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降脂中药对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莹 贾连群 +5 位作者 杨关林 袁秀敏 王英 宋囡 何文智 王俊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753-1755,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降脂中药对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降脂中药干预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健脾降脂治疗组。采用劳倦过度加饮食不节结合高脂饲料喂... 目的:观察健脾降脂中药对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降脂中药干预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健脾降脂治疗组。采用劳倦过度加饮食不节结合高脂饲料喂饲造模法,治疗组予健脾降脂中药日一次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卵磷脂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LCAT)等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中见大量脂质沉积,肝脏LDL-R、SR-BⅠ、LCAT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与模型组相比,健脾降脂治疗组大鼠TC、LDL-C显著下降,HDL-C显著升高,肝细胞中脂质沉积明显减少,肝脏LDL-R、SR-BⅠ、LCAT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健脾降脂中药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肝组织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降脂中药 脾失健运 胆固醇 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 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卵磷脂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脾虚人群血浆HDL亚类分布特征及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甄毕贤 贾连群 +4 位作者 杨关林 龙石银 田英 杜莹 曹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440-144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脂脾虚及单纯高脂血症患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亚类分布特征及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向电泳-免疫印迹检测法分析40例高脂脾虚、50例单纯高脂血症患者以及68例正常对照者血浆HDL亚类的组成及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单... 目的:探讨高脂脾虚及单纯高脂血症患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亚类分布特征及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向电泳-免疫印迹检测法分析40例高脂脾虚、50例单纯高脂血症患者以及68例正常对照者血浆HDL亚类的组成及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单纯高脂血症组及高脂脾虚组BMI、TC、TG、LDL-C水平显著增加(P<0.01)、HDL-C水平显著减少(P<0.01);高脂脾虚组Glu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apoA-I水平显著减少(P<0.05)。高脂脾虚组BMI、LDL-C水平较单纯高脂血症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HDL-C水平较单纯高脂血症组显著减少(P<0.01)。HDL亚类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单纯高脂血症组及高脂脾虚组小颗粒preβ2-HDL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大颗粒HDL2b含量显著减少(P<0.01);高脂脾虚组小颗粒HDL3a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高脂脾虚组大颗粒HDL2b含量较单纯高脂血症组显著减少(P<0.05)。相关分析发现,高脂脾虚组血浆TC与preβ1-HDL、preβ2-HDL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2b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TG与preβ1-HDL、preβ2-HDL、HDL3c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HDL2a、HDL2b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血浆HDL-C与HDL2a、HDL2b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preβ1-HDL、preβ2-HDL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单纯高脂血症及高脂脾虚患者血浆HDL颗粒直径均呈变小趋势,后者变化程度更加明显,这可能是"脾失健运"的微观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脾虚 高密度脂蛋白亚类 双向电泳-免疫印迹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葛根汤总黄酮、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肝脏IL-12、IL-15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艳敏 刘烨 +5 位作者 郝明芬 李新 訾慧 刘丽 李军 范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75-2479,共5页
目的:考察黄芪葛根汤总黄酮、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肝脏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5(IL-15)的影响及其在调节糖尿病糖脂代谢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方法: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A1B1)、对照组、总黄酮组(A2B1)、总... 目的:考察黄芪葛根汤总黄酮、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肝脏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5(IL-15)的影响及其在调节糖尿病糖脂代谢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方法: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A1B1)、对照组、总黄酮组(A2B1)、总皂苷组(A1B2)、总黄酮和皂苷组(A2B2),每组11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链脲佐菌素(STZ)造模后,按2×2析因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7天测定大鼠随机血糖,造模后30天测定血糖、血脂以及肝脏IL-12、IL-15等指标。有关联的指标计算加权综合评分,对综合指标运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总黄酮、总皂苷的主效应及其交互效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黄酮、总皂苷均可降低大鼠血糖水平,两者之间无交互作用;总黄酮、总皂苷均能降低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IL-15、IL-12水平,两药之间有交互作用,单一用药比合用效果好。结论 :黄芪葛根汤总黄酮、总皂苷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CHO、TG水平以及肝脏IL-12、IL-15水平的作用;但总黄酮、总皂苷对上述指标的调节未呈现叠加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因设计 黄芪葛根汤有效部位糖尿病模型 IL-12 IL-15 交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SREBP1信号通路探究黄芪葛根汤有效组分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8
4
作者 丛金凤 范颖 +2 位作者 李新 刘倩 李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葛根汤有效组分及其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机理。方法将8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芪降糖片组、总黄酮组、总皂苷组、总黄酮与总皂苷组。一次性腹腔注射STZ(按46 mg·kg^(-1))诱导糖... 目的探讨黄芪葛根汤有效组分及其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机理。方法将8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芪降糖片组、总黄酮组、总皂苷组、总黄酮与总皂苷组。一次性腹腔注射STZ(按46 mg·kg^(-1))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生化分析仪检测TG、CHO的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AdipoR1、AMPK、P38MAPK、PPARγ、LXRα、SREBP1mRNA表达。结果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总黄酮能显著降低血清中CHO的浓度;总黄酮、总皂苷均能降低TG水平,且能增强AdipoR1、LXRαmRNA降低P38MAPK、SREBP1mRNA的基因表达。对于促进AMPK、PPARγmRNA基因的表达,总黄酮的作用更显著,总皂苷及两药的交互作用不明显。结论总黄酮发挥降脂抗炎作用可能主要与AMPK、PPARγmRNA表达有关;总皂苷的降脂抗炎作用可能主要与P38MAPKmRNA表达有关;两组分配伍的作用可能与激活AMPK/SREBP1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葛根汤 总黄酮 总皂苷 血脂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析因设计探讨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Ins/APN/LEP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吴金梅 范颖 +4 位作者 李新 关红阳 刘倩 刘丽 李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通过析因设计考察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胰岛素(Ins)与胰岛素受体(InsR)、脂联素(APN)与脂联素受体(AdipoR)、瘦素(LEP)与瘦素受体(ObR)变化,探讨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糖代谢的调控作用与机制。方法:按照随机血糖将66只大鼠分... 目的:通过析因设计考察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胰岛素(Ins)与胰岛素受体(InsR)、脂联素(APN)与脂联素受体(AdipoR)、瘦素(LEP)与瘦素受体(ObR)变化,探讨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糖代谢的调控作用与机制。方法:按照随机血糖将66只大鼠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诱导为糖尿病模型。检测糖尿病大鼠血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骨骼肌Ins、InsR、APN、AdipoR、LEP、ObR水平。结果:黄芪组、葛根组及黄芪葛根配伍组均能降低随机血糖;黄芪葛根配伍组能增加Ins、InsR、APN、AdipoR、LEP、ObR水平。结论:黄芪、葛根均具降糖之效。黄芪葛根配伍能够有效调节糖代谢,其机制可能与Ins、APN、LEP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因设计 黄芪葛根配伍 糖尿病 胰岛素 脂联素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金梅 范颖 +3 位作者 刘倩 李新 刘丽 李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308-1311,共4页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中胰岛素(Ins)、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2)、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以及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变化,探讨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骨骼...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中胰岛素(Ins)、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2)、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以及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变化,探讨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6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诱导为糖尿病模型。检测大鼠随机血糖,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骨骼肌Ins、InsR及GLUT-4水平,以及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骨骼肌IRS-2、PI3K、Akt2、GSK-3β、GLUT-4mRNA的表达。结果:黄芪组、葛根组及黄芪葛根配伍组随机血糖均降低,且配伍组血糖下降最明显。黄芪葛根配伍组InsR、GLUT-4、IRS-2mRNA、PI3KmRNA、Akt2mRNA、GLUT-4mRNA表达升高,GSK-3βmRNA表达减低。在调节骨骼肌Ins、InsR及PI3KmRNA方面,黄芪与葛根有交互作用。结论:黄芪、葛根均具有降低血糖之效,其降糖机制可能与Ins、InsR、IRS-2、PI3K、Akt2、GSK-3β、GLUT-4的表达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芪葛根配伍 骨骼肌 糖代谢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有效成分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吴世星 吕晓强 杨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3-655,共3页
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令人产生不愉快情绪的疾病。阿片生物碱类药物在临床上被用于严重的手术创伤及癌症晚期疼痛的治疗,但也能引起一系列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特别是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从而限制了此类药物... 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令人产生不愉快情绪的疾病。阿片生物碱类药物在临床上被用于严重的手术创伤及癌症晚期疼痛的治疗,但也能引起一系列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特别是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从而限制了此类药物镇痛作用的临床广泛应用。临床研究发现苦参在抗肿瘤的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的癌痛及带状疱疹神经痛等症状。然而镇痛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一些现代药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苦参中的苦参碱型生物碱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其中包括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等。现对以上五种生物碱的镇痛作用进行一一综述,进而阐明苦参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有效成分 生物碱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