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血管生成素-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萧鸿 刘帅 +4 位作者 李群秀 张克剑 侯阳 宋慧娟 刘学政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6-850,共5页
目的构建人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Ang-1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血管渗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人胎盘组织中的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目的构建人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Ang-1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血管渗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人胎盘组织中的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特异性扩增Ang-1编码区序列,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将pEGFP-N1-Ang-1导入UC-MSCs,然后应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对人UC-MSCs进行培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ng-1在人UC-MSCs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体的表达。结果 RT-PCR法成功克隆人Ang-1基因编码区序列,纯度为1.82;PCR扩增的片段长度为1.5 kb,与预期片段大小相近。双酶切鉴定法可识别重组pEGFP-N1-Ang-1转染质粒,目的基因与预期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100%。人UC-MSCs转染的pEGFP-N1/Ang-1质粒能够表达Ang-1蛋白,呈现绿色荧光。转染pEGFP-N1的人UC-MSCs和对照组人UC-MSCs均未见相应的Ang-1蛋白表达。结论成功地克隆出人的Ang-1基因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Ang-1,为将Ang-1基因转染至人UC-MSCs治疗DR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管生成素-1 PEGFP-N1 pEGFP-N1-Ang-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1对高糖环境中RF/6A单层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学政 左中夫 +1 位作者 冯闯 王轶晶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及血管生成素-1(Ang-1)对内皮细胞(EC)单层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F/6A)接种于0.8μm聚碳酸酯微孔滤膜,形成致密单层后分3个组培养。正常对照组:含葡萄糖25mmol/L;高糖组:含葡萄糖40mmol/L;...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及血管生成素-1(Ang-1)对内皮细胞(EC)单层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F/6A)接种于0.8μm聚碳酸酯微孔滤膜,形成致密单层后分3个组培养。正常对照组:含葡萄糖25mmol/L;高糖组:含葡萄糖40mmol/L;Ang-高糖组:含葡萄糖40mmol/L+Ang-1(250ng/mL)。于1、3、5、7d,4个时间点建立EC单层通透性模型,检测蛋白质渗透压反射系数(δ)及滤过系数(Kf),以监测EC单层通透性的变化;利用Westernblot(NBT/BCIP显色法)检测5d时survivin的表达。结果3、5、7d时,高糖组EC单层通透性增高(P<0.01),Ang-高糖组在5d及7d时,EC单层通透性升高(P<0.01),但仍低于高糖组;Westernblot结果显示,Ang-高糖组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高糖能够增加EC单层通透性,Ang-1能对抗高糖的这种生物学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抑制RF/6A的凋亡而发挥生物学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素-1 高糖 内皮细胞单层 通透性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染铅幼年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裴丹 郑德宇 +1 位作者 单伟 秦书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染铅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1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8只和铅染毒组(230 mg/L的醋酸铅灌胃)23只,40 d后各组取3只大鼠测血铅和骨铅,将已染铅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铅对照组、3个α-硫辛酸治疗组[30、60、100...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染铅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1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8只和铅染毒组(230 mg/L的醋酸铅灌胃)23只,40 d后各组取3只大鼠测血铅和骨铅,将已染铅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铅对照组、3个α-硫辛酸治疗组[30、60、100 mg/(kg.d)]每组5只。α-硫辛酸治疗80 d后处死动物,测定血铅、骨铅,骨钙素放免分析法测含量,碱性磷酸酶免疫组化法检测表达。结果①各α-硫辛酸治疗组大鼠血铅、骨铅水平均低于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α-硫辛酸100 mg治疗组大鼠骨钙素含量、碱性磷酸酶表达与铅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能够减轻铅对骨代谢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骨钙素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云胜 罗美 +1 位作者 刘树辉 秦书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脐血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骨组织工程选择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采用加入10%FBS、20ng/mlbFGF的L-DMEM培养基培养人脐静脉血基质细胞,以人骨髓基质细胞(BMSCs)做为对照。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描绘生长曲... 目的:探讨人脐血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骨组织工程选择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采用加入10%FBS、20ng/mlbFGF的L-DMEM培养基培养人脐静脉血基质细胞,以人骨髓基质细胞(BMSCs)做为对照。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描绘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同时原代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培养。碱性磷酸酶染色和Von-Kossa染色法检测成骨能力。结果:①人脐血基质细胞原代培养形态呈长梭形,需21~30d长满瓶底,传代后细胞增殖缓慢并逐渐死亡。②在成骨诱导培养基里,脐血基质细胞增殖速度减慢,诱导前后形态无明显改变。碱性磷酸酶染色:脐血基质细胞阳性率为46.0%。Von-Kossa染色提示脐血基质细胞成骨诱导后形成钙化结节。结论:脐血基质细胞增殖能力有限,较骨髓基质细胞难于培养,成骨诱导证实可以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骨髓基质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中异常增高的RAD21的临床意义及潜在功能预测
5
作者 谷学静 吴月明 高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检测肺癌组织中RAD21(S.Pombe RAD21同系物)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潜在临床意义及功能。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RAD21的表达水平;通过Oncomine(肿瘤微阵列数据库)分析RAD21 mRNA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应用K... 目的检测肺癌组织中RAD21(S.Pombe RAD21同系物)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潜在临床意义及功能。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RAD21的表达水平;通过Oncomine(肿瘤微阵列数据库)分析RAD21 mRNA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分析RAD21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预测RAD21在肺癌中的功能。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肺癌组织中RAD21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Oncomine数据库结果显示,多个肺癌基因芯片中RAD21的m RNA水平明显增高(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RAD21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基因集富集分析显示,RAD21主要富集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肺癌中RAD21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RAD21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参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RAD21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谷学静 左中夫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实验分4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SD大鼠腹腔单次注射柠檬酸缓冲液)、DM组(链脲佐菌素诱...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实验分4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SD大鼠腹腔单次注射柠檬酸缓冲液)、DM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M大鼠)、DMSO组(DM大鼠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及生理盐水混合液,每天一次)、姜黄素组(DM大鼠腹腔注射姜黄素80mg·kg(-1),每天一次)。3个月后检测视网膜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hormone,GSH)含量,视网膜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blot检测视网膜GFAP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表达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视网膜谷氨酸含量。结果对照组MDA、谷氨酸、GSH分别为(3.47±0.51)nmol·mg(-1)prot、(35.6±4.8)nmol·mg(-1)、(98.61±9.82)mg·g(-1)prot,DM组分别为(7.21±0.83)nmol·mg(-1)prot、(49.4±4.1)nmol·mg(-1)、(54.86±3.47)mg·g(-1)prot,DMSO组分别为(7.13±0.74)nmol·mg(-1)prot、(52.5±3.7)nmol·mg(-1)、(59.61±5.38)mg·g(-1)prot;DM组及DMSO组MDA及谷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GSH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姜黄素组MDA、GSH及谷氨酸含量分别为(3.91±0.43)nmol·mg(-1)prot、(86.93±7.84)mg·g(-1)prot、(38.4±3.7)nmol·mg(-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与DM组相比,姜黄素组MDA含量、谷氨酸含量均降低(均为P<0.05),GSH含量增加(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DM及DMSO组视网膜GFAP表达上调,GS表达下调,姜黄素组GFAP及GS表达均无明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视网膜Müller细胞未见明显GFAP阳性染色,DM组及DMSO组Müller细胞胞体及突起呈明显GFAP阳性,但姜黄素组Müller细胞GFAP阳性染色明显弱于DM组。结论姜黄素可上调DM早期大鼠视网膜GS表达,清除视网膜谷氨酸,保护Müller细胞,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抑制DM视网膜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姜黄素 氧化应激 MÜLLER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邓子阳 刘学政 +3 位作者 张德志 左中夫 付云杰 刘万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987-1990,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30只体质量220-250 g的雄性3月龄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腹腔...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30只体质量220-250 g的雄性3月龄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腹腔注射PBS)、糖尿病组(糖尿病大鼠腹腔注射PBS)及IGF-1治疗组(糖尿病大鼠腹腔注射IGF-1),3个月后观察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含量、胫骨钙磷含量、胫骨灰与胫骨质量之比、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及胫骨骨密度。结果对照组、糖尿病组及IGF-1组BALP含量分别为(2.42±0.56)、(1.54±0.41)及(2.18±0.62)ng/L,钙含量分别为(5.89±1.21)、(5.41±0.75)及(5.75±1.05)mol/L,磷含量分别为(3.78±0.56)、(3.21±0.47)及(3.67±0.41)mol/L,胫骨灰与胫骨质量比值分别为(67.21±0.81)%、(63.13±0.63)%及(65.81±0.21)%。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BALP含量低,胫骨BMP-2表达少,钙磷含量、胫骨灰重与胫骨质量比值、胫骨密度均下降(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IGF-1组BALP含量增加,胫骨BMP-2表达上调,胫骨钙磷含量、胫骨灰重与胫骨质量比值、胫骨骨密度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IGF-1可增加糖尿病大鼠胫骨钙磷含量、提高胫骨灰重与胫骨质量比值、防止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其机制可能与IGF-1促进骨骼BMP-2表达、提高BAL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糖尿病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群秀 刘学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4-636,640,共4页
目前,对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仍缺乏有效的药物。为解决视网膜损伤的修复问题,有研究者用胚胎干细胞、胚胎视网膜祖细胞、成体哺乳动物眼干细胞等进行了实验,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伦理学和移植学上的不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 目前,对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仍缺乏有效的药物。为解决视网膜损伤的修复问题,有研究者用胚胎干细胞、胚胎视网膜祖细胞、成体哺乳动物眼干细胞等进行了实验,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伦理学和移植学上的不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是骨髓中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进行BMSC移植,为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现就BMSC生物学特征、体外的分离和纯化、向神经元样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在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R/NR2B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影响
9
作者 曲巍 张博 +1 位作者 左中夫 刘学政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4-738,共5页
目的:探讨Nogo受体(NgR)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下游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病毒包装的NgR反义核苷酸序列(siNgR组)、阴性核苷酸序列(scRNA对照组)或空白病毒液(糖... 目的:探讨Nogo受体(NgR)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下游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病毒包装的NgR反义核苷酸序列(siNgR组)、阴性核苷酸序列(scRNA对照组)或空白病毒液(糖尿病组),玻璃体腔内注射空白病毒液的正常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3个月视网膜HE染色,观察视网膜神经层厚度及节细胞密度的变化,免疫荧光组化检测NgR及其下游分子N-甲基-D-天门冬氨酸2B受体(NR2B)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的共存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gR及NR2B在视网膜内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及scRNA对照组视网膜明显变薄、神经节细胞密度降低,siNgR组无明显变化。NgR与NR2B均表达于视网膜节细胞层,二者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大量共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scRNA对照组视网膜NgR及NR2B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而siNgR组NgR及NR2B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NgR/NR2B信号通路激活可能是糖尿病大鼠RGC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GO受体 NR2B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