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经典肺胃相关证治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徐艳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38-1340,共3页
《素问.咳论篇》"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肺胃相关理论对于肺系疾病辨证施治以及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及《温病学》等经典著作从肺胃相关论治肺系疾... 《素问.咳论篇》"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肺胃相关理论对于肺系疾病辨证施治以及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及《温病学》等经典著作从肺胃相关论治肺系疾病进行浅析,旨在进一步探讨肺系疾病的证治规律,提高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 肺胃相关 肺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于国强 庞立健 +3 位作者 付东升 石绍顺 李明飞 李丁蕾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肺纤维化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肺纤维化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70.21%)(P<0.05);2组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啰音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啰音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GF-β1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VC、FEV1和DLco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IL-6、TGF-β1和TNF-α水平,及改善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活血方 肺纤维化 疗效 白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α 用力肺活量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哮喘康对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徐艳玲 曲妮妮 +2 位作者 马丽佳 席瑞 赵克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5-30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哮喘康对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非急性发作期轻、中度哮喘患者分为哮喘康实验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治疗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肺功能(PEFR,FEV l)... 目的:观察中药哮喘康对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非急性发作期轻、中度哮喘患者分为哮喘康实验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治疗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肺功能(PEFR,FEV l),每周复诊1次,观察喘息、咯痰、咳嗽、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体征,疗程结束后,评价近期疗效,1年内随访,记录急性发作次数及程度,评定远期疗效。结果:哮喘康实验组使PEFR、FEV l明显改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及西药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年内随访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及病情程度结果:哮喘康实验组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发作时病情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哮喘康具有一定的防治哮喘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抗炎,改善肺功能等多种作用机理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康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健脾益肺 活血化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丽佳 邓莉 李春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3-534,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20余载的临床实践中,在四大经典理论指导下,认为脾肺两虚,血液瘀滞为其主要发病机制:脾虚则气主化源乏竭,肺失所主而咳喘;脾虚痰聚,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喘;痰阻、气虚、久病入络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20余载的临床实践中,在四大经典理论指导下,认为脾肺两虚,血液瘀滞为其主要发病机制:脾虚则气主化源乏竭,肺失所主而咳喘;脾虚痰聚,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喘;痰阻、气虚、久病入络均可致瘀而使病情加重。因此,临床上,常应用党参、黄芪、当归、丹参等健脾益肺,活血化瘀之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肺 活血化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内经》肺胃相关理论指导肺系疾病的辨证论治 被引量:17
5
作者 徐艳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7-210,共4页
肺系疾病是普遍存在的常见病,严重的危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在临床上深入研究其证治规律,对提高临床防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素问.咳论篇》"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肺胃相关理论对肺系疾病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进... 肺系疾病是普遍存在的常见病,严重的危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在临床上深入研究其证治规律,对提高临床防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素问.咳论篇》"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肺胃相关理论对肺系疾病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系疾病 咳嗽 肺胃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形寒寒饮伤肺咳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艳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2-273,共2页
《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论述咳病的病因时提出了“外内合邪”致肺咳,“形寒寒饮则伤肺”,这种理论思想至今仍有效的指导咳病的防治。
关键词 内经 外内合邪 咳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开苦降法之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丽佳 邓莉 曲妮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84-1786,共3页
辛开苦降法是将辛温和苦寒两种截然不同性味药物配伍使用,从而达到辛散开通、苦降通泄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辛开苦降之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小陷胸汤治疗中焦痞塞不通、少阳枢机不利、痰结胸肺等证候,取得了很好的... 辛开苦降法是将辛温和苦寒两种截然不同性味药物配伍使用,从而达到辛散开通、苦降通泄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辛开苦降之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小陷胸汤治疗中焦痞塞不通、少阳枢机不利、痰结胸肺等证候,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开苦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风”证治对诊治肺系疾病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艳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489-2490,共2页
劳风的病名出自《素问.评热病论》,通过浅析劳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预后,探讨劳风证治对诊治肺系疾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劳风 救治 肺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