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3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中医杂志》刊文特征与热点分析
1
作者 张宇 戴豪泽 +3 位作者 李立 任忠钦 李重阳 朱萃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I0001,I0002,共6页
目的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05—2024年所刊文的内容特征与热点,以期为《辽宁中医杂志》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综合运用Excel及Refworks等文献计量工具,从刊文的主要文献特征包括刊文量、基金资助文献量、研究机构、所属... 目的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05—2024年所刊文的内容特征与热点,以期为《辽宁中医杂志》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综合运用Excel及Refworks等文献计量工具,从刊文的主要文献特征包括刊文量、基金资助文献量、研究机构、所属栏目的分布及刊文的主要热点主题包括文献的学科分布、刊文主要关键词、刊文重点学科及刊文热点关键词等,采用多维视角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辽宁中医杂志》刊文数量下降,刊文质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年载文基金资助项目呈上升趋势;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是《辽宁中医杂志》重要的研究机构;所属栏目的分布,在总发文中占比最高的是临证经纬(10.79%,2118/19638),其次为学术探讨与论述(5.77%,1133/19638),再次为针灸与经络(4.30%,845/19638)、实验研究(4.25%,835/19638)、经验缬菁(3.93%,772/19638)等;刊文的重点学科是中医学、中药学、肿瘤学、内分泌及全身性疾病、儿科学、外科学、心血管系统疾病、基础医学、神经病学、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妇产科学、泌尿科学、临床医学、呼吸系统疾病、化学、急救医学、精神医学等;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中医药、针灸、中药、中医、冠心病等研究领域;临床治疗效果(疗效、临床疗效、临床研究、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炎症因子),中医药(针灸、名医经验、中药、中医)、慢性病(冠心病)等是《辽宁中医杂志》刊文研究的高频关注点;重点学科中获得的前三名为中医学、中药学、肿瘤学的中医药治疗;对热点关键词进行总结,获得的前三名为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药的现代化研究。结论刊文质量不断提升,高校对应的附属医院为核心研究力量,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三大主题是《辽宁中医杂志》2005-2024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中医杂志》 刊文 特征 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相关LncRNA在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樊程程 张新宇 +4 位作者 王奡 王圣澎 孙梦月 王哲 刘继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8,共7页
铁死亡,一种由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所驱动的细胞凋亡模式,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复杂病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此类损伤通常发生在脑部缺血后血流恢复阶段,此时脑组织会经历更为严重的二次伤害。在一连串的复杂生理反应中,包括氧化应激、... 铁死亡,一种由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所驱动的细胞凋亡模式,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复杂病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此类损伤通常发生在脑部缺血后血流恢复阶段,此时脑组织会经历更为严重的二次伤害。在一连串的复杂生理反应中,包括氧化应激、细胞内钙浓度超标以及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铁死亡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近期研究显示,某些LncRNA能够通过影响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产生显著影响。某些LncRNA通过调控与细胞自噬有关的基因表达,从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关于LncRN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如何影响铁死亡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但这一领域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已经显现。未来,可以更深入地探索LncRNA调控铁死亡的相关作用机制,并努力发现更多与铁死亡相关的LncRNA,以期找到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风 铁死亡 LncRNA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焦亡探讨中医药防治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吕世伟 关雪峰 +3 位作者 杨永菊 范元赫 张师侥 乔隆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207,共6页
细胞焦亡作为一种促炎性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促炎是其本质特征,在机体炎症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作为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多由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失衡而驱动,有致残或瘫痪的风险,易给... 细胞焦亡作为一种促炎性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促炎是其本质特征,在机体炎症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作为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多由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失衡而驱动,有致残或瘫痪的风险,易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可能在KOA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密切参与了KOA的炎症反应及相关病理改变,有可能成为膝骨关节炎防治的关键靶点。中医药治疗KOA疗效稳定,现基于细胞焦亡理论研究中医药防治KOA已成为时下热点。基于此,文章将从细胞焦亡理论概述、参与细胞焦亡的信号通路、调节因子、细胞焦亡与KOA的关系以及基于细胞焦亡的中药活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推进细胞焦亡理论深入研究的同时,为中医药基于细胞焦亡理论防治膝骨关节炎提供临床新依据、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中医药 膝骨关节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实宜决”理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治疗
4
作者 刘鑫 于游 +2 位作者 张欢 郭鹤 于睿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50,共4页
在全球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居榜首,给社会的经济、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负担。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 在全球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居榜首,给社会的经济、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负担。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脉痹”“血痹”等不同病证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提出的“血实宜决”理论可认为是对瘀血阻络所致病证治则的高度概括,活血化瘀类中药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在抗炎、抗氧化、调节代谢通路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作用,从“血实宜决”理论探讨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实宜决 动脉粥样硬化 胸痹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泛凋亡探讨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树诺 张威 +2 位作者 马贤德 刘继东 王哲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6-220,I0010,共6页
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达83%左右,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溶栓治疗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而血液恢复会进一步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目前,大量研究证明中医药可通过调控细胞焦亡、细胞凋亡... 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达83%左右,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溶栓治疗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而血液恢复会进一步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目前,大量研究证明中医药可通过调控细胞焦亡、细胞凋亡及坏死性凋亡减少脑梗死面积,保护神经元细胞,改善CIRI。在此基础上,泛凋亡作为其产生的全部生物效应在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和坏死性凋亡成分之间发生重叠调控的新机制,为中医药防治CIRI提供新思路。故文章将阐述CIRI中存在泛凋亡机制的可能性,基于泛凋亡机制中医药防治CIRI的可行性,为科研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泛凋亡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概述 被引量:3
6
作者 冯欣然 王雪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07,共4页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免疫、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遗传学背景和神经信号通路密切相关。西医常采用激素治疗,不良反应多,且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中医药...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免疫、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遗传学背景和神经信号通路密切相关。西医常采用激素治疗,不良反应多,且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治结合针灸、小儿推拿、穴位贴敷及其他外治疗法,在该领域取得显著疗效。哮喘应责之于伏痰,肺、脾、肾三脏亏虚,宿痰伏肺,感受外邪后引动伏痰,阻塞气机而发病。治疗上应遵循“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大法,分期论治。在常规中医内治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外治疗法,内外合治,协同增效。该文总结中药内治、针灸推拿等疗法,旨在为临床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提供参考,探究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儿童 支气管哮喘 研究概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宝金运用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临证经验
7
作者 尚璐 郑广达 +3 位作者 任娟霞 孟令涵 李东滔 鲍艳举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35,共4页
疼痛是癌病患者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具有顽固、持续、进行性加重等特点,西医缓解疼痛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会有一部分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利用中医药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为治疗癌性疼痛提供了新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文论述了花... 疼痛是癌病患者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具有顽固、持续、进行性加重等特点,西医缓解疼痛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会有一部分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利用中医药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为治疗癌性疼痛提供了新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文论述了花宝金教授把脾胃虚弱,脏腑组织失荣引起的“正虚”当作是癌痛发生的内在根本,气滞、瘀血、痰湿互结产生的“癌毒”当作发病的直接因素,临床治疗癌性疼痛时,扶正兼祛邪,在温补脾胃扶助正气的同时加以行气通瘀,化痰散结,标本兼治,结合现在药理研究选药,注重整体与局部辨证,在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健脾益气 行气通瘀 化痰通络 止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骨-成血管耦联”理论探讨中医药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3
8
作者 郭雪峰 于睿 +2 位作者 任艳玲 张成亮 常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60,共5页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SNOFH)是骨科常见难治性疾病,又被视为“不死癌症”,若不及时干预将导致患者面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近些年研究证实,“成骨-成血管耦联”途径研究SNOFH发生发...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SNOFH)是骨科常见难治性疾病,又被视为“不死癌症”,若不及时干预将导致患者面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近些年研究证实,“成骨-成血管耦联”途径研究SNOFH发生发展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SNOFH中医病机责之于脾肾亏虚为本,瘀血为病,痰阻为渐,毒聚为损。“成骨-成血管耦联”机制与“瘀去-新生-骨合”中医理论存在高度契合性。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中医药治疗SNOFH不仅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优势,还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促进股骨头血管重建与再生以及股骨头坏死骨修复等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临床上多采用补肾活血类中药及中药复方用于SNOFH防治,运用“成骨”之健脾补肾药,“成血管”之活血化瘀药,祛除“抑制因素”之化痰药、祛湿药,有步骤、有层次的治疗SNOFH取得显著效果。因此,从“成骨-成血管耦联”角度探讨SNOFH中医药干预的科学内涵已成为当今研究新热点,能够为后续SNOFH的防治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成骨-成血管耦联 瘀去-新生-骨合 中医药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辽宁地区315 285例手足口病为例探讨其发病规律与大运、司天、在泉及主客加临之间的关系
9
作者 赵妍 孙云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I0001,I0002,共6页
目的 基于大运、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及主客加临等运气理论,分析辽宁地区手足口病发病规律。方法 利用2007年2月—2019年1月的315285例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对不同岁运年、司天之年、在泉之年及不同主客气关系下的发病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 基于大运、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及主客加临等运气理论,分析辽宁地区手足口病发病规律。方法 利用2007年2月—2019年1月的315285例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对不同岁运年、司天之年、在泉之年及不同主客气关系下的发病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近气候意义的大运年配对进行比较,岁土不及和岁木太过之年发病数最多,发病例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辽宁地区手足口病每年的三之气发病数最多,其次为四之气,各主气时段发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太阳寒水司天之年和少阳相火司天之年发病数高于其他年,发病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主客气关系下,客气克主气时段发病数最多,其中太阳寒水克少阳相火时段发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时段。结论 辽宁地区手足口病好发于三之气、四之气,湿、热、多风的气候有利于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寒邪外束、湿热内蕴是本地区手足口病的关键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大运 司天 在泉 客主加临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现代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健 陈东 +2 位作者 赵刚 封金龙 王家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7,共6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已成为严重威胁全球中老年男性健康的疾病之一,是最常见的中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占男性肿瘤的十分之一。研究发现中医药在干预抗前列腺癌发生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综述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前列...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已成为严重威胁全球中老年男性健康的疾病之一,是最常见的中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占男性肿瘤的十分之一。研究发现中医药在干预抗前列腺癌发生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综述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现代机制研究进展。通过从前列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相关通路机制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rapamycin target protein, PI3K/AKT/mTOR)、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otch信号通路、分泌型糖蛋白(Wnt)/β-链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Ecretory glycoprotein/β-catenin, Wnt/β-catenin)、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Smads, TGF-β/Smads)等信号通路及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s, AR))、中药有效成分[姜黄素(Curcumin)槲皮素(Quercetin)、和厚朴酚(Honokiol)、重楼皂苷Ⅰ(Polyphyllin I)]、单味中药(龙葵、白花蛇舌草、灵芝、薏苡仁)和中药复方(TCM-1、CFF-1、周氏芪凌方、西黄丸)对前列腺癌的干预等方面归纳整理,展现出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的独特优势,以期为中医药抗前列腺癌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机制研究 有效成分 中药复方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轻型感染用药规律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誉儒 王亚勤 +5 位作者 李英杰 王琳琳 臧凝子 王梅 吕晓东 庞立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3,I0004,共7页
目的研究辽宁丹东83例新型冠状病毒轻型感染者的用药规律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22年6月5日—2022年6月18日收住入丹东市第六人民医院、丹东结核病医院及职专方舱的83例新冠病毒轻型感染者。基于Excel及SPSS对资料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 目的研究辽宁丹东83例新型冠状病毒轻型感染者的用药规律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22年6月5日—2022年6月18日收住入丹东市第六人民医院、丹东结核病医院及职专方舱的83例新冠病毒轻型感染者。基于Excel及SPSS对资料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共收录83首处方,涉及103味中药,共1523味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蒲公英、柴胡、甘草、苦杏仁、桔梗、薏苡仁、黄芩、麦冬、金银花、木香。药物四气频数前3位分别为寒性、温性、平性。药物五味频数前3位分别为苦味、甘味、辛味。药物归经频数前3位分别为肺经、胃经、脾经。药物功效频数前3位分别为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利水渗湿。对处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剔出甘草对关联药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柴胡、蒲公英、苦杏仁、桔梗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经聚类分析,得出5类药物。经回归分析,显示服药前核酸阳性天数每增加1d,服用中药后核酸阳性天数≥4d的可能性将增加37.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轻型感染的中医药治疗,应从肺、胃、脾入手,以清热解毒为主,兼以清利湿热、理气化痰、宣肺止咳、固护气阴,早期及时干预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系统聚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晓琳 刘子玉 +3 位作者 王智民 宋囡 高天舒 杨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2,共3页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仍未明晰,临床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仍有欠缺,网络药理学通过分析药物、靶点及疾病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关系,目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仍未明晰,临床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仍有欠缺,网络药理学通过分析药物、靶点及疾病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关系,目前已被应用于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指导。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研究,阐明单药或者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生物过程及通路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此外,总结网络药理学的不足,以期中医药可以通过此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桥本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HIF-1α探讨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佳琪 孙鑫 +3 位作者 杨芳 付夜平 李俊儒 孙婷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4-1208,1214,共6页
HIF-1α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HIF-1α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肿瘤、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等。HIF-1α还参与骨血管生成及影响骨细胞铁死亡来防治骨质疏松症。中医药对于OP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 HIF-1α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HIF-1α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肿瘤、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等。HIF-1α还参与骨血管生成及影响骨细胞铁死亡来防治骨质疏松症。中医药对于OP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复方均能对HIF-1α信号通路产生影响,但其机制尚需多方面研究。故本文从HIF-1α信号通路入手,研究中医药防治OP的作用机制及疗效的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HIF-1Α 中医药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知识图谱的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研究状况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吉宇 王世文 +2 位作者 臧凝子 庞立健 吕晓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4,I0022-I0026,共9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的知识图谱功能对中国知网(CNKI)中的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探索三年来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状况与趋势,为今后疫病研究提供宝贵经验。方法检索CNKI中从2... 目的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的知识图谱功能对中国知网(CNKI)中的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探索三年来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状况与趋势,为今后疫病研究提供宝贵经验。方法检索CNKI中从2019年12月1日--2023年6月1日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文献,筛选后以“Refworks”格式导出,设置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相关参数后分析年际发文量、文献来源、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结果共纳入2789个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文献,中医杂志发表94篇,数量最多。刘清泉、杨丰文、张伯礼等为高产作者,湖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发文量较多。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中医药、疫病、中医证候、辨证论治、恢复期等频次较多。关键词聚类图谱主要聚为中医证候、网络药理学、预防、辨证论治、恢复期、中医护理、重型、中成药8类。关键词突现图谱显示康复、作用机制、信号通路等关键词研究较多并可能持续研究下去。结论研究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共同对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领域进行知识图谱展示以探究研究现状,为今后中医药防治疫病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VOSviewer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医药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三阴性乳腺癌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杜薇 王文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11,共8页
截至2022年,乳腺癌已经成为国内外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一的癌症。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经检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孕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雌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 截至2022年,乳腺癌已经成为国内外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一的癌症。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经检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孕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雌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表达为阴性的乳腺癌。目前西医治疗仍以细胞毒性药物化疗为主,例如蒽环类、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等药物。因其恶性程度较高,具有强烈的侵袭性,5年生存率仍较低,预后较差。翻阅国内外文献发现中医药治疗TNBC疗效确切且作用持久,故探索中医药治疗TNBC的机制已经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既往研究发现TNBC的形成与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刺猬因子(hedgehog,Hh)、Notch、Hippo等多种经典信号转导通路有关。中医药可通过干预以上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形成,逆转耐药性,促进凋亡等作用,以达到抗肿瘤的目的。以细胞信号通路为基础,对近些年中医药治疗TNBC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TNBC的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为临床治疗TNBC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信号通路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甲基腺嘌呤甲基化: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新兴靶点
16
作者 赵卓 王智民 +5 位作者 刘子玉 李品 李晓晖 尹远平 金哲 杨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1,I0020,共6页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细胞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最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方式,近年来发现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检索分析,阐述了m6A修饰的概念、作用机制及其研...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细胞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最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方式,近年来发现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检索分析,阐述了m6A修饰的概念、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背景,介绍了参与调控m6A的三大类甲基化酶在m6A修饰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对近年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通过干预m6A修饰防治疾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归纳发现,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是宝贵的天然m6A调节剂,其在防治癌症、心血管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及骨相关等疾病中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但其干预m6A修饰防治疾病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进一步探析其具体网络调控机制无疑是未来中医药研究的热门方向。为今后进一步探索中医药通过m6A修饰治疗疾病的潜在价值,挖掘开发可调控表观遗传的中药提供理论参考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MRNA N6-甲基腺嘌呤 甲基化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计量学和指纹图谱的辽宁道地药材北五味子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兆丰 于艳 +5 位作者 韩宇 鞠成国 张诗宇 陈民 樊晖 鞠业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3,I0010,共6页
目的 采用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辽宁岫岩产北五味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柱温30℃,流速1 mL/min,流动相采用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对10批辽宁岫岩五味子基地生产的北五味子建立指纹图谱,运用聚类分析(hi... 目的 采用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辽宁岫岩产北五味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柱温30℃,流速1 mL/min,流动相采用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对10批辽宁岫岩五味子基地生产的北五味子建立指纹图谱,运用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 建立了岫岩产北五味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70^0.999,共标定了29个共有峰,指认了14个成分;HCA分析10批北五味子可分为2类;PCA共得到6个主要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5%;OPLS-DA表明五味子甲素、戈米辛G、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乙等11个成分可能是影响北五味子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结论 研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质量评价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中医动物模型进展及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张会永 庞琳琳 +1 位作者 张哲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266-1269,共4页
小型猪具有体重轻、品种纯、生长慢、生理生化指标与人类相似等优点;作为大型实验动物,实验人员可借助中兽医学的"四诊"方法对其疾病、证候进行研究。这些优势使的小型猪备受中医药研究关注。在小型猪证候模型方面,国内学者... 小型猪具有体重轻、品种纯、生长慢、生理生化指标与人类相似等优点;作为大型实验动物,实验人员可借助中兽医学的"四诊"方法对其疾病、证候进行研究。这些优势使的小型猪备受中医药研究关注。在小型猪证候模型方面,国内学者通过前腔静脉采血致失血和冰水冷刺激的方法复制了小型猪血虚寒凝血瘀证模型;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神经肽制成小型猪心络绌急模型;并通过药物刺激、放血、冰袋冷敷等方法在小型猪活体复制了涩脉等脉象模型。小型猪病证结合模型主要围绕冠心病开展:学者通过在小型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放置Ameroid缩窄环制成冠心病小型猪模型,通过借助中医及中兽医四诊方法,观察到造模术后小型猪行为特点、皮毛、粪便、口色等表现符合血瘀证、气虚血瘀证特点;另有学者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对小型猪结合介入球囊损伤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成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并对模型的变化进行客观地描述。中医药研究中更多的采用现有西医疾病模型,小型猪已分别用于中药口服制剂、中药注射剂、中药膏剂、中药涂层支架、针刺疗法等中医药疗法评价研究中。虽然研究涉及多个系统、多种制剂,但小型猪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如何结合小型猪特点,建立符合中医药研究需要的小型猪模型仍处于探索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证候模型 病证结合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罗瑞娟 柳越冬 +2 位作者 潘海鸥 陶弘武 王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1,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对其治疗国际医学领域迄今仍是一个难题。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从调节肺肠菌群、影响炎症通路、调节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肺-肠轴...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对其治疗国际医学领域迄今仍是一个难题。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从调节肺肠菌群、影响炎症通路、调节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肺-肠轴”概念阐释的肺-肠联系进一步诠释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科学性。此理论指导下衍生出从肺论治、从肠论治及肺肠合治等不同的溃疡性结肠炎治法。今后有待进一步从多分子、多细胞等层面挖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成分、药理学机制和作用靶点等,完善优化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溃疡性结肠炎 作用机制 肺-肠轴 从肺论治 从肠论治 肺肠合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中医药分级管理防控方案构建的科学思路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吕晓东 庞立健 +4 位作者 吕静 邹吉宇 赵克明 冷锦红 李长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7,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中医药分级管理防控方案以中医“五运六气”“体质学说”“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等理论为支撑,以定点(方舱)医院新冠患者、隔离点人群、社会面人群三类人群划分为分类标准,定点(方舱)医院新冠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中医药分级管理防控方案以中医“五运六气”“体质学说”“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等理论为支撑,以定点(方舱)医院新冠患者、隔离点人群、社会面人群三类人群划分为分类标准,定点(方舱)医院新冠患者一人一策一方、一人一时一方进行特色用药、既病防变,遵循应服尽服原则;隔离点人群采用预防控治普适方、社会面人群采用代茶饮进行未病先防,遵循愿服尽服原则。阻断疫情传播、加快转阴时间,有效减少新冠感染患者的总体基数,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的新冠感染疫情中医药防控分类管理方案及防控模式,有效应对不断出现的不同病毒株区域性的疫情,充分发挥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新冠疫情防控的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分级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三类人群划分 不同剂型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