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联合LBL教学法在中药炮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凡 林桂梅 +3 位作者 高慧 鞠成国 史辑 贾天柱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2年第11期77-78,共2页
目的:对中药药剂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中药炮制实验课程实行PBL联合LBL数学法,了解其教学效果。方法:通过考试成绩与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学习成绩、学生学习态度、能力与素质及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与... 目的:对中药药剂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中药炮制实验课程实行PBL联合LBL数学法,了解其教学效果。方法:通过考试成绩与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学习成绩、学生学习态度、能力与素质及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与单纯的PBL和LBL教学法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PBL耳毛合LBL教学法明显优于单纯的PBL和LBL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联合LBL教学法 中药炮制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调节作用的黄精酒制新工艺研究
2
作者 张玉波 陈绪军 +4 位作者 贾子乐 宋德琴 于新颜 窦德强 张旭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5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一种对免疫缺陷小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黄精酒制新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黄精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分析加酒量、烤制温度、烤制时间3个因素对炮制工艺的影响,优选酒制黄精的最佳炮制工艺。将40只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成5组... 目的研究一种对免疫缺陷小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黄精酒制新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黄精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分析加酒量、烤制温度、烤制时间3个因素对炮制工艺的影响,优选酒制黄精的最佳炮制工艺。将40只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香菇菌多糖)、生品组、酒烤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以环磷酰胺复制小鼠免疫缺陷模型,测定免疫器官指数、E-玫瑰花环率和血清IgG、IgM浓度,验证其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取净黄精,加黄酒20%拌匀,闷18 h,至药透汤尽,置于电烤箱内,220℃烤制7 min。免疫缺陷小鼠的指标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脾脏指数升高,E-玫瑰花环结合率、IgM、Ig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品组、酒烤组脾脏指数下降、E-玫瑰花环结合率升高、Ig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烤组IgG浓度低于生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发的黄精酒制新工艺稳定可行,对免疫缺陷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可为临床提供新的黄精炮制品种和黄精保健品的开发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烤制工艺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酒炙过程中5种生物碱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降雪 张凡 +2 位作者 赵佳丽 李峰 贾天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探究黄连炮制过程中5种生物碱的量变和质变。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炮制方法、不同炮制温度对黄连酒炙品中生物碱含量的变化。结果酒炙黄连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黄连碱、表小檗碱在160℃时含量最高... 目的探究黄连炮制过程中5种生物碱的量变和质变。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炮制方法、不同炮制温度对黄连酒炙品中生物碱含量的变化。结果酒炙黄连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黄连碱、表小檗碱在160℃时含量最高,此后含量逐渐降低。表小檗碱和黄连碱分别在170、240℃时含量降至最低以致高效液相色谱仪无法检出,在170℃时开始出现新的化学成分小檗红碱。结论黄连酒炙过程中5种生物碱发生了量变与质变,黄酒闷润与加热是关键的步骤,可以促进黄连生物碱的含量增加或转化为新的化学物质。辅料黄酒不能被乙醇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炮制工艺 酒炙黄连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