受体共活化因子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MC4R突变体D90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嘉 王光川 +3 位作者 武洁 张轶博 宋慧娟 巴彩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118-6121,6124,共5页
[目的]构建犬黑皮质素受体4(MC4R)突变体D90N真核表达载体,并在MDCK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以犬MC4R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重叠PCR扩增MC4R突变体D90N目的基因,将扩增产物进行T-A克隆;酶切、测序鉴定成功后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 [目的]构建犬黑皮质素受体4(MC4R)突变体D90N真核表达载体,并在MDCK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以犬MC4R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重叠PCR扩增MC4R突变体D90N目的基因,将扩增产物进行T-A克隆;酶切、测序鉴定成功后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重组体pcDNA3.1-myc-His/A-cMC4R-D90N经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FuGENEHD介导转染技术将重组体导入MDCK细胞;转染后继续培养72.0h,提取细胞内总RNA,用RT-PCR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提取细胞总蛋白,用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构建带标签的pcDNA3.1-myc-His/A-cMC4R-D90N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测序结果显示含有D90N突变位点。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到目的基因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犬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cMC4R-D90N,重组体能在MD-CK细胞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皮质素受体4 真核表达载体 MDCK细胞 D90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地塞米松诱导的脑细胞死亡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包翠芬 袁静 +1 位作者 梁佳 赵颂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诱导的大鼠的脑细胞死亡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包括7、9、11 d,3个时间点)。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连续腹腔注射5 mg/kg地塞米松,每日1次。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大脑组织形态结构变化...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诱导的大鼠的脑细胞死亡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包括7、9、11 d,3个时间点)。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连续腹腔注射5 mg/kg地塞米松,每日1次。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大脑组织形态结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脑顶叶皮质Active Caspase-3、PARP-1、pULK1的表达情况。结果 (1)对照组大鼠大脑组织结构清晰,脑细胞排列整齐,形态完整,染色清晰;7d实验组大鼠大脑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9d实验组部分脑细胞死亡;11d实验组部分脑细胞可见凋亡和胀亡。(2)对照组Active Caspase-3、PARP-1、pULK1均呈阴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脑细胞胞质内可见明显的Active Caspase-3、pULK1表达,细胞核内可见明显的PARP-1阳性表达,各实验组脑组织内Active Caspase-3、PARP-1、pULK1表达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结论地塞米松诱导的脑细胞死亡可能通过Active Caspase-3、PARP-1、pULK1的活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脑细胞 半胱胺酸蛋白酶蛋白 3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磷酸化自噬相关蛋白1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对肺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玉玲 郭敏 +1 位作者 邵佑之 包翠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6-55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对肺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立体计量学方法观察急性肾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后的肺脏。结果部分肺泡I型上皮细胞发生了肿胀性坏死,II型上皮细胞也出现了肿胀性...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对肺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立体计量学方法观察急性肾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后的肺脏。结果部分肺泡I型上皮细胞发生了肿胀性坏死,II型上皮细胞也出现了肿胀性坏死,细胞内大量空泡出现。嗜锇性板层小体消失,肺泡内皮细胞出现了凋亡的表现。肺内组织出现了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大鼠肾脏急性肾缺血损伤可引起肺细胞坏死与凋亡,其中坏死损伤为多见。此外,炎性细胞浸润也是不可忽略的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缺血 肺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7/BL6小鼠海马结构发生、发育和衰老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敬坤 张莉 +1 位作者 王丽鹏 郭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8-311,320,共5页
目的探讨C57/BL6小鼠海马结构发生发育及衰老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不同阶段C57/BL6小鼠海马结构中的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不同阶段C57/BL6小鼠海马结构中Caspase-3的表达。... 目的探讨C57/BL6小鼠海马结构发生发育及衰老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不同阶段C57/BL6小鼠海马结构中的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不同阶段C57/BL6小鼠海马结构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 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胚龄(embryonic day,E)12d~18d凋亡细胞渐增多;生后(postnatal day,P)1~7d渐减少;P14d~2月主要于齿状回、海马沟和海马槽的白质区可见少量凋亡细胞;3月~18月仅在齿状回亚颗粒细胞层见零星分布。阿蒙角(Ammons horn,CA)及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多形层及分子层细胞凋亡率P1~P14d渐下降。CA及DG主细胞层细胞凋亡率P1d最高,以后逐渐降低。Caspase-3免疫荧光结果示:E12~E16d阳性表达细胞渐增多;E18~P3d继续增多,主要分布于CA锥体层及DG颗粒层;P5~P14d分布渐减少;P21d~18月各区仅见少量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示E18~P3dCaspase-3表达增加;P5~P21d表达降低;P21d后趋于稳定。结论生后1d为小鼠海马结构凋亡高峰;Caspase-3为重要凋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海马结构 发育 老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双侧肾切除后肝细胞的损伤方式
19
作者 刘玉玲 包翠芬 邵佑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1-785,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双侧肾切除[非缺血性急性肾损伤(non ischemic acute kidney injury,NIAKI)]引起肝细胞损伤方式。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光学、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双侧肾切除24 h后的大鼠肝脏进行了观察。结果:双... 目的:观察大鼠双侧肾切除[非缺血性急性肾损伤(non ischemic acute kidney injury,NIAKI)]引起肝细胞损伤方式。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光学、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双侧肾切除24 h后的大鼠肝脏进行了观察。结果:双侧肾切除24 h后的大鼠发生了急性肝功能受损,肝脏出现了大小不等坏死灶以及大面积区域性肝细胞的空泡样改变。光、电镜观察结果证明前者以细胞坏死为主,后者以细胞内出现大量空泡为主要表现。此外尚可见少许肝细胞凋亡的表现。Western blot的结果说明双侧肾切除后肝脏内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PARP)-1过度激活,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增强。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见双侧肾切除后肝脏内出现了PARP-1阳性和caspase-3阳性的肝细胞。结论:形态学上NIAKI可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细胞空泡化与细胞凋亡,以前2种损伤为明显。从生物化学角度可以看出PARP-1介导的细胞死亡与caspase依赖的细胞死亡参与了NIAKI引起的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急性肾损伤 双侧肾切除 肝细胞 坏死 PARP-1介导的细胞死亡 凋亡 caspase依赖的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超数排卵研究
20
作者 王军 苏玉虹 +2 位作者 宋慧娟 周海英 李京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4106-14106,14110,共2页
[目的]为建立稳定、高效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超数排卵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将30只5~8周龄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腹腔注射5、7.5、10IU的PMSG,48h后腹腔注射7.5IU的HCG,比较不同剂量PMSG对绿色荧光蛋... [目的]为建立稳定、高效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超数排卵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将30只5~8周龄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腹腔注射5、7.5、10IU的PMSG,48h后腹腔注射7.5IU的HCG,比较不同剂量PMSG对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结果]PMSG剂量为7.5IU处理组获得的胚胎数明显高于PMSG剂量为5、10IU处理组,且差异显著(P〈0.05)。PMSG剂量为5、7.5、10IU处理组的小鼠见栓率分别为70%、80%、9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PMSG剂量的加大,小鼠的子宫充血程度和卵巢体积逐渐增大。[结论]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超壹蛸}卵技术中所用PMSG的最佳剂量为7.5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超数排卵 PMSG 最佳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