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娴 王凤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6-637,共2页
综述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情况。从活血化瘀法,消食化痰利水渗湿法,扶正补虚法,中医非药物疗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心系亚健康状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曲淼 张明雪 何丽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30-1633,共4页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心"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亚健康常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神疲、烦躁、失眠等一系列心系症状,或伴有心律失常、血压值介于正常与高血压之间,这种心系亚健康状态极可能进一步转化为心系相关疾病。本文从理...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心"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亚健康常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神疲、烦躁、失眠等一系列心系症状,或伴有心律失常、血压值介于正常与高血压之间,这种心系亚健康状态极可能进一步转化为心系相关疾病。本文从理论文献、动物实验、疗效观察、临床评测等几个方面对心系亚健康状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心系亚健康 中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玉红缓解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楠 柳越冬 +2 位作者 王长洪 崔世超 张晓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89-1692,共4页
目的观察靛玉红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8只清洁级SD大鼠,♂,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靛玉红组、柳氮磺吡啶组。造模并治疗... 目的观察靛玉红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8只清洁级SD大鼠,♂,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靛玉红组、柳氮磺吡啶组。造模并治疗7 d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评分,观察结肠HE染色病理切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以及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 ITF)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靛玉红组DAI评分降低,结肠HE染色病理显示炎症细胞明显减少,TGF-β1水平降低,ITF 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靛玉红可以明显改善UC模型大鼠症状、结肠病理形态,通过降低TGF-β1水平,上调ITF mRNA表达,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玉红 溃疡性结肠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肠三叶因子 三硝基苯磺酸 炎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加葛根汤防治血脂异常的机制研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4
作者 吕晓明 宋囡 +6 位作者 王群 陈丝 翟亚荣 王杰 战凯璇 贾连群 杨关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32-3940,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桂枝加葛根汤防治血脂异常可能作用靶点和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或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葛根,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的...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桂枝加葛根汤防治血脂异常可能作用靶点和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或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葛根,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的化学组分,活性成分的筛选标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化合物类药性(DL)>0.18或Score cutoff≥20。已筛选出的靶点名称应用数据库Uniprot对其标准化;同时在Genecards和OMIM两个数据库中检索血脂异常相关基因,并将上述预测靶基因合并作为疾病相关基因数据。采用Draw Venn Diagram在线程序将桂枝加葛根汤和血脂异常的靶基因取交集,获得桂枝加葛根汤和血脂异常的共同靶点。采用Cytoscape3.7.1绘制桂枝加葛根汤药物成分和血脂异常疾病靶点的网络图。在R3.6.0软件中安装程集包ggplot2、colorspace、clusterProfiler、pathview、stringi、DOSE等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并进一步采用动物实验进行验证,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运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桂枝加葛根汤干预30天后检测各组大鼠TC、TG、HDL-C、LDL-C水平,qRT-PCR法对TNF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分子IL-6、IL-1β、PTGS2、MAPK1、MAPK3、MAPK8进行验证。结果预测出桂枝加葛根汤可能作用靶点222个,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基因1250个,桂枝加葛根汤和血脂异常的共同靶点119个。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分子功能相关条目114个,细胞组分相关条目70个,生物过程相关的条目2143个。同时在KEGG通路富集到165条信号通路。然后对三组间大鼠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LDL-C、TG、TC水平显著升高(P<0.01),可以证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桂枝加葛根汤组血清中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LDL-C、TG、TC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说明桂枝加葛根汤可以改善大鼠血脂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组织PTGS2、MAPK1、MAPK3、MAPK8、IL-6、IL-1β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桂枝加葛根汤组肝脏组织PTGS2、MAPK1、MAPK3、MAPK8、IL-6、IL-1βmRNA表达上均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血脂异常,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拓宽经方桂枝加葛根汤临床应用范围,为后续临床治疗血脂异常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加葛根汤 血脂异常 网络药理学 TNF信号通路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干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潇 李国信 +3 位作者 王智民 周喜玉 曲金桥 高天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5期865-869,共5页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是典型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甲状腺内淋巴细胞浸润和特异性甲状腺自身抗体形成为特征,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对于本病甲状腺功能正常期尚无特效药,常处于被动...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是典型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甲状腺内淋巴细胞浸润和特异性甲状腺自身抗体形成为特征,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对于本病甲状腺功能正常期尚无特效药,常处于被动随访状态。中医药治疗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特点,在防治AIT发挥特色作用。针对近年来日趋增多的中医药防治AIT的药理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阐述,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免疫药理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阳通便膏对大鼠便秘的肠道菌群及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海波 石宇 张虹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探讨助阳通便膏对大鼠便秘的肠道菌群及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助阳通便膏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均与洛哌丁胺进行小鼠便秘模型造模。对比各组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 目的:探讨助阳通便膏对大鼠便秘的肠道菌群及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助阳通便膏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均与洛哌丁胺进行小鼠便秘模型造模。对比各组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的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所有便秘组大肠杆菌科的数量相对增加,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和普雷西氏杆菌属的数量均有所减少。且助阳通便膏能够增加Zo-1的表达水平,降低Cldn-1的水平,有助于恢复受损的结肠屏障功能,调节水电解质渗透,从而增加粪便的排泄量。结论:助阳通便膏通过调节便秘大鼠的肠道菌群,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并且能够修复结肠屏障,调节水电解质渗透,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阳通便膏 洛哌丁胺 便秘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的防治与中医养生学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凤荣 郑娴 毛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4-275,共2页
从症状分析、理论论证、临床治疗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高脂血症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血脉,病变脏腑以肾、脾、心为主,治疗上多从痰瘀论治。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病因病机 化痰祛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患者穴位贴敷肝脏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响应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宏 谷忠悦 +1 位作者 焦倩倩 刘金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1-203,共3页
目的:通过期门、肝俞、中都穴位贴敷对肝脏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参数影响效应的比较研究,探讨穴位贴敷的科学性。方法:以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时间为标准分为穴位贴敷组和空白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进行抗病毒和其他药物治疗。以彩... 目的:通过期门、肝俞、中都穴位贴敷对肝脏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参数影响效应的比较研究,探讨穴位贴敷的科学性。方法:以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时间为标准分为穴位贴敷组和空白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进行抗病毒和其他药物治疗。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3周之后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和门静脉充血指数(CI)为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配对结果显示,治疗组VPV提升,P〈0.05。结论:期门、肝俞、中都穴组实施中药贴敷,具有加快HBV感染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的效应。对慢乙肝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经穴效应 贴敷 门静脉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心血管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可改善危险因素和疾病负担的预测
9
作者 郑东东 段盈竹 于睿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讨1990~2021年中国心血管疾病(CVD)负担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库,对中国CVD的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年龄标化患病率(ASPR)、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进行描... 目的:探讨1990~2021年中国心血管疾病(CVD)负担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库,对中国CVD的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年龄标化患病率(ASPR)、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CVD负担变化趋势,根据人口、老龄化以及流行病学变化分解CVD负担,并使用贝叶斯年龄-周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40年CVD负担变化。结果:2021年中国CVD的ASIR、ASPR、DALY以及DALY率分别为811.81/10万、6603.72/10万、10020.87万人年、5120.06/10万。与1990年相比,ASIR、ASPR和DALY分别上升了3.56%、9.62%和58.42%,DALY率下降了36.59%,男性负担高于女性;ASIR在1995~2005年首次快速上升,ASPR在2000~2004年快速上升,DALY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1998~2004年出现快速上升趋势。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是导致DALY变化的主要因素,分别为43.73%和172.31%;2021年高血压、环境颗粒物是中国CVD排名前二的风险因素。预测结果显示,2040年中国CVD发病人数、患病人数以及DALY分别为2879.01万、22661.48万、16940.57万人年,病例数均呈上升趋势。结论:1990~2021年中国CVD负担总体增加,男性高于女性,主要由于人口增长、老龄化及风险因素等原因导致。高血压仍然是导致CVD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负担趋势 分解 风险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脊柱骨折疾病负担分析及2035年趋势预测
10
作者 魏永存 谢雁春 +3 位作者 轩安武 廉壹 王泽宁 于海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1-638,共8页
目的:为中国脊柱骨折的流行特征提供新视角,并为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指导。方法:使用2021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中国1990~2021年脊柱骨折的流行病学趋势,并进一步探究年龄、性别和相关病因的疾病负担特点,利用Joinpoint回归... 目的:为中国脊柱骨折的流行特征提供新视角,并为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指导。方法:使用2021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中国1990~2021年脊柱骨折的流行病学趋势,并进一步探究年龄、性别和相关病因的疾病负担特点,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来分析标准化率的时间变化趋势,通过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yesian age-period-cohort,BAPC)模型来预测2035年的标准化率。结果:2021年中国脊柱骨折的发病数和患病数分别为1194465例[95%不确定性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UI):888994~1594120]和717078例(95%UI:619114~835347),比1990年分别增加了52.28%和113.66%。从1990~2021年,中国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ASIR)上升趋势不明显,AAPC值为0.4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29%~1.20%,P>0.05];而年龄标准化患病率(age-standardized prevalence rate,ASPR)上升趋势明显,AAPC值为0.53%(95%CI:0.24%~0.83%,P<0.05),2022~2035年的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Bayesian age-period-cohort,BAPC)预测结果显示ASIR和ASPR均呈下降趋势。年龄组分析发现,发病数和患病数的峰值年龄组均有所增长,粗发病率(crude incidence rate,CIR)和粗患病率(crude prevalence rate,CPR)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呈现出老龄化趋势。性别分析发现,中年男性和老年女性的疾病负担较为突出。病因分析发现,跌倒位于中国脊柱骨折病因的首位,其次为道路伤害。结论:1990~2021年,中国脊柱骨折疾病负担显著增加,并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尽管2035年的疾病负担预测结果呈下降趋势,但仍不能松懈,中年男性和老年女性是重点关注群体,并注重预防跌倒和道路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调控铁死亡途径对ApoE-/-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万俊阳 宋囡 +3 位作者 张明香 王岩 孙广江 王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58-1165,共8页
目的探究绞股蓝皂苷改善ApoE-/-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4只健康ApoE-/-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绞股蓝皂苷组、辛伐他汀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将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绞... 目的探究绞股蓝皂苷改善ApoE-/-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4只健康ApoE-/-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绞股蓝皂苷组、辛伐他汀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将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绞股蓝皂苷组、辛伐他汀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喂养8周。8周后,绞股蓝皂苷组给予绞股蓝皂苷灌胃,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使用0.2 mL/10 g生理盐水灌胃,灌胃4周。灌胃期间正常对照组继续给予正常饲料喂养,模型组、绞股蓝皂苷组、辛伐他汀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脏TC、TG水平;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变化与脂质沉积情况;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过氧化脂质(LPO)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GPX4、xCT和p53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GPX4、xCT和p53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血脂TC、LDL-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P<0.01);血清肝功能AST、ALT水平升高(P<0.01);肝细胞体积变大,细胞内可见大量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脂质沉积明显,肝窦狭窄或消失;肝脏组织TC、TG和LPO水平显著升高,GSH水平显著下降(P<0.01);p53蛋白和mRNA表达增高,GPX4、xCT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绞股蓝皂苷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血清血脂TG、LDL-C、TC水平降低(P<0.01),HDL-C水平没有显著变化(P>0.05);血清肝功能AST、ALT水平降低(P<0.01);肝细胞体积大小有所恢复,细胞内脂肪空泡显著减少,脂质沉积情况减轻,肝窦狭窄有所缓解;肝脏组织TC、TG和LPO水平显著降低,GSH水平显著升高(P<0.01);p53蛋白和mRNA的表达降低,GPX4、xCT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绞股蓝皂苷能明显改善肝脏脂质沉积和降低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细胞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皂苷 铁死亡 肝脏脂质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联合运动疗法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水肿干预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姜宇晴 张威 +2 位作者 石冬一 马贤德 任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126,I0024,共7页
目的 观察眼针联合被动运动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作用,探讨眼针联合运动疗法对CIRI大鼠血脑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SPF级SD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 目的 观察眼针联合被动运动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作用,探讨眼针联合运动疗法对CIRI大鼠血脑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SPF级SD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15只)和造模组(65只)。然后采用线栓法对造模组大鼠进行CIRI模型复制,模型评价后,剔除造模失败大鼠,将符合成模标准的50只大鼠再次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3只)、眼针组(12只)、运动组(12只)、眼针联合运动组(13只)。造模后,待大鼠完全清醒后,对各组大鼠施加相应的干预因素,每8 h干预1次,连续3 d。末次干预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各组随机抽取3只大鼠进行血脑屏障通透性检测;随机抽取3只大鼠进行脑含水量检测;随机抽取3只大鼠,采用过量的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处死,迅速将大鼠置于冰面上,开颅取全脑,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最后各组剩余的大鼠处死后,采集大鼠脑皮质缺血灶周围半暗带脑组织,冻存于-80℃冰箱中,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 1,ZO-1)、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依文思蓝渗出量、HIF-1α、VEGF、MMP-2、MMP-9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ZO-1、Claudin-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眼针组、运动组和眼针联合运动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文思蓝渗出量、HIF-1α、VEGF、MMP-2、MMP-9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ZO-1、Claudin-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眼针联合运动组大鼠依文思蓝渗出量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眼针组和运动组比较,眼针联合运动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依文思蓝渗出量、HIF-1α、VEGF、MMP-2、MMP-9均显著降低(P<0.05),ZO-1、Claudin-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眼针联合运动疗法对CIRI大鼠的血脑屏障保护作用机制与其调控HIF-1α关键靶点及其下游蛋白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眼针联合运动 血脑屏障 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阳”中医疗法对内分泌患者血清中激素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歆 马贤德 +2 位作者 新昕 李淼 任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6-13,共8页
目的评价“补肾阳”中医疗法对内分泌患者血清中特定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Sino Med、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中医疗法治疗具有明确“肾阳虚”诊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目的评价“补肾阳”中医疗法对内分泌患者血清中特定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Sino Med、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中医疗法治疗具有明确“肾阳虚”诊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篇随机对照试验,2530例“肾阳虚”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补肾阳”疗法治疗激素分泌异常类疾病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OR=2.78,95%CI(2.19,3.52),Z=8.39,P<0.00001];(2)中药+针灸“补肾阳”疗法能够降低卵泡刺激素[WMD=-1.28,95%CI(-1.56,-1.00),Z=8.90,P<0.00001]、升高雌二醇[WMD=13.19,95%CI(10.87,15.50),Z=11.18,P<0.00001],疗效优于其他亚组及对照组;(3)中药+西药+针灸“补肾阳”疗法能够降低睾酮[WMD=-0.16,95%CI(-0.23,-0.10),Z=4.82,P<0.00001],疗效优于其他亚组及对照组。结论在临床治疗具有明确诊断的肾阳虚患者,“补肾阳”中医疗法相较于其他疗法常规临床药物能够更好地调节患者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疗法 肾阳虚 激素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韩国肝癌研究组及国立癌症中心肝细胞癌的管理实践指南》摘译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剑成 祁兴顺 郭晓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031-1033,共3页
1简介 韩国肝癌研究组(Korean Liver Cancer Study Group,KLCSG)和韩国国立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NCC)于2003年首次共同发布了肝细胞癌(HCC)规范化治疗指南,并于2009年进行修订。此后,全世界进行了大量有关HCC的研究... 1简介 韩国肝癌研究组(Korean Liver Cancer Study Group,KLCSG)和韩国国立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NCC)于2003年首次共同发布了肝细胞癌(HCC)规范化治疗指南,并于2009年进行修订。此后,全世界进行了大量有关HCC的研究,而这些大规模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HCC诊断、分期及治疗方面,尤其是针对亚洲人群。根据最新证据和专家意见,新指南由此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韩国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肝经中都穴红外温度与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参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天龙 谷忠悦 刘金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6-679,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HBV感染后中都体表红外温度反映病症的病理基础,论证经穴反映病症的特异性。方法:分别采集HBVDNA定量≥100 IU/m L患者和健康自愿者红外热成像,检测双侧足三阴经小腿部全部腧穴的红外温度并计算相对温度(经穴温度/膻中穴温度)... 目的:探讨HBV感染后中都体表红外温度反映病症的病理基础,论证经穴反映病症的特异性。方法:分别采集HBVDNA定量≥100 IU/m L患者和健康自愿者红外热成像,检测双侧足三阴经小腿部全部腧穴的红外温度并计算相对温度(经穴温度/膻中穴温度),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技术检测肝脏门静脉主干血管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计算门静脉充血指数(CI)。分组进行红外温度CI、DPV、VPV双变量等级相关检验。结果:(1)疾病组足三阴所有测温点温度与VPV负相关,P<0.05。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2)双侧中都、筑宾,右侧交信、三阴交、漏谷,左侧复溜温度变化与CI负相关,P<0.05。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3)疾病组所有测温点红外温度均低于对照组,只有中都穴P>0.05。结论:HBV感染患者右侧中都呈现相对的病理性高温表现,温度变化与门静脉瘀血状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效应 慢乙肝 红外温度 门静脉 血液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16岁以上肝硬化患者的评估和管理》摘译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廷雪 祁兴顺 郭晓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851-1852,共2页
本指南所做出的推荐代表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观点,期望医生在作出临床决策时充分考虑该指南的推荐。当然,就每例患者而言,医生也需与患者本人和(或)其监护人商量后作出更为合适的决策。本指南的内容包含16岁以上疑... 本指南所做出的推荐代表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观点,期望医生在作出临床决策时充分考虑该指南的推荐。当然,就每例患者而言,医生也需与患者本人和(或)其监护人商量后作出更为合适的决策。本指南的内容包含16岁以上疑诊或确诊为肝硬化患者的评估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英国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构建2型糖尿病脑梗死后再发脑梗死的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欣 魏东升 +3 位作者 许允发 刘婧 安杨 张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目的使用机器学习及影像组学构建2型糖尿病脑梗死后再发脑梗死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中风病区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按7:3的比例划分90例患者... 目的使用机器学习及影像组学构建2型糖尿病脑梗死后再发脑梗死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中风病区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按7:3的比例划分90例患者为训练组(63例,3年内未再发脑梗死26例,3年内再发脑梗死37例)与测试组(27例,3年内未再发脑梗死17例,3年内再发脑梗死10例),使用3D-slicer软件提取脑梗死区域图像影像组学特征。使用主成分分析可视化初次梗死及再梗死影像组学特征分布情况。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分析及支持向量机递减特征消除进行特征筛选,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在训练组与测试组中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评价影像组学特征鉴别糖尿病脑梗死与再发脑梗死的效能。最后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鉴别特征与临床理化数据的相关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初发与再发两组间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及糖化血红蛋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D-slicer软件共提取出837个影像组学特征。主成分分析中PC1和PC2共解释了87.1%的总体变异,两组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分离趋势。LASSO模型筛选出10个特征,SVM-RFE筛选出5个特征,两种机器学习共有5个交集影像组学特征,使用5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2型糖尿病脑梗死后再梗死的风险预测模型。训练组中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42,测试组中AUC为0.639。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风险特征与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具有显著相关性(r_(s)>0.5,P<0.05)。结论基于机器学习及影像组学构建2型糖尿病脑梗死后再梗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糖尿病脑梗死 再发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中国人群发生心房颤动的机制及潜在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希泽 李越 +4 位作者 潘嘉祥 康健 潘雪 薛陈天 宫丽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3-603,共11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发病机制和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使用GSE41177和GSE79768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和模块基因,取交集后获得候选枢纽基因,经性别分层后获得...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发病机制和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使用GSE41177和GSE79768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和模块基因,取交集后获得候选枢纽基因,经性别分层后获得枢纽基因。随后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基于枢纽基因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选择最优模型构建列线图,并使用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后通过DGIdb数据库筛选治疗房颤的潜在药物。结果:鉴定出67个差异表达基因和65个与房颤相关的模块基因,功能富集分析表明房颤发病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和免疫性、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经性别分层筛选获得四个具有普适性的枢纽基因(TYROBP、FCER1G、EVI2B、SOD2)、两个在男性房颤患者特异性表达基因(PILRA和SLC35G3)和两个在女性房颤患者特异性表达基因(HLA-DRA和GATP)。极端梯度增强模型的诊断效能优,基于枢纽基因、男性重要基因(PILRA、SLC35G3和SOD2)和女性重要基因(FCER1G、SOD2和TYROBP)所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免疫浸润分析表明,房颤患者的免疫浸润微环境紊乱,具有更高丰富度的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γδT细胞;男性房颤患者具有更高丰富度的中性粒细胞;女性房颤患者具有更高丰富度的静止肥大细胞。经数据库和文献筛选获得了两种治疗房颤的潜在药物,即丙戊酸和甲氨蝶呤。结论:房颤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和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患者心房组织心肌细胞免疫细胞浸润微环境紊乱;TYROBP、FCER1G、EVI2B和SOD2可作为房颤的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PILRA和SLC35G3可作为男性人群房颤的潜在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可有效预测房颤的发病风险,也是治疗房颤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生物信息学 机器学习模型 炎症反应 免疫反应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效应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的机制
19
作者 魏东升 刘雨婷 +3 位作者 李涵 齐佳杰 刘孝生 张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0-876,共7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减轻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挖掘银杏叶提取物治疗MI大鼠的关键靶点。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方法构建MI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倍他乐克组(2.5 mg/kg)以及银杏叶...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减轻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挖掘银杏叶提取物治疗MI大鼠的关键靶点。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方法构建MI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倍他乐克组(2.5 mg/kg)以及银杏叶提取物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灌胃6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麦胚凝集素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MCODE核心靶点HIF1α、MAPK14、MMP9、CXCR4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不规则,出现明显炎症浸润,心肌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明显增多(P<0.05),MCODE核心靶点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间排列较紧密,炎症浸润减少,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明显减少(P<0.05),p-MAPK14、MMP9、CXCR4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HIF1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发挥MI后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银杏叶提取物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的风险分层、诊断和管理实践指导》摘译 被引量:239
20
作者 韩丹 祁兴顺 +2 位作者 于洋 朱强 郭晓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422-427,共6页
1实践指导的主旨及范畴基于现有研究数据,本文针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风险分层、诊断和管理方面提供实践指导性意见。该指导性文件与临床实践指南并不相同。指导性文件是由本学科专家制订的;这些指导性说明,而非推荐意见,旨在帮助... 1实践指导的主旨及范畴基于现有研究数据,本文针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风险分层、诊断和管理方面提供实践指导性意见。该指导性文件与临床实践指南并不相同。指导性文件是由本学科专家制订的;这些指导性说明,而非推荐意见,旨在帮助临床医生理解和运用最新证据。2风险分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分期如图1,各分期的治疗目标如表1。肝硬化主要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易并发腹水、静脉曲张出血或肝性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