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单灶性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孙英伟 潘诗农 +2 位作者 康鹏 李丽娟 郭启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2292-2295,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单灶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间25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儿童单灶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男19例,女6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6岁。长骨14例,脊柱6例,颅骨3例,锁骨1... 目的 探讨儿童单灶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间25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儿童单灶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男19例,女6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6岁。长骨14例,脊柱6例,颅骨3例,锁骨1例,髂骨1例。长骨病变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邻近骨皮质“扇贝样”压迹、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或肿块。部分病变可见骨皮质钻孔样破坏、破坏区内死骨及周围硬化缘。椎体病变主要表现为椎体破坏、塌陷,呈“扁平椎”改变,部分可见椎旁软组织肿块,但椎间隙保持正常。颅骨病变主要表现为穿凿样骨质破坏,边界清晰,可见“斜坡征”。髂骨及锁骨病变缺乏特异性。病变在MRI多呈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结论长骨的骨皮质“钻孔样”破坏、颅骨的“穿凿样”破坏及椎体的“扁平椎”是本病的特征性影像学征象。X线平片诊断价值有限,CT可清晰显示骨膜反应及骨质硬化,尤其是骨皮质细微的骨侵蚀。MR有助于显示X线及CT尚无异常表现的早期骨髓受累,并确定骨髓水肿及软组织病变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灶性嗜酸性肉芽肿 儿童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型分水岭脑梗死的CT脑灌注情况及VEGF、VIP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焕峰 谭丽双 胡晓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786-179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分水岭脑梗死的CT脑灌注情况及VEGF、VIP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48例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内分水岭脑梗死(internal watershed infar...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分水岭脑梗死的CT脑灌注情况及VEGF、VIP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48例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内分水岭脑梗死(internal watershed infarction,IWSI) 62例,皮层分水岭脑梗死(cortic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SI) 8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临床特征及外周血细胞因子VEGF、VIP水平。结果 148例CWI患者中有63例(其中IWSI 42例,CW-SI 21例)患者在分水岭梗死区域周围出现大面积异常灌注。与镜像对侧比较,CWI周围异常灌注的TTP、MTT明显延迟,CBF明显降低,均有P <0. 01; 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WSI组周围异常灌注、梗死病灶呈条索状或串珠状、大脑中动脉闭塞或狭窄程度≥50%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WSI组,P <0. 05;两组患者在颈内动脉闭塞或狭窄程度≥50%及前、后交通动脉开放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时,IWSI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CWSI组,住院时间长于CWSI组,均有P <0. 05。发病后3个月,IWSI组有22例预后不良,其中有20例进展为同侧大面积脑梗死,CWSI组仅有5例预后不良,两组比较,P <0. 05。治疗后,IWSI组的VEGF水平明显低于CWSI组,VIP水平明显高于CWSI组,P <0. 05。结论检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CT脑灌注情况及外周血VEGF、VIP水平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细胞因子 分水岭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扩散加权成像应用表观扩散系数鉴别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英伟 康鹏 +2 位作者 邓纯博 潘诗农 郭启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599-604,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鉴别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2015年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Elsevier、Springer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搜索关...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鉴别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2015年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Elsevier、Springer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搜索关于MRI DWI中应用ADC值鉴别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中英文文献,对符合纳入条件的原始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的相关信息。采用Stata/SE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5篇,研究病灶椎体共计804节,其中恶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424节,良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380节。应用Q检验和I2进行异质性检验,对结果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文献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椎体压缩骨折[均数标准差(SMD)=-2.407,95%可信区间(CI)=-2.955^-1.860,P=0.000]。结论DWI-ADC值有助于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椎体压缩骨折 恶性椎体压缩骨折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退行性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亚凤 马影蕊 +1 位作者 张亚明 姚姝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4期177-180,共4页
目的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行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120例,将应用传统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结合临床护... 目的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行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120例,将应用传统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腰部疼痛评分[(1.20±0.06)、(1.12±0.03)分]低于对照组[(3.68±1.50)、(3.52±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ODI评分[(25.18±10.15)、(16.10±10.04)分]低于对照组[(31.22±11.20)、(24.19±1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8.33%)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行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轻其疼痛,减少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品管圈 腰椎退行性变 疼痛评分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与MRI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四肢软组织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全良 李希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7期1371-137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诊断方面MRI扩散加权成像和多层螺旋CT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原发性四肢软组织肿瘤患者52例,患者分别接受MRI检查和CT检查,并经由手术病理得到证实。结果 MRI扩散加权成像检... 目的探讨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诊断方面MRI扩散加权成像和多层螺旋CT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原发性四肢软组织肿瘤患者52例,患者分别接受MRI检查和CT检查,并经由手术病理得到证实。结果 MR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对于52例四肢软组织肿瘤患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恶性肿瘤ADC值明显低于良性肿瘤、肌肉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采用CT和MRI进行四肢软组织肿瘤鉴别诊断时,CT无法准确定性,而MRI扩散加权成像可有效对肿瘤量良恶性进行鉴别,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诊断食管枣核异物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孙全良 赵宝英 +1 位作者 侯秀欣 张文德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1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食管枣核异物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16例食管枣核异物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MSCT扫描的患者资料,分析食管枣核异物食管钡餐造影检查及MSCT表现,并与内镜结果对照。结果 16例食管枣核异物患者中,MSCT检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食管枣核异物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16例食管枣核异物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MSCT扫描的患者资料,分析食管枣核异物食管钡餐造影检查及MSCT表现,并与内镜结果对照。结果 16例食管枣核异物患者中,MSCT检出异物16例(100%),食管周围并发症6例;食管钡餐造影检出异物6例(37.5%),并发症未检出。MSCT对异物及并发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钡餐造影。结论 MSCT及其重建技术如能准确显示食管异物及其周围并发症,可以作为食管枣核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异物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特征参数的CR系统摄影条件优化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玮 王友政 +1 位作者 周占文 曲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1-634,647,共5页
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人体特征和计算机X射线摄影(CR)参数的定量关系,建立基于身体指数的CR摄影满意度下的人体特征参数、管电压与管电流.曝光时间和CR摄影得分为目标的0-1整数规划模型,用分组过滤方法简化解空间,最后用遗传算法求解.以... 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人体特征和计算机X射线摄影(CR)参数的定量关系,建立基于身体指数的CR摄影满意度下的人体特征参数、管电压与管电流.曝光时间和CR摄影得分为目标的0-1整数规划模型,用分组过滤方法简化解空间,最后用遗传算法求解.以拍摄胸片(PA)为对象的研究结果表明,CR摄影条件优化方法得到的结论与专家多年临床经验一致,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可以在CR摄影中发挥作用,解决实际问题.该研究方法可以应用到CR系统对身体其他部位的摄影并推广到其他X射线摄影设备的应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摄影 影像质量 照射剂量 身体指数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与CT径线比鉴别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5
8
作者 墨妍 任艳 +1 位作者 李曼 孙英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6期71-72,共2页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UE)应变率比值(SR)与CT径线比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118例初治乳腺癌患者(共包括腋窝淋巴结153个)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UE和CT检测,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SR和CT...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UE)应变率比值(SR)与CT径线比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118例初治乳腺癌患者(共包括腋窝淋巴结153个)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UE和CT检测,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SR和CT径线比值。结果所有受试者均顺利完成检测,经病理诊断证实,本研究中转移性淋巴结70个(45.75%,70/153),非转移性淋巴结83个(54.25%,83/153)。转移性淋巴结SR(4.64±1.05)大于非转移性淋巴结(2.01±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横断面前后径和横径比值(A/T)、矢状面前后径和上下径比值(A/L)及冠状面上下径和横径比值(L/T)均小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和CT径线比均对鉴别诊断转移性腋窝淋巴结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 CT径线比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