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争光金矿床英云闪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永胜 吕新彪 +6 位作者 高荣臻 李春诚 孙喜新 李杰 衮民汕 吴建亮 邢伟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4-700,共27页
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东北缘多宝山矿集区东南端,于Ⅰ号矿带钻孔中发现较大规模的隐伏英云闪长斑岩体,其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和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62.0±0.9 Ma(MSWD=0.0025)和462.1±1.8 Ma(MSWD=0.34)... 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东北缘多宝山矿集区东南端,于Ⅰ号矿带钻孔中发现较大规模的隐伏英云闪长斑岩体,其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和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62.0±0.9 Ma(MSWD=0.0025)和462.1±1.8 Ma(MSWD=0.34),属中奥陶世晚期,代表岩体结晶年龄。岩石具高镁埃达克质岩特征:SiO_2(62.54%~64.62%)≥56%,高Al,富集LILE(Rb、Ba、Sr、U)和LREE,亏损HFSE(Nb、Ta、Ti)、Y及HREE,无Eu异常;高MgO和Cr,高Mg#(56~61),低FeO^T/MgO比值。Sr、Sr/Y、La/Yb及Na_2O/K_2O较典型埃达克岩偏低。与多宝山花岗闪长岩可对比且具演化关系,二者均为俯冲洋壳熔融成因,随俯冲深度增加,体系温度和压力增大,H_2O含量降低,主要矿物相稳定性逐渐发生改变,在16.9Ma时间差的地质历史时期,先后形成早、中奥陶世多宝山和争光两期埃达克质岩,后者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交代作用;二者均形成于陆缘弧大地构造背景。争光矿床奥陶纪成矿作用更可能与该岩体有关,熔体高氧逸度、较低聚合度及低演化和分异程度是Cu、Au成矿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质斑岩 洋壳熔融 古亚洲洋 地球化学 争光金矿床 多宝山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S的地震作用下三官庙滑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龙 张伟 秦丽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8-141,共4页
辽阳市弓长岭区三官庙滑坡体处在Ⅶ度地震烈度区,滑坡体呈对滑状,滑坡体整体坡度较缓,受渠内污水的润滑作用,该滑坡目前处于蠕动变形阶段。采用Midas-GTS建立有限元仿真动态模拟分析模型,对三官庙滑坡在天然工况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进... 辽阳市弓长岭区三官庙滑坡体处在Ⅶ度地震烈度区,滑坡体呈对滑状,滑坡体整体坡度较缓,受渠内污水的润滑作用,该滑坡目前处于蠕动变形阶段。采用Midas-GTS建立有限元仿真动态模拟分析模型,对三官庙滑坡在天然工况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考虑未来50 a地震超越概率10%工况,采用峰值为0.1g的时程荷载,运用四边形循环化网格法进行网格拓扑,对岩土体物理参数进行强度折减,分析坡体剪切应变区及等效塑性区,确定潜在滑动带,并将其与极限平衡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拟合度很好,计算结果显示斜坡在天然状态下基本稳定或稳定,安全系数为1.2~1.3,但由于峰值为0.1g的地震动加速度的加入,安全系数降至为1或以下,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地震作用 数值模拟 Midas-G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化学物质对薄皮甜瓜成熟期夜间低温胁迫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哲 赵新阳 +1 位作者 张璐 王芳 《辽宁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玉美人为试材,选择含有钙、钾、生长素的叶面肥对夜间低温处理的薄皮甜瓜植株进行喷施,研究不同外源化学物质对夜间低温处理下薄皮甜瓜成熟期生长品质和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5%硝酸钙+20×10... 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玉美人为试材,选择含有钙、钾、生长素的叶面肥对夜间低温处理的薄皮甜瓜植株进行喷施,研究不同外源化学物质对夜间低温处理下薄皮甜瓜成熟期生长品质和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5%硝酸钙+20×10-6IAA提高了10℃夜温下植株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喷施0.5%硝酸钾+20×10-6IAA植株的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下降速度最快;喷施0.5%硝酸钙+20×10-6IAA植株的Vc和果糖、葡萄糖、蔗糖及总糖含量最高,中性转化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最高;喷施0.5%硝酸钙植株的蔗糖合成酶活性最高,喷施0.5%硝酸钾+20×10-6IAA植株的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夜间低温 品质 酶活 硝酸钙 硝酸钾 I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鉴定及浸矿性能
4
作者 卢涛 魏德洲 +1 位作者 张瑞洋 卓建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3,共5页
从西藏甲玛某多金属矿的酸性矿坑水中分离获得一株浸矿细菌(命名为XZ).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菌体长约1~1.5μm,直径约0.5μm,两端钝圆,能够氧化Fe^(2+)和单质硫,最适生长pH为2.0,最适生长温度为30℃,经过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及16... 从西藏甲玛某多金属矿的酸性矿坑水中分离获得一株浸矿细菌(命名为XZ).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菌体长约1~1.5μm,直径约0.5μm,两端钝圆,能够氧化Fe^(2+)和单质硫,最适生长pH为2.0,最适生长温度为30℃,经过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及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其为一株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利用XZ菌对西藏某低品位铜矿角岩矿进行了摇瓶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0%,矿浆质量分数为10%,矿石粒度为-45μm占100%,培养温度30℃,振荡强度160 r/min的浸出条件下,经过15 d,Cu^(2+)的浸出率达7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菌种鉴定 16S rRNA 生物浸出 低品位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