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性肝病中NF-κB活性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晓燕 司英奎 韩雪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76-2277,共2页
目的:探讨脂肪性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NF-κB活性变化规律,及其与TNF-α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白酒灌胃加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性肝炎模型。结果:实验组大鼠第8周出现严重的内毒素血症... 目的:探讨脂肪性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NF-κB活性变化规律,及其与TNF-α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白酒灌胃加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性肝炎模型。结果:实验组大鼠第8周出现严重的内毒素血症,NF-κB、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NF-κB与LPS、TNF-α、ALT、AST含量分别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4、0.947、0.634、0.612,P<0.01)。结论:脂肪性肝炎的发生与肝脏NF-κB活化紧密相关,故在脂肪性肝损害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抑制其过度活化对于防治脂肪性肝炎及阻止肝纤维化病理进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细胞因子类 脂肪肝 内毒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胃升降理论探讨慢性肾衰的辨治思路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晓燕 许静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3,共2页
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本人多年临床实践的积淀,提出脾肾亏虚与毒邪互结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关键;肾虚是其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毒邪是病情迁延及加重的重要因素;治疗上尤重视调理脾胃升降,包括健脾益气、辛开苦降、芳香化浊、温中降... 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本人多年临床实践的积淀,提出脾肾亏虚与毒邪互结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关键;肾虚是其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毒邪是病情迁延及加重的重要因素;治疗上尤重视调理脾胃升降,包括健脾益气、辛开苦降、芳香化浊、温中降逆、通腑泄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脾肾亏虚 毒邪 病因病机 脾胃升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脂联素对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影响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马晓燕 张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2期2604-2605,共2页
目的:探究瘦素、脂联素对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采用高脂饮食加白酒灌胃建立大鼠脂肪性肝炎模型。通过观察脂肪肝大鼠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PN)水平,探究瘦素... 目的:探究瘦素、脂联素对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采用高脂饮食加白酒灌胃建立大鼠脂肪性肝炎模型。通过观察脂肪肝大鼠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PN)水平,探究瘦素、脂联素生理病理学特性。结果:实验组大鼠第10周,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脂肪肝病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低脂联素血症,以致肝脏摄取脂肪增加,加速肝脏脂变、炎症及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脂联素 瘦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痰解毒中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NF-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晓燕 崔吉英 +1 位作者 张岩 吕娇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963-964,共2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解毒中药治疗脂肪肝药效学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加白酒灌胃建立大鼠脂肪性肝炎模型,以东宝肝泰作对照,观察益气化痰解毒中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变化、肿瘤坏死因子(TNFa)、转化生长因子β1(T...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解毒中药治疗脂肪肝药效学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加白酒灌胃建立大鼠脂肪性肝炎模型,以东宝肝泰作对照,观察益气化痰解毒中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变化、肿瘤坏死因子(TNF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结果:大鼠第10周出现严重的内毒素血症;模型组大鼠比正常组NF-κB、TNFa、TGF-β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中药能抑制NF-κB活化,降低TNFa、TGF-β1的含量,均明显优于东宝肝泰(P<0.05)。结论:益气化痰解毒中药具有较强抗脂肪性肝炎效应,其作用机制与其抑制NF-κB过度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中药 NF-ΚB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