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针及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岩骨斜坡脑膜瘤术后1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森 王鹏琴 鞠庆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3-594,共2页
斜坡脑膜瘤是临床少见的颅内肿瘤,因为位置深,毗邻重要解剖结构,其手术难度大,手术死亡率高,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题[1-2]。其术后多伴有多种并发症叫常见的有三叉神经、面神经及后组脑神经造成吞咽功能障碍、面瘫等,也因累及小脑伴有平... 斜坡脑膜瘤是临床少见的颅内肿瘤,因为位置深,毗邻重要解剖结构,其手术难度大,手术死亡率高,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题[1-2]。其术后多伴有多种并发症叫常见的有三叉神经、面神经及后组脑神经造成吞咽功能障碍、面瘫等,也因累及小脑伴有平衡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脑膜瘤 训练治疗 综合康复 岩骨 眼针 神经外科手术 吞咽功能障碍 手术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IL-10/β-EP信号通路的影响
2
作者 李瀚 周鸿飞 +1 位作者 刘峻 顾炜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火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IL-10/β-内啡肽(β-E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火针组与药物组,每组10只。树脂毒素腹腔注射构建PHN模型,造模成功后,火针组予以L4~6夹... 目的:探讨火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IL-10/β-内啡肽(β-E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火针组与药物组,每组10只。树脂毒素腹腔注射构建PHN模型,造模成功后,火针组予以L4~6夹脊穴火针干预,药物组腹腔注射加巴喷丁。Von Frey电子测痛仪测定各组大鼠缩爪机械阈值(PWMT),热辐射刺激器测定大鼠缩爪热潜伏期(PWTL),ELISA检测背根神经节组织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IL-10、β-EP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WMT显著下降(P<0.05),PWTL、脊髓组织PGE2、SP水平和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上升(P<0.05),脊髓背角IL-10、β-EP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相比模型组,火针组、药物组PWMT显著升高(P<0.05),PWTL、脊髓组织PGE2、SP水平和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0、β-E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火针能够改善PHN大鼠疼痛反应,降低外周血炎症水平,其作用可能与激活IL-10/β-EP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火针 镇痛 IL-10 Β-内啡肽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调节作用和治疗潜力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雪婷 王鹏琴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2,F0003,共7页
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超过50%的患者卒中后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出现吞咽困难、胃肠道出血、肠梗阻、便秘和大便失禁等并发症,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病死率增加。近年来,大脑与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卒中后大脑... 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超过50%的患者卒中后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出现吞咽困难、胃肠道出血、肠梗阻、便秘和大便失禁等并发症,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病死率增加。近年来,大脑与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卒中后大脑与肠道间的双向通讯可引发肠道菌群变化,影响肠道的屏障功能、免疫激活和代谢产物等。恢复肠道菌群的健康和多样性对于预防和治疗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至关重要。作者对卒中后的胃肠道并发症、卒中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以肠道菌群作为治疗靶点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胃肠道微生物组 胃肠功能障碍 肠道-大脑-微生物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进展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崔娜 周鸿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461-464,469,共5页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目前冰刺激、电刺激等西医疗法被视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常规疗法,但其效果不尽人意。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治疗以其安全性高...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目前冰刺激、电刺激等西医疗法被视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常规疗法,但其效果不尽人意。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治疗以其安全性高、疗效显著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治疗脑卒中诸多并发症,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笔者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进行回顾,以期明确针灸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针灸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雪婷 王鹏琴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8-384,共7页
表观遗传修饰在卒中的病理生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涉及复杂而动态的变化过程,可调节卒中后的基因表达、细胞损伤反应、运动和认知功能等。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作为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表观遗传修饰改变涉及多个领域,涵盖基因表... 表观遗传修饰在卒中的病理生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涉及复杂而动态的变化过程,可调节卒中后的基因表达、细胞损伤反应、运动和认知功能等。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作为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表观遗传修饰改变涉及多个领域,涵盖基因表达调控、细胞信号传导、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等方面的交互作用。作者总结了PSCI表观遗传学的变化,重点探讨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在调节卒中后基因表达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通过分析与表观遗传相关的PSCI病理生理改变,旨在强调其与表观遗传学相关的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调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展 姜德龙 +1 位作者 王庆谚 王鹏琴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0-707,共8页
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A)是一种小的鸟苷三磷酸酶蛋白,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激活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RhoA/ROCK信号通路是缺血性卒中病理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调控该信号通路已成为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神经细胞恢... 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A)是一种小的鸟苷三磷酸酶蛋白,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激活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RhoA/ROCK信号通路是缺血性卒中病理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调控该信号通路已成为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神经细胞恢复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RhoA/ROCK抑制剂仅有法舒地尔上市,其余仍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作者对RhoA/ROCK信号通路对缺血性卒中发挥的调控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并对抑制剂及调控药物的应用进行阐述,旨在为缺血性卒中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RhoA GTP结合蛋白质 RHO相关激酶类 RhoA/ROCK信号通路 抑制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屈慕源 张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238-242,共5页
中风作为构成目前全人类三大致死病因之一,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近些年来中风发病率日益增高,其具有高致残率、高发病率、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中风各种常见的并发症如抑郁,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也对患者的健康和日... 中风作为构成目前全人类三大致死病因之一,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近些年来中风发病率日益增高,其具有高致残率、高发病率、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中风各种常见的并发症如抑郁,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也对患者的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治疗难度较大、耗时长、疗效性差异较大、因此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医学界一直急于需求的。从西医方面治疗中风病,因其后遗症种类多,患者基础病和体制的不同,暂且尚无一种较为完整、系统、具体的治疗方式,故治疗效果一般。在中医方面治疗中风病,针灸、汤药、艾灸等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从疾病的病因病机出发,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进行更加针对性治疗。眼针作为一种中医针灸特色疗法,以其取穴少,用针少,手法轻,效果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中风病中。作者通过对近十年的眼针与眼针复合疗法治疗中风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以为后期临床中应用眼针治疗中风提供相对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中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