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罗瑞娟 柳越冬 +2 位作者 潘海鸥 陶弘武 王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1,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对其治疗国际医学领域迄今仍是一个难题。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从调节肺肠菌群、影响炎症通路、调节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肺-肠轴...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对其治疗国际医学领域迄今仍是一个难题。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从调节肺肠菌群、影响炎症通路、调节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肺-肠轴”概念阐释的肺-肠联系进一步诠释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科学性。此理论指导下衍生出从肺论治、从肠论治及肺肠合治等不同的溃疡性结肠炎治法。今后有待进一步从多分子、多细胞等层面挖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成分、药理学机制和作用靶点等,完善优化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溃疡性结肠炎 作用机制 肺-肠轴 从肺论治 从肠论治 肺肠合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瑞士人群体质特点的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肺炎临证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波 徐鑫 +2 位作者 刘晓晨 隋楠 张立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26-29,共4页
目的介绍瑞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中医病证特点以及临床相关案例治疗经验。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以及整理回顾分析本门诊接诊的瑞士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总结瑞士人体质特点及患病人群病证特点和原... 目的介绍瑞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中医病证特点以及临床相关案例治疗经验。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以及整理回顾分析本门诊接诊的瑞士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总结瑞士人体质特点及患病人群病证特点和原因,并列举三则中医药治疗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中包括一则在瑞生活华人案例进行对比。结果瑞士COVID-19患者气阴两虚体质决定了患病特征及临床表现,疾病各阶段“湿”邪贯穿始终但发病不典型,重症患者主要为年老多病者。同时分析在瑞华人体质,符合中医“湿毒疫”特征。结论中医药对瑞士COVID-19患者具有良好治疗作用,通过与在瑞华人受病对比,认为体质基础是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士 气阴两虚 新冠肺炎 体质 沙棘参芪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便秘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博谦 张虹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22,共8页
便秘是多种因素导致以排便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传统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治疗慢性便秘有其独特的优势。肠道微生态学与肠道生理和病理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肠道菌群深入研究和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使中医药疗法... 便秘是多种因素导致以排便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传统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治疗慢性便秘有其独特的优势。肠道微生态学与肠道生理和病理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肠道菌群深入研究和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使中医药疗法调整肠道菌群治疗便秘的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取得较大的发展,通过关于中药复方、中成药、单药对便秘宿主肠道菌群影响的临床观察、机制研究和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等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肠道菌群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慢传输型便秘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姜洪宇 陈萌 +3 位作者 谢良卓 张继伟 李延宸 于永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242-244,共3页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便秘的发生越来越多。长期的便秘可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猝发的风险,还可以导致肛裂、内痔等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菌群调节现成为治疗便秘的主要方式之一。脾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从“脾”论治出发,...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便秘的发生越来越多。长期的便秘可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猝发的风险,还可以导致肛裂、内痔等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菌群调节现成为治疗便秘的主要方式之一。脾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从“脾”论治出发,调理脾的功能,维持脾脏的阴阳平衡进而治疗便秘。文章收集近五年便秘与肠道菌群关系相关文章,试从中西医不同角度探讨便秘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期望学者对便秘与肠道菌群关系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便秘 肠道菌群 脾主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名中医田振国“以补治秘”理论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4
5
作者 石宇 张虹玺 +1 位作者 田振国 路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9,共4页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也可以说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症状,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其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田振国教授认为功能性便秘的病位在大肠,病性以虚为主,病理基础为各种因素导致的大肠气、血、津液循行异常...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也可以说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症状,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其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田振国教授认为功能性便秘的病位在大肠,病性以虚为主,病理基础为各种因素导致的大肠气、血、津液循行异常,以津液不足、气血亏虚、肠道失润、推动无力为主要病理表现。因此,田振国教授提出“以补治秘”的理论,建立“调肝理脾,补肺强肾,通腑润肠”的治疗法则,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功能性便秘 以补治秘 经验总结 养荣润肠舒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联合英夫利昔单抗与乌司奴单抗克对罗恩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和学 田丰 +6 位作者 李卉 罗芳 赵亮 刘宗剑 潘春来 刘利军 朱娜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2-876,共5页
目的研究克罗恩肛瘘(perianal fistulizing Crohn's disease,pfCD)外科治疗联合生物制剂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pf C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n=30)和治疗组B(n=30),治... 目的研究克罗恩肛瘘(perianal fistulizing Crohn's disease,pfCD)外科治疗联合生物制剂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pf C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n=30)和治疗组B(n=30),治疗组A患者采用外科治疗+英夫利昔单抗(IFX)+硫唑嘌呤(AZA),治疗组B患者采用外科治疗+乌司奴单抗(UST)+AZA,观察两组患者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肛周疾病活动指数(PDAI)及Assche评分,术后MRI检查,观察pf CD愈合状况。结果治疗组A与B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CDAI、PDAI、Assch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间点的CDAI、PDAI、Assche评分变化量间均有差异。治疗组A与B,8、16、24、32周的CDAI、PDAI、Assche评分及40周的P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0周的CDAI及Assch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治疗联合IFX/UST治疗pf CD安全有效,但外科治疗联合UST远期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肛瘘 外科治疗 英夫利昔单抗 乌司奴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虚失运论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肝癌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娜 隋国媛 +1 位作者 柳越冬 贾连群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脾与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颇为相似,脾虚失运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同时线粒体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文章从脾虚失运的角度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肝...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脾与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颇为相似,脾虚失运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同时线粒体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文章从脾虚失运的角度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肝癌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提供新的策略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失运 线粒体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肺并治方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丽 李忠卓 +2 位作者 臧思源 张继伟 左韬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1,I0008-I0014,共11页
目的研究肝肺并治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组,分为肝肺并治方高剂量组(A)、肝肺并治方中剂量组(B)、肝肺并治方低剂量组(C)、模型组(D)和空白组(E),每组6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 目的研究肝肺并治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组,分为肝肺并治方高剂量组(A)、肝肺并治方中剂量组(B)、肝肺并治方低剂量组(C)、模型组(D)和空白组(E),每组6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solution,TNBS)配合乙醇建立UC大鼠模型。不同干预因素灌胃后取大鼠肠内容物,采用16S rRNA方法进行菌群测序。结果各组大鼠肠内容物门水平优势菌种为厚壁菌(Firmicutes)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造模后厚壁菌数量降低,而拟杆菌数量增加,肝肺并治方干预可增加厚壁菌数量,降低杆菌数量,其中中药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α多样性的检测,测序深度逐渐增加,对应的曲线逐渐趋于平缓;β多样性的距离矩阵与PCoA分析图中B组与E组的差异最小。各组大鼠肠内容物组成,门水平、种水平、属水平中药中剂量组与空白组最为相近,放线菌门(p__Actinobacteria)在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肝肺并治方可纠正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肠道菌群分布,使其趋于正常大鼠菌群,其中肝肺并治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并治方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阳通便汤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及对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VIP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璐 隋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1,I0016,共7页
目的观察助阳通便汤对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的影响,以及其对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及VIP表达的影响。方法(1)将66例符合功... 目的观察助阳通便汤对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的影响,以及其对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及VIP表达的影响。方法(1)将66例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且中医证型为脾肾阳虚证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助阳通便汤130 mL日2次口服,对照组乳果糖15 mL日2次口服,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粪便性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SP、VIP含量。(2)将18只雄性BALB/c小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B组(空白对照组)、MX组(模型组)、ZY组(助阳通便汤组)3组,每组6只,以复方地芬诺酯片混悬液80 mg/kg灌胃的方法进行造模。ZY组给予助阳通便汤0.2 mL/10 g连续2周灌胃,结束后取材,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及VIP免疫组化表达。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及粪便性状的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S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VI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3.3%(P<0.05)。(2)与模型组(MX组)小鼠比较,助阳通便汤组(ZY组)小鼠结肠组织中VIP阳性表达细胞分布相对较密集,阳性细胞数量较多(P<0.05)。结论助阳通便汤对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有较好地改善,并且对患者血清SP、VIP含量有干预作用;助阳通便汤调控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VIP含量是其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阳通便汤 功能性便秘 脾肾阳虚型 SP V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络理论研究电刺激腧穴改善肛门病术后疼痛的疗效与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剑 王春晓 +5 位作者 刘德龙 袁和学 曹丹 陈萌 于永铎 殷志韬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经络理论指导的电刺激止痛穴位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疗效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肛门病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受试者术后遵医嘱采用镇痛类药物治... 目的观察基于经络理论指导的电刺激止痛穴位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疗效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肛门病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受试者术后遵医嘱采用镇痛类药物治疗,研究组60例采用电针治疗联合镇痛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治疗前及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变化。电刺激治疗采取腧穴分别为长强、秩边、承山、束骨、支沟和合谷,观察期为7 d。结果在术后疼痛治疗前和治疗后8 h和12 h,对照组与研究组疼痛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治疗后24 h时,对照组与研究组的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治疗后48 h和首次排便时,研究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治疗后7 d,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相近(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IL-6和TNF-α水平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未见下降趋势(P>0.05);在第3、7天时间点IL-6显著下降并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3天时,研究组患者TNF-α显著下降(P<0.05),7 d时仍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理论指导下电刺激治疗联合口服镇痛类药物对肛门病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减轻排便时疼痛感,并显著降低炎性因子含量,对肛门病术后疼痛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肛门病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实-厚朴药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葛斌 梁勇 +1 位作者 高原 张虹玺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79,共4页
便秘会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对结直肠癌、肝性脑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具有潜在影响,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导致猝死,临床中若泻药使用不当,常出现便秘加重、结肠黑变病等问题,导致反复发作,预后较差。枳实、厚朴作为经典的理气药,其药... 便秘会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对结直肠癌、肝性脑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具有潜在影响,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导致猝死,临床中若泻药使用不当,常出现便秘加重、结肠黑变病等问题,导致反复发作,预后较差。枳实、厚朴作为经典的理气药,其药对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应用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的大、小承气汤,麻子仁丸等方,此类经方治疗便秘的疗效已被临床验证,其组成的经验方在治疗便秘方面也被广泛应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针对该药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开发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厚朴药对 功能性便秘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溃结方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舒郁平 余丹琪 +5 位作者 荣越 唐丽利 孟凡艳 陶弘武 李娜 柳越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03,I0036-I0038,共9页
目的观察优化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磷酸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和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and serthreonine protein 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三硝基苯磺酸... 目的观察优化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磷酸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和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and serthreonine protein 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构建大鼠UC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优化溃结方组、柳氮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组、优化溃结方+柳氮磺胺砒啶组,优化溃结方给药浓度为0.738 g/mL,SASP给药浓度为0.024 g/mL。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以蒸馏水3 mL/次,每日2次灌胃,其余各组均以相应药物灌胃早晚各1次。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21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切片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结肠组织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结肠HE染色切片中结肠黏膜结构严重受损,排列紊乱,隐窝细胞丢失,黏膜肌层遍布炎症细胞,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增加(P<0.05),血清IL-1β含量增加(P<0.05),IL-10含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优化溃结方组、SASP组、优化溃结方+SASP组干预后结肠组织PI3K、p-PI3K、AKT、p-AKT蛋白(P<0.05),血清IL-1β含量减少(P<0.05),IL-10含量增加(P<0.05),其中优化溃结方+SASP组效果最佳。结论优化溃结方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IL-1β分泌,增加IL-10表达,从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重塑结肠结构,减轻炎症反应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溃结方 溃疡性结肠炎 PI3K/AKT信号通路 IL-1Β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3
作者 张晓明 柳越冬 +1 位作者 都静 臧思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52,共7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目前是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主要与感染、免疫、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相关。中医学根据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常将其归属于“泄泻”“久痢”“休息痢...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目前是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主要与感染、免疫、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相关。中医学根据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常将其归属于“泄泻”“久痢”“休息痢”“肠风”“滞下”等范畴。中医学基础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与五脏相关,六腑相应,生理与病理互为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也离不开上述原则,疾病的发生不外乎由于内因(先天、情志)及外因(外感六淫、饮食、过劳)所导致的身体脏腑亏虚、气血阴阳失和、经络阻滞后,所产生一系列的病理产物(瘀、痰、湿、火、毒)而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是复杂的病理过程,而绝不是局部单独某一肠段因素。各种病因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合而致病,病程也有缓急长短之分,病性又有寒热、虚实之别,出现错综复杂的证候。该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多变,但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发病的基础。本虚以脾肾亏虚,阴阳气血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毒邪蕴结,气血阻滞,兼有肝郁,肺气失宣等。本虚标实共致气血瘀滞,湿毒瘀互结,合而为病。以中医学传统理论作为指导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良好满意疗效,有着广阔的治疗前景;历代及近代医家根据中医理论对此病病因病机有多样化理解。故该文就此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病机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效关系的通关藤质量标志物筛选
14
作者 李思雨 裴志东 +4 位作者 王嘉唯 于丹 陈月华 张慧 宋雅梅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7-2332,共6页
目的基于谱效关系筛选通关藤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VWD-ELSD法建立药材指纹图谱,MTT法表征其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作用。灰色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质量标志物,UPLC-Q-TOF/MS法鉴定其结构。结... 目的基于谱效关系筛选通关藤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VWD-ELSD法建立药材指纹图谱,MTT法表征其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作用。灰色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质量标志物,UPLC-Q-TOF/MS法鉴定其结构。结果30批药材指纹图谱中有15个共有峰(VWD条件下11个,ELSD条件下9个,两者重叠峰5个),相似度均大于0.9。各批药材平均细胞抑制率为58.55%,其中S8最高,为85.61%;S27最低,为34.17%。各批药材聚为4类,VWD条件下3~6号峰及ELSD条件下6、8、12、14号峰对抗肿瘤活性贡献较大,VWD条件下3、4、6、7号峰及ELSD条件下3、6、11、12、14号峰VIP值均大于1。质量标志物有7个,分别为tenacissoside G、tenacissoside H、tenacissoside I、tenacissoside C、marsdenoside C、tenacigenoside K、tenacigenoside A。结论本实验确定了通关藤抗肿瘤作用的质量标志物,可为该药材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关藤 指纹图谱 抗肿瘤活性 谱效关系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天枢穴联合中频电刺激改善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李格格 马铁明 +2 位作者 张虹玺 焦政 谭丽双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9-184,I0011,I0012,共8页
目的观察针刺天枢穴联合中频电刺激对T10脊髓打击伤大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并探讨其影响肠道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频组及中频联合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Allen′s WD法制造T10脊髓打击伤模... 目的观察针刺天枢穴联合中频电刺激对T10脊髓打击伤大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并探讨其影响肠道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频组及中频联合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Allen′s WD法制造T10脊髓打击伤模型。中频组接受双侧天枢穴中频电刺激,联合组则加针刺。评估包括各组间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脊髓、结肠组织生物标志物表达,以综合探究天枢穴联合中频电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频组、中频联合针刺组大鼠运动功能显著改善(P<0.05),后者更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频组、中频联合针刺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降低(P<0.001),后者更优(P<0.001)。与模型组比较,中频组脊髓组织中神经激肽-1受体(neurokinin-1 receptor,NK1R)下降(P<0.05),中频联合针刺组脊髓组织中P物质(substance P,SP)与NK1R下降(P<0.05)。与中频组比较,中频联合针刺组LC3B降低(P<0.01),p62增加(P<0.01)。与模型组和中频组比较,中频联合针刺组结肠组织中SP降低(P<0.0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中频组和中频联合针刺组结肠组织中NK1R表达下降(P<0.05,P<0.0001),两者比较后者下降更明显(P<0.001)。结论针刺天枢穴联合中频电刺激治疗通过调控SP/NK1R通路和自噬过程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并且治疗效果比单独中频电刺激天枢穴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枢穴 针刺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P物质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态靶辨证”理论探析柳越冬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思路
16
作者 刘雪峰 盛泽伟 +5 位作者 彭俞俞 蔡美琪 陶弘武 舒郁平 张立杰 柳越冬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38,共4页
仝小林院士提出的“态靶辨证”理论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果,为临床辨病辨证提供了新的角度与方法。柳越冬教授将态靶辨证理论应用到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论治中,归纳其病因病机,提出该病可以分为“虚”“热”“燥”“瘀”四个状态,确定... 仝小林院士提出的“态靶辨证”理论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果,为临床辨病辨证提供了新的角度与方法。柳越冬教授将态靶辨证理论应用到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论治中,归纳其病因病机,提出该病可以分为“虚”“热”“燥”“瘀”四个状态,确定其靶方以及靶药,辨证论治同时精准治疗,丰富中医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以期为临床诊治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态靶辨证 靶方 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特征性舌象”提出与中医“化痰热-开玄府-引阴火”三步法论治焦虑障碍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陶凤杰 王波 张立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36-39,共4页
焦虑障碍广泛存在,并且是诸多躯体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社会的节奏加速了焦虑障碍疾病发展,西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大,中医诊断及治疗多从疏肝解郁入手而病情反复,多易复发。文章创造性提出焦虑障碍特征性舌象,并探讨中医“化痰热-开玄... 焦虑障碍广泛存在,并且是诸多躯体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社会的节奏加速了焦虑障碍疾病发展,西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大,中医诊断及治疗多从疏肝解郁入手而病情反复,多易复发。文章创造性提出焦虑障碍特征性舌象,并探讨中医“化痰热-开玄府-引阴火”三步法治疗焦虑障碍的经验。对玄府学说和临床应用也有较大创新,为中医辨治焦虑障碍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为该病的辨证及治疗标准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焦虑舌象 开玄府法 阴火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计量学联合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接骨木药材质量
18
作者 邵莉 乔隆 +2 位作者 康宝文 刘德军 祝丽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8-449,共12页
建立接骨木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方法,采用化学计量学、加权逼近理想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接骨木质量差异,... 建立接骨木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方法,采用化学计量学、加权逼近理想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接骨木质量差异,提高接骨木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水平。采用Discovery C_(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变波长程序,建立槲皮素与没食子酸、原儿茶酸、芦丁、异槲皮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白桦脂酸、莫诺苷、齐墩果酸、熊果酸、蛇菰宁、落叶松树脂醇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的均值测定各成分含量,对比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间差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检测浸出物和总灰分。对18批接骨木各评价指标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挖掘影响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建立加权TOPSIS与GRA融合模型,对不同产地接骨木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12个成分线性关系(R^(2)>0.9992)、仪器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均良好。准确度高,平均加样回收率(n=9)在96.95%~10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2.0%。相对校正因子稳健性良好,2种方法差异不大。PCA结果显示18批接骨木聚为3类,OPLS-DA结果显示蛇菰宁、齐墩果酸、白桦脂酸、异槲皮苷、没食子酸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是影响接骨木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18批样品的相对贴近度在0.2362~0.7172之间,表明接骨木存在地域差异性。所建方法便捷经济,准确实用,可实现接骨木多指标成分快速分析;化学计量学联合加权TOPSIS与GRA融合模型可用于不同产地接骨木的整体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 一测多评法 化学计量学 加权逼近理想排序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槐花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波 陈艳萍 +3 位作者 张立德 隋楠 刘晓晨 潘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161,I0028-I0030,共7页
目的研究槐花对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肠炎模型组、低浓度槐花给药组(低剂量1.04 g·kg^(-1))和高浓度槐花给药组(高剂量3.12 g·kg^(-1)),每组6只,... 目的研究槐花对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肠炎模型组、低浓度槐花给药组(低剂量1.04 g·kg^(-1))和高浓度槐花给药组(高剂量3.12 g·kg^(-1)),每组6只,除对照组小鼠给予蒸馏水饮用外,其他组每天自由饮用新鲜配制的3%DSS溶液连续饮用7 d以构建肠炎模型。低、高剂量槐花给药组分别通过灌胃不同浓度槐花悬液给药,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给药结束后,对小鼠进行表型测定,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组织学评分,采用血清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dextran)检测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采用免疫荧光检测两种紧密连接蛋白包括闭锁小带蛋白1(ZO-1)、咬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明显降低,脾重量、粪便含水量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低、高浓度槐花给药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均显著升高,脾重量、粪便含水量和活动指数(DAI)评分均显著降低。(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升高(P<0.0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高浓度槐花给药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001)。(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黏膜通透性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低、高浓度槐花给药组黏膜通透性显著降低。(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两种紧密连接蛋白ZO-1以及occludi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低、高浓度槐花给药组两种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所升高。结论槐花对小鼠肠道黏膜通透性有恢复作用,并可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花 肠道黏膜通透性 肠道黏膜屏障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合并血脂紊乱胰岛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明哲 柳越冬 +3 位作者 石岩 高天舒 韦冰晨 孙贵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胰岛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100例,根据美国ATPIII评估标准将其分为血脂紊乱组62例与血脂正常组38例。比较各组SF-36积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胰岛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100例,根据美国ATPIII评估标准将其分为血脂紊乱组62例与血脂正常组38例。比较各组SF-36积分、胰岛素分泌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胰岛素抵抗水平(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R,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空腹C肽和空腹胰岛素。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研究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高甘油三酯组与混合型高脂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高胆固醇组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组空腹C肽水平显著高于高胆固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高脂组与高甘油三酯组的ISI水平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高甘油三酯组HOMA-β水平明显高于高胆固醇组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组及混合型高脂组HOMA-IR水平显著高于高胆固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躯体疼痛、整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维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喜食油腻、吸烟史、腰围和空腹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有氧运动是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不同血脂紊乱类型对胰岛功能的影响并不相同,应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预防,降低胰岛分泌负担,促使胰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湿热困脾证 血脂水平 胰岛功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