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工艺影响因素辨识和层级研究
1
作者 张福群 于泳儿 +3 位作者 曹秀平 刘冰心 于立富 樊君玲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9-1656,共8页
氯化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为全面识别和评估氯化工艺影响因素,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解... 氯化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为全面识别和评估氯化工艺影响因素,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的氯化工艺评价模型。首先,确定了36个氯化工艺评价指标,运用DEMATEL和ISM,分析氯化工艺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和关键影响因素,并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其次,以制备四氯化钛的氯化工艺为例,利用AHP计算因素的层次权重,并将由DEMATEL得到的中心度融入层次权重中,确定该氯化工艺影响因素综合权重。该模型在氯化工艺安全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为风险预警提供支持,推动化工工艺的安全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氯化工艺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 解释结构模型 层次分析法 综合权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制度对煤矸石基发泡陶瓷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程春宏 邢军 +3 位作者 仝海伟 马征宇 孙晓刚 邱景平 《中国矿业》 2022年第2期128-134,共7页
本文利用煤矸石为主要原料,以高温熔融法制备发泡陶瓷,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来研究烧结制度对发泡陶瓷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并综合分析得出最优烧结制度。研究结果表明,对发泡陶瓷抗压强度和... 本文利用煤矸石为主要原料,以高温熔融法制备发泡陶瓷,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来研究烧结制度对发泡陶瓷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并综合分析得出最优烧结制度。研究结果表明,对发泡陶瓷抗压强度和体积密度影响由大到小的烧结制度参数排名均为烧结温度、预热温度、预热时间、烧结时间;对发泡陶瓷导热系数影响由大到小的烧结制度参数排名为烧结温度、烧结时间、预热温度、预热烧结。最优烧结制度为预热温度550℃,预热时间20 min,烧结温度1150℃,烧结时间80 min,在此烧结制度下制备的发泡陶瓷抗压强度为5.13 MPa,体积密度为461 kg/m^(3),导热系数为0.184 W/(m·℃),符合《发泡陶瓷隔墙板》(T/CBCSA 12—2019)中当发泡陶瓷的密度范围为420~480 kg/m^(3)时的产品标准。该研究成果为我国综合利用煤矸石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发泡陶瓷 正交实验 烧结制度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助剂添加对某黄金尾砂制备发泡陶瓷的影响
3
作者 董硕 孙晓刚 +3 位作者 仝海伟 邱景平 邢军 马征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6-220,共5页
以黄金尾砂制备发泡陶瓷应用前景广阔,但存在烧结温度过高等问题,烧结助剂的添加可以有效降低发泡陶瓷的烧结温度。以氟硅酸钠和钠长石的混合物为烧结助剂,采用无压粉体烧结法制备黄金尾砂发泡陶瓷,研究了氟硅酸钠和钠长石添加比例对黄... 以黄金尾砂制备发泡陶瓷应用前景广阔,但存在烧结温度过高等问题,烧结助剂的添加可以有效降低发泡陶瓷的烧结温度。以氟硅酸钠和钠长石的混合物为烧结助剂,采用无压粉体烧结法制备黄金尾砂发泡陶瓷,研究了氟硅酸钠和钠长石添加比例对黄金尾砂发泡陶瓷微观形貌、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及显气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氟硅酸钠所占比例的增加,样品的抗压强度和体积密度均先上升后下降,显气孔率先减小后增大,孔径尺寸和分布的均匀性变好;当氟硅酸钠与钠长石添加比例为5∶3、烧结温度为1 050℃时,可以成功制备出体积密度455 kg/m^(3)、抗压强度4.7 MPa、显气孔率21%、气孔分布均匀的黄金尾砂发泡陶瓷。适量添加钠长石可以增加气孔数量,添加过量则会因为高温下低黏度液体含量过高而导致孔结构坍塌;烧结助剂应该以氟硅酸钠为主,根据不同要求添加适量的钠长石以提高显气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长石 氟硅酸钠 微观形貌 抗压强度 体积密度 显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表面改性及在EVA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伟强 马亚丽 +5 位作者 衣思敏 张金帅 郑强 贾松岩 樊君玲 李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114,共8页
以轻烧粉蒸氨-沉镁制得的氢氧化镁(MH)粉末为研究对象,采用油酸和硬脂酸作为MH表面改性剂,通过对比MH改性前后的吸油值和活化指数发现油酸和硬脂酸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分别为:油酸用量4%(相对MH粉末质量),改性时间为50 min,改性温度为70... 以轻烧粉蒸氨-沉镁制得的氢氧化镁(MH)粉末为研究对象,采用油酸和硬脂酸作为MH表面改性剂,通过对比MH改性前后的吸油值和活化指数发现油酸和硬脂酸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分别为:油酸用量4%(相对MH粉末质量),改性时间为50 min,改性温度为70℃;硬脂酸用量4%(相对MH粉末质量),改性时间为40 min,改性温度为50℃。通过利用改性前后MH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D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水接触角等表征手段及改性MH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的添加效果分析对比,结果发现用油酸和硬脂酸对MH改性后添加到EVA中,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分别提高了0.7%和1.5%,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2.3 MPa和1.9 MPa,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37.8%和31.1%。由此可以说明改性MH可以有效提高EVA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烧粉 氢氧化镁 表面改性 油酸 硬脂酸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