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过度训练预警方法(血液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子红 张传光 +4 位作者 文舫 陶大浪 许奎元 张豪杰 赵杰修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51,共7页
目的:构建女子摔跤运动员功能性早期过度训练(FOR)、非功能性早期过度训练(NFOR)、过度训练综合征(OTS)的血液指标预警方法。方法:系统回顾分析国家女子摔跤队备战2004年、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期间的114名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竞技状态... 目的:构建女子摔跤运动员功能性早期过度训练(FOR)、非功能性早期过度训练(NFOR)、过度训练综合征(OTS)的血液指标预警方法。方法:系统回顾分析国家女子摔跤队备战2004年、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期间的114名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竞技状态与血液指标的关系。结果:肌酸激酶(CK)连续3~4周增加2SD,其他指标变化1SD时,运动员会出现超量恢复的竞技状态。1)肌酸激酶连续3周增加2SD,伴随血红蛋白连续3周下降2SD;2)血红蛋白和睾酮连续3周下降2SD;3)肌酸激酶和皮质醇连续3周增加2SD;4)血红蛋白连续3周下降2SD,同时伴随皮质醇连续3周上升2SD;5)皮质醇连续3周下降2SD。当上述5种情况出现时,恢复时间超过2周。对于没有系统监控建立个体恢复值的运动员,建议肌酸激酶的上限值为300U,血红蛋白的下限值为115 g/L,睾酮的下限值为17 ng/dl,皮质醇的下限值为10 ug/dl,皮质醇的上限值为25 ug/dl。结论:FOR、NFOR、OTS的发生过程是连续的,因此,要有效预警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必需进行连续系统监控,建立个体的正常恢复值和预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指标 疲劳 过度训练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体质移动数字测量及其服务成效研究
2
作者 张铭 王东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群众体质的移动数字测量系统自2002年第一辆体质检测车研制成功而诞生,距今已有10年,全国各省(区、市)乃至一些有条件的地级市配备了群众体质的移动数字测量系统(体质检测车)大约30台。这些检测车常年在运动健身广场、企事业单位和社区... 群众体质的移动数字测量系统自2002年第一辆体质检测车研制成功而诞生,距今已有10年,全国各省(区、市)乃至一些有条件的地级市配备了群众体质的移动数字测量系统(体质检测车)大约30台。这些检测车常年在运动健身广场、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为大众百姓提供体质测量和运动健身指导与服务。群众体质的移动数字测量(体质检测车),在全民健身推广中发挥了充分的作用,推动了国民体质监测、测定、健身指导工作的开展。同时,它具有方便移动性、良好宣传性和服务高品质性等特点,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体质测量 体质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国民体质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萍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3,共4页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中外国民体质的概念、国内外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中外在体质概念的表述上无对等词,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体质采用的测试指标与美国等国体适能的指标类似。另外,中外体质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我国是通过大规模的体质...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中外国民体质的概念、国内外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中外在体质概念的表述上无对等词,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体质采用的测试指标与美国等国体适能的指标类似。另外,中外体质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我国是通过大规模的体质调研,了解群体体质趋势,并以此为标准,对群体或个体进行指导。国外则是以个体研究为主,侧重于对个人进行指导,开展的研究多是小范围的实验研究。国内研究对象多是普通健康人群,而国外既有普通人群也有患慢性病的需康复人群。且国内研究多是横断面的,国外追踪研究较多。通过对当前国民体质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国民体质研究进行展望可以丰富和拓展体质研究理论,也可探讨今后体质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体质 历史 研究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力学在运动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庆成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81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体育运动技术跟生物力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运动技术是体育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怎样研究呢?下面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一、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概括地说,用生物力学研究运动技术的目的有两点:一是确定运动技术... 体育运动技术跟生物力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运动技术是体育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怎样研究呢?下面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一、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概括地说,用生物力学研究运动技术的目的有两点:一是确定运动技术的一般规律及其原理,塑造标准或最佳运动技术的模式;二是进行运动技术诊断,鉴定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为实现第一个目的进行研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技术 生物力学 短跑运动员 技术诊断 体育科学研究 等级运动员 身体重心 关节角度 加速度 技术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击运动员第1掌骨骨折11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进 刘建华 岱云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第1掌骨骨折 拳击运动员 病例资料 关节骨折 全运会 医务科 左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击运动员颈性头痛调查与分析
6
作者 陈进 刘建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5-66,共2页
调查拳击运动员44人,出现颈性头痛症状的运动员20例占45.4%,其中颈椎综合症阳性体征者6例占13.6%。由于拳击运动的特点所影响,拳击运动员头颈部长时间持续保持某一种特定姿势而紧张运动,受应力作用颈椎或颈部软组织发生病理改变者较为... 调查拳击运动员44人,出现颈性头痛症状的运动员20例占45.4%,其中颈椎综合症阳性体征者6例占13.6%。由于拳击运动的特点所影响,拳击运动员头颈部长时间持续保持某一种特定姿势而紧张运动,受应力作用颈椎或颈部软组织发生病理改变者较为多见。同时认为颈部的急慢性损伤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应重视拳击运动员颈部损伤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加强对其颈部肌肉的锻炼和保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 头痛 拳击 损伤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游泳运动员力量素质新手段初探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新 冯琰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6-37,47,共3页
CYBEX60 0 0等动肌力测试系统对辽宁省游泳运动员膝、肩关节和躯干部屈伸肌群进行等动肌力测试评定 ,分析各肌群的力量素质特点 ,为其制定科学的力量训练计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男子游泳运动员膝、肩关节和躯干部肌群的力量和爆发力... CYBEX60 0 0等动肌力测试系统对辽宁省游泳运动员膝、肩关节和躯干部屈伸肌群进行等动肌力测试评定 ,分析各肌群的力量素质特点 ,为其制定科学的力量训练计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男子游泳运动员膝、肩关节和躯干部肌群的力量和爆发力优于女子游泳运动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身体素质 肌肉力量 评定 方法
全文增补中
基于家庭视角的儿童阅读推广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璐 张国际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4-55,共2页
全民阅读为儿童阅读推广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文章基于家庭的视角,坚持问题导向,对家庭范畴的儿童阅读推广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考,为加快儿童阅读推广提供了探索性的实践思路。
关键词 全民阅读 儿童阅读推广 家庭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中频电疗法对篮球运动员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临床疗效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3-904,共2页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11年4月到2014年6月来我所救治的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篮球运动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47例(男29名,女18名),对照组患者53例(男30名,女23名)。
关键词 针灸 低频电疗法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Bristol膝关节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年龄不同发育类型之间儿童少年运动员形态、机能、运动能力的差异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汝安 韩德纯 《体育科学》 1984年第4期19-25,共7页
目前,国内外许多专家在运动员选材研究中,特别注意同一生活年龄不同发育类型之间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的差异。这是因为不同的发育类型对儿童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发育较早者形态、机... 目前,国内外许多专家在运动员选材研究中,特别注意同一生活年龄不同发育类型之间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的差异。这是因为不同的发育类型对儿童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发育较早者形态、机能、运动能力在同一生活年龄中占较明显的优势,反之则差。本文试图通过对同一生活年龄的儿童少年足球运动员手骨骨龄的标定,确定其发育类型,同时测量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的差异,供体质评价及运动员选材时参考。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从1981年6月至7月分别在沈阳、大连两城市从事足球训练的10-17岁儿童少年男运动员中,挑选距拍X线片时间为±1个月满周岁者,共437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类型 运动能力 儿童少年运动员 身体形态 生活年龄 运动员选材 形态指标 体质评价 骨龄 机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滑运动员心肌损伤1例报道
11
作者 陈涛 赵春巧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87,共2页
1病例资料国家速滑队队员,女,27岁,训练年限14年。自2003年起,大强度训练时常感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心前区闷胀、自觉疲劳,休息后或运用理疗等恢复手段,第二日可消除疲劳。至2006年4月始,症状逐渐加重,且持续不缓解,疲... 1病例资料国家速滑队队员,女,27岁,训练年限14年。自2003年起,大强度训练时常感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心前区闷胀、自觉疲劳,休息后或运用理疗等恢复手段,第二日可消除疲劳。至2006年4月始,症状逐渐加重,且持续不缓解,疲劳症状加重,减小运动负荷不能缓解,不能正常参加训练,甚至发展到休息时亦感到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滑运动员 心肌损伤 大强度训练 消除疲劳 疲劳症状 病例资料 呼吸急促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J-1型电子肺活量计的研制
12
作者 尚超 付永久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79-81,96,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填补我国生产电子肺活量计的空白,替代进口,使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国产机械式肺活量计能够得到更新。本文概述了DFJ-1型电子肺活量计的设计组成和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并把它的主要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内外现...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填补我国生产电子肺活量计的空白,替代进口,使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国产机械式肺活量计能够得到更新。本文概述了DFJ-1型电子肺活量计的设计组成和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并把它的主要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内外现行的各种肺活量计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活量计 电子 计数器 气体流量传感器 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特点 工作原理 整形滤波 体积流量 接收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举重训练方法的演进
13
作者 郭廷栋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27期20-22,共3页
举重运动训练方法的演进,经历了许多阶段。训练方法的不断进步,是推动运动成绩不断提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因为举重运动是用一定技术表现人体力量(包括速度)的项目,而力量提高是建立在身体对刺激的适应原理之上的。所以不同的训练... 举重运动训练方法的演进,经历了许多阶段。训练方法的不断进步,是推动运动成绩不断提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因为举重运动是用一定技术表现人体力量(包括速度)的项目,而力量提高是建立在身体对刺激的适应原理之上的。所以不同的训练方法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人们早就发现为了发达肌肉最好每组用8—12RM(RM 为用一定重量能举起的最多次数),同时认为发达肌肉的最好方法也就是提高力量的最好方法。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训练方法的进步,训练的强度越来越高,而且认识到发达肌肉和增强力量(特别是速度力量、爆发力量)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当今所谓训练方法问题主要是指训练负荷量的大小,强度大小,练习项目的种类和数量,肌肉活动(收缩)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方法 训练量 举重运动 优秀运动员 练习项目 时间推移 最好方法 运动成绩 量和强度 训练负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提高篮球防守技术质量的探讨
14
作者 韩德纯 李乃文 《中国体育科技》 1986年第7期11-14,共4页
一、题问提出 1、篮球攻守技术日趋全面发展,个人攻击能力大大加强.进攻大多采用大范围的连续移动配合.防守则趋向于”以球为主”的扩大半场盯人和区域紧逼,使防守战术向更富有攻击性方向发展. 2.篮球运动攻、防对抗矛盾,是相互制约,相... 一、题问提出 1、篮球攻守技术日趋全面发展,个人攻击能力大大加强.进攻大多采用大范围的连续移动配合.防守则趋向于”以球为主”的扩大半场盯人和区域紧逼,使防守战术向更富有攻击性方向发展. 2.篮球运动攻、防对抗矛盾,是相互制约,相互交替转化,相互促进发展的一个规律.目前比赛已是发展到迫使对方“多出错误”而赢得主动权,而不是消极等待对方出现错误采取攻击取得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守战术 速度耐力 促进发展 攻击性 训练方法 篮球运动 比赛 防守技术 区域紧逼 攻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举重比赛成功率的几个因素
15
作者 郭廷栋 《中国体育科技》 1980年第15期26-30,共5页
举重比赛规则规定,抓举和挺举两种方式各有三次试举(破纪录有第四次试举,但不计总成绩)。正确而成功地利用这六次试举,对于运动员发挥最大潜力,取得优秀的成绩,以及合理运用战术,战胜对手,赢得利胜,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国际国内的举重... 举重比赛规则规定,抓举和挺举两种方式各有三次试举(破纪录有第四次试举,但不计总成绩)。正确而成功地利用这六次试举,对于运动员发挥最大潜力,取得优秀的成绩,以及合理运用战术,战胜对手,赢得利胜,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国际国内的举重比赛中,都不乏正确运用战术,达到很高成功率的事例。但也常见战术失当,成功率很低,甚至完全失败的现象。自从一九七七年一月一日生效的国际新规则规定每次试举的准备时间由三分钟缩短为两分钟后,这种现象就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第一次试举 举重比赛 成功率 准备活动 正确运用 战术 抓举 教练员 挺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