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中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君 马彬 +1 位作者 杨京京 万义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AKT(p-AKT)和PTEN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AKT、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AKT蛋白在结直... 目的探讨磷酸化AKT(p-AKT)和PTEN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AKT、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AKT蛋白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71.2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0.00%,P<0.05);而PTEN蛋白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45.00%)与癌旁正常组织(100.00%,P<0.05)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二者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并且p-AKT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14,P=0.005)。结论 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对判断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AKT PTE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组织14-3-3σ和cyclin 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齐凤杰 邸金娜 赵树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14-3-3σ和cyclin B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5例乳腺癌和30例癌旁组织(距癌边缘5 cm)的标本,患者年龄... 目的:探讨14-3-3σ和cyclin B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5例乳腺癌和30例癌旁组织(距癌边缘5 cm)的标本,患者年龄为31~85岁,中位年龄58岁。免疫组织化学PV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14-3-3σ和cyclin B1蛋白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Western blotting与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14-3-3σ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率为22.1%(21/9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93.3%(28/30)(P<0.01);14-3-3σ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yclin B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69.5%(66/9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40%(12/30)(P<0.05);CyclinB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14-3-3σ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3,P=0.001)。结论:14-3-3σ和cyclin B1蛋白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可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4—3—3σ CYCLIN 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激酶抑制蛋白和上皮型钙黏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伟 高志安 王瑞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9-642,共4页
目的观察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结肠癌旁黏膜及结肠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RKIP蛋白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RKIP... 目的观察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结肠癌旁黏膜及结肠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RKIP蛋白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RKIP蛋白和E-cadhe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KIP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cadhe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RKIP蛋白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RKIP蛋白和E-cadherin蛋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在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RKIP蛋白 E-CADHERIN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肖莉 万义增 +1 位作者 王宝 李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4-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鳞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异常表达以及CIN、宫颈鳞癌发病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慢性宫颈炎组)、CIN组织(CINⅠ...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鳞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异常表达以及CIN、宫颈鳞癌发病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慢性宫颈炎组)、CIN组织(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织(宫颈癌组)中HPV16/18感染以及HDAC1的表达。结果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中HPV16/18的感染率分别为8.33%、34.78%、48.00%、65.21%、7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A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3.04%、32.00%、47.82%和7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感染组的HDAC1阳性表达率高于HPV16/18未感染组(P<0.05)。HDAC1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与组织分化、间质浸润深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结论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HPV16/18感染可能是通过提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的水平抑制转录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HPV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