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阎文柱
王德山
+1 位作者
邵佑之
刘学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5-577,共3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BR)对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大鼠肾小管的影响,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将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高脂高糖喂养8周后随机均分为3组,其中2组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BR)对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大鼠肾小管的影响,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将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高脂高糖喂养8周后随机均分为3组,其中2组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制成T2DM模型,再分别给予BBR和阿司匹林灌胃;另一组为对照组(CON组),尾静脉注射柠檬酸缓冲液再给予等剂量的阿司匹林灌胃。定期检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用免疫荧光染色和高碘酸-希夫反应分别检测BBR干预后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在肾组织的表达和肾小管的病理变化。结果:BBR干预的T2DM大鼠肾组织GLUT4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细胞内糖原颗粒积聚的程度较模型组明显轻。结论:BBR可延缓T2DM大鼠肾小管的病理变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肾小管GLUT4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肾小管
葡萄糖转运蛋白4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胰岛素产生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微囊对其分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雅光
田鹤
+1 位作者
刘建生
穆长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囊对胰岛素产生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s,IPCs)分泌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并传代纯化,应用大鼠胰腺提取物(rat pancreatic extract,RPE)对其进行诱...
目的探讨微囊对胰岛素产生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s,IPCs)分泌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并传代纯化,应用大鼠胰腺提取物(rat pancreatic extract,RPE)对其进行诱导分化,诱导后的细胞随机分为微囊化组和未微囊化组。分别在1、2、3、4、5周等不同时间点,通过葡萄糖刺激实验,检测细胞的胰岛素与C肽释放情况。结果葡萄糖刺激实验结果显示,1周时微囊化IPCs与未微囊化的IPCs均能释放胰岛素,其量没有显著的差别;培养2周后未微囊化的IPCs胰岛素和C肽释放量开始下降,而微囊化IPCs胰岛素与C肽释放量在培养4周后才开始逐渐下降。结论微囊可延长IPCs的作用时间,有利于IPCs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胰岛素产生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年龄段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枟涛
秦书俭
+1 位作者
王超
单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生物学特点与年龄的关系,为临床寻找理想的种子细胞并迅速获取所需ADSCs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年龄段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生物学特点与年龄的关系,为临床寻找理想的种子细胞并迅速获取所需ADSCs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年龄段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保留贴壁细胞传代,分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纯度,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检测其增殖活性、细胞周期。结果不同年龄段ADSCs均贴壁生长,呈典型ADSCs形态和生长特征,传代细胞的增殖速度比原代细胞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原代及传代培养ADSCs的增殖能力下降,生长周期延长。结论ADSCs的增殖能力和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但各年龄段ADSCs均可满足临床不同患者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年龄
大鼠
细胞培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阎文柱
王德山
邵佑之
刘学政
机构
辽宁
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
基础
学科
辽宁医学院
科学实验室
辽宁医学院
基础
学院
解剖
学
教研室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5-577,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BR)对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大鼠肾小管的影响,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将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高脂高糖喂养8周后随机均分为3组,其中2组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制成T2DM模型,再分别给予BBR和阿司匹林灌胃;另一组为对照组(CON组),尾静脉注射柠檬酸缓冲液再给予等剂量的阿司匹林灌胃。定期检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用免疫荧光染色和高碘酸-希夫反应分别检测BBR干预后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在肾组织的表达和肾小管的病理变化。结果:BBR干预的T2DM大鼠肾组织GLUT4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细胞内糖原颗粒积聚的程度较模型组明显轻。结论:BBR可延缓T2DM大鼠肾小管的病理变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肾小管GLUT4的表达水平有关。
关键词
小檗碱
肾小管
葡萄糖转运蛋白4
2型糖尿病
Keywords
berberine(BBR)
renal tubules
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胰岛素产生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微囊对其分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雅光
田鹤
刘建生
穆长征
机构
辽宁医学院
基础
学院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研室
辽宁医学院
基础
学院
解剖
学
教研室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102138)~~
文摘
目的探讨微囊对胰岛素产生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s,IPCs)分泌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并传代纯化,应用大鼠胰腺提取物(rat pancreatic extract,RPE)对其进行诱导分化,诱导后的细胞随机分为微囊化组和未微囊化组。分别在1、2、3、4、5周等不同时间点,通过葡萄糖刺激实验,检测细胞的胰岛素与C肽释放情况。结果葡萄糖刺激实验结果显示,1周时微囊化IPCs与未微囊化的IPCs均能释放胰岛素,其量没有显著的差别;培养2周后未微囊化的IPCs胰岛素和C肽释放量开始下降,而微囊化IPCs胰岛素与C肽释放量在培养4周后才开始逐渐下降。结论微囊可延长IPCs的作用时间,有利于IPCs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
微囊
胰岛素产生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Keywords
micro-capsule
insulin-producing cells (IPC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R329.28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年龄段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枟涛
秦书俭
王超
单伟
机构
辽宁医学院
基础
学院
解剖
学
教研室
辽宁医学院
基础
学院
药理学
教研室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基金
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06408002-5)~~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生物学特点与年龄的关系,为临床寻找理想的种子细胞并迅速获取所需ADSCs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年龄段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保留贴壁细胞传代,分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纯度,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检测其增殖活性、细胞周期。结果不同年龄段ADSCs均贴壁生长,呈典型ADSCs形态和生长特征,传代细胞的增殖速度比原代细胞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原代及传代培养ADSCs的增殖能力下降,生长周期延长。结论ADSCs的增殖能力和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但各年龄段ADSCs均可满足临床不同患者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要求。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年龄
大鼠
细胞培养
增殖
Keywords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
age
rat
cell culture
proliferation
分类号
R329.28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的影响
阎文柱
王德山
邵佑之
刘学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胰岛素产生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微囊对其分泌能力的影响
王雅光
田鹤
刘建生
穆长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年龄段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枟涛
秦书俭
王超
单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