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护理服务满意度及需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会君 黄菲 尹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65-2567,共3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现状、护理服务满意度及需求,探讨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服务需求。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沈阳、大连、鞍山、营口、锦州、葫芦岛等6个城市的574名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超过50%的入住老人对服务... 目的了解辽宁省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现状、护理服务满意度及需求,探讨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服务需求。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沈阳、大连、鞍山、营口、锦州、葫芦岛等6个城市的574名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超过50%的入住老人对服务态度、生活护理、康复指导满意,但对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满意的老人比例不到50%。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的老人对心理护理服务的需求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住老人对心理护理有很高的需求;针对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的老人有必要提供个案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满意度 需求 卫生保健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评价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弥龙 宋云龙 +7 位作者 王东 毕永民 李相生 郝永 刘侠 贾梓 祝红线 方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技术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方法经双源CT诊断APE24例,采用Lung PBV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CT肺血管图像(CTPA)和DEPI,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双室...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技术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方法经双源CT诊断APE24例,采用Lung PBV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CT肺血管图像(CTPA)和DEPI,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双室短轴最大径比(RV/LV),依据患者严重程度分为严重APE组(n=9)和非严重APE组(n=15),比较两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RV/LV,并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严重APE组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RV/LV中位数分别为32.5%(15.0%62.5%)、45.0%(27.5%75.0%)和1.16(1.041.45),而非严重APE组分别为12.5%(0%37.5%)、12.5%(2.5%42.5%)和1.03(0.851.41),严重APE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严重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灌注缺损指数与RV/LV及栓塞指数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635,P〈0.05;r=0.790,P〈0.05)。结论采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技术评价APE严重程度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灌注成像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大鼠心肌解偶联蛋白2表达及能量代谢变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晓燕 孟可 +4 位作者 张红明 纪丽丽 张国明 晋群 陈英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94-79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心肌能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渐进训练组、渐进训练力竭组,每组15只。4周后,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及心肌线粒体三...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心肌能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渐进训练组、渐进训练力竭组,每组15只。4周后,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及心肌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测定心肌线粒体UCP2的表达变化。结果渐进训练力竭组ATP含量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与渐进训练组(P<0.01);渐进训练力竭组血清FFA浓度明显升高,分别是安静对照组和渐进训练组的2.0倍和1.7倍(P<0.01)。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安静对照组及渐进训练组相比,渐进训练力竭组心肌线粒体UCP2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肌线粒体UCP2的表达与血清FFA浓度呈正相关(r=0.795,P<0.01),而与ATP含量呈负相关(r=-0.843,P<0.01)。结论力竭运动训练可引起大鼠血清FFA浓度升高及心肌线粒体ATP含量降低,同时可诱导心肌线粒体UCP2表达。UCP2的表达与FFA浓度呈正相关,而与ATP含量呈负相关,提示UCP2可能参与了力竭运动中心的肌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解偶联蛋白2 线粒体 心脏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研究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脑白质结构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瑞杰 王灵通 +5 位作者 桑胜鹏 李统 王玮 李新勃 刘锴 孙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58-146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研究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变化。方法采用3.0T MR仪对32例行维持性血透的ESRD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行DTI扫描,应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TBSS)方法分析DTI多参数图,获得... 目的探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研究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变化。方法采用3.0T MR仪对32例行维持性血透的ESRD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行DTI扫描,应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TBSS)方法分析DTI多参数图,获得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度(MD)、轴向弥散度(AD)及径向弥散度(RD)有显著差异的脑区。将ESRD患者差异脑区FA值与简易精神状态测试(MMSE)评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ESRD患者双侧额叶白质、双侧前辐射冠、胼胝体体部及膝部、左侧颞叶白质及多条联络纤维FA值显著减低;MD值呈广泛且对称性显著升高;右侧上纵束、左侧上辐射冠AD值显著升高,左侧丘脑前辐射AD值显著降低;双侧额叶、胼胝体及双侧上纵束等白质区RD值显著升高(P均<0.05)。右侧额叶白质(r=0.404,P=0.022)及左侧上纵束(r=0.475,P=0.006)FA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ESRD患者脑区白质微结构受损,可能导致其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 慢性 白质 弥散张量成像 轻度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刘沫 罗丽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239-224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9—11月在我院神内科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9—11月在我院神内科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疾病不确定感的因素及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平均为(98.32±12.54)分,其中不明确性维度得分为(37.14±7.51)分,复杂性维度得分为(18.75±3.86)分,信息缺乏性维度得分为(22.39±2.14)分,不可预测性维度得分为(20.04±3.45)分。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Q中面对维度与不明确性维度、复杂性维度、信息缺乏性维度得分及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屈服维度得分与疾病不确定感的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以降低疾病的不确定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老年人 疾病不确定感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ce弓和横腭杆在拉尖牙远移中支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边翔 杨永进 +2 位作者 法永红 沈焕 李志韧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4-358,共5页
目的:研究Nance弓和横腭杆在拉尖牙远移过程中,二者在三维方向上磨牙支抗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Angle I类中度拥挤,或Angle II类I分类软组织侧貌前突不明显者40人,随机分组,上、下颌减数双侧第一前磨牙,设计方案为中度支抗,两步法关闭... 目的:研究Nance弓和横腭杆在拉尖牙远移过程中,二者在三维方向上磨牙支抗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Angle I类中度拥挤,或Angle II类I分类软组织侧貌前突不明显者40人,随机分组,上、下颌减数双侧第一前磨牙,设计方案为中度支抗,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排齐整平后和治疗阶段结束时取模型,拍摄口内像和头颅侧位片。测量各标志点的线距和磨牙角度变化。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在阻止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前移、水平宽度或垂直方向、近中倾斜差异无显著性,但在磨牙旋转的控制上,Nance弓组磨牙向近中舌向旋转3.70°±1.20°,横腭杆组向近中舌向旋转8.50°±3.59°(P<0.05)。结论:在磨牙旋转支抗控制上,Nance弓明显优于横腭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腭杆 NANCE弓 三维方向 尖牙远移 支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郑伟 杨智 +2 位作者 安殿梅 孟冬娅 胡晓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2,76,共5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分别检测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应用TaqMan实时PCR技术检测各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结果脑血管病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分别检测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应用TaqMan实时PCR技术检测各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结果脑血管病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脑梗死组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P<0.01)。与之相反,脑血管病组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血管病组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Hcy水平呈负相关(r1=-0.80,r2=-0.83)。脑血管病组M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和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MTHFR C677T的TT型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CT型和CC型(P<0.01)。但CT型和CC型的血清Hcy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MTHFR C677T基因突变及低水平的叶酸和维生素B12是引起血清Hcy水平升高的遗传和营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血管病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欣悦 孙成春 +2 位作者 公衍文 杨传伟 刘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在体外探讨莫西沙星( MFX)、头孢哌酮/舒巴坦( CFS)单用及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CRAB)防耐药突变浓度( MPC)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2... 目的:在体外探讨莫西沙星( MFX)、头孢哌酮/舒巴坦( CFS)单用及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CRAB)防耐药突变浓度( MPC)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20株临床分离 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 FIC)指数。用肉汤富集浓度为1013 CFU&#183; L-1 CRAB,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 MFX 和CFS单用及联合使用对20株临床分离CRAB的MPC,并计算相应的选择指数( SI)。结果 MFX联合CFS后,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无拮抗作用。 MFX和CFS单用对上述20株CRAB的选择指数分别为:4-128、8-64,两者联合后选择指数下降为:1-8、4-16,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选择指数分别下降2-16、2-4倍。结论 MFX与CFS联用后,均可降低其单用对CRAB的MPC,缩小耐药突变选择窗,防止耐药突变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防耐药突变浓度 突变选择窗 莫西沙星 头孢哌酮 舒巴坦 碳青霉烯类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丽丽 毕经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8-352,共5页
PI3K/AKT/mTOR通路的异常活化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以此通路为靶点的药物已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研究热点,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证明,针对PI3K/AKT/mTOR通路的多种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活性。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显示,PTEN缺乏... PI3K/AKT/mTOR通路的异常活化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以此通路为靶点的药物已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研究热点,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证明,针对PI3K/AKT/mTOR通路的多种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活性。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显示,PTEN缺乏或PIK3CA基因突变对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敏感,KRAS突变则预示着耐药;寻找针对这一通路抑制剂敏感的优势人群也成为结直肠癌的研究热点;此外,PI3K/AKT/mTOR通路也会影响常规治疗的疗效,因此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联合细胞毒治疗方案在结直肠癌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 AKT MTOR信号通路 抑制剂 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树峰 王程越 +3 位作者 姚玉胜 赵远 魏来 杨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用于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AZ31镁合金降解、金属-骨界面结合及成骨情况。方法:制备兔下颌骨颊侧7mm×5mm×2mm骨开窗样缺损,分别植入未处理的AZ31镁合金(A组)、微弧氧化处理的AZ31镁合金(B组)、缺损处不修复(C组)。术前1... 目的:研究用于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AZ31镁合金降解、金属-骨界面结合及成骨情况。方法:制备兔下颌骨颊侧7mm×5mm×2mm骨开窗样缺损,分别植入未处理的AZ31镁合金(A组)、微弧氧化处理的AZ31镁合金(B组)、缺损处不修复(C组)。术前1d及术后第1、2、4、8、12周取兔动脉血和尿液,测定镁离子浓度。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进行大体观察、SEM、组织学观察。结果:A、B组血中镁离子浓度在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2周A组尿中镁离子浓度比术前明显升高;B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A组仅形成类软骨样组织,B组有新骨形成且有部分覆盖材料表面,C组无骨组织形成;SEM显示A组材料表面出现明显层状崩解,B组降解不明显;组织学检查显示A组材料周围有软骨样组织,B组材料周围有大片状新骨形成,C组为纤维组织修复。结论:微弧氧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镁合金的降解速率;其表面形成陶瓷层具有生物活性可有效避免排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降解性 微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术前预测术后生活质量及疾病相关耻辱感准确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娟 顾立学 +2 位作者 李明津 孙伟明 陈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062-206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乳房切除术(MRM)、乳房切除后重建术(BR)及保乳术(BCS)3种手术方式患者术前对术后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耻辱感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25例,根据... 目的探讨乳腺癌乳房切除术(MRM)、乳房切除后重建术(BR)及保乳术(BCS)3种手术方式患者术前对术后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耻辱感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2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RM组46例,BR组68例,BCS组211例。通过邮件和采访的方式进行调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0=最差的,100=最好的)和疾病相关耻辱感(1=极度感到耻辱,5=从未感觉耻辱)。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比较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相关耻辱感的术前预测值和术后实际值的关系。结果 MRM组、BR组、BCS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升高,术后疾病相关耻辱感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3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和疾病相关耻辱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M组较BR组、BCS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疾病相关耻辱感评分升高(P<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耻辱感术前预测值与术后实际值有直线回归关系(P<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的患者术前对术后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耻辱感的预测均是不准确的,尤其是M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生活质量 疾病相关耻辱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媛媛 王宏 穆学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76-480,共5页
随着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逐渐增加,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MRI不仅能清晰显示肿块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利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MR灌注成... 随着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逐渐增加,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MRI不仅能清晰显示肿块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利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MR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和MR波谱成像(MRS)为代表的功能MRI技术,在肿瘤形态发生改变之前,更早期评估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为临床制定最佳的化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作者综述MRI新技术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闻宝杰 曹军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6-458,共3页
三维超声造影(3D-CEUS)是在已经较成熟的三维成像和二维超声造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可用于评估肝脏和肝脏肿瘤的血供、内部结构和边界等。目前,国内外关于此技术的研究尚属于探索阶段。本文就三... 三维超声造影(3D-CEUS)是在已经较成熟的三维成像和二维超声造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可用于评估肝脏和肝脏肿瘤的血供、内部结构和边界等。目前,国内外关于此技术的研究尚属于探索阶段。本文就三维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超声造影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SBEM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良 谢晓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82-1985,共4页
乳腺小黏蛋白(small hreast epithelialmucin,SBEM)是一种分泌性蛋白,仅在乳腺及唾液中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患者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及其治疗的特异性靶标。SBEM在乳腺癌组织中蛋白水平检出率最高达51%,在外周血中mRNA水平检出率最高达53.... 乳腺小黏蛋白(small hreast epithelialmucin,SBEM)是一种分泌性蛋白,仅在乳腺及唾液中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患者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及其治疗的特异性靶标。SBEM在乳腺癌组织中蛋白水平检出率最高达51%,在外周血中mRNA水平检出率最高达53.3%,且与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直接相关。SBEM-mRNA与角蛋白19 mRNA(CK19-mRNA)、泌乳素诱导蛋白(PIP-mRNA)及癌胚抗原(CEA)的联合检测,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微转移的检出率及敏感度和准确度,SBEM-mRNA表达水平变化的检测可应用于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并对骨髓微转移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和准确性,且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在临床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SBEM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联合检测的意义及其应用价值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SBEM SBEM—mRNA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流产胚胎绒毛组织中lrh-1基因表达的研究
15
作者 丁晓萍 赵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3-447,共5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30例自然流产和30例正常妊娠者的胚胎绒毛组织进行肝受体同系物-1(lrh-1)mRNA检测,同时测定2组人员血清孕酮质量浓度.结果显示:自然流产胚胎绒毛组织中lrh-1mRNA的表达水平为(0.001 385±0.000...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30例自然流产和30例正常妊娠者的胚胎绒毛组织进行肝受体同系物-1(lrh-1)mRNA检测,同时测定2组人员血清孕酮质量浓度.结果显示:自然流产胚胎绒毛组织中lrh-1mRNA的表达水平为(0.001 385±0.000 335),与正常妊娠胚胎绒毛组织中lrh-1 mRNA表达(0.001 497±0.000 447)无明显差异(P>0.05);自然流产者平均血清孕酮质量浓度((7.17±2.02)ng.mL-1)明显低于正常妊娠者((27.75±1.67)ng.mL-1),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lrh-1与孕酮质量浓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37和0.34.推论lrh-1与人类血清孕酮合成无明显相关性,在自然流产中可能不是影响人类胚胎发育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受体同系物-1 自然流产 绒毛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军队文职护理人员培训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莎 宋雁宾 胡红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4期40-42,共3页
文职人员是指按照规定的编制聘用到军队工作,履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同类岗位相应职责的非现役人员。随着军队编制体制的不断调整,护理人员将以非现役文职人员为主体。为了使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更好地履行参加卫勤保障的职能和义务... 文职人员是指按照规定的编制聘用到军队工作,履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同类岗位相应职责的非现役人员。随着军队编制体制的不断调整,护理人员将以非现役文职人员为主体。为了使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更好地履行参加卫勤保障的职能和义务,建立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培训模式迫在眉睫。现就英国、美国军队文职护理人员培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建立及优化我军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的培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培训 美国军队 非现役文职人员 文职护理人员 现役军官 卫勤保障 培训模式 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昕 詹志伟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A02期117-122,共2页
骨质疏松症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多因子复杂疾病。维生素D受体基因被认为是调控骨量的候选基因之一,但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性骨折两个表型)的关系在不同种族人群的研究仍存在争议,本文就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多因子复杂疾病。维生素D受体基因被认为是调控骨量的候选基因之一,但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性骨折两个表型)的关系在不同种族人群的研究仍存在争议,本文就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全文增补中
北方五省区男性护士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丽娜 刘沫 李红玉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3,46,共3页
通过北方五省(区)内的高校和医院的问卷调查,对北方五省区范围内针对男性护士的培养、需求情况做了统计分析,为男性护士的培养和聘任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调查的高校和医院中,男性护士所占比例很低,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护理队伍需要男... 通过北方五省(区)内的高校和医院的问卷调查,对北方五省区范围内针对男性护士的培养、需求情况做了统计分析,为男性护士的培养和聘任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调查的高校和医院中,男性护士所占比例很低,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护理队伍需要男性的加入,培养和聘用男性护士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护士 供求 现状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溶瘤型腺病毒治疗大肠癌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渠红霞 袁彩君 王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088-3092,共5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联合E1B缺失溶瘤型腺病毒对大肠癌细胞体外的杀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系HCT-116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重组腺病毒(Ad-GFP)感染细胞,根据加入的病毒和(或)药物分为:dl1520组、ZD55组、dl152...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联合E1B缺失溶瘤型腺病毒对大肠癌细胞体外的杀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系HCT-116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重组腺病毒(Ad-GFP)感染细胞,根据加入的病毒和(或)药物分为:dl1520组、ZD55组、dl1520联合Gem组、ZD55联合Gem组、dl1520联合5-Fu组、ZD55联合5-Fu组、Gem组和5-Fu组。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感染率,MTT法体外检测大肠癌细胞系的杀伤效果,普通倒置显微镜对肿瘤细胞的瘤裂解进行形态学观察,TCID50测定病毒滴度。结果感染复数(MOI)=100时,HCT-116和HUVEC对腺病毒的感染均较敏感,且细胞的感染率均达到90%以上。不同组HCT-116和HUVEC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546,P=0.000,95%CI(68.318,88.285);F=37.079,P=0.000,95%CI(81.618,92.737)〕。HCT-116和HUVEC dl1520联合Gem组和5-Fu组均可部分杀伤细胞,ZD55联合Gem组细胞杀伤效果略逊于dl1520联合Gem组,dl1520组和ZD55组中只可少部分杀伤细胞。MTT法检测显示,HCT-116中dl1520联合Gem组、ZD55联合Gem组分别比dl1520组、ZD55组病毒滴度降低约400倍、50倍,dl1520联合5-Fu组、ZD55联合5-Fu组较dl1520组、ZD55组降低不明显。结论 E1B缺失溶瘤型腺病毒与Gem联合对体外大肠癌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更加强大,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吉西他滨 腺病毒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附属医院城市社区授权教育对首发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袁添 刘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337-2340,共4页
目的了解高校附属医院城市社区授权教育对首发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敬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与锦州古塔区政府联合主办)建立健康档案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目的了解高校附属医院城市社区授权教育对首发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敬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与锦州古塔区政府联合主办)建立健康档案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采用高校附属医院城市社区授权教育。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SAS及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SAS及SD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附属医院城市社区授权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值得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高校附属医院城市社区授权教育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