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失眠合并情绪障碍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晓萌 樊旭 +4 位作者 周歆 苗嘉芮 苏妆 许毅 李姣莹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00-1609,1617,共11页
失眠伴情绪障碍属于中医学“目不暝”“不寐”“不能卧”“不得眠”“脏躁”“郁证”“百合病”等2种或2种以上综合范畴。中医在防治失眠伴情绪障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日益增多,且疗效可观,在此病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优势。通过分析兼有失眠... 失眠伴情绪障碍属于中医学“目不暝”“不寐”“不能卧”“不得眠”“脏躁”“郁证”“百合病”等2种或2种以上综合范畴。中医在防治失眠伴情绪障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日益增多,且疗效可观,在此病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优势。通过分析兼有失眠症合并情志症状的相关文献,并归纳相关中医病因病机,发现中医药疗法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克服西药依赖性、成瘾性的不足。总结近年关于中医药疗法及其适宜技术治疗情绪障碍失眠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临床应用、疗效特点、作用机制,以期在今后临床应用治疗此类病证中获得借鉴,提供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疗法 失眠 情绪障碍 抑郁 焦虑 脏躁 疗效 作用机制 综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肌少症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魏巍 戚晓楠 +3 位作者 谢鹏 于智同 王德羽 王世轩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91-3198,3202,共9页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老年疾病,其特征是骨骼肌质量逐渐丧失和肌肉功能丧失。目前我国的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肌少症相关的问题不断显现,肌肉减少症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系统全面地探讨了中医药治疗肌肉减少症的方法及疗效,包括中药口服、...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老年疾病,其特征是骨骼肌质量逐渐丧失和肌肉功能丧失。目前我国的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肌少症相关的问题不断显现,肌肉减少症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系统全面地探讨了中医药治疗肌肉减少症的方法及疗效,包括中药口服、针刺治疗、推拿疗法、中医功法锻炼等几方面,总结了各种疗法的优缺点及机制。认为中医对肌少症有着较为完整的理论认知及治疗方式,在治疗肌少症方面有独特优势。中药口服(单味中药或复方)是临床最常见、最便利的治疗方式,以补肾健脾为切入点,达到补肾阳,益脾气、滋养肌肉的作用,现代医学机制主要从调节肌生长抑素、抗衰老、控制炎症水平方面改善肌肉质量;针刺治疗肌少症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提高神经肌肉传导速度,降低肌细胞凋亡,上调肌生长因子;推拿及功法直接作用于肌肉,有效提升骨骼肌质量、肌力水平及整体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中医药 痿证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筋骨理论探讨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路翀 姚明鹤 +2 位作者 崔海舰 王禹 姚啸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1-134,共4页
目的综述基于筋骨理论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在CNKI和PubMed数据库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中医骨伤科学筋骨相关理论对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认识,并对基于该理论的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构... 目的综述基于筋骨理论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在CNKI和PubMed数据库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中医骨伤科学筋骨相关理论对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认识,并对基于该理论的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其表是筋骨的失衡,其里则是气虚血瘀、肝肾亏虚。动物模型大体可分为损伤模型、双后肢直立模型、动静力失稳模型,可以模拟出不同病因导致人类椎间盘的退变。损伤模型中的纤维环穿刺模型、双后肢直立模型和动静力失稳型在中药研究中应用较多。结论目前的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基本可以满足中医药研究使用,有助于阐释中医药的作用机理,但复制更贴合人类腰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仍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理论 腰椎间盘退变 动物模型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中医体质与血清Lp-PLA2、sd-LDL-C、Hcy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云丽 宋囡 +2 位作者 严峰 朱敬轩 陈文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5,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serum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sd-LDL-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及冠脉病变程度与急性心肌...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serum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sd-LDL-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及冠脉病变程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不同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2022年5月—2022年7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72例AMI患者为病例组,同期16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将病例组按照中医体质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一般特征信息及Lp-PLA2、sd-LDL-C、Hcy、Cys-C、LP(a)、血脂项目水平及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结果 (1)病例组首要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2)病例组与研究组一般特征比较: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男性比率、BMI、有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的人员比率较高(P<0.05)。(3)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血清检测结果比较:病例组的Lp-PLA2、Hcy、Hs-CRP、Cys-C、LP(a)结果高于对照组,HDL-C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Lp-PLA2、Hcy、TC及LDL-C水平: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及平和质;sd-LDL-C及TG水平: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及平和质;Hs-CRP及Cys-C水平: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及平和质;HDL-C水平:痰湿质<血瘀质。(4)病例组不同中医体质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平和质轻于其他中医体质。结论 Lp-PLA2、sd-LDL-C及Hcy等检测结果水平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在不同中医体质的AMI患者血清中存在差异性,检测Lp-PLA2、sd-LDL-C及Hcy水平有利于临床医生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中医体质 LP-PLA2 sd-LDL-C HCY 冠脉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为之卫”探讨中医药调节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影响 被引量:37
5
作者 翟亚荣 吴瑶 +4 位作者 裘雪莹 郑昊龙 隋国媛 宋囡 贾连群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105-1109,共5页
目前,全球罹患恶性肿瘤的人数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的数量更是与日俱增。免疫系统是人体最大的防御屏障,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对肿瘤微环境产生相应的影响。中医学认为“脾为之卫”,即脾能通过卫气... 目前,全球罹患恶性肿瘤的人数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的数量更是与日俱增。免疫系统是人体最大的防御屏障,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对肿瘤微环境产生相应的影响。中医学认为“脾为之卫”,即脾能通过卫气达到行使防御的功能。“脾为之卫”与免疫系统相关性的建立离不开的最重要物质是卫气,卫气的分布与免疫细胞活动范围、运动轨迹、免疫应答,以及免疫学组成、功能和指标均密切相关。放化疗作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措施,在攻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产生损伤。中医药是辅助肿瘤放化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发挥着重要的减毒增效作用。因此,基于“脾为之卫”阐释中医药调节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影响及机制,可为临床恶性肿瘤的中医药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气 肿瘤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脾为之卫 中医药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肝癌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越 王文萍 +1 位作者 王华伟 曹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2-16,I0002,共6页
目的探索了解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发展趋势及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后续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中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文献(检索日期1992年1月1日-2021年12月28日)。该研究运用科学计量学工具CiteSpace 5.8.R2绘制中医药治... 目的探索了解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发展趋势及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后续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中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文献(检索日期1992年1月1日-2021年12月28日)。该研究运用科学计量学工具CiteSpace 5.8.R2绘制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知识图谱,并对该领域核心作者群体、研究机构绘制合作网络,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绘制聚类图谱、时间线图谱。对所得数据进行合理推断分析。结果经检索筛选后纳入1040篇高质量文献,作者合作图谱绘制出多位作者及其合作团队;研究机构分析发现多个以兰州、成都、北京等老牌大学及附属医院为核心的单位及合作机构;关键词共现聚类网络由634个节点、770条线组成,研究热点是用药规律、微创治疗、综述等10个聚类。研究前沿及热点主要为运用数据挖掘的方式探寻名老中医用药规律、重新制定国内专家共识及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结论从各种可视化图谱分析可知,国内该领域作者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团队结构,研究机构很多新起之秀成果不可忽视,但各作者团队及区域间缺乏合作,相对独立。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趋势在于探索名老中医经验,完善方药作用机制及临床观察数据,形成系统的国内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中医药 肝癌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析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组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20
7
作者 舒福 袁一林 +2 位作者 邱凯玲 田雨 石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2-829,共8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分析与提炼2000-2021年CNKI期刊文献中运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CNKI数据库从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6日发表的使用中医药诊治AR的临床研究数据,筛选并将纳入医案的数据...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分析与提炼2000-2021年CNKI期刊文献中运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CNKI数据库从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6日发表的使用中医药诊治AR的临床研究数据,筛选并将纳入医案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而后生成标准化组方用药数据库,最后运用本系统软件中的数据分析模块,对中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161篇,共获取161个中药组方,涉及187味中药,累计频次共1763次。证型统计结果表明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型为肺寒饮犯证;中药组方药物特征分析表明: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为防风,平均用药剂量最大的中药为黄芪;中药性味以辛甘、温平为主;中药归经以入肺脾两经药物居多。根据中药功效类别分析显示:发散风寒药使用最多,其次为补气药;关联规则中药配伍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中药药对为黄芪-防风;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表明治疗AR的核心中药为小青龙汤合苍耳子散及玉屏风散加减。结论本研究较为综合地分析了中医药治疗AR的组方用药规律,发现散寒邪、通鼻窍、补脾肺为诊治该疾的主要指导思想,脏窍并治与合方治病是当代医者遣方用药的主要特点,这一研究发现可为AR的临床诊疗与新药开发提供相应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医案云平台 中医药 过敏性鼻炎 组方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的湿证诊断标准比较研究及湿证疗效评价量表条目池构建
8
作者 郭星池 张会永 +4 位作者 于莉 朱昱林 刘竞男 邵天赐 陈智慧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0-709,共10页
目的对于临床研究中湿证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比较并构建湿证条目池,为湿证相关量表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持,进而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60-2023年被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查找并筛选出湿证临床研究文献,对湿证... 目的对于临床研究中湿证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比较并构建湿证条目池,为湿证相关量表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持,进而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60-2023年被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查找并筛选出湿证临床研究文献,对湿证诊断标准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从上述数据库中检索出文献7651篇,最终纳入52篇,结合教材筛选得出诊断标准9种,分别为《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751.2—1997)、《证素辨证学》、《中医证候规范》、《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诊断学》(第五版、第六版、新世纪第二版、人卫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诊断方式可以分为叙述法、主次症(或见症)分级诊断法、赋分法3种。症状组成共有36个,可分为蕴积肌腠组、痹阻经络骨节组、内蕴脏腑组和湿邪蒙窍组4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751.2—1997)被引用次数最多为22次,覆盖病种16个。结论《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在临床研究中应用最广泛,2021年新版国标更适用于目前湿证诊断与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证 量表 疗效评价 条目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中医发展现状及规划研究
9
作者 赵悦 梁旭 +8 位作者 王锐 赵迪 于昶 孙宁 孟佳琦 石小霞 李台南 姜庆丹 马月丹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辽宁省中医发展现状,为各地市制定中医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因子分析对11个中医发展影响因素进行降维,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14个地市进行区域聚类分析。结果:2015—2020年,辽宁省中医医疗服务资源整体呈明显的增长趋... 目的:分析辽宁省中医发展现状,为各地市制定中医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因子分析对11个中医发展影响因素进行降维,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14个地市进行区域聚类分析。结果:2015—2020年,辽宁省中医医疗服务资源整体呈明显的增长趋势,中医类医院经营状况逐年向好,财政投入力度大幅增加,中医发展成效显著,但地市层面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按中医发展现状将其聚类为4类地区。结论:辽宁省中医发展水平地区差异较大,制约各地市中医发展的因素不尽相同,各地市应根据区域特点明确发展定位与规划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发展规划 聚类分析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某三甲中医院急性支气管炎中药及抗生素使用处方分析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帆 李航 +7 位作者 刘悦 尹玫 张湜 郑思成 党博一 滑振 张霜 刘建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356-1362,共7页
目的:调查某三甲中医院急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抗生素处方行为,为研究中药是否可以减少或代替急性支气管炎中抗生素使用这一热点问题提供线索与依据。方法:调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呼吸科门诊和急诊科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 目的:调查某三甲中医院急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抗生素处方行为,为研究中药是否可以减少或代替急性支气管炎中抗生素使用这一热点问题提供线索与依据。方法:调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呼吸科门诊和急诊科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原始电子处方数据,分析患者处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血常规、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试验、肺部胸片及肺部CT等检验检查结果,处方用药特征以及复诊情况等。根据中药及抗生素使用情况对处方进行分组,复诊根据处方用药分组情况进行二次分组分析。结果:共纳入急性支气管炎处方14101张,其中男女性患者处方分别为4761张和9340张;开立血常规检验的最多,占48.62%;单纯使用中药的处方率为80.84%;单纯使用西药的处方率为3.04%;联合使用中西药的处方率为16.12%;处方用药分组中只用中成药组(9554张)占比最多,占处方总数(14101张)的68.13%;处方中成药中复方蒲芩片(9058张)、养阴清肺饮合剂(5895张)排列居前两位,剂型以片剂为主;抗生素处方率为12.55%,使用以2代头孢为主,头孢克洛缓释片使用率达53.39%。在初诊联合使用中西药的处方中,复诊中超过半数的患者选择停用抗生素。在初诊单纯使用中药的处方中,复诊中有九成以上的患者选择继续使用中药治疗。结论:该三甲中医院中药总处方率为96.96%,抗生素处方率低于国内外平均水平,为进一步研究中药减少或代替急性支气管炎中抗生素使用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支气管炎 处方分析 抗生素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COVID-19中医证候指标集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俊超 张红 +4 位作者 田霞 郭黎娜 刘威 卢秉久 郑佳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3-28,221,共7页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回顾分析辽宁地区90例COVID-19病例,提取辽宁地区COVIID-19中医证候要素,形成辽宁地区COVID-19中医证候名称数据库,分析发现,辽宁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下列几个特点:(1)隐匿性强:轻症、症状不显者居多;(2)绝大多...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回顾分析辽宁地区90例COVID-19病例,提取辽宁地区COVIID-19中医证候要素,形成辽宁地区COVID-19中医证候名称数据库,分析发现,辽宁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下列几个特点:(1)隐匿性强:轻症、症状不显者居多;(2)绝大多数不发热(76.7%),症以咳嗽(55.6%)、咽干(42.2%)、神疲乏力(38.9%)、纳差(34.4%)、尿黄(32.2%)等多见;(3)病邪以寒、湿为主,兼见燥热之象,病位多在肺、脾。综合数据库及相关分析,形成辽宁地区COVID-19中医证候指标清单:临床观察期/初起;早期: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中期:寒湿阻肺证、湿毒郁肺证;危重期: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证、气营两燔证;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接下来研究者将通过德尔菲法调查,以专家共识的方式,根据本研究所得的中医证候指标清单形成更为普适、规范的中医证候指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证候特点 中医证候指标集 文献分析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的中医皮部疗法治疗冠心病胸痹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博通 张明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9-104,共6页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对冠心病胸痹的皮部疗法进行优化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VIP,Wanfang data,CBM,CNKI,时限为从建库至2018年9月1日。纳入比较皮部疗法结合常规治疗治疗冠心病胸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对冠心病胸痹的皮部疗法进行优化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VIP,Wanfang data,CBM,CNKI,时限为从建库至2018年9月1日。纳入比较皮部疗法结合常规治疗治疗冠心病胸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危险比率(risk ratio,RR)作为效应值及其95%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表示。采用Gemtc 0.14.3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5版软件进行直接Meta分析。结果纳入74篇文献,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推拿结合贴敷可能是此类疗法治疗冠心病胸痹的较好选择,"膏摩"疗法作为潜在的治疗冠心病胸痹的皮部疗法亟需被进一步研究。结论常规疗法加皮部疗法治疗冠心病胸痹具有一定的效果,膏摩疗法可作为治疗胸痹的潜在皮部疗法被进一步深入研究。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皮部疗法治疗冠心病的微观机制,开展基于基层的多中心大样本RCT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 皮部 网状Meta 推拿 贴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试论IPF中医络瘀病机之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钰伟 臧凝子 +3 位作者 王佳然 邹吉宇 庞立健 吕晓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0-536,共7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近年来因其治疗成本、发病率、死亡率高而备受重视,因此寻找有效且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已经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络病理论治疗IPF具有独特优势,基于络病理论的指导下IPF病机认识提出“络瘀”病机贯穿IPF整个病理阶段... 特发性肺纤维化近年来因其治疗成本、发病率、死亡率高而备受重视,因此寻找有效且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已经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络病理论治疗IPF具有独特优势,基于络病理论的指导下IPF病机认识提出“络瘀”病机贯穿IPF整个病理阶段,然其物质基础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梳理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肺血管渗漏在IPF病理进程中的作用,并从络病理论出发,进一步揭示IPF中医“络瘀”病机的生物学基础,为络病理论指导下“通络”治法的应用奠定基础,为以络论治IPF的中医思路提供有力科学依据,为中医药治疗IPF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瘀 IPF 病机 血管通透性 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脾汤对化疗肌无力大鼠抗炎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予馨 雷萍 +2 位作者 魏东升 王艺 马贤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21-929,共9页
目的:结合课题组前期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探讨归脾汤改善化疗肌无力的抗炎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28 mg/kg)连续5 d,... 目的:结合课题组前期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探讨归脾汤改善化疗肌无力的抗炎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28 mg/kg)连续5 d,建立化疗肌无力模型,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灌胃(0.5、1、2 g/mL),连续干预14 d。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及抓力,免疫荧光法检测腓肠肌组织中活性氧(ROS)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腓肠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腓肠肌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2、CCR7、CXCR‑4及TNF家族受体TNFR1、TRAF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及抓力显著降低(均P<0.01);腓肠肌ROS产生显著增多(P<0.01);组化结果显示HIF‑1α表达升高(P<0.01);IL‑1β、IL‑6、TNF‑α、CCR1、CCR2、CCR7、CXCR‑4、TNFR1、TRAF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腓肠肌ROS产生显著减少(P<0.01);HIF‑1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IL‑1β、IL‑6、TNF‑α、CCR1、CCR2、CCR7、CXCR‑4、TNFR1和TRAF6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归脾汤可能通过抑制肌肉内炎症水平,诱导HIF‑1α的激活以对抗炎症所致的氧化应激,从而达到缓解化疗肌无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肌无力 归脾汤 炎症 TNF家族受体 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IPF肺热络瘀证病证结合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概况及应用探析
15
作者 王誉儒 王亚勤 +3 位作者 李英杰 王琳琳 臧凝子 庞立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30-2035,共6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进展性、炎症性的间质性肺疾病,临床上被分为IPF稳定期及IPF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AE-IPF),其在预防和治疗上都面临着巨大难题,加...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进展性、炎症性的间质性肺疾病,临床上被分为IPF稳定期及IPF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AE-IPF),其在预防和治疗上都面临着巨大难题,加重了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负担。目前关于AE-IPF的诊断手法都较为局限,而生物标志物安全简易且特异性强,对AE-IPF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AE-IPF肺热络瘀证的理论内涵,通过对病证结合生物标志物理论及其研究思路的阐释,参考已发现的可与AE-IPF肺热络瘀证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探讨AE-IPF肺热络瘀证病证结合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价值,从分子水平阐释AEIPF肺热络瘀证的病机内涵,并分析病证结合生物标志物对AE-IPF肺热络瘀证的中医药临床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期 肺热络瘀证 病证结合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及其并发症模型研究与比较
16
作者 张爽 杨宇峰 +2 位作者 臧凝子 石岩 李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51-2958,共8页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是一种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和/或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滴度显著增...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是一种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和/或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滴度显著增高,并伴有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本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机制复杂,并发症如桥本脑病、不孕不育或流产、相关肾病等,危害较大,因此本病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动物模型对疾病基础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众多学者通过不同动物模型揭示了AITD的病因病机、并发症及中西医治疗干预机制等。本文通过整理分析近年来AITD及其并发症小鼠模型的动物选择、具体造模方法和模型评价,为AITD基础实验研究选择合理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 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并发症 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妙丸对痛风症大鼠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兆姝 张卉卉 +2 位作者 包永睿 孟宪生 王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2-414,共3页
目的:在二妙丸降低血尿酸抗痛风的作用基础上,探讨二妙丸对痛风症大鼠血清中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乙胺丁醇和腺嘌呤造模法,开展二妙丸抗痛风的药理药效的研究。同时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大鼠血清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二妙丸... 目的:在二妙丸降低血尿酸抗痛风的作用基础上,探讨二妙丸对痛风症大鼠血清中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乙胺丁醇和腺嘌呤造模法,开展二妙丸抗痛风的药理药效的研究。同时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大鼠血清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二妙丸具有降低血尿酸抗痛风的药效,并初步探究二妙丸治疗痛风的作用与血清蛋白含量有关。结论:通过研究二妙丸对痛风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为二妙丸抗痛风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妙丸 痛风 毛细管电泳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积宁方影响Lewis肺癌细胞增殖和自噬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立江 潘玉真 殷东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39-1742,I0016,共5页
目的:研究肺积宁方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探讨。方法:选用不同浓度的肺积宁方(FJND)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MTT法检测FJND对Lewi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GFP-LC3自噬定位观察细胞自噬情况;蛋... 目的:研究肺积宁方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探讨。方法:选用不同浓度的肺积宁方(FJND)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MTT法检测FJND对Lewi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GFP-LC3自噬定位观察细胞自噬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FJND作用Lewis细胞后,Beclin-1蛋白、LC3B-Ⅰ、LC3B-Ⅱ、Atg5蛋白表达;和m TOR,AKT,p-AK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FJND在3.12 mg/m L抑制Lewis细胞增殖作用最强,Beclin-1蛋白、Atg5蛋白表达及LC3B-Ⅱ/LC3B-Ⅰ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m TOR,AKT,p-AKT蛋白抑制作用强于对照组。结论:肺积宁方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自噬,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积宁方 增殖 自噬 PI3K/Akt/m 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益精降浊法治疗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志刚 马晓燕 +1 位作者 张明 刘剑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3期495-497,共3页
目的:观察温肾益精降浊法中药对腺嘌呤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西... 目的:观察温肾益精降浊法中药对腺嘌呤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腺嘌呤给大鼠灌胃,经7周后建立大鼠肾衰模型,用相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比较各组肾衰大鼠用药后血中RBC,HB,HCT,EPO,BUN,S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在BUN,Scr的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P<0.01),在RBC,HB,HCT治疗效果上与西药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上述指标均不如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结论:温肾益精降浊法对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在改善肾功能的同时还能纠正贫血,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益精降浊法 腺嘌呤 慢性肾衰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皮止咳方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孙娜 白晓红 刘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5-887,共3页
目的:观察桑皮止咳方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桑皮止咳方,对照组口服开瑞坦(氯雷他定糖浆)、鼻腔喷入辅舒良,两组均根据临床情况给予相应的抗... 目的:观察桑皮止咳方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桑皮止咳方,对照组口服开瑞坦(氯雷他定糖浆)、鼻腔喷入辅舒良,两组均根据临床情况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疗程14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总体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口服桑皮止咳方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优于口服开瑞坦(氯雷他定糖浆)、鼻腔喷入辅舒良。结论:口服中药桑皮止咳方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桑皮止咳方 儿童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