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医学保护性住院治疗——评《精神卫生法》第三十一条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楠楠 冯玉芝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8,共5页
《精神卫生法》将强制住院类型分为医学保护性住院和保安性住院。针对严重精神病患者,若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有伤害自身的危险,可以对其实施医学保护性住院治疗,但其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属性。而《精神卫生法》第三十一条却将医学... 《精神卫生法》将强制住院类型分为医学保护性住院和保安性住院。针对严重精神病患者,若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有伤害自身的危险,可以对其实施医学保护性住院治疗,但其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属性。而《精神卫生法》第三十一条却将医学保护性住院治疗的同意权单独授予监护人,患者出院也需要监护人的同意。此规定缺乏正当性,侵害了患者的正当权利。而这一规定存在的原因有多种,如医疗父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将精神障碍当然地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强制住院 医疗父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敬畏生命”伦理视域下的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洪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5期99-101,共3页
"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是由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医学家、哲学家阿尔贝托.施韦泽提出的,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反思提出人应当敬畏包括动物和植物等一切生命。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敬畏生命"伦理思... "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是由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医学家、哲学家阿尔贝托.施韦泽提出的,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反思提出人应当敬畏包括动物和植物等一切生命。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渗透和强化,对于医学生树立生命重于一切的伦理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畏生命 伦理教育 医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对辽宁省高校188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景亚蕊 张洪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1期122-123,共2页
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学会从理性、道德、伦理等多个角度认识生命的内涵、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通过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的状况并... 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学会从理性、道德、伦理等多个角度认识生命的内涵、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通过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的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生死态度、精神状态及生命伦理教育这三个层面。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从伦理学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质量 生命伦理认知调查 生命意义 生命伦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语文元素在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4
作者 汤蓓 冯玉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X期17-18,共2页
"语文元素"就是在为学习者构建语文教学和实验"场"的元素,也正是这些元素使语文的语言富有了魅力。通过对语文元素的组合调配,形成具有深刻内涵,情感充沛的语言,这些语言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感,语言描述的形象能够感... "语文元素"就是在为学习者构建语文教学和实验"场"的元素,也正是这些元素使语文的语言富有了魅力。通过对语文元素的组合调配,形成具有深刻内涵,情感充沛的语言,这些语言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感,语言描述的形象能够感染学生,这种经过心灵和情感调配过的语文元素,应用到学习中,就会涵养学习者的身心,锤炼人的性情和品格,从而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提升他们的道德涵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言元素 人文思想 道德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湘涛 杨同卫 张新庆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09年第11期34-36,共3页
412份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不高。原因主要在于:收入和其他福利待遇较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实处境不佳,个人职业发展受限。文章提出的对策是:加大国家投入,改善从业者的收入和待遇;让社区卫生服务更具... 412份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不高。原因主要在于:收入和其他福利待遇较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实处境不佳,个人职业发展受限。文章提出的对策是:加大国家投入,改善从业者的收入和待遇;让社区卫生服务更具有吸引力;为社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社区卫生服务 工作满意度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版《赫尔辛基宣言》对我国知情同意的借鉴 被引量:27
6
作者 孟祥东 董玉宽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7-39,共3页
为提高患者(包括受试者)权益保护水平,世界医学协会2013版《赫尔辛基宣言》将知情同意作为单独部分予以规定,区分知情同意能力、增加告知研究结果、强化知情同意主体法律地位。我国自2008年"李丽云事件"发生后已对知情同意制... 为提高患者(包括受试者)权益保护水平,世界医学协会2013版《赫尔辛基宣言》将知情同意作为单独部分予以规定,区分知情同意能力、增加告知研究结果、强化知情同意主体法律地位。我国自2008年"李丽云事件"发生后已对知情同意制度进行修订,但其签署过程中仍存在以作用取代目的、自主权尚未受到充分保护、告知程序内容不完善、医患沟通欠缺等问题。因此,应借鉴2013版《赫尔辛基宣言》规定,加强医患双方法律教育、明确知情同意主体能力、规范知情同意签署过程、提高医务人员沟通能力,以切实保护患者知情同意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辛基宣言 知情同意 自主权 告知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终关怀——实现死亡尊严之路 被引量:8
7
作者 廖淋森 张洪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1期39-41,共3页
死亡尊严是现代人在生命最后阶段的追求目标。临终关怀则是实现死亡尊严的途径之一。从临终关怀角度来讲,临终关怀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性化都能较好的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让其能在生命弥留之际带着尊严离去。正确地认识和实施... 死亡尊严是现代人在生命最后阶段的追求目标。临终关怀则是实现死亡尊严的途径之一。从临终关怀角度来讲,临终关怀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性化都能较好的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让其能在生命弥留之际带着尊严离去。正确地认识和实施临终关怀,在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快的形势下,对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尊严 临终关怀 生命伦理 死亡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金融危机时代奢侈消费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洪江 周中之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0-173,179,共5页
奢侈消费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超出个人收入水平或财力状况,或者超过社会平均消费水平时的消费行为。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奢侈消费无疑是拉动内需、带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从实质上来看,奢侈消费会造成严重的浪费与... 奢侈消费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超出个人收入水平或财力状况,或者超过社会平均消费水平时的消费行为。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奢侈消费无疑是拉动内需、带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从实质上来看,奢侈消费会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挥霍,会使人们陷于物质享受的状态,最终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因此,在当今时代要限制奢侈消费,倡导适度消费,以适度消费引领当下的社会消费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奢侈消费 适度消费 伦理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承担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的伦理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牛志民 李丽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33,共4页
近年精神障碍患者伤人案件频发,由此提出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主体范围问题,特别是家庭成员无力履行监护职责情形,为兼顾患者权益及社会公众权利,作为独立伦理实体与法律主体的国家有道义承担该职责。国家承担监护精神障碍患者责任的伦理根... 近年精神障碍患者伤人案件频发,由此提出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主体范围问题,特别是家庭成员无力履行监护职责情形,为兼顾患者权益及社会公众权利,作为独立伦理实体与法律主体的国家有道义承担该职责。国家承担监护精神障碍患者责任的伦理根源在于:既有家庭伦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现实性,又有国家职责伦理必要性、个体人权伦理合理性以及社会生产方式之可能性。精神障碍患者保护主体从家庭成员转为国家,有利于保护患者权益,确保个体权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患者 监护责任 伦理性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增强技术的伦理考量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洋 张洪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22,共5页
人类增强技术作为利用高新技术提高人类机体功能或能力的一种技术干预手段,是对人类身体进行的一种技术上的改变,这必然在"人是什么"、社会公平、安全与自主权等方面引发一定的社会伦理问题。而这正是对"人是目的,而不... 人类增强技术作为利用高新技术提高人类机体功能或能力的一种技术干预手段,是对人类身体进行的一种技术上的改变,这必然在"人是什么"、社会公平、安全与自主权等方面引发一定的社会伦理问题。而这正是对"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这一绝对律令的违背。由此需要对人类增强技术进行全面的评估,从坚守"增强底线原则"、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加强伦理审查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预防或减少不良后果的产生。这样才能保证人类增强技术的发展做到有效性与合理性、真理性与价值性、安全性与效益性的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增强技术 底线原则 自主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子库及其生命伦理问题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飞 张洪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38,42,共4页
人类卵子库的建立主要用于解决不孕不育问题,促进了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医学与社会意义。回顾卵子库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讨论卵子库存在的价值,分析卵子库存在的对捐献者的伤害、商品化、人性尊严等主要伦理问题,最后指... 人类卵子库的建立主要用于解决不孕不育问题,促进了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医学与社会意义。回顾卵子库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讨论卵子库存在的价值,分析卵子库存在的对捐献者的伤害、商品化、人性尊严等主要伦理问题,最后指出应为卵子库的建立和发展制定相应的生命伦理原则加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卵子库 人工授精 辅助生殖技术 生命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辅助生殖中的“技术异化”及其伦理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一品 张洪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0,共3页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异化"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过度滥用导致该技术偏离原来的临床医学目的,导致了医源性"人造"多胞胎、性别选择、最佳婴儿等"技术异化"形式。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异化"的原因,主...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异化"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过度滥用导致该技术偏离原来的临床医学目的,导致了医源性"人造"多胞胎、性别选择、最佳婴儿等"技术异化"形式。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异化"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监督机制、经济利益驱使和传统家庭观念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伦理防范对策,即完善监管机制、构建生殖伦理委员会及宣传正确的生育观。对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该进行理性的伦理思考与分析,使该技术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技术异化 生殖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彼得·辛格关于堕胎问题的伦理解读
13
作者 滕瑶瑶 张洪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6,37,共3页
彼得·辛格是澳大利亚和美国著名的生命伦理学家。在《实践伦理学》一书中,彼得·辛格在平等原则和功利原则的理论框架下,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堕胎问题的伦理主张。彼得·辛格支持堕胎的理由与观点给当代中国堕胎自由的社会... 彼得·辛格是澳大利亚和美国著名的生命伦理学家。在《实践伦理学》一书中,彼得·辛格在平等原则和功利原则的理论框架下,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堕胎问题的伦理主张。彼得·辛格支持堕胎的理由与观点给当代中国堕胎自由的社会环境以及计划生育国策提供了伦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堕胎 彼得·辛格 平等原则 功利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类哲学”基础探微
14
作者 张洪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5-38,共4页
"类哲学"是从人的类、类生命本性入手,探讨人的本质规定的"新哲学",是一种体现着人对自身本质即"类本质"的全新理解的哲学形态。作为一种关注人自身的思维方式突破了传统本体论的物的表象式的思维方式,... "类哲学"是从人的类、类生命本性入手,探讨人的本质规定的"新哲学",是一种体现着人对自身本质即"类本质"的全新理解的哲学形态。作为一种关注人自身的思维方式突破了传统本体论的物的表象式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哲学理解人、对待人的观点和态度。作为"人之为人"的理论自觉的"类哲学"理论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确立了理解"人"、关注"人"的新角度;确立了一种人的"类存在"方式,形成了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理念的哲学基础。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在于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而这是与"以物为本"、"以GDP为本"等见物不见人的传统发展观根本对立的。科学发展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类哲学”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