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绞股蓝总皂苷对紫外线照射的人皮肤细胞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月丹 张燚 +2 位作者 王继慧 吴景东 马贤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苷对紫外线照射的人皮肤相关原癌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空白大鼠血清和绞股蓝含药血清。将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uman immortal skin keratinocytes,HaCaT)40瓶随机分为4组(A^D组),每组10瓶,将人...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苷对紫外线照射的人皮肤相关原癌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空白大鼠血清和绞股蓝含药血清。将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uman immortal skin keratinocytes,HaCaT)40瓶随机分为4组(A^D组),每组10瓶,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HSF)60瓶随机分为6组(Ⅰ~Ⅵ组),每组10瓶。分别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对HaCaT细胞B^D组、用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对HSF细胞Ⅱ~Ⅵ组进行照射。将HaCaT 4组细胞培养上清液分别加入HSF细胞的Ⅲ~Ⅵ组。最终制成用于检测的6组细胞,分别为空白对照组(Ⅰ组)、UVA模型组(Ⅱ组)、HaCaT培养上清液A组(Ⅲ组)、HaCaT培养上清液B组(Ⅳ组)、HaCaT培养上清液C组(Ⅴ组)、HaCaT培养上清液D组(Ⅵ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RC,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Ⅰ~Ⅵ组细胞cFos和c-Ju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细胞c-Fos和c-Ju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各组P值均为0.000);与Ⅱ组比较,Ⅳ组c-Fos和c-Jun基因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c-Fos基因=0.016、Pc-Fos蛋白=0.001、Pc-Jun基因=0.005、Pc-Jun蛋白=0.000),而Ⅲ组变化不明显;与Ⅳ组比较,Ⅵ组c-Fos和c-Jun基因和蛋白表达均下调(各组P值均为0.000),而Ⅴ组变化不明显(Pc-Fos基因=0.081、Pc-Fos蛋白=0.088、Pc-Jun基因=0.109、Pc-Jun蛋白=0.026)。结论:经UVB照射的HaCa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经UVA照射的HSF细胞原癌基因c-Fos和c-Ju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绞股蓝总皂苷对UVB照射HaCaT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的UVA照射HSF细胞中原癌基因c-Fos和c-Jun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紫外线照射 皮肤细胞 原癌基因 c-Fos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对苯扎氯铵诱导的干眼症小鼠视黄醇转运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宇 马贤德 +2 位作者 刘昱麟 宫照东 姜开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2-758,I0001,共8页
目的:观察山茱萸对视黄醇转运的调控作用,阐明山茱萸对干眼症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山茱萸组。采用苯扎氯铵滴眼法制备干眼症小鼠模型。阳性对照组小鼠经口灌服石... 目的:观察山茱萸对视黄醇转运的调控作用,阐明山茱萸对干眼症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山茱萸组。采用苯扎氯铵滴眼法制备干眼症小鼠模型。阳性对照组小鼠经口灌服石斛夜光丸(20 mL·kg^-1 体质量),低、中和高剂量山茱萸组小鼠分别经口灌服600、1 200和2 400 g·L^-1 山茱萸水煎剂(20 mL·kg^-1 体质量),空白对照组小鼠不处理,模型组小鼠经口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大鼠均每日给药1次,连续4周。泪液测试试纸法检测各组小鼠泪液分泌量,荧光素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泪膜破裂时间,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前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肝组织中视黄醇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泪腺组织中胞内视黄醇结合蛋白(CRBP)和RBP受体—维甲酸诱导蛋白6(STRA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泪液分泌量明显减少(P<0.01),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不同剂量山茱萸组小鼠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或 P<0.01),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PA和RBP水平及肝组织中视黄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泪腺组织中CRBP和STRA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不同剂量山茱萸组小鼠血清中PA和RBP水平及肝组织中视黄醇水平明显升高(P<0.01),泪腺组织中CRBP和STRA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 或 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山茱萸组小鼠血清中PA和RBP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 P<0.01),泪腺组织中CRBP和STRA6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结论:干眼症发生时,机体伴随视黄醇缺乏和视黄醇转运障碍,而酸味药山茱萸水煎液可以促进视黄醇吸收,改善机体视黄醇缺乏状态,进而调控视黄醇转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视黄醇 山茱萸 视黄醇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感染对脾虚模型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贤德 张威 关洪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感染后脾虚小鼠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免疫机制。方法将健康SPF级昆明种小白鼠1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组,n=30)、空白感染白念组(N2组,n=40)、脾虚模型对照组(M1组,n=40)、脾虚感染白念组(M2组,n=40)。N2和M2组小...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感染后脾虚小鼠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免疫机制。方法将健康SPF级昆明种小白鼠1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组,n=30)、空白感染白念组(N2组,n=40)、脾虚模型对照组(M1组,n=40)、脾虚感染白念组(M2组,n=40)。N2和M2组小鼠经口感染白色念珠菌(2×108CFU/m L,0.2 m L/10 g体质量)。分别于染菌第7、14、21天,从各组小鼠中随机抽取10只,检测小鼠肠黏膜固有层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小肠组织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1组比较,N2组、M1组及M2组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CD4+T细胞比例下降(P<0.01),CD8+T细胞比例上升(P<0.01),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1),IFN-γ、IL-4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0.01)。IFN-γ以M2组上调最为明显,而IL-4则以N2组上调最为明显。结论脾虚小鼠对白色念珠菌的易感性增加,感染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机体自身对Th1/Th2平衡的调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白色念珠菌 感染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TLR4表达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隽馥 苗兰英 +1 位作者 王艳杰 丛培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5-639,共5页
目的:探讨靶向TLR4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TLR4基因的3条siRNA(siRNA722、siRNA1673和siRNA2560)及1条与TLR4基因无同源性的阴性对照siRNA,采用Real-ti... 目的:探讨靶向TLR4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TLR4基因的3条siRNA(siRNA722、siRNA1673和siRNA2560)及1条与TLR4基因无同源性的阴性对照siRNA,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干扰后A549细胞中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筛选出有效抑制靶基因表达的siRNA并确定最佳转染条件。TLR4特异性siRNA(TLR4-siRNA)转染A549细胞后,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沉默TLR4对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相比,siRNA1673在转染48 h后对TLR4 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最为明显[(0.45±0.03)vs(0.83±0.02),(0.23±0.06)vs(0.98±0.09);均P<0.01]。TLR4-siRNA转染72 h后A549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0.77±0.01)vs(0.98±0.11)、(0.93±0.04),P<0.01];转染48 h后,TLR4-siRNA组A549细胞的侵袭细胞数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23.60±2.88)vs(59.80±5.54)个,P<0.01]。结论:TLR4-siRNA能够沉默A549细胞中TLR4基因表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TLR4可能成为肺癌基因治疗的候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TLR4基因 SIRNA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丁基对苯二酚抑制中波紫外线诱发HaCaT细胞氧化损伤 被引量:1
5
作者 顾炜 马贤德 +1 位作者 金连峰 陈家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7-339,344,共4页
目的观察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中波紫外线紫外线B(UVB)诱发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氧化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a Ca T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G1组)、单纯紫外线辐射组(G2组)、25μmol/L tBHQ预处理+紫外线辐... 目的观察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中波紫外线紫外线B(UVB)诱发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氧化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a Ca T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G1组)、单纯紫外线辐射组(G2组)、25μmol/L tBHQ预处理+紫外线辐射组(G3组)、50μmol/L tBHQ预处理+紫外线辐射组(G4组)。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及细胞核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表达;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过氧化氢酶(CAT)和硫氧还蛋白(SRX)的mRNA表达。结果与G1组相比,G2组Ha Ca T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升高,细胞存活率下降;G3、G4组细胞分别经25和50μmol/L tBHQ预处理后能明显抑制UVB诱发Ha Ca T细胞氧化损伤,并存在剂量依赖性。与G2组相比,G3、G4组细胞内及细胞核内的Nrf2蛋白水平显著增加,且细胞内CAT和SRX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G2组。结论 UVB可诱发Ha Ca T细胞发生氧化损伤;tBHQ可通过增加Ha Ca T细胞内Nrf2的蛋白表达,并促进其核转位,从而激活Nrf2-抗氧化酶(CAT和SRX)通路,消除活性氧自由基而抑制USB诱发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丁基对苯二酚 中波紫外线 HACAT细胞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